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三次融合”路径探析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j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第一次融合:与广播报纸的主动“联姻”
  电视新闻的创立之初媒体融合特征明显。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我国电视新闻也随之诞生,当年6月1日,播出了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条电视新闻片,其主题是: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杂志创刊,片子长度约3分钟(《中国新闻史事溯源》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最早的电视新闻融合了广播新闻的播报形式,由一名主持人(播音员)对新闻进行播报,初期的电视新闻仍注重声音传播,画面更多是辅助声音,除了播音员的播报外,画面没有背景声、实况声和同期声,而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主要有图片报道、简明新闻、口播新闻、新闻纪录片和专题片等,这些新闻节目基本停留在“画面加解说”这种单一的节目形态上。以中央台新闻联播为例,虽然已历经多次改版变革,但至今仍保留广播新闻的部分特性:节目要求新闻短小精炼,时效性强,每条新闻时长一般只有1到2分钟。即便如此,与广播和报纸新闻相比,电视新闻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的即时性和形象性的需求,并迅速取代了广播新闻的地位,成为大众最受欢迎的新闻传播方式。进入90年代,随着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完善,电视新闻逐渐开始主动融合报纸杂志的传播特性,即追求新闻的深度性和对社会的干预度。这一时期,国内诞生了一批至今仍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节目,以央视的《东方时空》为代表,这类节目也被称为“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无一例外都融合了杂志的特点:结构上借鉴报纸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新闻杂志节目与普通电视新闻节目的最显著区别就是其报道内容的深刻性和话题的针对性,新闻杂志节目着力于挖掘事物本质,通过对热点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启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带来了质的飞跃。可以说,电视新闻与报纸杂志的主动融合,给予电视新闻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改变电视节目表现方式和内容深度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和人们看社会的视角和态度。
  二、第二次融合:与网站的被动“捆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信息基础建设,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并且实现国际联接。这种以卫星和光缆、电缆为基本通道、以电子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传播具有多媒体的性能,集文字、语言、声音、图像、数据传播于一体,也为电视信号的传送开辟了新的天地。各国电视机构纷纷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播放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被称为“网络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在网上获取较其他节目更高的浏览率和传播效应,客观上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其间,现场直播使得电视新闻发展迅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一些电视新闻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第一时间得以传播成为热点,而网络借助电视新闻的巨大影响力也获取了更多的用户资源。电视新闻与网络的这次“融合”还仅仅停留在传播渠道上的单一融合,或者说是平台的单一共享。大多数电视台与网络的融合只是只将自己制作的节目放在网络上播出,纵观国内各大电视台自身创建的网站,电视新闻节目仍然按照电视播出的惯例,将电视机作为新闻传播的第一落点,然后再上传至网络播出,虽然近两年一些电视台实现了网络同步直播,但更多的时候只是电视台拿来展示自身实力的一个标志。网站上的电视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语态、播报方式、时长、后期包装等方面仍然沿袭传统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与网络的互动则停留在新闻线索、新闻背景的查找和搜索上,电视新闻与网络的“第二次融合”是一次被动的融合。而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多媒体电脑和新型电视机的相互兼容,人们将更广泛地通过网络传输和接收电视节目,单向传播的电视新闻也必将迎接传受双方互动的网络电视所带来的新挑战。
  三、第三次融合:与新媒体的“融会贯通”
  1、传播渠道上的多落点。新媒体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海量化、碎片化及传播的多渠道化、个性化。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首先要改变过去的单向、单一平台传播模式,这也意味着新闻的第一落点将不再是电视,而是网络和手机,电视或许会成为最后的落点。以半岛电视台为例,由于在“911事件”中转发了来自基地组织的视频曾受到强烈批评,但半岛电视台采取“分布式发布”的策略,将电视台内容同步到YouTube、LiveStation和英國《独立报》等网站上,半岛电视台还通过Twitter发布突发消息。由于通过互联网以各种创新性方式发布内容,半岛电视台已经在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半岛电视台新媒体主管Mohamed Nanahbay公开表示,互联网已成为该电视台重要的发布渠道。
  2、内容生产上的观点引领。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如轰动一时的“郭美美炫富”、“7.23动车事故”等,互联网已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第一信源。有人形象地把新媒体时代比喻是“大麦克风时代”,在网络中,人人都拥有平等发表言论的权力,人人都是引领媒体传播的主体。互联网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益的发声平台,近年来微博、微信的盛行更加奠定了传播全民化的局面。因此,电视新闻在融合过程中,内容生产必然面临观念转变,新媒体时代热点事件很快就会成为舆论激荡的焦点,电视新闻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有效的引导舆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生产流程上的再造。新媒体彻底改革了新闻的生产与消费,电视新闻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就要对过去的生产流程进行再造。第一步,采集过程应是多媒体化的,通过多种收集信息;第二步,采集而来的新闻素材,由台编委会进行新闻价值的分析判断;第三发,就是要解决新闻的发布渠道问题,一条新闻素材如何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广播、纸媒、电视、网络等多渠道有序的传播;第四步,如何保证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一件新闻产品抵达用户后的反馈,以及对信息做出的有价值的补充,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将受众看作用户来管理,实现即时互动的双向传播。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遥感影像分辨率的提高和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快速获取地震灾情信息、震后应急和震害快速评估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震害信
人体衰老的主导原因rn(一)代谢:人体衰老离不开的过程rn学过唯物辩证法的人都知道,认识事物要抓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尽管导致衰老的因素有许多,但所有这些因
期刊
12月4日,科技部部长万钢与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共同签署《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  《合作协议书》的主要目标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核心技术为支撑,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体系,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开发成套装备,建
明朝统治中国凡二百七十六年,跨十四至十七世纪。王朝统治时间之长,在封建社会中堪称长久,在其内部,由于商品经济的作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的分裂和重组。在这一时期,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兴起,壮大为新的政治力量。  一、明末市民阶层兴起溯因  市民阶层兴起与明初经济的恢复、发展是分不开的。元末明初,因二十多年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山东河南地区,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多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
听觉与音感rn众所周知,人的感官中发育最快的是听觉.从出生后的第11周开始,婴儿就能够分辨出人的声音与其他声音的不同;幼儿6个月左右就能够倾听感兴趣的音乐;从9个月左右开
期刊
我们每个教师要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除了把书本上知识教给学生,而且通过书本上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
地震波射线追踪是研究地震波波传播的基础,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波波场数值模拟、速度结构成像等相关领域,尤其是在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过程中,射线路径的准确性及射线走时的精
采煤沉陷是指由煤炭井工开采引起的煤矿区地面沉陷、塌陷和山地开裂等地质环境破坏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采煤沉陷已经成为导致煤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和制约煤矿区经济、社会可持
语文这一学科历来是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古人所说的“文以载道”也大体是这个意思。相比较思想政治课以外的其它学科来看,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那么如何利用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