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红不是苏丹红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于丹所说所著就犹如苏丹红,为什么平民大众甚至有不少大爷大妈和孩子,不退避三舍,而心甘情愿热衷地排着长队购买她的书呢?老百姓愿意追捧她,纯粹是自主选择,谁也管不着!
  
  于丹红了,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于丹的书卖火了,不仅在发行量上创下新高,而且引起海外的关注,有多家境外出版单位正洽谈购买版权。
  就在于丹红的同时,对于丹的批评、抵制乃至讨伐从去年到今年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最近,一本由徐晋如、杨吴鸥主编的《解“毒”于丹——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与庄子》出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有人问起曾联名博士生对于丹发难的博士生徐晋如,将于丹所言视为“苏丹红”一样的毒药是不是太不宽容时,徐理直气壮地坚称:“这只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描述。”虽然口气不容置疑,但好在只是他的一家之言。
  其实,于丹红是不是苏丹红,决不是哪一位博士生抑或是学者武断认定的,这自有公众评述。至少如今还没有听说有《百家讲坛》的听众,阅读于丹书的读者中毒而去接受治疗的,这又何毒之有?
  有人说,2006年是一个大众阅读的年头,尤其是央视的《百家讲坛》,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一批“说客”的讲话变成一本本畅销书。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的《品三国》到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以及近期王立群的读《史记》一一出版,可谓是近年来出版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出版界的壮观、火爆在客观上适应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引发了人们发掘我国文化遗产宝藏,重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使经典走进普通平民百姓中,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善事,功不可没,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备受批判,处在风口浪尖的于丹。
  作为观众、读者决不是无知的盲从,他们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选择,在“听”中“看”中更有自己的见解。一个讲座的收视率,一本图书的销售量,虽然不能和它的讲述者和著作者的学术水平画等号,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它跟普通百姓接受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如果说于丹所说所著就犹如苏丹红,为什么平民大众甚至有不少大爷大妈和孩子,不退避三舍,而心甘情愿热衷地排着长队购买她的书呢?老百姓愿意追捧她,纯粹是自主选择,谁也管不着!
  对这一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民评述说:“现在的中国人在对文化和精神的认同上有一种缺失感,精神上需要支持,想从历史文化寻找根,而于丹等人讲述的内容却恰巧能和中国人的困惑,话语方式,生活经验相重合,容易引起共勉和认同,他们的表达方式也能实现和大众的契合,更而为大众接受。”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曾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过《论语今读》,他对于丹也给了充分的肯定,他说:“人们觉得需要她,觉得她讲得很好,能打动人心,她是在做普及化平民化的工作,这有什么不好呢?”
  有人在批判于丹时,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于丹的讲座和于丹出版的书,都明确地冠有“心得”二字。顾名思义,“心得”就是自己用心读书悟出来的体会感受,它绝对是“一家之言”带有个人的色彩。同样读一本书,由于学识,阅历的差异,各人所思所想是不尽雷同的,在经典的诠释上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各自表述的权利。
  孔子也好,庄子也罢,他们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圣贤,流传下来的典籍,也都是后人整理过的。这些经典字句精炼,深奥难懂,往往短短的一句话,就可以诠释出百字千字,在这过程中会有差异,甚至会有谬误,十分正常。本人是学文的,至今书架上还有四种版本的《论语》诠释本。在对于丹的批判中曾列举了《论语·颜渊》中“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一句,经查阅,我发现这四种版本对这句的释义都不一致,有一种版本的释义和于丹说的差不多,也从没听说有人去追究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
  此外,这些年来,对于我国古典名著在电视上戏说成风,在图书中“大话”流行,被糟蹋得不成样子,虽然也有诸多的批评,但人们对此还是很宽容的,为什么于丹对经典通俗化的“俗说”竟招来那么大的抨击和挞伐呢!
  再来让我们看看于丹是如何被“毒化”的,有的说于丹“极端无知,传播了有害的思想”;有的说于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盲,她竟还敢在电视上讲《论语》”;还有的说“于丹跟学术毫不沾边,她完全是不学无术,不知她教授的头衔是怎么混来的”;甚至有一个学者竟然荒唐地说:“宁愿《论语》没有任何人知道,也不能让她这么歪曲”,这不由使人想起“四人帮”时期那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名言。看到媒体上这些白纸黑字,带着情绪化的语言,字里行间隐含着敌意,真让人不解,这是在批评,还是在进行人身攻击;这是仗义直言,还是文人相轻的嫉妒抑或是在炒作?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五一节前于丹新书发布会前,一些“倒于”的好汉打着印有“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白T恤,高喊“捍卫国学,于丹认错”的口号,让人感到又回到三四十年前。你不同意于丹的观点,可以开讲座写文章去争论啊,你们不是一直标榜是“孔子”“庄子”的门徒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还说:“和为贵”,你们吹毛求疵,贬损他人的言行是不是违背了圣训呢?这种明火执仗的表演不是显得没有底气的色厉内荏吗?我想,如果孔子、庄子在天有灵的话,那两位圣人肯定会对这些人的言行“很着急”和“很生气”的。
  我们一直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毕竟“帽子满天飞,棍子遍地扫”的“极左”时代已成为过去。对于名著和经典的解读及其传播和普及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如今言论自由,信息共享,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呈现出多元互补、多元并存、多元互动的局面。在解读经典中出现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可以商榷,可以探讨,甚至可以针锋相对的争论,人文学科的意义往往就是在不断的反驳、争论中启迪升华的。但不应居高临下,唯我正确,扮演那种审判官的角色,很清楚,批评者与被批评者都有话语权,都是平等的。争鸣的双方最需要与人为善的心态,只要不含有敌意,应允许被批评者改正缺点,修正错误!
