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办经管类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是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物流、电商、财务管理等相关的工作。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是到岗即用,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此,民办高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仅靠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实训,是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民办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存在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促进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应用型人才
一、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条件的机遇与挑战
1.山东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出了严重挑战。无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山东省“一区一圈一带”战略,还是新兴产业发展都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学院学科专业的需求,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新兴学科专业,对知识、人才、技术的需求,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升应用型专业的建设水平,最终使我院成长为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二级学院,是一个直接的挑战。
2.高等学校“转型升级”发展为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作带来了挑战。转型升级面对着诸如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校企合作、经费不足等影响因素,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偏弱。亟待破解这些瓶颈和困难,从而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管理与发展模式,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科技成果的产出提供保障与支持,是直接的挑战。
3.民办高校建设好实践教学条件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服务提出了挑战。我校如何把握机遇,在发挥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优势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地方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校若要实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需要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拓展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停留在面上
目前,民办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往往一个专业有十几个校外实践基地,但多数是停留在一纸协议上,并且校企合作单位一次性能够接纳实习学生的数量也是很少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合作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占受访合作企业不到20%:二是经管类学生专业主要是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物流、会计等中小型企业对口岗位少、人员少,一次性能够吸引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锻炼的机会就少。
2.缺乏管理
许多高校都特别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尤其是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调动、利用可能利用的资源,和当地企业协商,多次谈判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签订后置之不理,不沟通,更谈不上有效的使用和管理。学校有实践教学需要时,还需要多次沟通,有时配合的不默切,给实践教学带来诸多不利,达不到应有的实践教学效果。再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从企业角度考虑,企业接纳实习学生,并没有给合作企业带来真正的“红利”。
3.实习基地建设只注重就业率
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多数是解决学生就业、毕业顶岗实习,作为学生校内实践课程的教学功能使用不足,并且从实践基地的建设功能和利用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常规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实践要求明显不符,学生学的内容不符合实践要求,实践岗位要求的学生课内没有学到,实践与课内严重脱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只是停留在能解决多少就业学生,几乎不关心教师的产教融合的科学研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数量有,但是没有真正重视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应用,更没有关注产教融合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利益。
4.建设模式单一
民办应用型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比较单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内实践相脱节。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根据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实践实习统计数据据看.70%以上学生实习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岗位多是商场收银员、房产中介的经纪人、酒店服务人员、企业办事处的内勤人员等,10以上学生从事相对简单的管理工作。
5.实践教师队伍薄弱
实践教师队伍包括实践教学人员、实验技术维护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随着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拥有一支科学、合理、技能性强的实践教师队伍,是满足高校实践教学能力需求的基本保障。民辦高校普遍存在实验专职教师缺乏,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多数高校是理论教师“双肩挑”,即担任理论教学任务又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并且理论任课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即便有些教师来源来源于企业一线,也是缺乏理论知识。因此,“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
三、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1.以校企双赢为根本,加强质量建设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高质量发展为经营目标:学校以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学校与企业合作中,必须要找到使校企实现双盈的平衡点,即能满足企业的利益需求,又能满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度合作,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现真正的校企对接,让学生未出校门,就能有机会到企业中实践,突破零经验,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缩短,学校也能根据实践反馈及时地调整理论授课内容,调整校内实验内容,调整教学大纲等。双方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合作基础才能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持长久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是简单停留在合同的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是也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工作,更是实践教学基地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条件保障。因此,有必要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首先成立校企管理小组,组长由校方与企业分管实践教学的领导担任,小组成员则由校企双方的具有管理经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家、骨干担任;其次,由校企管理小组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校外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等规划制定。
3.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实践教学体系的需要,结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优势,完善“四层次+六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
4.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民办应用技术型大学实践教学的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更加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始终坚持以社会用人需求为为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实践课程和实践内容;同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最好建立在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优秀企业,以保证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校外实践教学提高综合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还能够通过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选拔留用,获得直接就业的机会。
