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战劲旅:海豹突击队

来源 :军事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军中有一支神秘的部队,他们通常以4~8人为一个战斗班,虽然人数不多,但每名战士都能上天下海,单兵作战能力强悍;他们善于在黑夜的掩护下开展行动,虽然夜色如墨,却挡不住他们完成任务的步伐;他们执行任务时行动异常迅猛,虽然作战用时短,却常常能斩获高价值目标;他们甚至没有统一的武器,虽然装备各不相同,但互相配合起来却能发挥出强大战力;他们战技娴熟、装备精良,善于执行各种侦察、营救、突袭等特种作战任务,可谓战功卓著、战史辉煌。他们就是美国海军的奇兵劲旅——海豹突击队。
  
  海豹突击队(SEAL)是英文海(Sea)、空(Air)、陆(Land)的缩写,其全称为美国海军三栖部队,应海军非常规行动委员会的提议而组建。也正是这一委员会首次使用“海豹”这一名称。之所以用海陆空的英文缩写命名,是因为他们的任务范围不仅涵盖传统的海上行动,还包括空中和地面行动。肯尼迪总统执政伊始,就在国会上说道:“我正命令国防部长加速对现有军事力量的掌控,以便应对非核战争、准军事行动、低强度冲突以及非传统战争。”1962年1月,在这项声明发布后,两支新的海军力量随之组建,分别是海豹突击队第一特种作战大队(负责西海岸)以及第二特种作战大队(负责东海岸)。
  成立50多年以来,美军海豹突击队在全球范围内执行各种部署作战,在历次美国重大军事行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历经血与火的考验,最终铸成“世界最强特种作战力量”的威名。

难上加难的入营训练


  成立之初,海军当局从水下爆破队中筛选精兵强将进入海豹突击队,训练他们执行特种侦察等任务。第一阶段为三栖基础训练与水下爆破队基础训练,因其内容相差不大,因此被合并为“基础水下爆破/三栖技能训练”。在适应性训练期间,队员将接受高强度的体能、耐力和生存训练。而在以严酷标准而闻名的“地狱周”中,参训人员要在泥潭、污水中进行昼夜连续作战,在极度疲劳和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完成跑步、游泳、越障、操艇、登陆等训练,这对他们的精神和体力都是极限考验。第二阶段为实际操作训练,为期5周,训练场设在加利福尼亚南部海域的圣克利门蒂岛。在这里,受训者可以在逼真的实战环境中真正掌握和运用他们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舰炮火力使用和狙击术等特殊技能。这一过程淘汰率非常高,而剩余人员将被送到乔治亚州接受第三阶段的空中训练。最后成功过关者将被分配到“海豹”小队,紧接着他们会再接受为期6周的附加训练以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海豹突击队队员。而当时的海豹突击队内部并没有训练参考手册,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进行训练。
  如今,海豹突击队的基础训练时间已延长至1年,并且在新入营队员执行第一次任务之前还要接受为期18个月的综合训练。在美国所有特种部队当中,海豹突击队的训练被公认是训练周期最长、训练内容最难的“地狱之旅”。

越南战争中一战成名


  虽然海豹突击队是为应对冷战中的突发事件而组建的,但它却是在越南战场上真正一战成名。1962年末,海豹突击队第一特种作战大队作为军事顾问抵达南越,并于一年后开始执行常规部署任务。起初,海豹突击队与中央情报局一起在岘港外围执行任务,他们辅助中央情报局特工潜入北越开展隐蔽行动。然而,中央情报局很快就发现他们在北越找不到任何可以扶持的抵抗武装。相反,北越人民军却在南方成功掀起了多次暴动。后来,海豹突击队开始对南越部队实施水下渗透训练,目的是让南越部队从海路进入北越。因此,海豹突击队在越南执行的第一项非常规任务,就是训练当地武装。1965年后,海豹突击队除了担任军事顾问外,也开始以班排为单位在北越控制的桢沙特别区开展直接行动,例如在西贡和南海之间的树林沼泽地带不断进行袭扰作战。他们以14~16人为小队,轮流在桢沙特别区执行任务,活动范围甚至扩展到了湄公河三角洲一带。自1965~1972年,海豹突击队两支特种作战大队先后共投入近400人直接进行作战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在参加作战时,海豹突击队十分重视情报,认为行动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可靠的情报。部分经验丰富的海豹突击队指挥官更是搜集情报的能手,他们将当地人收为己用,建立起了完善的情报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海豹突击队队员并没有接受过情报搜集的专业训练,他们的情报搜集能力都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摸索锻炼形成的。海豹突击队在越南的大多数行动,与目前其在阿富汗所执行的任务没什么不同,都是反暴乱行动,包括摧毁武器库、炸毁敌军基地或者暗杀越共高级领导人等。一般这些行动都是趁夜色在敌控区内进行。1967年,在海豹突击队的帮助下,南越的侦察部队共击毙了超过2万名越共士兵,俘虏数千人。
  在海豹突击队对越南进行轮换部署期间,所有训练和行动都以东南亚地区为假想目标地域。在成立的前10年里,海豹突击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参与越战。依靠实战练兵,海豹突击队的队员们各个都成为了优秀的丛林战专家。
  由于海豹突击队实施了各类无声无息的突击行动,北越军队也称他们为“绿面人”或“秘密蓝眼杀手小队”。他们更贴出悬赏公告,缉拿海豹突击队的军官。根据战后统计,在越南战争中共有48名海豹突击队员丧生,超过200人受伤。而北越方面,仅在海豹突击队的行动中丧生的士兵人数就高达2000人。3名海豹突击队队员在越南战争中因表现优异而被授予荣誉勋章。
海豹突击队陆上受训图