  于丹在解读《论语》《庄子》中确有不足之处,甚至是解读错了,经别人提出后,她自己也诚恳地接受意见,态度是“三鞠躬,一握手”,全是谢意,全是和平温婉。人犯了罪,判了刑,还可以改正,在学术上知错改了不就行了嘛,有必要死抓住不放而大做文章,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吗,我不知那些口口声声要捍卫孔子、庄子的尊严,打算系统出书还经典面貌的人,你能绝对保证,你们对经典的解读都能百分之百的准确?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解读经典绝对做不到一点也没有误差的,毕竟这些圣贤与你们相隔了几千年啊,一旦别人对你们的诠释产生了疑义甚至不客气提出批评,你们又将是如何对待?难道不应该换位思考一番吗?
  学术争鸣本属正常,学术争鸣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至于于丹红是不是苏丹红还是让大家自己去做结论吧!
其他文献
五百五十亩山地应归谁?松河林场与东川村土地权属纠纷案始末编文围绕着一块550亩左右的山林地的归属问题,从70年代末开始,国营松河林场和东川村长期争执不下。双方各自举出的种种证据
文化挪移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购物时很少会仔细分析其中的深意,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的产品更有特色,能够突出使用者的个性。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人们爱
从事商业久了,身上就会充斥着精明;谈文化多了,身上真的就会有一种文化的气息。精明往往让人紧张和不知所措,太过于专注文化则会让人不可接近、无法企及。如果两者结合到一起
本案构成贪污罪还是诈骗罪雷东升湖南省祁东县步云桥镇供销社生资门市部的保管员兼出纳员王某每天将营业款存入步云桥镇信用社,他见该信用社出纳员陈某工作马虎,认为有机可乘,便
民不和官斗"不但是中国人的千花占训,也是中国政治法律传统的心理支柱c这句话起源于何时已大队考究,我国农民以此古训教育下一代。时至二十世纪末,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远在东北上大学的儿子打来电话。妻子接完电话对我说:“儿子急需两千元,你去二十四小时银行给他打到卡上吧。”  “前几天不是刚给了他一千元吗?这才几天,花完了?”  妻子说:“别问那么多了,儿子确实有急事。”  打完钱,回到家,妻子才告诉我,儿子的同学出了重大车祸,正在医院抢救,急需一大笔手术费。他们同学都在帮忙筹钱,儿子把手头的钱全部拿出后,还是不够,所以给家里打电话求援。  我问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中央台的12频道,有个《道德观察》栏目,其中包括以《一鸣论道》为名的专题讲述。仅2007年1月29日,就曝光了三件事:一、一个歹徒面对28人行凶居然得逞,无一怒斥者和反抗者。二、两个公开逞凶的女青年欺凌一名少女,强令少女裸体示众,旁观者无一制止,而且还很有兴致地“观赏”。这两个很坏的女青年还公开鼓动几个流氓轮奸该少女,结果这少女真的被轮奸了。三、一个轻生的男人登上高处要跳楼,楼下有成百上千的人围观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上,生长着茂密的咖啡树,几百年以来,岛上的居民都靠采集咖啡豆来谋生。  但是近些年来,每当咖啡将要成熟的时候,岛民们的烦恼也来了。这是因为,有一种叫做棕榈猫的动物开始在岛上生存繁衍。棕榈猫喜食咖啡果,而且它们比人类更善于爬树,往往在人们还没有开始采摘时,那些最熟最红的咖啡果早已经成了这些棕榈猫的美餐。   由于棕榈猫的争夺,岛民们获得的咖啡资源就少了很多。为此,岛上的居民非常
一位年轻总裁以较快的车速,开着他的新车经过住宅区的巷道。  就在他的车经过一群小朋友的时候,他的车门被一个小朋友丢的一块砖头打到了。  他很生气地踩了刹车,并且退到砖头丢出来的地方。   他走出车外,抓住那个小孩,把他顶在车门上说:“你知不知道你要赔多少钱来修理这辆新车?”  小孩哀求着说:“先生,对不起,我丢砖块是因为没有人停下来。因为我哥哥从轮椅上掉下来了,我没办法把他抬回去。您可以帮我把他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