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在程序法中的分析运用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qian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案例中原告雇被告替其送乳制品及批发零售乳制品,工作期间被告交回不足量现金,在被告辞职后原告将其起诉并要求归回余下货款。第一次上诉失败后,在第二次上诉时达成和解协议。而本文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该民事诉讼案例。
  关键词:民事诉讼;成本;收益
  一、民事诉讼简介
  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活动则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它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选举规则、议事规则等非诉讼程序法,也包括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而在程序法中,相对而言与民生最为关切的莫过于民事诉讼,因此在这里着重于民事诉讼中的经济解释。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且它主要涉及的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在民事问题中,被告与原告涉及的问题便是:是否诉讼,若诉讼是否进行和解,若不和解则进行审判。而上诉、审判等程序都是需要成本的,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成本构成了经济学分析民事诉讼的基础。
  二、民事诉讼案例简介
  2011年3月,侯某雇殷某为其生产加工乳制品及为县城客户送乳制品并批发零售乳制品。刚进厂时,双方口头约定试用期一个月,期间月工资为1200元,试用期满后月工资为1800元-2000元,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011年5月,双方约定将固定工资变更为记件工资,殷某每送一个乳制品个人提成0.25元。殷某在工作期间,共为侯某送出和批发零售出乳制品48651个,价值72976.5元,交回现金55000元,但一直没有得到劳动报酬。另外侯某还欠殷某父亲牛奶款1000余元未付,但未给殷某父亲出具欠条。
  2012年1月12日,殷某辞职回家,并上交县城固定客户的明细帐,由其他工作人员继续收账。合伙人朱某对账目进行清理,但因账目混乱,无法弄清还有多少及哪些客户的乳制品款未收回。
  2012年3月,侯某将殷某起诉法院,要求殷某偿付货款17976.5元。经两次开庭审理,侯某因缺乏证据,不得已申请撤诉。2012年4月6日,该县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准予侯某撤回起诉,侯某为此白白花费诉讼费249元,代理费千余元。
  2013年2月,侯某第二次将殷某起诉法院,要求殷某偿付货款17976.5元。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法庭审理陷入僵局,不得不中途休庭。
  休庭期间,双方代理人均向自己当事人作正面工作。殷某代理人贾律师考虑到:若此案不能调解处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化解,将来殷某的工资问题和殷某父亲的牛奶款问题也不可能同时得到解决,这样双方至少还要打追索劳动报酬和债务纠纷两场官司。这样既增加了法院的诉累,浪费了审判资源,还会使双方当事人多花费数千元的诉讼费、代理费、交通费等,双方当事人都得不偿失。经近两小时思想工作,殷某父亲承认殷某手中确有已收回但未交给侯某的乳制品款。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殷某于2013年3月20日前偿付侯某货款4000元,法院依据双方当事人庭外达成的协议依法制作民事调解书,殷某的工资问题和殷某父亲的牛奶款问题也同时得到解决。
  三、民事诉讼案例经济学分析
  对于原告而言,其诉讼的开端便是决定是否要进行上诉。对于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而言,其是否上诉是由其起诉成本和预期的诉讼收益所决定的。当起诉成本低于诉讼预期成本时,原告自然提起诉讼。而在本案例中,从侯某将殷某起诉法院可以判断侯某的诉讼成本必然小于其所要求的预期收益17976.5元。于个人而言,可能侯某上诉对自己是有裨益的,效益也是达到最大化的,但是放眼于整个社会可能并非如此。因为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间存在分歧,两者数值上并不等同。原告在考虑是否上诉时只会考虑自己承担的成本然后做出决定,但其实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是一个包含的关系,即社会成本是原告私人成本、被告私人成本以及政府成本的一个累加。因此,原告并不会把社会成本看成是私人成本然后来考虑决定是否进行上诉,当然原告也并不会考慮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别——特别是诉讼对侵害人行为的震慑效果,这其实也造成了不合理的社会总诉讼量,故造成社会总效益非最优化。同时,被告方面,殷某和解的保留金额必然小于17976.5元,这直接导致是否决定上诉阶段和解的破裂。于是侯某企图通过上诉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在第一次法院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证据导致侯某败诉,并且浪费了诉讼费249元,代理费千余元,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白白浪费,增加了无谓的社会成本。但因为侯某执拗和坚持于是第二次提起上诉,并在第二次上诉中以和解的方式结束了此案。同时,不管从法律与经济的角度而言和解的最终结果都是社会所欲求的,是最优的。因为若两者矛盾一直未解决的话,还得诉诸于追索劳动报酬和债务纠纷两场官司,这样既增加了法院的诉累,浪费了审判资源,还会使双方当事人多花费数千元的诉讼费、代理费、交通费等,双方当事人都得不偿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就得指向一个结论:只要原告与被告估计预期审判结果的差距不超过他们审判成本之和,那么相互有利的和解就会存在。这里,假设原告侯某的预期判决金额为A,Pp是原告预期的胜诉概率,Cp是原告的诉讼成本,因此原告的保留金额为PpA-Cp;又假设被告殷某预期的获胜概率是Pd,诉讼成本是Cd,因此原告的保留金额为PdA+Cd,显然,只要PpA-Cp《PdA+Cd,那么和解就会存在。换句话说,只要和解金额介于PpA-Cp和PdA+Cd之间那么和解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最优的。于是,通过移项可以得PpA-PdA《Cd+Cp,即上述结论中所表述的只要原告与被告估计预期审判结果差距不超过他们审判成本之和,有利和解就会存在。其实从一开始侯某要求上诉可以判断出PpA-PdA>Cd+Cp,于是和解破裂。但是在律师的协调下,又大致推测可能原告侯某调低了心理的预期判决金额A或者预期获胜概率Pp,致使金额4000元介于侯某和殷某的保留金额之内,于是达成了和解。
  该结果对于双方来说都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因为从中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如后续的法院成本、原告被告起诉成本及其他显性或隐性成本。因为法律程序的目标就是最大化社会成本,也就是最小化管理成本和错误成本之和。而且往往和解能减少错误成本,即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化。
  四、结论
  从上述的民事诉讼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法律制度设计亦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在民事诉讼中有时还可以对审判合理性做出更为确定的判断,对于社会成本的损耗、资源的节约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从而使得当事人更为理性地考虑自己的经济活动并合理运用最有效的法律资源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使得个人以及社会的效益最大化。(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顾培东 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兼评西方法律经济学[J].中国法学 1992.(1)
  [2]周林彬,黄健梅 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 学术研究[J].2004.(12)