改组整编后逐步壮大


  由于军费开支收紧,1984年,2支水下爆破队被改编成为海豹突击队。另有2支水下爆破队被改编成海豹突击队的运输支援队,仅负责支援水下行动和抢滩作战。随着水下爆破队的改编和海豹突击队的扩大,其兵力配置呈现出了变化:海豹突击队第一、三、五、七突击小队部署在加利福尼亚州;而第二、四、八、十突击小队部署在弗吉尼亚州。运输支援队第一队以及“海豹”的后备部队第十七和第十八小队部署在夏威夷。海豹突击队第六小队一直是特战队中最神秘的一支,美国官方至今未公开承认它的存在。而美国媒体都猜测,正是海豹突击队第六小队击毙了本·拉登。   除了真刀真枪的战斗外,海豹突击队有时也参加一些特殊工作。改组后的海豹突击队在之后一段时间里,任务也有所变化。纵观整个20世纪90年代,在这10年中,海豹突击队从事时间最长的一项行动就是依照联合国授权参与实施对伊拉克的石油禁运。为威慑和打击伊拉克的石油走私活动,海豹突击队经常拦停自伊拉克驶出的货船并登船进行检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拦停、登船、搜查、没收”行动,这也是美国海上禁运战略的核心。萨达姆曾尝试偷偷将石油通过运油船运出,利用夜色掩护驶进与其关系友好的阿拉伯国家海域。但是,海豹突击队会在公海区域直接机降登船。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直到“9·11”事件后才逐渐消停。

海湾战争中再立奇功


  海湾战争期间,海豹突击队可谓出尽风头。当时海豹突击队几乎倾巢而出,他们为空军指示目标,自行摧毁其他手段无法除掉的防空目标与地面目标,执行夜间沿海巡逻、特种侦察、搜救搜雷、牵制作战和渗透作战等任务。1991年1月16日,“沙漠风暴”行动伊始,海豹突击队乘坐橡皮突击艇,接近海岸,获得了大量有关敌沿海防御的高价值情报。近岸海上封锁也是海豹突击队的拿手好戏。他们登船检查、活捉俘虏、猎取文件,无所不能。地面战尚未打响时,伊军将科威特沿岸的科拉岛作为收集盟军海空情报的前沿侦察阵地,对盟军威胁较大。1月24日凌晨,16名海豹突击队队员一举抢占该岛,俘虏29人。
  在“沙漠风暴”之后的“沙漠军刀”行动中,为保证地面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美军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在科威特沿海摆出主攻部队强行登陆的架式。为增加可信度,美军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海豹突击队也派了上去,执行转移伊拉克军队视线的欺骗任务。
  1991年2月23日,“沙漠军刀”行动前夜,海豹突击队奉命执行代号为“欺骗”的佯攻任务,任务目的是使伊军相信多国部队将对科威特沿岸发动两栖登陆作战。夜幕降临后,一支由6名海豹突击队队员组成的小队悄悄地登上了2艘快艇。为防止暴露目标,快艇驾驶员关闭了艇上的照明灯,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科威特沿海驶去。到达岸边后,他们立即开始行动,卸下炸药包,将定时器定在2月24日凌晨1点,而后转身游回大海。他们还每隔5分钟就从快艇上扔下1包1千克左右的炸药并将其引爆。伊拉克两个装甲师火速向科威特海岸扑来。海豹突击队的“欺骗”行动直接造成了伊军战术上的误判,为“沙漠军刀”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是谁能想到,仅靠6名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就调动了伊军两个装甲师。

