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入层拒绝服务攻击分析与设计

来源 :电讯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ue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其安全漏洞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使得安全性研究尤为重要.根据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非接入层协议的漏洞,构建了针对网络端和终端的两种拒绝服务攻击模型,通过获取不同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并分别伪造鉴权拒绝消息和附着请求消息对目标发起不同危害程度的拒绝服务攻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鉴权拒绝发起的攻击会使目标终端强制降为2G网络;而采用附着请求发起的攻击会使核心网侧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使用率由30%提升至80%,造成网络资源消耗巨大,导致用户很难正常接入.研究结论有助于推进非接入层协议的安全演进.
其他文献
网易有道将发布新的智能硬件产品智能学习灯.据悉,教育公司的硬件产品通常需要提前8个月到1年时间研发,有道的智能学习灯立项时间也超过一年.从功能看,有道智能学习灯或与市面上的同品类有所区别,以AI技术提高学习体验为主.定价上,目前价格尚未确定,但知情人士表示\"有道在硬件产品上从不打价格战.
期刊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compares three channel models for the fifth generation(5G)wire-less communications:the quasi deterministic radio chan-nel generator(QuaDRiGa),the NYUSIM channel simu-lator model developed by New York University,and the more gen
电力线是一类形状细长、特征稀疏、随着视角的变化容易混淆在大量背景信息中的特殊障碍物,常规电力线检测识别算法得到的目标框对电力线所在位置的估计不够准确.为此,提出了一种相对角度估计方法,基于常规电力线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并结合电力线相对角度估计,从而提高电力线的检测识别过程中所在位置的精度.相比电力线绝对角度回归的方法,提出的相对角度估计方法容易训练易收敛,计算量小,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无线磁感应透地通信通过准静态磁场耦合的方式实现信息传输,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电磁波透地通信中信道不稳定、传输距离近、天线尺寸大等问题.建立了磁感应透地通信模型,分析了磁感应透地通信中产生的磁场在不同方向上的衰减规律,以及发射天线主要参数、接收机的位置、接收机传感器灵敏度、大地磁导率对透地传输距离的影响,得到了透地传输距离关于上述参数的函数关系.通过仿真与分析得出结论:磁感应透地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受地层介质影响小等优点,在合适的参数配置下穿透深度可达600 m以上.
为了研究飞机舵面缝隙在飞机头向威胁角域的散射特性,提取舵面前端缝隙设计了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采用混合场积分方程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进行了RCS仿真计算,并以RCS峰值、波峰宽度、均值增量三个评价指标分析散射特点.舵面前端缝隙的垂直极化散射明显(不同频率下的均值增量为3.33~10.72 dB),而水平极化散射较弱(均值增量小于1.6 dB),贯通缝隙散射强于沟槽式缝隙.选取了缝隙宽度、长度、频率三个典型参数对通缝垂直极化散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航空机载软件测试环境与开发环境冲突、测试环境可控性和通用性差、非干预性测试困难的问题,分析了全物理实装测试环境、半实物仿真测试环境的优缺点,研究了全数字仿真测试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航空机载软件全数字仿真测试系统.该系统由仿真核心平台、仿真工具组件、协同仿真组件和人机交互组件构成,提供了航空机载处理器、内存、外设等多种可重用库.提出了基于底层虚拟机的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协同仿真时间同步和数据通信机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航空机载软件全数字高速闭环仿真运行.工程实践证明,该系统能达到降低硬件设备的依耐性、简
Since differential fault analysis(DFA)was first implemented on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DES),many scholars have improved this attack and ex-tended the limit of the original last two rounds to the earlier rounds.However,the performance of the novel at-tack
This paper presents a clock-less pro-grammable pre-emphasis technique realized by a driver with combined resistive-inductive-capacitive source degen-eration for high-speed serial link transmitters.The addi-tion of a series inductive-capacitive resonance n
当前,由于主变事故油池容量不足、雨水管路直接外排、漏油人工监测和控制缺乏等原因,变电站设备漏油后不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漏油事件极易转为恶劣的环境污染事件.针对该隐患,本文广泛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智慧传感技术,首创构建一套技术简单可靠、业务高度融合、可推广应用的变电站油泄漏三级监控系统.通过研制仿生鳍减摇结构的智能漏油监测装置,对变压器进行事故排油系统、雨水系统、运行环境的多维度实时监测,采用自动蝶阀与监测装置实时联动,实现变电站漏油智能控制,杜绝发生因变电站设备漏油外排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
能效提升是当前低碳背景下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推动我国能源行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全社会用户服务满意度的必然手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转型及节能降耗工作,致力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因此,能效提升和客户服务优化都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十四五”期间,能源电力科技领域需要进一步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5G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大力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电力需求响应、电能替代、电动汽车互动等技术的研究实践工作,广泛积累能效提升和客户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