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利用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
首先,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用新的理念、发展的眼光去驾驭教材,拓展教材资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数学素养生成的载体。在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丰富现实背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情景走进数学世界,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来学习数学,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具体教学时,可以现场采集资料生成教学内容,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数学信息,课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课后进一步拓展延伸。
其次,教师要善于拓宽数学课堂教学的领域,将数学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大背景,使学生在更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进行数学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经常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使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如可以引导学生解决“运动会中的数学问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等,还可以让学生计算家庭住宅的面积,步测丈量操场的面积,调查统计学校学生数,到商店观察价格,到菜场买菜进行估算等。
二、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中理解数学
首先,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知识的结论,尽量还知识发展过程以本来面目,为学生创造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讨的机会,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理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活动。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在师生的交往与互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多向信息交流,教师还要注意挖掘学习内容中所隐含的思想方法,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能通过数学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性经验,逐步形成灵活、缜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三、重视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用数学中”感悟数学
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自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学不会的”。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学生“做数学、用数学”,就是为学生提供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开展操作实验、猜想验证、合作探究、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探索性教学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在经历与体验中逐步形成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理解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策略,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
四、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教学方法的均衡发展
1.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如果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运用就等于不会知识,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引导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和运用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好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学习素材,比如说课本中的“填一填”、“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数学广角”等内容,这些实践活动侧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些内容的实践,他们就能逐渐运用各种已学知识,采取各种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均衡发展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与理解。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正确的评价和鼓励每一位学生;還可以利用教材与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素材渗透德育教育,比如教材中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教学文化史料,“七巧板”的由来,我国古代计时工具“刻漏”、沙漏的计时原理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环保与节能、团结与协助、社会调查、科学常识等内容;这些涉及古今、课堂内外的内容,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助推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对学生的生活情趣与教材趣味进行融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课本中要求学生用七巧板摆各种小动物、“森林餐厅”、“分蛋糕”、“抽签演节目”、“唐僧师徒拍风景照”等内容,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无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整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真正收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其主要评价指标有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时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误区,牢记以人为本,树立大数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本为本,合理利用教材、多媒体等资源;同时还要因材施教,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培养数学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小学生的日后学习和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双河镇段集小学 孙金华
一、联系生活实际,利用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
首先,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用新的理念、发展的眼光去驾驭教材,拓展教材资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数学素养生成的载体。在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丰富现实背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情景走进数学世界,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来学习数学,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具体教学时,可以现场采集资料生成教学内容,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数学信息,课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课后进一步拓展延伸。
其次,教师要善于拓宽数学课堂教学的领域,将数学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大背景,使学生在更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进行数学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经常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使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如可以引导学生解决“运动会中的数学问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等,还可以让学生计算家庭住宅的面积,步测丈量操场的面积,调查统计学校学生数,到商店观察价格,到菜场买菜进行估算等。
二、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中理解数学
首先,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知识的结论,尽量还知识发展过程以本来面目,为学生创造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讨的机会,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理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活动。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在师生的交往与互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多向信息交流,教师还要注意挖掘学习内容中所隐含的思想方法,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能通过数学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性经验,逐步形成灵活、缜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三、重视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用数学中”感悟数学
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自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学不会的”。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学生“做数学、用数学”,就是为学生提供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开展操作实验、猜想验证、合作探究、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探索性教学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在经历与体验中逐步形成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理解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策略,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
四、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教学方法的均衡发展
1.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如果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运用就等于不会知识,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引导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和运用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好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学习素材,比如说课本中的“填一填”、“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数学广角”等内容,这些实践活动侧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些内容的实践,他们就能逐渐运用各种已学知识,采取各种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均衡发展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与理解。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正确的评价和鼓励每一位学生;還可以利用教材与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素材渗透德育教育,比如教材中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教学文化史料,“七巧板”的由来,我国古代计时工具“刻漏”、沙漏的计时原理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环保与节能、团结与协助、社会调查、科学常识等内容;这些涉及古今、课堂内外的内容,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助推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对学生的生活情趣与教材趣味进行融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课本中要求学生用七巧板摆各种小动物、“森林餐厅”、“分蛋糕”、“抽签演节目”、“唐僧师徒拍风景照”等内容,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无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整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真正收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其主要评价指标有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时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误区,牢记以人为本,树立大数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本为本,合理利用教材、多媒体等资源;同时还要因材施教,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培养数学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小学生的日后学习和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双河镇段集小学 孙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