组建中队后实施独立作战


  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海豹突击队在各种环境中执行了各类侦察和突击任务。例如,实施海上作战,在阿富汗的深山中搜索恐怖分子,或是在伊拉克的城镇乡村中进行侦察。自2000年起,海豹突击队扩大编组规模,组建起了海豹突击队中队。一支海豹突击队中队一般下辖3~4支独立作战小队,每支作战小队又包含2个排的兵力以及1个整编战斗支援组。这种拥有独立情报搜集能力和目标打击能力的作战小队,在各战区内极大地提高了美国海军特种作战能力。海豹突击队完善的独立作战能力在反恐战争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9·11”事件后,自小布什总统发布追杀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命令时起,海豹突击队就开始以各种想定模拟训练追剿拉登。美国在拉登可能藏身的地方都派出了大量情报和特种作战人员不间断地搜集情报,拉网排查。与此同时,海豹突击队也根据不同的情报和拉登可能藏身的地域,设定不同的场景,进行模拟训练。在接受任务后,又进行了临战前的紧急训练,保证了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游刃有余,最终圆满完成了作战任务。

辉煌战绩后的挫折与失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豹突击队的战功显赫。例如:
  1991年1月,索马里爆发内战,美国大使馆被袭。海豹突击队连夜搭乘直升机前往营救。他们巧妙地控制了当地一个武装头目,最后成功从大使馆救出了281名人员。
  2003年3月26日,美英联军在纳西里耶遭伊拉克军队伏击,一名名叫林奇的女兵被俘,海豹突击队再度出手。潜入林奇所在的萨达姆医院,消灭了守卫,救出了林奇。
  2008年8月,一名美国工程师在阿富汗遭绑架,奉命施救的海豹突击队在准确定位后,于10月14日晚,派遣24名队员乘坐直升机在距离绑架者约3英里的地方降落,爬上位于600米高处的山洞,在绑架者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之前将其击毙,成功地救出了人质。
  然而,在海豹突击队的历史上,也不尽是光荣事迹。2004年,他们就曾卷入虐囚丑闻。此外,在索马里逮捕艾迪德和在哥伦比亚逮捕大毒枭埃斯科瓦尔的行动中,海豹突击队都出现了重大失误。
  2005年,在阿富汗实施的“红翼行动”中,海豹突击队更是遭遇重大挫折。在清除塔利班武装头目艾哈迈德·沙阿的行动中,海豹突击队第十小队的一个4人小组在执行任务时,被3名当地的牧羊人发现。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海豹突击队队员们决定放走这3个人。但仅仅过了1个多小时他们就遭遇了塔利班武装的围攻。在与塔利班2个多小时的激战中,海豹突击队员先后有3人战死,最后1人也身负重伤,危在旦夕。喀布尔附近的美军基地在收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派出了救援小分队实施增援,却不料在悬停救援时被隐藏在密林中的塔利班武装人员用火箭弹击中机身,最终迫降失败,机上16人全部阵亡。这次行动是海豹突击队自1962年成立以来执行任务中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也是“海豹”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责任编辑:彭振忠
其他文献
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是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领导管理能力,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长庆油田建设西部大庆的历史进程中,采油三厂作为主力生产单
绵延千里的大山造就了小兴安岭,也造就了西钢人山一样坚韧与顽强的性格。然而,满眼青山带给西钢人的还有那山一样沉重的体制之困。作为国有老厂,西钢是设计产能只有10万吨铁
在中国建立一个网络仅是完成了一半任务,如何将它与其他地方连接起来也同样重要。“任何人都可以在中国建造仓库”,除非你能把货物运送到北美、欧洲市场,否则这毫无意义。”
据统计分析,预计2006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 (有效含量)为29.96万吨,同比增长6%。其中, 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的品种有敌敌畏、乙草胺、硫酸铜、杀虫双、草甘膦;需求量为0.8万-1万
黑烟滚滚、污水暗流、粉尘超标……常人眼中的钢铁企业,往往与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但难能可贵的是,上述这些现象并没有在西林钢铁发生。秘诀何在?原来这些被视为“废弃物”
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值中国电影百年华诞, 而2005年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段。本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来自世界各国的电影公司高层、电影业界
通过对高速离心机系统中轴承、皮带的选配研究,及对轴承专用定位装配工具和新软化水系统的研制,开发出适用于生产要求的、大幅度降低备件费用和维护费用、提高设备运转率的低
混沌一锅出公司股票依然没有上涨的迹象,跟着公司起起伏伏20年的陈万坤有些沉不住气了。对外,公司依然保持着创新发展的雄厚大国企形象,内里却被接近疯狂的求新裹挟。“无语
2011年11月24日上午,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开发区CBD大厦四楼405会议室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西林钢铁集团与哈尔滨特殊钢厂产权转让签约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作为黑龙江省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