  [3]周林彬 中国法律经济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问题 制度经济学研究 [J].2006.(4)
其他文献
庐隐的一生,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都遭际坎坷,可谓命途多舛,然而,这短暂而曲折的生命旅程,却因为她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风格特异的作品而显得弥足珍贵,她的光艳的才华和悲苦的命运,在当时文坛上备受瞩目,她所创作的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苦闷彷徨的作品,翻开了中国女性新文学新的一页,时至今日,仍不减其色。庐隐作为“五四”时期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自我色彩,其中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
期刊
宜信公司①是一家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额贷款行业投资、小微借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公益理财助农平台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目前,宜信已经在100多个城市和20多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服务。它在8年的奋斗历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和自己企业的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思路,打造学习型组织的方
期刊
摘要:服务营是服务经济时代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有效的服务营销已成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关于如何开展服务营销,必须结合自身情况与社会背景,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服务营销;家电企业;海信彩电  在逐渐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开始盛行的背景下,家电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提供给顾客的和顾客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提供的服务。同时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水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需要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全面实施普适型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服务评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归纳出了国内外学者对地区社会服务建设的研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然后介绍了社区服务的概念,提出了对地区社区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综述了主成分分析理论,利用Minitab软件,根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发布的统
期刊
摘要:回顾了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比较了三地人才现阶段的差异,借鉴韩国首尔经验,提出新时期促进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促进河北省人力资本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京津冀;人才一体化;河北  人才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主体及主导力量,人才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促进区域人才一体化开发过程中,河北省曾做了许多努力,但由于京津合作愿望不强,加之经济、文化思想的差异,使这一合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与社会转型,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问题也日趋复杂,治理社会的模式也应该有所变革。本文主要针对成都市金堂县老城区北滨花园成功的院落整治模式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北滨花园整治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小区能够在党小组的领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本文旨在将北滨花园院落整治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并为其他社区的院落整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
期刊
摘要:本文以《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为视角,以证明侵权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竞合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侵犯商业秘密应该承担责任是由于行为人违反保密附随义务。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法上的保密附随义务有可能发生在三个阶段:合同订立过程中、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履行完毕后,此处指合同订立过程中产生的先合同保密义务。  关键词:商业秘密;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  我国学者对民事责任的竞合,已经有了不少的
期刊
作者简介:崔金浩,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  摘要:新闻摄影在20世纪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与此同时增长的,还有对于新闻摄影记者在法律和道德曾面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新闻摄影到底面临怎样的困境,新闻摄影的未来发展之路又在何方?  关键词:新闻摄影;法律;数字时代  新闻摄影与摄影术的发生发展是相伴随的,从第一张新闻摄影图片关于德国汉堡火灾遗迹的记录到今已有170多年的
期刊
摘要: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也是法律功能的实现的过程。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过,中国的问题在农村,根本的问题在于农民,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所以法律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也应当围绕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来展开,这是文章的出发点。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法律功能的基本阐述,二是对中国农村法治状况的介绍及相应对策分析。  关键词:法律的社会功能;个案公正;社会保障法  1999年3月15日,九届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研究《经济学原理》,联系现在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思考研究了马歇尔的思想在网络经济中的适用性。文中根据马歇尔对生产和消费的解释,从消费者方面找出网络经济中虚拟产品与物质产品效用的共性,探索网络经济中的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原理。文中通过引用《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理论,解释了网络经济的生产和消费同样由效用决定的。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网络经济;生产;消费;效用  当时马歇尔所处的社会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