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生:上海剧协60华诞亲历者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的前身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成立于1956年8月,今年正是60华诞。
  不久前,我接到96岁高龄的刘老的电话。刘老说,他近日愈发地感到衰老,记忆力大不如前,正抓紧着处理“后事”,包括整理书报资料等。无意中,他找到了一本当年上海剧协成立的文集,展读之下,往事历历在目。其中田汉的讲话,至今仍很有现实意义。刘老说,得知上海剧协要办60华诞纪念活动,很遗憾自己来不了上海,这本小册子就送给上海剧协留作纪念。
  几天后,我就收到了刘老的来信和这本文集,不禁喜上眉梢。文集中不仅清晰地标明了剧协成立大会的时间——1956年8月17日至19日,更有三天大会的具体议程;不仅有中国剧协主席田汉的长篇讲话,还有周信芳(首任剧协主席)所致的开幕词、大会执行主席于伶(第二任剧协主席)宣布的议程,以及大会秘书长姚时晓的筹备报告、熊佛西致的闭幕词。文集还有与会251名会员的名单,选举产生的首届剧协理事(83名)和候补理事(17名)名单、主席团成员(共13名,其中主席、副主席7位)名单,甚至还包括三十几位有名有姓的大会发言及媒体报道。在上海剧协60周年前夕,收到这本极珍贵的成立大会文集,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我记得60年前上海剧协成立时,36岁的刘厚生作为市文化局艺术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是13位主席团成员中年纪最轻的,也是现下唯一在世的上海剧协老领导。剧协成立后,当时负责日常工作的是姚时晓同志。三年后,刘厚生调任上海剧协,负责创办《上海戏剧》杂志并担任副主编。由于主编于伶身体状况不佳,因而杂志社工作实际上是刘厚生主持的。1962年上海剧协换届,刘厚生当选为副主席,1964年他奉调中国剧协,曾任中国剧协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我欣慰自己与上海剧协有缘。一是我生于1956年,与上海剧协正好同岁。二是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从市文化局调入市文联工作,1996年起任上海剧协办公室主任、副调研员,直到今年退休,在上海剧协工作了整整20年,刘老每次来沪出席剧协的活动,都是由我负责全程接待。三是我的岳母赵铮,就是上海剧协成立后的第一轮驻会干部,是刘老领导的工作人员。故而刘老常对我说“我们是有两代人的交情的”,的确如此。我要补充的是,对于上海剧协,岳母和我也倾注了两代人的情感。
  为筹备上海剧协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我于今年7月7日随市文联党组书记宋妍、上海剧协秘书长沈伟民并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栏目组专程赴京探望刘老。下了火车,我们就直奔安定门外的刘老家。刘老知道我们要来,中午没怎么休息,请人买了一箱矿泉水,坐等着我们,一见面,刘老就亲切地称“家里来人了……”两个多小时的交谈、采访,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娓娓而谈,对戏剧的现状和未来,对年轻戏剧人的期待,都闪烁着真切的见解,浸润着殷切的希望。他提倡每个戏曲院团都要有全局意识,即不仅仅看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更要站在整个戏剧界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他说自己最近在写篇文章,呼吁各剧种都整理、创制一批“招牌戏”。他说,饭店要做得好,都须有“招牌菜”;院团要办得好,也都须有“招牌戏”。比如《曹操与杨修》,就是上海京剧院的宝贵财富。他还主张各剧种积极创设“剧库”,积累精品剧目。“为什么京剧二百年就出不了《牡丹亭》《十五贯》这样的戏?这是因为京剧只看‘角儿’、只看演员,演员‘走了’剧目就被带走了。因此我们要从舞台艺术的完整性看‘角儿’。川剧情况类似,那么多好戏和好演员,照样衰弱下去,现在只剩几个剧团了,十分危险。滩簧戏要联合起来,它们的语言都差不多,应该经常交流,产生联动,带动整个滩簧剧种的传承和发展。”他还说到流派问题,认为流派本身是历史现象,是激烈竞争的产物,若是没有市场没有观众,流派就不会形成。他语重心长地建议戏曲界要有剧种意识,要有文化自觉,要有责任担当,尤其是青年演员要多看各种传统戏,多读书多看报多钻研。
