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管理在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为活动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门诊护士200次的静脉用药操作核查缺陷率为31.3%)、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将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从31.3%降低到18.2%),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活动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 有形成果: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1.3%降至10.1%,用药差错由8起降至1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4,P<0.01).目标达成率为148.1%,进步率为62.2%.病历未核对、输液卡未核对、护士与患者自报姓名的未双向核对次数均明显低于品管圈前(30比82例次,23比56例次,18比5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3.53,17.18,18.14;P <0.01).无形成果: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与荣誉、沟通协调、活动信心6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的缺陷率,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其他文献
烧伤是指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1].随着人们对烧伤休克机制认识的逐步深入及液体复苏水平的提高,烧伤休克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大部分患者均能度过休克期[2].由于休克期度过的平稳与否将影响烧伤治疗全过程,故提高休克期液体复苏的质量是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的关键[3].为此,笔者对烧伤的严重程度分类、休克期的病理生理、复苏公式及成分的选择、影响休克期补液量的
目的 探讨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明确工作职责,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科室进行护理质量督查和指导,定期进行质量评价,做出质量决策,修订质量目标,解决质量问题.比较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前(2011年3-5月)与成立后(2011年7-9月)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实施后的效果.结果 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后,在消毒隔离
目的 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化学消融术后合并晚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HOCM化学消融术235例患者中合并晚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5例患者的病例特点,提出临床护理要点.结果 5例患者出现晚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2.1%,晚发时间中位数为术后32 h,R-R最长间歇中位数为30 s,5例患者均被及时发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10年2-4月98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三部分,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包括98例符合条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各项自我管理行为情况依次为:对疾病的监测和用药依从性(
目的 对呼吸科门诊就诊吸烟患者的戒烟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呼吸科门诊就诊吸烟患者戒烟意愿的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0年9月6-30日就诊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门诊的200名吸烟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 200名呼吸科门诊就诊吸烟患者中有戒烟意愿的为96人,其中目前有戒烟计划的仅占37.5%.调查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吸烟患者戒烟意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70,24
目的 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探讨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焦虑(SAS)、抑郁(SDS)量表调查33例原发性BRG患者、30例继发性BRG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63例BRG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1 ~133分,平均(108.76±11.95)分,处于中等水平51例(80.95%),高水平12例(19.05%);
目的 通过社区走访了解长期卧床患者的照顾者对开塞露使用的知识技能水平,了解非医护人员使用简易通便剂的现状.方法 自行设计人口学资料及简易通便剂使用问卷对150位长期卧床患者的照顾者进行简易通便剂知识和使用方法的评估调查.结果 60%以上的照顾者对开塞露的作用、使用方法、副作用的了解程度较低,照顾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使用简易通便剂的次数、剂量越小(r=-0.293,P=0.039).如照顾者为患者的
目的 探讨运用动机性访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康复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在苏州市某医院选取132例住院治疗的PCI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干预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结果 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患者运动改变阶段中前意向、意向、准备、行动、维持的例数分别为0,1,0,56,11例,对照组分别为0,10,7,35,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CRF)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行腹膜透析时外口换药方法改良及患者管理.方法 针对1例CRF合并AS行腹膜透析患者有低头弯腰动作困难,无法按常规方法独立完成外口换药操作的现象,采取对照镜中影像操作法,将常规的圆形消毒法改为双半圆形消毒法,辅以心理护理,加强培训力度及随访观察.结果 患者能按改良方法独立完成外口换药操作,顺利出院,随访半年无腹透并发症发生,外口愈合良好.结论
目的 探索颅内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患者患病早期的真实体验.方法 对17例颅内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患病早期进行深入的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将颅内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病早期的真实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面对疾病的打击、自我改变、自我认知.结论 颅内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病早期会出现复杂强烈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情绪变化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