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肌远端岛状肌瓣修复膝和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3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肌远端岛状肌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和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应用腓肠肌远端岛状肌瓣修复18例膝关节周围和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其中腓肠肌内侧头远端岛状肌瓣12例,腓肠肌外侧头6例.肌瓣表面以中厚网状皮片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8例患者的肌瓣和其上所植皮片均成活,仅有2例术后创缘表浅感染,但经换药后逐渐愈合.术后随访8个月至4.8年,平均3.5年,供区愈合良好,仅有一纵行手术切口痕迹.患肢膝关节屈、伸与小腿内、外旋,以及足的跖屈与站立时上提足跟的肌力强度与功能,与健肢相比无明显差异,未见明显的功能障碍.受区肌瓣质地、厚薄及颜色均较好.结论 腓肠肌远端岛状肌瓣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肌瓣较薄,适宜修复膝关节周围和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并筛选具备高成脂能力的脂肪干细胞系表面标志、可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以提高组织工程化脂肪的构建效率.方法 胶原酶消化人脂肪组织,获得脂肪干细胞,培养扩增后成脂诱导,收集诱导成熟的脂肪细胞,天花板贴壁培养得到去分化脂肪细胞.比较去分化脂肪细胞与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成脂分化能力及表面抗原表达的变化.结果 去分化脂肪细胞与脂肪干细胞的形态和增殖能力相似;去分化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的体表分布特点,及应用扩张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前臂大面积瘢痕的I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健康成人,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分析其在体表分布规律.临床应用扩张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治疗10例爪形手、前臂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结果 20例成人,探测范围包括脐上至剑突的下1/3区域、脐下至耻骨联合的上2/3区域,探测出穿支点共425个,其中80%的点
目的 设计一种新的唇裂修复的手术方法,旨在减少术中组织损失,有效下降患侧唇峰,并使手术瘢痕更加符合人中嵴形态,且更有利于鼻尖的上抬和鼻底的成形.方法 唇裂修复分鼻尖、鼻底和唇部三个区域分别完成.健侧白唇区域设计三叶形皮瓣.上方二皮瓣梯次向鼻小柱外侧和鼻底旋转,分别用于修复鼻尖上抬后鼻小柱旁的组织缺损,并重建鼻底区鼻堤结构,剩余的下方皮瓣向患侧不加旋转而直接推进,与患侧皮瓣直接缝合,在下降唇峰并恢复
口腔肿瘤切除后的缺损目前主要利用前臂游离皮瓣进行修复量建,但存在很多问题,如供瓣区位于裸露部位,切取后遗留体表瘢痕、色素沉着,影响外观,如在屈肌腱上植皮,易发生皮片裂开,伤口愈合延迟,并可出现手部肿胀,关节僵直,力量和感觉削弱,遇冷疼痛等并发症。
期刊
目的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 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 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全麻下,去除硬腭中部后部骨质,缝合口腔和鼻腔侧黏膜,形成宽约8 mm的腭裂模型.实验组将NiTi-SMA安
例1:患儿男,出生后3 h,出生时即发现上唇正中缺如,当晚来我院急诊,并以"面正中裂"收住入院。
期刊
扩张器注射壶渗漏是扩张术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为注射壶质量问题或注水操作失误导致.以往多采用更换新扩张器或注射壶,操作繁琐不便.为此,我们介绍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处理注射壶渗漏的方法.  处理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于注射壶处切开皮肤,取出注射壶,轻轻拔出连接导管少许,缝合皮肤切口.将输液器流速调节夹穿在连接管上,用4号半注射针头穿刺注射壶,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检查并确认注射壶渗漏部位后,推动
期刊
2006年9月至2009年4月我们收治4例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multiple symmetrical lipomatosis,MSL)患者,经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期刊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
成骨细胞特异因子-2(periostin,POST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被认为是间质细胞的标记物,具有细胞黏附功能,研究表明其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合成,参与创伤组织的结构和血管重塑过程.我们旨在总结POSTN在创伤愈合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可能机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