  次日,我担心刘老因昨天长时间的交谈,影响身体,未事先电话联系又独自去了他家。刘老见了我,高兴地说:“我正要给你打电话,让你再过来一次。”他承认昨天是有点累了,脑子有点发胀。但见到“娘家”来人,十分高兴,因兴奋,反而睡不着了。并说:“昨天没能与你好好聊聊,中午就在我这吃饭。”
  刘老对上海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生于北京,工作于上海几十年,把上海称作他的“娘家”。我向他转达我岳母和上海同志对他的问候,刘老十分高兴,说谢谢大家的关心,也让我向大家问好。接着,他饶有兴趣地向我了解一些上海戏剧界和他熟悉的人和事。刘老说,你的几篇回忆文章,我都看了,很好。你在剧协工作了20年,也算是个“老人”了,资料多,情况熟,今后要多写一些回忆性的文章。
  谈话间,他还接了几个电话。其中有中国剧协组联部的来电,说是将召开全国文代会,有关方面要来采访。我见桌上有一摞材料,就问刘老,最近在写什么?他说,重庆准备建设一个抗战戏剧纪念馆,几万字材料的一个方案要审。的确,对当时情况熟悉、又能提出建议的老人,现在不多了,他们电话来了好几次,这事我是责无旁贷的。
  刘老于1937年考取了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国立剧专),后随校内迁长沙,再转重庆,从事了近十年的话剧活动。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后,周恩来在上海思南路周公馆召集文艺界人士召开座谈会,会后留下了于伶(地下文委领导)和刘厚生。周恩来说,原来只知道上海有个越剧,这次才知道越剧在上海有那么大的影响和群众基础。周恩来要求上海地下文委多关怀越剧,要派干部进入戏曲界,加强对戏曲界的领导。刘老遵照这个指示,开始接触戏曲,此后还进了袁雪芬的雪声越剧团。几乎与此同时,吴宗锡进入了评弹界,钱英郁进了徐玉兰的剧团,吴琛、吕君樵、何慢等都由地下文委领导的剧影协会三人筹备小组(刘厚生为其中之一)落实,做了相应的安排。解放前,中共上海地下文委成立了外围组织“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刘老与吕复作为筹备工作小组负责人,出面邀请了熊佛西、陈白尘、黄佐临、吴琛等参与,为团结广大影剧人、迎接上海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后,又成立了戏曲改进协会——这一切,我认为都是上海剧协成立前的铺垫。1956年,按全国统一步骤,剧影分开,以戏曲舞台剧和话剧划分为戏剧,成立了中国剧协上海分会。刘老说,刚接触戏曲时,自己对戏曲并不了解。当时话剧作为“新剧”,比较时尚,甚至还有点看不起被称为“旧剧”的戏曲。直到1952年全国戏曲展演,他才大开眼界,全国有那么多戏曲剧种,有那么多好戏好演员!这才渐渐喜欢上了戏曲,一辈子与戏曲结了缘。刘老说,戏曲现在遇到了知音缺乏的问题,怎么培养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是个大问题。一个戏圈内评价再好,观众不爱看,是没用的。戏曲界拿出什么好的东西来吸引观众,要好好研究。   昨天交谈、采访时间较紧,而且始终在客厅进行。我趁他在接电话,便说:“刘老,我参观一下您的居室噢!”刘老说“看吧!”话音未落,我已走入了内室。眼前的景象不禁令我心酸,除了客厅里的旧冰箱、房间里一台老式旧电视机和墙上的一台旧空调,几乎再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了。卧室里,有几个旧橱柜,靠墙一边一个单人小床,那分别是他和老伴傅惠珍老师的床。傅老师比刘老还大五岁,去年过世前,都是由刘老亲自照顾着的。每天晚上等老伴睡下了,他才到隔壁书房挑灯伏案写作。现在他成了孤老,原在医院里照顾老伴的护工,现在成了他的住家保姆。刘老向中国剧协捐了50万元,还把几十年珍藏的珍贵书籍都赠予了中国剧协。而书房和过道里的书柜里,仍凌乱散落些还未处理的和暂时需要的一些书籍。该处理的都处理了,几间房间略显得有些空荡。
