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1日,在连续50多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后,北京发生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出现新的本地确诊病例。“无出京史,无外来人员接触史”,这句话让疫情防控形势一下紧张起来。
“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坚决阻断传染源!”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连续召开,针对新形势作出新部署。
北京进入“非常时期”,这是一场与疫情的斗争,更是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始终跑在疫情的前头!
各区各部门迅即行动起来,上万名社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下沉干部通过各个环节的精密运作、严防死守,尽最大努力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敲门行动”,精准排查知底数
要想在最短时间找出所有密接者,流调溯源是摸清传播链、控制传染源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为提高流调质量,全市各社区(村)全面开展了“敲门行动”,通过张贴公告、上门询问、电话微信联系等多种方式,排查5月30日以来曾去过新发地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人员,对人员行程轨迹进行全面梳理,为相关人员安排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处,不落一人,严防疫情扩散。
“您好,您和您的家人近14天内有没有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有没有出现发热等症状?”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小黃庄社区社工申思在36小时内,排查走访了360余户居民。一遍又一遍地敲门、询问,再一一记录下来,申思的手指关节变得通红,腿因为上下爬楼不停行走有些发抖,嗓子也哑了。
6月15日,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颖表示,仅三四天时间,全市就有7120个社区(村)、近10万名社区(村)工作者开展了“敲门行动”,排查5月30日以来曾去过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人员近20万。
核酸检测,精兵强将齐上阵
自6月16日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上调至二级。随后,全市扩大了核酸检测能力和筛查范围,提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目标。
西城区快速响应,建立多个集中核酸检测点,并在7个封闭社区设立专门检测点。同时,西城区卫健委从11家区属医院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1000余人的核酸检测采样队伍。6月17日,在北京大观园南门广场集中检测点,来自宣武中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王辉说,尽管昨晚一直工作到10点多,今天她和同事们还是一早就来到了检测点。在36度的高温下,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加快检测速度。
北京市核酸检测采样人数从每日8000人增长到近50万人。截至6月28日12:00,北京全市核酸检测累计完成采样829.9万人,已完成检测768.9万人,基本完成“应检尽检”人员动态清零。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6月13日,市直机关按照北京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重启市级机关干部下沉工作机制,85家单位1360名党员干部迅速奔赴原下沉的242个社区(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从1月29日开始的值守,我们经历了北京最冷的季节,现在又要体验一把最热的。”海淀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下沉干部丁利笑着说。“我们一定会配合社区,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丁利说。
6月18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针对疫情,北京市响应及时,第一时间发现疫情,第一时间锁定源头,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切断了继续传播,把疫情控制在了最小的范围。北京跑出了疫情防控的“速度”与“力度”。
全力救治,医护专家速集结
“为集中力量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本部(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从6月18日零时起停止所有门诊、急诊,住院部停止接收普通住院患者,患者班车停止运营。”这是北京地坛医院不久前发布的一则告示。
6月13日起,北京地坛医院医务人员全体行动,腾挪病床,转运患者,迅速将病区扩展到7个,医疗床位达到1070张。同时,在应急病区原有12名医生、20名护士的基础上,医务处紧急从各科室调配12名医生、44名护士支援一线。
6月15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从19家市属医院紧急组织抽调100名医务人员前往地坛医院,支援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救治工作。在这支队伍中,不少人是第二次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了。
目前,治疗工作正紧张有序地推进。据地坛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志云介绍,医院坚持每日巡查及会诊会商机制,为患者制订“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方案。“虽然大多数患者的病情不算严重,但护士们对每个人的病情观察得特别仔细。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救治。”
“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坚决阻断传染源!”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连续召开,针对新形势作出新部署。
北京进入“非常时期”,这是一场与疫情的斗争,更是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始终跑在疫情的前头!
各区各部门迅即行动起来,上万名社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下沉干部通过各个环节的精密运作、严防死守,尽最大努力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敲门行动”,精准排查知底数
要想在最短时间找出所有密接者,流调溯源是摸清传播链、控制传染源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为提高流调质量,全市各社区(村)全面开展了“敲门行动”,通过张贴公告、上门询问、电话微信联系等多种方式,排查5月30日以来曾去过新发地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人员,对人员行程轨迹进行全面梳理,为相关人员安排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处,不落一人,严防疫情扩散。
“您好,您和您的家人近14天内有没有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有没有出现发热等症状?”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小黃庄社区社工申思在36小时内,排查走访了360余户居民。一遍又一遍地敲门、询问,再一一记录下来,申思的手指关节变得通红,腿因为上下爬楼不停行走有些发抖,嗓子也哑了。
6月15日,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颖表示,仅三四天时间,全市就有7120个社区(村)、近10万名社区(村)工作者开展了“敲门行动”,排查5月30日以来曾去过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人员近20万。
核酸检测,精兵强将齐上阵
自6月16日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上调至二级。随后,全市扩大了核酸检测能力和筛查范围,提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目标。
西城区快速响应,建立多个集中核酸检测点,并在7个封闭社区设立专门检测点。同时,西城区卫健委从11家区属医院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1000余人的核酸检测采样队伍。6月17日,在北京大观园南门广场集中检测点,来自宣武中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王辉说,尽管昨晚一直工作到10点多,今天她和同事们还是一早就来到了检测点。在36度的高温下,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加快检测速度。
北京市核酸检测采样人数从每日8000人增长到近50万人。截至6月28日12:00,北京全市核酸检测累计完成采样829.9万人,已完成检测768.9万人,基本完成“应检尽检”人员动态清零。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6月13日,市直机关按照北京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重启市级机关干部下沉工作机制,85家单位1360名党员干部迅速奔赴原下沉的242个社区(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从1月29日开始的值守,我们经历了北京最冷的季节,现在又要体验一把最热的。”海淀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下沉干部丁利笑着说。“我们一定会配合社区,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丁利说。
6月18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针对疫情,北京市响应及时,第一时间发现疫情,第一时间锁定源头,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切断了继续传播,把疫情控制在了最小的范围。北京跑出了疫情防控的“速度”与“力度”。
全力救治,医护专家速集结
“为集中力量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本部(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从6月18日零时起停止所有门诊、急诊,住院部停止接收普通住院患者,患者班车停止运营。”这是北京地坛医院不久前发布的一则告示。
6月13日起,北京地坛医院医务人员全体行动,腾挪病床,转运患者,迅速将病区扩展到7个,医疗床位达到1070张。同时,在应急病区原有12名医生、20名护士的基础上,医务处紧急从各科室调配12名医生、44名护士支援一线。
6月15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从19家市属医院紧急组织抽调100名医务人员前往地坛医院,支援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救治工作。在这支队伍中,不少人是第二次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了。
目前,治疗工作正紧张有序地推进。据地坛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志云介绍,医院坚持每日巡查及会诊会商机制,为患者制订“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方案。“虽然大多数患者的病情不算严重,但护士们对每个人的病情观察得特别仔细。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