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武术:武术班火爆
4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按照父母和姨妈的要求,初一女孩郭珉带着小表弟,早上 8点半坐上公交车,赶到少年宫参加武术班的培训。因为没有武术底子,13岁的郭珉和5岁的小表弟在同一个班学习,每个周六培训,他们都要从扎弓步、马步,抓拳,走交叉步学起,再开始学简单的拳法。“很枯燥,但老爸非得让学。”
守候在教室外的家长们,看着孩子们有模有样地练武,神色里有些许的松弛。
最近一个多月,少年宫武术班报名人数猛增,并非是重新刮起了李小龙热,而是受校园恶性杀人事件的影响——
从今年3月23日,福建南平,一名中年男子在实验小学校门口手持砍刀,连续砍杀正在排队进校门的无辜学生,到5月12日陕西南郑幼儿园发生一起砍杀幼儿的事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发生了6起校园血案。学校和社会关注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的同时,家长们纷纷未雨绸缪,把孩子送去学武,修炼内功,学点防身术,以防万一:“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培养身体的灵活性,锻炼遇事不惊的胆量和自信,提高自身保护能力,一举两得。”
郭珉的几个同学也参加了类似的武术俱乐部,“很累很无聊,但是奉父母之命必须去,给他们一个安心。”
修炼武功时,别忘了同修武德。若是仗着腿脚功夫好,倚强凌弱,好勇斗狠,便失去了练武的意义。
提高自己肢体、力量的“硬实力”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软技巧”,比如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如何通过眼色、表情传递信息,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报警,只有“软硬兼修”,才能在必要的时候化险为夷。
被颁奖:恶搞奖状流行
女生谢璐这一天得到了4张奖状,没有喜悦,只有哭笑不得。4张奖状都是同学颁给她的,“无好学生”“放屁达人”“国际最傻”……谢璐说,自从兴起了恶搞奖状,班里的男生就天天追着女生发“恐龙奖”。这些奖状是迷你型的贴纸,很便宜,有同学一买一大堆,动不动就悄悄给别的同学背后贴一张。
比如你动作慢了点,就给颁一张“老年痴呆奖”。
如果你够帅,给你颁发一张“帅哥奖”——“兹证明某某同志外形俊朗、玉树临风,首批通过国际级IS09001帅哥体系认证,特发此奖”。 落款是“联合国帅哥靓妹管理署”。
说你爱吹牛骗人,给一个“忽悠标兵奖”:“兹证明某某同志具有独特的忽悠手法、丰富的忽悠经验、高明的忽悠手段,让人防不胜防,特发此奖。”
“最佳雷人奖”“最佳呕像”“懒虫证”“超级粉丝证”“流氓证”“网恋许可证”“土匪资格证”“扁人奖”“行乞证”“浆糊证”“年度霉女奖”……恶搞奖状和证件名目繁多,一个不小心,你就被颁奖了。
想证明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恶搞奖状和证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体现出个性和创意。
适当的恶搞可以获得轻松,减轻压力,但如果让别人觉得不舒服了,影响到别人,就应该反省。而有些恶搞,已经从最初的表达幽默、追求另类,掺杂进了暴力、色情成分,变得低俗、恶俗,这是应该拒绝的。
被乞讨:地铁卖唱招骂
20多个初中生,身着校服,怀抱吉他,在地铁通道里卖唱。两个同学负责摇晃纸牌,纸牌上写着他们的宣言——“我们是90后!”“我们不是啃老族!”地上打开的琴盒里,零散地放着一块两块十块的纸币。
有人路过,惊异地看看他们,飞快地离开了。有人丢下一张百元大钞,卖唱的一个同学因为兴奋而爆出一句粗口。
这段1分40秒的视频被放到网上后,被骂得一塌糊涂:“身为90后鄙视你们”“看到90后乞讨很伤心,赚了钱就去酒吧花吗”……所有人都从乞讨的角度说事儿,让地铁卖唱活动的组织者——北京初三男生王珏郁闷不已。
视频记录的是他们的第二次地铁卖唱活动。第一次活动是在去年12月,王珏想在自己16岁生日这天干些有意义的事,于是,和10多个好朋友一起,在崇文门地铁五号线出口地下通道,开始了第一次“卖艺”。
第一次站在公众场所卖唱,他们都有些抹不开面子。大约唱了40多分钟,才得了第一块钱。“是一个20多岁的姐姐给的,当时我们激动得跳起来,唱得也就越来越带劲了。”
尽管被网民们误读为“乞讨”而备受非议,但王珏仍坚持组织了第三次活动。活动之前大家开了一个严肃的会,定下了一些规矩:第一是心态要端正,不能再像视频中那样显得玩闹;第二是参加活动要尊重父母的意见,不能让他们操心;第三是要张扬个性但不能爆粗口,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三次活动挣来的钱他们一分未动,“我们商量过,活动挣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初三毕业的时候举办一个捐赠仪式。” 这个被误读的男孩说。
不知道,你是否被王珏的坚持感动。通过劳动挣钱,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尽管被误读为乞讨,被人非议,仍能坚持下去,并且吸取教训,制定活动规则,校正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坚持,在人生中,一定会赢得美好的未来。