  刘老告诉我,这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分配的,四房一厅,总共110平米。当时他嫌房子太大,说两三个人住不了那么多。分房的同志说,您是资格最老的,您不拿就没人能拿了。刘老没怎么装修就搬了进来,一住就是三十来年,再也没有装修过。保姆私下对我说,刘老已将余下的财产做处理的打算,其中三分之一准备交党费。保姆说,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老干部、老党员,对自己生活上的要求极简单,把钱都捐了,真正做到“身不带来,死不带去,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我说,刘老的精神财富是极富有的。
  刘老自述生于1921年1月。但我记得他的身份证上印的是1920年1月,就问他以哪个为准。他说按阴历算,春节没有过,他是属猴的,所以身份证上是误写了。我说:刘老,我与您同一个属性,今年是本命年。刘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为纪念建党95周年,他发表了文章《我宣誓的那一天》,引起很大反响。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我是党员”,“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党员从入党那天起,就必须树立起严格的‘党员意识’”。我的女儿是一位85后,是在大学时入党的年轻党员,读了刘老的文章后,知道我要去京探望他,连夜写了篇《致刘爷爷的一封信》,托我带给了刘老。
  刘老除了前列腺的问题(尿潴留)外,没什么大病。他每天做自编的按摩操,从不感冒。他说,保持头脑清醒很重要,脑子若糊涂了,又走不动路,只能傻愣愣坐着等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说:以您现在的精神状态,能活到一百岁以上。刘老的生活极为简单,以前与老伴两人连保姆都不用,吃饭都叫外卖。他一生从不食用补品,也不刻意去锻炼,却这么长寿。我试着总结他的长寿秘诀,一是生活起居很有规律,睡眠充足;二是烟酒不沾,吃饭七八分饱,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三是坚持活动。有人说,刘老是以看戏为职业的,在他90岁前,还是个“空中飞人”,受邀出席全国各地的观摩研讨活动,有一年光是来上海就有五次之多;四是勤于动脑,笔耕不缀;五最关键,即是心态平和,从不发脾气,也没一点架子。他当然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不满,却不发牢骚,而是都写进了文章里。刘老还要写文章提倡“安乐死”,却没地方发表。他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从容面对,只要生存一天,就要活出一天的精彩。他一边在忙着处理“后事”,一边仍在思考着戏剧的发展,坚持写作。他一生心里只有戏曲,唯独没有自己。“我的心啊在戏曲”,这是他发自肺腑的呼唤。
  刘老盛情留我吃饭,下了饺子,还做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刘老只吃了十来个饺子,菜一口都没吃。我问刘老,您怎么不吃菜?他说自己只吃七八分饱,十来个饺子够了。保姆在一边说,他平时吃得很简单,这些菜是特意为你做的。饭后,我怕影响刘老休息,便向他道别。我上前与刘老拥抱,在他的耳边轻声说,您坐着别动,我下次会再来看您的。此时,我心里不免一阵酸楚,不知道今后还是否有机会再见面。上次见他是2010年,正是在他90岁最后一次来上海的时候。五六年弹指一挥,他的思路虽仍非常清晰,但他的肌体确已很衰弱了。我衷心地祝愿刘老长寿些,再长寿些!
