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渝两地各边远区县要在“十三五”期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把生态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注重生态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成渝边远区县 生态产业 绿色发展
处于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各区县,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但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又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区县要在“十三五”期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应该把生态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注重生态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一、立足生态优势,加快产业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坚持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相结合,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着力培育独具优势竞争力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引导生产方式生态化。
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立足山多林广耕地少的资源现状,在稳定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打造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适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发展以“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农业特色产业带建设,改变分散生产局面,创造绿色食品市场,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种养殖业绿色食品基地。發展农业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实现全程质量监管和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信息化、绿色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目前巫溪“100万只山羊、20万亩中药材”工程已初具规模,按照“小区+种场+大户”模式,现年出栏山羊60万只,中药材在地面积发展至15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种源基地5000余亩,商品示范基地3万余亩,党参、川贝等在地药材面积17000亩,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巫溪可以把生态山羊、中药材作为全市重点产业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以生态兴旅游,以旅游优生态,树立全域景区化概念。积极申报设立国家级生态保护公园,依托国家公园,打造一批旅游城市、精品线路、旅游景区、旅游度假休闲区,整合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构筑生态风景线,打造三峡库区黄金旅游带。省市加大旅游交通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尤其在景区道路、通讯、水电、码头等基础设施方面给予扶持。邀请世界一流旅游规划专家进行研究设计,高端定位,高起点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精品。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加强旅游协作,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各区县的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山水文化、乡土文化,促进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靓丽多彩的生态风景线和生态旅游环线,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积极整合区域内优势旅游资源,联合打造特色鲜明、一程多站、适时对路的精品线路,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积极创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行旅游“联票制”,做实智慧旅游,建立互联网站相互连接,将更多实惠带给游客。
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按照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理念,贯彻落实中央新型工业化道路精神,走循环、低碳、绿色发展道路,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对于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一律禁止进入;对现有的水泥、煤炭、玻璃、涂料、畜禽规模养殖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加强环保改造升级,限期达到环保要求;对于清洁能源建设和水果、花卉苗木、食品保鲜与加工等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强现有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打造一批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的市级、区县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建立改造型+全新规划型+虚拟型的生态工业园区体系。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区县应突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积极有序推进水电、风电、大理石、页岩气等资源的开发建设;依托农业做工业,主抓绿色有机食品的精深加工和生物制药;依托旅游做工业,挖掘民间手工业、康体保健业等方面的市场经济价值,开发加工旅游商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产业体系。
二、坚持科学发展,注重生态保护
坚持保护好、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严守生态红线,保持青山、绿水、蓝天等“绿色化”生态基色,真正构建起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绿色走廊。
一是严格土地管理。重点整治煤矿和非煤矿山开发中的大开大挖、私挖乱采、取土取石取沙等活动,从严治理城镇化建设中的超规模扩城行动、脱离实际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城乡违法建筑等行为,加强荒山荒坡荒地荒滩治理,保证自然地质、水系、生态环境的原真性。
二是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县城和工业园区重点加强餐厨垃圾、建筑弃土弃渣、工业废水废气、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控制。农村乡镇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整治规范集中养殖业,积极开展化肥、农药等污染整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完善城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加大污水处理的经费支持力度,着力改变城镇污水处理厂“重建轻管”“只建不用”的尴尬现状。
三、强化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后劲
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难处各不相同,为更好地调动各区县参与生态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持久动力,必须实施更为精准的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对于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各区县优势的产业要优先安排,在政策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带动性强、就业量大、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从项目、资金上推动各区县经济做大做强。建立对渝东北特色、绿色、生态产品的长期稳定的政府采购倾斜补偿政策,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各区县生态产业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建立国家、省市级层面各区县生态产业发展基金、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基金,以支持各区县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探索采用财政贴息、投资补贴、国债资金、股票、债券等方式,增强各区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例如建设光伏发电站,利用农业大棚顶部和渔池建设光伏电站,发展光伏农业。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优化财力分配格局,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取消各区县专项转移支付配套额度,提高生态建设补贴标准。保障渝东北生態涵养发展区生态林养护和公共设施运行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等经费。保障公益性污水、垃圾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保障区县、乡镇公益性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处理运行维护经费。建立国家三峡库区生态涵养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库区生态产业发展。建立各区县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基金,加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化改造的财政投资补偿,以产业吸引安置生态移民。允许各区县通过城市投融资或依托国有投融资平台,发行三峡生态保护发展债券,通过债券融资,筹集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建设资金。
四、构建区域协作,创新体制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加强规划统筹和衔接,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发展新机制,更好地促进生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加强市级层面协调指导,统筹研究解决各区县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渝东北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根据各区县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基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与周边区县互动合作,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引导区域内人口和产业聚集,增强功能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各类型的跨区域合作组织。
二是健全生态保护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公私合营政策法规制度,建立政府与社会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投资机制。建立生态环保企业债券增信机制,探索设立债券增信服务公司,支持各区县符合条件的生态环保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融资。探索建立各区县生态保护建设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各区县创新型、科技型中小生态环保企业利用股权交易等市场进行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为各区县生态产业建设提供融资担保,激发全民对生态产业建设的投资热情。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规划〔2016〕910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6年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任务〉的通知》(发改经体〔2016〕1414号).
