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大量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并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活动,在学语文、用语文中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总的来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某种教学目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精心策划、特意创造一个教学情境,或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满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班上一次写作有关“环保”的话题作文中,我发现开始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是泛泛而谈,空洞乏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于是我就针对这种情况创设了一些问题:“在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了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些什么建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去体验。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归纳整理,并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最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对自己原来的作文进行修改。这时,再来看学生修改过的作文,较之前就有了很大的改观,每个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而且,一些学生还有了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看到这些漫天飞舞的蝴蝶(纸屑),我的心不禁感到一阵阵的痛,学校是我们每个学生共同的家,保护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尽的责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管住自己的口(不乱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果皮纸屑),同时又能伸出自己的双手(随时捡起看到的垃圾),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习惯,那我们的校园将会更加美丽,校容将会焕然一新,大家也都能安居乐‘学’了……其实,推而广之,我们的街道,我们的城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通过以上这个事例,我发现,这样做,一方面,不但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从中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其实,不单单是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这样做,对于课文的教学,也同样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去观察,去体验。例如:在上《羚羊木雕》一文时,我又让学生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你是怎样做的,如果现在你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又会怎样做?你觉得和父母之间应怎样进行沟通……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全班同学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2 指导学生围绕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的‘活’起来、‘动’起来”,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谈、模拟实习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践活动。而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摆脱束缚,认真分析,大胆尝试、创造,主动实践”。如在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手机短信等所使用的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村镇上的集会、广播、布告所使用的语言;校园的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社会上的电影电视、标语广告、互联网等所用的语言,有哪些新鲜用语,有哪些不规范现象”等等,都在搜集之列),然后再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比如,有代表性的人名、对联、精彩的广告等分别编成“集锦”;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低劣广告等分别编成“举隅”;新词、新流行语、新来语等分别编成“荟萃”……),并给这些小册子各取一个恰当的名字。接着再在全班展开讨论:“你从街头语文中学到了什么?”“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一类改动成的广告?”……最后再要求学生围绕此次活动写作文,结果水到渠成,学生们写起来都觉得较为得心应手。
我认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样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3 加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历史、家庭等多种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往使其富有活力,又要让教学走出教材、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3.1加强课内外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完《看云识天气》一文后,我让学生试着按课文中所介绍的知识,每天课余观察天上的云,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去推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2加强校内外沟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注意帮助学生在生活学会运用语文,加强校内外沟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完《伤仲永》一文后,我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群的道理?学过这篇课文后,能从中受到些什么样的启示?另外,我还让学生讲外收集一些名人成功(或一些所谓“神童”)的事迹,从中分析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样做,也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语文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科问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话文实践能力。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收集并介绍家乡的民俗、风味小吃;学当小记者,报道身沩的新额新喜;采访身边的榜样等。
1 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某种教学目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精心策划、特意创造一个教学情境,或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满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班上一次写作有关“环保”的话题作文中,我发现开始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是泛泛而谈,空洞乏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于是我就针对这种情况创设了一些问题:“在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了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些什么建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去体验。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归纳整理,并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最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对自己原来的作文进行修改。这时,再来看学生修改过的作文,较之前就有了很大的改观,每个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而且,一些学生还有了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看到这些漫天飞舞的蝴蝶(纸屑),我的心不禁感到一阵阵的痛,学校是我们每个学生共同的家,保护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尽的责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管住自己的口(不乱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果皮纸屑),同时又能伸出自己的双手(随时捡起看到的垃圾),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习惯,那我们的校园将会更加美丽,校容将会焕然一新,大家也都能安居乐‘学’了……其实,推而广之,我们的街道,我们的城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通过以上这个事例,我发现,这样做,一方面,不但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从中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其实,不单单是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这样做,对于课文的教学,也同样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去观察,去体验。例如:在上《羚羊木雕》一文时,我又让学生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你是怎样做的,如果现在你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又会怎样做?你觉得和父母之间应怎样进行沟通……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全班同学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2 指导学生围绕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的‘活’起来、‘动’起来”,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谈、模拟实习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践活动。而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摆脱束缚,认真分析,大胆尝试、创造,主动实践”。如在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手机短信等所使用的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村镇上的集会、广播、布告所使用的语言;校园的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社会上的电影电视、标语广告、互联网等所用的语言,有哪些新鲜用语,有哪些不规范现象”等等,都在搜集之列),然后再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比如,有代表性的人名、对联、精彩的广告等分别编成“集锦”;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低劣广告等分别编成“举隅”;新词、新流行语、新来语等分别编成“荟萃”……),并给这些小册子各取一个恰当的名字。接着再在全班展开讨论:“你从街头语文中学到了什么?”“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一类改动成的广告?”……最后再要求学生围绕此次活动写作文,结果水到渠成,学生们写起来都觉得较为得心应手。
我认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样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3 加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历史、家庭等多种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往使其富有活力,又要让教学走出教材、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3.1加强课内外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完《看云识天气》一文后,我让学生试着按课文中所介绍的知识,每天课余观察天上的云,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去推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2加强校内外沟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注意帮助学生在生活学会运用语文,加强校内外沟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完《伤仲永》一文后,我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群的道理?学过这篇课文后,能从中受到些什么样的启示?另外,我还让学生讲外收集一些名人成功(或一些所谓“神童”)的事迹,从中分析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样做,也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语文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科问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话文实践能力。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收集并介绍家乡的民俗、风味小吃;学当小记者,报道身沩的新额新喜;采访身边的榜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