其他文献
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于2016年1月10日至3月15日在西岸艺术中心开展。本届艺术设计展的主题:设计之变。自2003年首次举办以来,历经十余年,上海艺术设计展不断求新求变。知名艺术家丁乙作为本届上海艺术设计展的主策展人,策展团队包括享誉国内外的四位策展人卜冰、冯峰、毕月和胡本立。“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将呈现新风向,由四大板块、三层纬度组成:四大板块包括“聚变力”“新物种”“泛学科”和“未来场
期刊
王朝闻先生是著名的美学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求学时就心仪王朝闻先生,特别喜欢读他写的艺术随笔。我记得读过他的《一以当十》《不全之全》《透与隔》《虚中见实》《面向生活》《喜闻乐见》《细节,具体描写》等文章,他往往以美学理论来解读具体作品,讨论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等问题,内容涉及到以少胜多的典型化问题,生活和创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作品如何适应群众的
期刊
习近平最近持续关心关注“网信事业”,指出,“我国有七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并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些话里我提炼出三个关键词:一是重要,二是作为,三是人才——事关七亿网民,岂能不重要?有那么大的市场,还不大有作为?如何有效作为,不靠人才靠谁?  于是就自然将思考
期刊
而立之年,恰逢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又一轮风起云涌、乱象丛生的行情。在这个商业表现为极端亢奋、票房一浪高过一浪的电影狂欢时代,作为一个立足于专业、学术,表情偏理性、还带有半官方性质的影评社团,究竟立于何地?如何作为?  几个月前,刚换届不久的上海影评学会以出色举办了第24届“上海影评人奖”评选活动,呈现了自己的成熟眼界和坚定立场,也为多年来各自为阵的上海影评人吹响了抱团作战的集结号。  学会的很多老会员
期刊
十多年了,我经常思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只要眼前浮现出梅志阿姨的身影和笑容,我就会在肃然起敬和备受感动的心情中,向她默哀,向她致意!  全国解放初期,在以胡风领衔的牵连上千人的开国第一文坛冤案中(“胡风反党集团”),梅志也从此由平安幸福的上天跌落到黑暗沉冤的地狱,过着生不如死、内心煎熬、看不见光明和前途的凄凉生活。人们事后才知道,如果没有梅志的坚强意志和过人智慧,一度精神失常的胡风,恐怕是熬不过
期刊
周慧珺,被誉为“书法界的一面旗帜”。为了全面反映周慧珺先生从艺60周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周慧珺的书法人生、创作理念、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诠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合举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承办的“春华秋实·周慧珺从艺60周年书法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上海市文联举行。主办方意欲通过此项活动,进一步提振上海
期刊
几个月前,配音艺术家曹雷提出将永嘉路383号改造成译制片纪念馆的倡议,得到了热切响应。随后,曹雷与苏秀、童自荣、刘广宁、孙渝烽、狄菲菲等一批艺术家一直在尽力呼吁。本刊今年第4期上及时刊发了《“译制片纪念馆”,不止于畅想》的长文报道此事件,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读者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对建译制片纪念馆设想的支持。其中一位读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钱绍昌先生,87岁高龄的他特意打电话到本刊编辑部找到笔者,表
期刊
以力推中外音舞新人新作新经典、促进文艺繁荣发展为主旨的第3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日前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隆重开幕。开幕音乐会上,随着英姿焕发的青年女指挥家张洁敏手中指挥棒的翻飞起落,百年老团上海交响乐团倾情演奏的,不仅有代表着上海之春初创时期新人新作经典的交响诗《红旗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也有诞生于近年上海之春的获奖新作《第二二胡狂想曲》及《冬雪》。  本届
期刊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63岁的张艾嘉穿着海军蓝的宽条纹衫配窄腿牛仔裤与小白鞋出现在上海的思南读书会,短发,俏丽,引得台下一众少女尖叫“女神”——完全看不出也不能想象这位女神比她们的妈妈还要年长。因为她的出现,这一期的思南读书会破天荒开启网络预约机制,以防止过多的观众涌入产生安全隐患。但即使如此,这一天的现场依旧人山人海,老中青三代影迷、歌迷冒着大雨前来,更有位“真爱粉”逃了柳毅:用“水语”凝成画布上的
期刊
1988年6月28日,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名誉院长丁是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永别上海广大观众和沪剧界的伙伴们,驾鹤远去。她在重病期间,撰写了题为《终生追求,矢志不渝》的热情文章,她说:“粉碎‘四人帮’后,《鸡毛飞上天》里‘教育虎荣’的唱段又在社会上广为传唱,我的演出任务接踵而至,如《甲午海战》里的金堂妈,《峥嵘岁月》里的吴大妈,《特殊战场》里的女干部,《被唾弃的人》里的林老师,又复演《芦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