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社区营造中的参与式种植项目研究

来源 :景观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城镇化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城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与挑战。2013年以来,顺德立足本土民情、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以社区营造推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促进基层善治创新。2013年—2021年间,参与式种植是顺德推进社区营造的主要项目类型之一,它立足本土社区议题,采取渐进式运营,融合社区多元利益方及资源方,推动社区融合及集体意识建立,带动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城镇化新阶段下,参与式种植为公共环境可持续维护和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路。而风景园林专业则以更多元的角色参与其中,以设计赋能的方式推动本土资源的整合、环境更新及社区公共生活品质的提升。
其他文献
散养户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难点,也是动物防疫工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如何强化该环节的防控问题,是非洲猪瘟(ASF)防控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生猪散养户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供参考。
目的使用SCL-90和MHC-SF量表调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双因素理论在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HC-SF和SCL-90量表对广州市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4687份。结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年级、专业等方面差异显著,女生低于男生;一年级最低,二年级最高;理科生高于文科生。双因素模型拟合良好,心理健康状态表现出"振作向上"心理健康症状的人占50
洞穴喻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它形象地论证了哲人王的核心观点。洞穴喻内蕴着丰富的教化意涵,暗含了灵魂转向的可能性问题。囚徒走出洞穴与哲人进入洞穴隐喻着灵魂的上升与下降,而在升降的进程中灵魂实现了转向。灵魂的转向不仅是个体内心善意识的唤醒,而且是哲人教化的结果。洞穴喻较清晰地体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与形而上学的思想,但由于洞穴喻思想的被误解,因而它始终遭受着质疑者的诘问。如何辩证地理解洞穴喻的真正含
水利枢纽工程直接影响天然河川径流情势和水生生物环境。只有兼顾人类需求和自然生态需求的水利枢纽工程才具有可持续性。以拉萨河上游旁多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利用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和2014-2020年逐日入库天然流量、调节后的出库流量和库水位等数据,综合分析旁多水利枢纽对拉萨河径流情势的影响,定量评价径流情势各指标及整体改变程度;并结合向量统计的
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蕴含浓厚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对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积极挖掘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系统性的“思政”教学改革,在讲授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与文学理论的同时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理论知识传授、评论写作能力培养等有机融合的“思
随着中国医药零售市场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连锁药店门店数量和连锁化率都在不断攀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零售行业整体连锁水平并不高,针对此现状,国家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致力于培养出医药零售行业中的百强企业,这意味着未来药品流通行业将会逐步向寡头垄断的市场状态靠近,同时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在智能城市中,用户或物体的室内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定位方法主要依靠用户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目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室内无源定位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基于CSI的室内无源定位需要采集大量的样本点进行训练,时间成本较大;并且用于训练的CSI特征不确定,导致定位精度较低,定位模型的泛化能力较差。同时由于室内环境频繁
非洲猪瘟属烈性、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出血性特征,家猪、野猪均可能发病。一旦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极难治愈,可导致感染猪死亡。非洲猪瘟病毒虽不会对其他动物或人类造成影响,但可对生猪养殖业产生严重威胁,影响生猪制品品质,导致生猪制品供应不足,猪肉价格上涨,不利于社会食品供应的稳定性保持。生猪养殖人员应明确认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文章就非洲猪瘟的防控现状展开简述,完善相关防治措施,以期为
既判力相对性是指判决结果只约束当事人。制定法的明文规定并非既判力相对性的原始法源。《德国民事诉讼法》和《日本民事诉讼法》的明文规定并未创立既判力相对性,亦未改既判力绝对性为相对性,甚至不在于确认既判力相对性,而是在于整合或明确有关既判力扩张的规则。既判力扩张不同于既判力绝对性。前者仍以相对性为基础,仅扩张既判力至特定的人,后者则将判决结果约束所有的人。矛盾判决符合民事诉讼的本质属性,既不制造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