关键词:成渝边远区县 生态产业 绿色发展
处于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各区县,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但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又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区县要在“十三五”期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应该把生态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注重生态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一、立足生态优势,加快产业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坚持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相结合,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着力培育独具优势竞争力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引导生产方式生态化。
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立足山多林广耕地少的资源现状,在稳定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打造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适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发展以“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农业特色产业带建设,改变分散生产局面,创造绿色食品市场,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种养殖业绿色食品基地。發展农业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实现全程质量监管和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信息化、绿色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目前巫溪“100万只山羊、20万亩中药材”工程已初具规模,按照“小区+种场+大户”模式,现年出栏山羊60万只,中药材在地面积发展至15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种源基地5000余亩,商品示范基地3万余亩,党参、川贝等在地药材面积17000亩,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巫溪可以把生态山羊、中药材作为全市重点产业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以生态兴旅游,以旅游优生态,树立全域景区化概念。积极申报设立国家级生态保护公园,依托国家公园,打造一批旅游城市、精品线路、旅游景区、旅游度假休闲区,整合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构筑生态风景线,打造三峡库区黄金旅游带。省市加大旅游交通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尤其在景区道路、通讯、水电、码头等基础设施方面给予扶持。邀请世界一流旅游规划专家进行研究设计,高端定位,高起点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精品。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加强旅游协作,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各区县的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山水文化、乡土文化,促进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靓丽多彩的生态风景线和生态旅游环线,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积极整合区域内优势旅游资源,联合打造特色鲜明、一程多站、适时对路的精品线路,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积极创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行旅游“联票制”,做实智慧旅游,建立互联网站相互连接,将更多实惠带给游客。
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按照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理念,贯彻落实中央新型工业化道路精神,走循环、低碳、绿色发展道路,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对于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一律禁止进入;对现有的水泥、煤炭、玻璃、涂料、畜禽规模养殖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加强环保改造升级,限期达到环保要求;对于清洁能源建设和水果、花卉苗木、食品保鲜与加工等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强现有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打造一批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的市级、区县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建立改造型+全新规划型+虚拟型的生态工业园区体系。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区县应突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积极有序推进水电、风电、大理石、页岩气等资源的开发建设;依托农业做工业,主抓绿色有机食品的精深加工和生物制药;依托旅游做工业,挖掘民间手工业、康体保健业等方面的市场经济价值,开发加工旅游商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产业体系。
二、坚持科学发展,注重生态保护
坚持保护好、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严守生态红线,保持青山、绿水、蓝天等“绿色化”生态基色,真正构建起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绿色走廊。
一是严格土地管理。重点整治煤矿和非煤矿山开发中的大开大挖、私挖乱采、取土取石取沙等活动,从严治理城镇化建设中的超规模扩城行动、脱离实际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城乡违法建筑等行为,加强荒山荒坡荒地荒滩治理,保证自然地质、水系、生态环境的原真性。
二是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县城和工业园区重点加强餐厨垃圾、建筑弃土弃渣、工业废水废气、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控制。农村乡镇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整治规范集中养殖业,积极开展化肥、农药等污染整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完善城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加大污水处理的经费支持力度,着力改变城镇污水处理厂“重建轻管”“只建不用”的尴尬现状。
三、强化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后劲
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难处各不相同,为更好地调动各区县参与生态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持久动力,必须实施更为精准的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对于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各区县优势的产业要优先安排,在政策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带动性强、就业量大、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从项目、资金上推动各区县经济做大做强。建立对渝东北特色、绿色、生态产品的长期稳定的政府采购倾斜补偿政策,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各区县生态产业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建立国家、省市级层面各区县生态产业发展基金、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基金,以支持各区县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探索采用财政贴息、投资补贴、国债资金、股票、债券等方式,增强各区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例如建设光伏发电站,利用农业大棚顶部和渔池建设光伏电站,发展光伏农业。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优化财力分配格局,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取消各区县专项转移支付配套额度,提高生态建设补贴标准。保障渝东北生態涵养发展区生态林养护和公共设施运行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等经费。保障公益性污水、垃圾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保障区县、乡镇公益性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处理运行维护经费。建立国家三峡库区生态涵养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库区生态产业发展。建立各区县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基金,加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化改造的财政投资补偿,以产业吸引安置生态移民。允许各区县通过城市投融资或依托国有投融资平台,发行三峡生态保护发展债券,通过债券融资,筹集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建设资金。
四、构建区域协作,创新体制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加强规划统筹和衔接,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发展新机制,更好地促进生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加强市级层面协调指导,统筹研究解决各区县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渝东北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根据各区县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基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与周边区县互动合作,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引导区域内人口和产业聚集,增强功能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各类型的跨区域合作组织。
二是健全生态保护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公私合营政策法规制度,建立政府与社会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投资机制。建立生态环保企业债券增信机制,探索设立债券增信服务公司,支持各区县符合条件的生态环保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融资。探索建立各区县生态保护建设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各区县创新型、科技型中小生态环保企业利用股权交易等市场进行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为各区县生态产业建设提供融资担保,激发全民对生态产业建设的投资热情。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规划〔2016〕910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6年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任务〉的通知》(发改经体〔2016〕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