4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按照父母和姨妈的要求,初一女孩郭珉带着小表弟,早上 8点半坐上公交车,赶到少年宫参加武术班的培训。因为没有武术底子,13岁的郭珉和5岁的小表弟在同一个班学习,每个周六培训,他们都要从扎弓步、马步,抓拳,走交叉步学起,再开始学简单的拳法。“很枯燥,但老爸非得让学。”
守候在教室外的家长们,看着孩子们有模有样地练武,神色里有些许的松弛。
最近一个多月,少年宫武术班报名人数猛增,并非是重新刮起了李小龙热,而是受校园恶性杀人事件的影响——
从今年3月23日,福建南平,一名中年男子在实验小学校门口手持砍刀,连续砍杀正在排队进校门的无辜学生,到5月12日陕西南郑幼儿园发生一起砍杀幼儿的事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发生了6起校园血案。学校和社会关注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的同时,家长们纷纷未雨绸缪,把孩子送去学武,修炼内功,学点防身术,以防万一:“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培养身体的灵活性,锻炼遇事不惊的胆量和自信,提高自身保护能力,一举两得。”
郭珉的几个同学也参加了类似的武术俱乐部,“很累很无聊,但是奉父母之命必须去,给他们一个安心。”
修炼武功时,别忘了同修武德。若是仗着腿脚功夫好,倚强凌弱,好勇斗狠,便失去了练武的意义。
提高自己肢体、力量的“硬实力”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软技巧”,比如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如何通过眼色、表情传递信息,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报警,只有“软硬兼修”,才能在必要的时候化险为夷。
被颁奖:恶搞奖状流行
女生谢璐这一天得到了4张奖状,没有喜悦,只有哭笑不得。4张奖状都是同学颁给她的,“无好学生”“放屁达人”“国际最傻”……谢璐说,自从兴起了恶搞奖状,班里的男生就天天追着女生发“恐龙奖”。这些奖状是迷你型的贴纸,很便宜,有同学一买一大堆,动不动就悄悄给别的同学背后贴一张。
比如你动作慢了点,就给颁一张“老年痴呆奖”。
如果你够帅,给你颁发一张“帅哥奖”——“兹证明某某同志外形俊朗、玉树临风,首批通过国际级IS09001帅哥体系认证,特发此奖”。 落款是“联合国帅哥靓妹管理署”。
说你爱吹牛骗人,给一个“忽悠标兵奖”:“兹证明某某同志具有独特的忽悠手法、丰富的忽悠经验、高明的忽悠手段,让人防不胜防,特发此奖。”
“最佳雷人奖”“最佳呕像”“懒虫证”“超级粉丝证”“流氓证”“网恋许可证”“土匪资格证”“扁人奖”“行乞证”“浆糊证”“年度霉女奖”……恶搞奖状和证件名目繁多,一个不小心,你就被颁奖了。
想证明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恶搞奖状和证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体现出个性和创意。
适当的恶搞可以获得轻松,减轻压力,但如果让别人觉得不舒服了,影响到别人,就应该反省。而有些恶搞,已经从最初的表达幽默、追求另类,掺杂进了暴力、色情成分,变得低俗、恶俗,这是应该拒绝的。
被乞讨:地铁卖唱招骂
20多个初中生,身着校服,怀抱吉他,在地铁通道里卖唱。两个同学负责摇晃纸牌,纸牌上写着他们的宣言——“我们是90后!”“我们不是啃老族!”地上打开的琴盒里,零散地放着一块两块十块的纸币。
有人路过,惊异地看看他们,飞快地离开了。有人丢下一张百元大钞,卖唱的一个同学因为兴奋而爆出一句粗口。
这段1分40秒的视频被放到网上后,被骂得一塌糊涂:“身为90后鄙视你们”“看到90后乞讨很伤心,赚了钱就去酒吧花吗”……所有人都从乞讨的角度说事儿,让地铁卖唱活动的组织者——北京初三男生王珏郁闷不已。
视频记录的是他们的第二次地铁卖唱活动。第一次活动是在去年12月,王珏想在自己16岁生日这天干些有意义的事,于是,和10多个好朋友一起,在崇文门地铁五号线出口地下通道,开始了第一次“卖艺”。
第一次站在公众场所卖唱,他们都有些抹不开面子。大约唱了40多分钟,才得了第一块钱。“是一个20多岁的姐姐给的,当时我们激动得跳起来,唱得也就越来越带劲了。”
尽管被网民们误读为“乞讨”而备受非议,但王珏仍坚持组织了第三次活动。活动之前大家开了一个严肃的会,定下了一些规矩:第一是心态要端正,不能再像视频中那样显得玩闹;第二是参加活动要尊重父母的意见,不能让他们操心;第三是要张扬个性但不能爆粗口,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三次活动挣来的钱他们一分未动,“我们商量过,活动挣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初三毕业的时候举办一个捐赠仪式。” 这个被误读的男孩说。
不知道,你是否被王珏的坚持感动。通过劳动挣钱,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尽管被误读为乞讨,被人非议,仍能坚持下去,并且吸取教训,制定活动规则,校正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坚持,在人生中,一定会赢得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