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们在Bouanchard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用连续培育法进行R因子消除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素二硫酸盐、利福平对福氏Ⅱa痢菌D14株的R因子有消除作用,延长时间能够提高溴化乙锭对R因子的消除率。试验说明,用四环素预处理,可以降低D14菌株R因子的稳定性,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Bouanchard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用连续培育法进行R因子消除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素二硫酸盐、利福平对福氏Ⅱa痢菌D14株的R因子有消除作用,延长时间能够提高溴化乙锭对R因子的消除率。试验说明,用四环素预处理,可以降低D14菌株R因子的稳定性,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融合小白鼠骨髓瘤S P2/0细胞与紫外线灭活的EHF病毒A9株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获得三株能分泌EHF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小白鼠腹水McAb荧光抗体滴度高达1/5120~1/81920。中和抗体以25号杂交瘤抗体最好,中和指数高达2.5对数。实验用McAb(25-1)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结合物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获得成功,其结合物的抗体滴度可达1/1638
本文报告了,利用Triton X-100消除血凝素空间干扰法对甲3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变异株进行了神经氨酸酶抗原分析,并且比较了两者的变异关系。结果表明,甲3型流感病毒流行株按其神经氨酸酶变异程度可分为三类:1968年为一类,代表株为京科68-1;第二类包括1972~1975年间的几个变种,其代表株为粤防72-243;第三类包括1977~1980年间的几个变种,其代表株为粤防77-38。神经氨酸酶的变
本文研究了乙型脑炎患者血液中特异性IgM及IgG的消长规律,分析了53例。结果表明,IgM的消长动态有几种情况:一过性的,IgM很快上升,很快下降;有的病人IgM于病后一周出现,然后维持暂短时间即下降;有的病人IgM出现很快,维持时间也较长;也有的患者,病后三天即可测出IgM,然后逐步上升,两周后达高峰,可维持3~4周或更长;还有的IgM在病后11~14天出现,维持一周后即下降。有67.9%乙脑患
本文对乌鲁木齐市维汉及其他民族各年龄组居民及脐血进行了CMV补体结合抗体的调查,共检血清930份,脐血238份。结果汉维两族阳性率相似,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此差别主要表现在15~39岁年龄组。同年龄组的两组托幼机构因条件不同而阳性率明显不同,再一次证明卫生条件,拥挤程度对本病流行的影响。儿科工作者阳性率极高,高于育龄妇女,其GMT也高于育龄妇女,说明儿科医护人员与患儿接触密切,并同时反映了消毒
本文报道用McAb抗HBs/a作固相放射免疫检测HBsAg的结果,并与RPHA、ELISA以及用多价抗HBs的SPRI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HBs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比RPHA和ELISA高14.3%和9%,其敏感性比ELISA高3~10倍。作者认为,本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准确可靠,是当前检测HBsAg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使用。
我们用3种方法和4株小鼠肝炎病毒免疫小白鼠制备抗体。直接免疫法虽血清滴度最高但量较少,而免疫腹水法所得抗体量比前者高30~100倍,效价也适合实验要求(CF GMT 30~200)。以S180实体瘤诱生免疫腹水简单易行,产量最高,比相当烦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诱生腹水法好,而且后者产量差一半。建立了检测MHV的IAHA法,滴度比CF高8~32倍,操作简易,敏感性高,重现性也较好,可供鼠群常规检测使用。
霍乱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功能组分,即神经氨酸酶和去除血清中流感病毒血凝非特异抑制素的有效因子。二者在液体培养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升降曲线,用它们处理兔血清的机理及结果亦不相同。提纯的神经氨酸酶能水解血清中糖蛋白使神经氨酸游离,但不能去除兔血清中非特异抑制素。而去除因子并无神经氨酸酶活性,但能去除血清中非特异抑制素。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可以把两种功能组分分开。本文介绍了霍乱滤液中两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