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观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索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观。根据对使用“人机对话”网络系统的学生学习状况的观察以及对其中三名同学的访谈,研究发现网络学习对学习者自我定位、寻找认同感的意义,并得出网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建构“第三种地方”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网络环境 身份认同 人机对话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国开始迅猛发展。2004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使得网络化学习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相对于课堂学习而言,网络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1]。这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需求和学习目的要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对自己在网络中的身份要有清晰的认定。网络学习缺乏课堂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学生身份认同的迷失,具体表现为:学习者面对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迷失自我,被动地在各种社会角色中穿梭。因此,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寻找身份认同感,成为网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习者的“身份/认同(identity)”是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加拿大语言教育学者Bonny Norton,她使用“投资”( investment) 的概念来分析认同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学习是对理想认同建构的一种“投资”,与学习者对“收益”的预期有关。
  二、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观
  笔者对使用《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网络版)》教材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观察和个别访谈,试图了解他们在这种虚拟的“人机对话”网络学习模式中,如何实现自我定位,寻找认同感,并尝试以语言学家Norton的身份认同观分析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观。
  1.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性格角色得以创建
  在网络学习中,“人机对话”的虚拟沟通让学习者拥有两个自我,即现实生活中的“我”和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我”。学生A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害羞、沉默寡言、不善言辞,这对于英语学习是不利因素,但到了网络虚拟空间中,面对网络中虚拟的“人”,学生A开始重建自己的性格,变得滔滔不绝,爱开玩笑,容易接纳别人。显然,当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投资”没有“回报”时,学生A选择了在网络环境中“投资”英语学习。正如学生A所说:“我不喜欢现实中的‘我’,我正在试着改变自己”。久而久之,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性格角色得到重建,朝着对英语学习有利的方向发展了。
  2.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社会角色得以重建
  网络不仅为学习者使用外语进行沟通提供了平台,而且促成了学习者多重社会角色的生成。“‘人机对话’时我把‘机’想象成‘人’”,学生B这样描述自己在进行“人机对话”时的学习策略。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学生B仪式化地扮演某类社会角色,在与网络中的“人”对话过程中,她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社会角色的扮演者。她不断重新设计自我,呈现自我并重新建构自我,维持或变更她被给定的社会角色或身份认同,在主动重现或重置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3.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主体性得以张扬
  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体现在他对现有话语和语义呈现模式的改造性使用。学生C说:“在进行‘人机对话’时,我总是尝试使用一些我刚学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有些单词学过就忘了,或者变得记忆模糊了,但当我努力去用它的时候,这些词又变得清晰起来。”显然,在网络学习中,学生C成为了英语语言的主宰者,他的主体性得以张扬,这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模糊容忍度,减少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状态。
  三、结语:网络学习有助于建构“第三种地方”的身份认同
  外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建构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建够起来的。即便是学习者只将英语作为“基本技能”和“工具”,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都会不可避免的建构新的认同,比如“具有竞争力的求职者”“能言善辩外交家”“性格外向的主持人”等等。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多媒体手段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为在外语情境下的学习者提供了“大剂量”目的语学习情境建构的可能性,学习者“高动机、高情感”的“投资”有助于获得高“收益”。
  网络 “人机对话”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通过“投资”获得“收益”,最终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值得指出的是,二语习得的结果并非完全是学习者被目的语的文化同化,学习者的取向不同于经典的双语认同类型( Lambert, 1974) , 既不是“削减性”(subtractive bilingualism)的目的语认同取代母语认同, 也不是“附加性”(additive bilingualism)的保持两种语言文化认同,而可能是建立一种跨文化的处境,即“第三种地方/中间地带”(the third place),最终产生“生产性”的“1 1>2”的学习效果。人机对话的网络学习模式就是在建立这种“第三种地方/中间地带”,学习者在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两种语言共同发展,对两种文化的理解相互促进和深化, 最终学习者整体的认知、情感、行动能力得以提高[3]。
  【参考文献】
  [1]Norton,B.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Gender, Ethnicity and Educational Change [M]. Harlow,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2000.
  [2]顾曰国. 网络教育的基本理念、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J].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2004 (9).
  [3]高一虹.“1 1> 2” 外语学习模式[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边永卫. 试论外语/二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观[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对破壁蜂花粉水分含量的影响,在20--5℃室温条件下,基于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经过分析破壁蜂花粉水分含量随敞放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了蜂花粉的最佳加工环境。结
建筑工程耗用材料增值税管理从苏仙区国税局实行“先税后证,以证控税”的一体化征收模式的运行情况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建议提高公众索取发票的意识;争取部门领
<正> 如何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更好地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当前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是基本生产单位,只有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和主
随着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文化导入已经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全面透彻地掌握语言的关键。通常,文化冲突或文化障碍往往不是来自字词句的意思,而是来自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蒙授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英语国家背景知识和文化因素的探讨,阐述了文化背景知识在蒙授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导入等方面探讨蒙授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背景教育的必要性。  英语
语块化教学方法缩短了从理解到产出语言信息的时间,对于英语翻译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对语块化教学模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从语块积累、朗诵背读等方面提
中专技校开设商务日语专业,既要适应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本文以大连市对日贸易合作为例,来探讨中专技校开设商务日语专业的可行性。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不够先进,教学内容不够创新,学生对田径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等。因此,进一步改革初中田径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是提高田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初中田径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初中田径教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改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改革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式等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 会计电算化 教学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运用电子计算机及会计应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会计工作方法。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课程,这必然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日益走向国际化,面对的挑战也日益加大,这其中就包括英语的学习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英语这
摘 要:当前,中小学掀起了“国学热”。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国学经典教育的策略主要有:教材的选定要合理;教师应注意国学经典教育方法;要注重品德教育;合理利用图书馆进行国学教育。  关键词:国学经典;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国学及当代国学热  所谓国学,学术界有种种说法。邓实认为,国学是“一国所自有之学” (《国学讲习记》),章太炎认为是“一国固有之学术”(《国学讲演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国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