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自以为是做诤友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uotr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自以为是诤友。
  一个好友,鬼使神差爱上了有妇之夫。我道德感一向松散,从不认为奸夫淫妇该被沉塘,却替她感到不值。一个矮胖寻常的中年男人,有什么可取?这其实是我庸俗的审美观的体现,但当时我确实觉得,朋友应该找一个同龄的男人,一起唱歌跳舞,笑声似阳光雪片。
  她和男人纠缠了三四年,男人终于向元配提了离婚,元配打电话来骂她是婊子……
   一团乱麻,每一个绳结她都向我倾诉,我无一例外说:“何苦趟这浑水?”苦口婆心,把天理人情掰碎揉断,恨不得像养小孩一样,嚼得稀烂喂给她。
  到最后,男人辞职,净身出户,欠下百万债务付给元配作为赔偿,只为了给女友一个交代。至此,普通人仍可以质疑她和男人的爱情是否道德,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男人是条汉子。
  那以后,我和她就渐渐少了联系。还能说什么呢?我见她的丈夫会觉得尴尬,估计人家也不想见到我。很惭愧,在他们众叛亲离、内外交困的年代,我扮演的角色不是“我永远挺你”,而是一个“诤友”。
  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诤友。
  奥斯汀有部小说《劝导》,以她特有的微妙讥讽,说到那些劝导、那些大道理在生活中是如何行不通。你看着他一脚踩进泥塘,自以为旁观者清要救他出水火,说不定他只是想浑水摸鱼而已。
  尤其是男女之事。爱是一种半癫狂状态,神塞目迷,“天上下刀子都要爱”,“死了也要爱”,肉体痛苦在所不惜,生死大限全不在乎,何况闲人的几句闲话。你对她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人家回你:终被无情弃,不能羞。
  假如没有爱到这程度,理性还占上风,自然不劳你旁人操心。
  更何况,你以为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吗?说不定只是听了个开头,就以为这是一个老套的中年男人与小三的故事。那男人玩够了就回头,继续扮演好丈夫好父亲,而且一生睡得极香甜安稳,从来不会被内疚惊起。但我们都看错了,只有她看对了。
  看对人的人,不需要诤友,因为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诤友。看错人的,更不需要了,因为他分不清谁是诤友,谁说的是良言。
  退一步说,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对谁来说,不都是一个很困难的功课吗?
  编辑 刘炳龙
其他文献
整容前,舞会上看见心仪的帅哥,好不容易鼓足勇气邀帅哥共舞,帅哥却说:“对不起,我不会!”   整容后,帅哥第一个邀请的就是你,你羞羞答答地说:“我不会,对不起。”帅哥急忙说:“没关系,我教你!”整场舞会他只和你一个人跳。   整容前,下雨天,求办公室的同事阿威送你回家,阿威推托有事,只好一个人回家,一辆辆车从身旁呼啸而过,旁若无人地把泥水溅在你身上;   整容后,仅有一次因为要独自欣赏雨景,拒绝了
一向生龙活虎的儿子突然膝盖疼痛,去医院作了检查,一切正常。最后医生给谧了结论:生长痛。  生长痛?生长也会病?医生笑笑说,这不是痛,是由于生长过快引起的生理性疼痛,不用担心,缓解孩子的情绪就可以。  生长痛,多么蕴涵深意的一个词。痛,说明你在长,而且长得比_不痛的时候要快。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长,不仅仅限于身体上。而成长过程中的苦痛不会每次都像孩子的生长痛一样显而易见。  从年幼时磕磕绊绊地练
近日有两则新闻读来颇让人义愤填膺,不吐不快。一则是黑龙江方正县给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开拓团”立碑,被网友称作是“中国式悲哀”;另一则是安徽黄山风景旅游区,推出扮“鬼子”进村抢“花姑娘”的旅游项目,引起全体网友的质疑和公愤。  这两件事太伤自尊!  我们无法理解,甚至是无法想象,为日本所谓的“开拓团”立碑,黑龙江方正县相关执政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又对中国那段特殊的历史了解多少?所谓的日本“开拓团”,大
当看到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候选名单时,很多人吃惊不小,甚至很受刺激——韩寒,这个“狂诞不羁”、不被我们的“主流”媒体待见的毛头小伙子,竟然榜上有名!  质疑声纷纷而来:他不就是写了几部《三重门》之类的“边缘”小说嘛,怎么就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有人甚至提醒韩寒,这不过是《时代》的陷阱,目的是使你成为众矢之的,或者变成向风车开战的堂·吉诃德……“陷阱”之声,怎么
在一个群体里,如果一个人太在乎自己,便会不择手段地争取一切出头露脸的机会。结果,周围的人似乎都成了“敌人”,这个人则变成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记得单位里的牛女士,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让人们知道她的存在。一位老兄遗憾儿子差两分没被清华大学录取,牛女士生怕没了机会:“真是的,我那儿子也不争气,要升初中了,才考了个99分。”旁人不难看出,她到底是自贬还是自夸。  去年秋季,她办完调动手续,送行的只有一名例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经在《大寂寞中读自己》一文中,对自己的过去进行“悔省”。正在这时,《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主办的以“永久的悔”为题的无奖专题征文开始了,我一看到主持人语和季羡林先生的开篇《赋得永久的悔》,就立马惊住了。以后每逢星期四,就第一个跑到收发室取《光明日报》,伏案细读“永久的悔”的征文。每读过一篇,就珍藏在文件夹中,不时取出悉心体悟。一直到现在,我的藏报中还保存着“永久的悔”的报纸,虽
《做人与处世》是一本面向青年为青年负责的杂志。编辑们对人的真诚与友爱。严格选稿几近苛刻的程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所选文章做到了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在道德淡漠、快餐文化铺天盖地、精神花园日益荒芜的今天,它不只是智慧与成功的启示。更是真、善、美的启迪。不让孩子们误入歧途常年守候在悬崖边,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向往,而这,也是《做人与处世》编辑们的向往,更是编
卢森堡位于德、比、法三国之间,是一个袖珍内陆国,国土虽小。却丝毫不影响卢森堡人的胸襟。  随摄影家协会在卢森堡采风时,我们遇到了摄影界的同行保尔,吉约姆——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保尔不善言谈,陪我们游览市政大厅、大公宫殿、天主教堂等名胜时,很少能听到他以地主身份的介绍。这让本想从保尔嘴里了解更多有关卢森堡风土人情的团员们有些失望。临近中午,保尔却突然告诉翻译和团长:一定要我们去他家
1990年,清怡公司还是台湾一家生产女士用品的小公司,总经理刘伟40多岁,英姿飒爽。言谈举止中透着一股成功人士的优雅气质。那年。巴黎举办女士用品展销会,吸引了很多大公司,清怡公司虽然没有名气,但刘伟还是飞去了巴黎。  接待各家公司的是个叫杜克雷的法国人。杜克雷很幽默。他指着走在大街上的法国女郎说:“展销会5天后才举办。哪住先生要是嫌闷。可以尝试一段浪漫的异国恋情。”众人大笑起来。  展销会迫在眉睫
年轻的优势是你可以有无数次开始    她是我的一位远房亲戚,典型的“富二代”,父亲有家规模不小的公司,但她毕业后却选择了自主创业。她与三个同学创办了一家微型广告公司。她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灵感,要在全城所有的酒店餐馆免费安装自己设计的电子菜单牌——正面是餐馆的菜单,背面投放广告。  创意不错,但真正跑下来,她的合伙人不到一个月就都败下阵来。只有她坚持着,把全城划成六个区域,每天一早就背上大背包、戴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