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o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要完成这个转变,应先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谈谈我的看法。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知识的源泉,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我们的学生,他们有“地理问题“吗?他们的地理问题意识怎么样?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对高一年级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具体表现在:
  1.思想上被动,缺乏发问的意愿
  调查显示只有10%的学生对于课堂上老师的问题举手,等待老师提问,68%的学生不举手,等待老师随即提问。45%的学生喜欢听别人插嘴,但自己不怎么插嘴,还有39%的学生不喜欢插嘴,认为插嘴会影响听课。对于老师的提问,49%的学生认真思考,等待别人回答。这些都显示现在的中学生思想上比较被动,只愿意听,不愿意表达。究其原因主要是害怕说错或问题太简单,被老师和同学认为学识浅薄而感到没面子。也有部分学生胆小、封闭、害羞心理存在。
  2.学习上被动,缺乏发问的习惯
  调查显示57%的学生不会对教材质疑,认为教材不会错。42%的学生对于老师课堂上给出的答案没有怀疑。传统教育下,教材、教师是权威,答案只要一个。课堂上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答”,而不是“学问”,所以,对于课堂上理解不透彻的知识,有52%的学生课后从不找老师探讨。对于老师课堂上给出的答案所存在的怀疑,有29%的人因为太忙了,不了了之。
  3.教师引导不够,问题氛围不浓
  在第二题调查中“你现在的地理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提问吗?”有32%的学生选了“有时”,18%的学生选了“偶尔”。这反映了我们的地理老师对于问题设计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认为问题教学耗时长,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营造学生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平等参与与平等交往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同学、教材看法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理解、鼓励和指导。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现和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认识到能提出问题就是参与创造,由此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最后,教师要改变地理教学中过分强调组织性和有序性的倾向。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要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甚至是“错误”的质疑行为,并给予及时的正确引导。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才能引导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不愿问到乐问、由被动发现到主动发现的转变。
  2.创设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提问就是“发现问题”,要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那么,什么样的地理情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提问呢?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性的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现有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即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兴趣必然产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体验去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和交流,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2)运用故事典故,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实现了学习内容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和自我感悟。
  (3)强化知识联系,创设矛盾性的问题情境
  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等相互矛盾的现象,使学生感到“奇怪”,引起他们非同寻常的惊讶之感,形成问题情境,这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技巧
  “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让学生掌握提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达到“会发现、会问、善问”的境界。通常发现地理问题的方法有:
  1.在比较中发现问题
  比较是学习地理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比较中通常较容易发现问题。如在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北大西洋暖流使得55°~70°N大西洋东岸植被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并且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而同纬度的大洋西岸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却是苔原,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了不同,进而提出“影响大洋东西岸植被差异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2.在矛盾中发现问题
  在一些地理内容中,有些知识在信息表现上存在着矛盾点,如在“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中,热带雨林区植被高大茂密,想象之中应该土壤肥沃,但是实际上土壤却非常贫瘠,这和学生的以往知识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个矛盾的呈现,学生才会在矛盾中发现问题“为什么热带雨林土壤贫瘠?”
  3.在评价中发现问题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往往要在对一些地理事物进行评价,如评价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等。当准备评价一个地理事物时,可引导提出有关评价性的问题。
  总之,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改变,真正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作为“主导”,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提问题”的主导,而应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去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形成“枝丫状”的“问题树”,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
其他文献
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互助的学习模式,同时课堂上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班级里的学困生;这类学生成绩差、习惯差;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联系平时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转化学习困难学生,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
在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丰沛地区浅层地下水氟含量的空间变异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丰沛地区62.75%的水样氟含量超过了国家饮用水标准,最大7
以原始文献为统计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5-2006年改版后《图书馆学刊》的栽文、作者、引文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以山西省太原市大马小区高层住宅楼地下二层的人防设计为例,叙述了人防工程的电气的详细设计。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藏书特点,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与利用趋势进行了探讨。
【正】NBA联盟中有一位现役球员,他意志坚定,他FEAR NO ONE(“无所畏惧”,艾弗森身上的一处文身),他从不轻言放弃,他充满街头气质,他桀骜不驯,他就是阿伦·艾弗森。 1975
分析了建立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购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期刊采购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模式,以期提高期刊采购的自动化程度和读者满意度。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从插秧到收获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才能保证优质高产,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如何做到节水保高产就成了摆在
通过对合理低价中标法含义的介绍,探讨了实行合理低价中标法的保证措施,论述了合理低价中标法施行的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
7月27日,以认真研究地质灾害如何查?地质灾害如何防?地质灾害如何治为主要内容的西部复杂山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在重庆举办。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重庆市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