5.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素质,要注重和加强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为教师提高实验实训水平创造条件。一是“走出去”,由学校安排教师到省内、外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学术交流等。二是“请进来”,由学校聘请相关专家到学院进行专题讲座或技能方面的指导。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利用假期要到对口的实验岗位进行锻炼。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应用型人才
一、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条件的机遇与挑战
1.山东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出了严重挑战。无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山东省“一区一圈一带”战略,还是新兴产业发展都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学院学科专业的需求,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新兴学科专业,对知识、人才、技术的需求,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升应用型专业的建设水平,最终使我院成长为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二级学院,是一个直接的挑战。
2.高等学校“转型升级”发展为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作带来了挑战。转型升级面对着诸如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校企合作、经费不足等影响因素,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偏弱。亟待破解这些瓶颈和困难,从而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管理与发展模式,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科技成果的产出提供保障与支持,是直接的挑战。
3.民办高校建设好实践教学条件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服务提出了挑战。我校如何把握机遇,在发挥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优势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地方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校若要实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需要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拓展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停留在面上
目前,民办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往往一个专业有十几个校外实践基地,但多数是停留在一纸协议上,并且校企合作单位一次性能够接纳实习学生的数量也是很少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合作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占受访合作企业不到20%:二是经管类学生专业主要是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物流、会计等中小型企业对口岗位少、人员少,一次性能够吸引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锻炼的机会就少。
2.缺乏管理
许多高校都特别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尤其是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调动、利用可能利用的资源,和当地企业协商,多次谈判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签订后置之不理,不沟通,更谈不上有效的使用和管理。学校有实践教学需要时,还需要多次沟通,有时配合的不默切,给实践教学带来诸多不利,达不到应有的实践教学效果。再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从企业角度考虑,企业接纳实习学生,并没有给合作企业带来真正的“红利”。
3.实习基地建设只注重就业率
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多数是解决学生就业、毕业顶岗实习,作为学生校内实践课程的教学功能使用不足,并且从实践基地的建设功能和利用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常规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实践要求明显不符,学生学的内容不符合实践要求,实践岗位要求的学生课内没有学到,实践与课内严重脱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只是停留在能解决多少就业学生,几乎不关心教师的产教融合的科学研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数量有,但是没有真正重视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应用,更没有关注产教融合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利益。
4.建设模式单一
民办应用型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比较单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内实践相脱节。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根据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实践实习统计数据据看.70%以上学生实习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岗位多是商场收银员、房产中介的经纪人、酒店服务人员、企业办事处的内勤人员等,10以上学生从事相对简单的管理工作。
5.实践教师队伍薄弱
实践教师队伍包括实践教学人员、实验技术维护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随着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拥有一支科学、合理、技能性强的实践教师队伍,是满足高校实践教学能力需求的基本保障。民辦高校普遍存在实验专职教师缺乏,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多数高校是理论教师“双肩挑”,即担任理论教学任务又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并且理论任课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即便有些教师来源来源于企业一线,也是缺乏理论知识。因此,“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
三、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1.以校企双赢为根本,加强质量建设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高质量发展为经营目标:学校以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学校与企业合作中,必须要找到使校企实现双盈的平衡点,即能满足企业的利益需求,又能满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度合作,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现真正的校企对接,让学生未出校门,就能有机会到企业中实践,突破零经验,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缩短,学校也能根据实践反馈及时地调整理论授课内容,调整校内实验内容,调整教学大纲等。双方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合作基础才能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持长久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是简单停留在合同的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是也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工作,更是实践教学基地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条件保障。因此,有必要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首先成立校企管理小组,组长由校方与企业分管实践教学的领导担任,小组成员则由校企双方的具有管理经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家、骨干担任;其次,由校企管理小组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校外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等规划制定。
3.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实践教学体系的需要,结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优势,完善“四层次+六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
4.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民办应用技术型大学实践教学的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更加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始终坚持以社会用人需求为为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实践课程和实践内容;同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最好建立在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优秀企业,以保证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校外实践教学提高综合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还能够通过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选拔留用,获得直接就业的机会。
5.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素质,要注重和加强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为教师提高实验实训水平创造条件。一是“走出去”,由学校安排教师到省内、外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学术交流等。二是“请进来”,由学校聘请相关专家到学院进行专题讲座或技能方面的指导。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利用假期要到对口的实验岗位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