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涡的中尺度特征及其对陕南降水影响的研究综述

来源 :陕西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涡是生成于我国西南地区,除台风外影响我国降水的最主要天气系统之一。通过回顾对西南涡的统计结果、结构特征、其降水落区以及秦巴山区对西南涡的影响等研究成果,阐述西南涡的基本概况及其中尺度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已公开发表的2008、2011—2019年全国4—10月主要暴雨过程的统计结果,挑选出该时段内陕南地区的暴雨过程并分析得出西南涡是造成陕南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其343%的暴雨过程受到了西南涡的影响。
其他文献
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学习形式.为了提高网络学习效果,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对网络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人际交互、任务交互、内容交互和系统交互四个维度的网络学习行为模型,构建了基于交互的网络学习行为特征,对网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某网络课程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学习行为特征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挖掘出9个有意义的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行为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将网络学习者分为5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群体:卓越型学生、积极型学生、一般型学生、拖延型学生和消极型学生
深紫外(吸收边<200 nm,带隙>6.2 eV)非线性光学材料主要应用于激光系统、阿秒脉冲产生、半导体制造和光刻等.本文从晶体结构、禁带宽度、倍频效率、激光损伤阈值和双折射率等方面对已报道的无机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进行了综述,并按晶体结构中阴离子基团的构成元素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硼酸盐晶体、铍硼酸盐、氟硼酸盐、磷酸盐等.最后展望了新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方向.
在低轨卫星星座系统中,针对高动态终端需要快速接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冲突解决ALOHA(ECRA,enhancing content resolution ALOHA)改进算法(MECRA,modified ECRA).该算法利用用户终端会被两颗及以上低轨卫星覆盖的特点,数据包只需发送一次,可被多颗卫星同时接收.在接收端采用滑动窗口确定数据包的位置,并通过迭代干扰消除实现数据包的接收与检测.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分优先级的接入控制,优化了高动态终端首次接入成功率.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吞吐率和丢包率方
基于图的ABC指标,数学化学家Estrada提出图的ABC矩阵,并且发现ABC矩阵在量子化学中存在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图的ABC矩阵的系数性质和与其对应的图能量极值性质.通过建立有向图与无向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给出了一个图G的ABC矩阵对应的特征多项式的各项系数与图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矩阵能量对应的积分公式.利用能量积分公式可以比较两个图的ABC能量.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解决图的ABC能量的极值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与图能量相比,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图的结构性质.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发展之迅猛令人叹为观止.其在现实场景中的落地应用既为新商业赋能,又引领自身技术的颠覆式变革.本文综合叙述了区块链的概念,剖析了区块链的典型架构,总结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三个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医疗、金融和文化传媒等典型应用场景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技术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区块链技术改进及拓宽应用场景贡献价值.
地震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伤害,有效的撤离和合理的搬迁能够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少有研究系统探索居民灾害风险认知和其自发的撤离意愿和搬迁意愿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利用四川省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重灾区327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灾害风险认知、撤离意愿和搬迁意愿特征,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农户灾害风险认知与其撤离意愿和搬迁意愿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1)面临地震灾害威胁,农户具有强烈的撤离和搬迁意愿,愿意撤离和愿意搬迁的农户分别占61%和46%,不愿撤离和不愿搬迁的农户各占27%和45
基于无人机的应急测绘工作以快速提供描述性的静态地图产品为主,难以有效支撑过程复杂、动态变化的滑坡—堰塞湖灾害链精准应急决策指挥需要。本文在回顾无人机应急测绘现状基础上,针对滑坡—堰塞湖灾害链特点,构建了基于无人机应急测绘数据的滑坡—堰塞湖灾情精准分析与险情动态模拟的指标体系和技术路线,并以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无人机应急测绘保障为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1)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系统地反
土壤水力学性质是土壤水文和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的重要参数。通过代表性样点采样分析,建立土壤基本理化指标为自变量的传递函数,是区域尺度土壤水力学参数估算的一种重要方法。受水文气候条件、土壤属性等多要素的影响,现有土壤水力学参数传递函数模型在高寒地区的适用性较为有限。为获得高寒草地准确的土壤水力学参数,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高寒草甸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
深入探讨近期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度随全球气候变暖的时空变化过程对三江源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但对三江源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影响研究仍显薄弱,特别是对近期气候变暖对植被覆盖程度变化的影响研究更为缺乏。本文利用NASA官方网站下载的2006—2015年十年的植被NDVI数据产品,分析了三江源地区地表植被十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三江源地区植被NDVI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年变化呈现出波动
中巴公路穿越的西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地区生存着除极地之外最大的陆地冰川群,是世界上著名的跃动型冰川活动区,发育典型的冰湖溃决型冰川。历史上,冰川跃进,堵塞河道(冰川支谷),形成短暂堰塞冰湖,溃坝泄流,形成洪水或泥石流,对中巴公路沿线造成惨重伤亡与财产损失。文献记录表明,1780年以来,大型冰湖溃决事件多起源于印度河上游的新沙勒河谷(Shingshal valley)和希约克河谷上游(Upper Shyok River valley)。近年来,中巴公路沿线水系或冰川河谷,并没有发生流域性规模的冰湖溃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