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委政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创造性地实施了山区学生“初中下山、小学进镇,以学生进城带动父母下山”的“金凤凰”工程,探索实践如何有效地整合利用城乡教育资源。
到2011年12月,该工程已投入专项资金2.5亿元,全面实现6235名山区初中生下山就读,全部小学生进镇读书。数以万计的山区学子变身“金凤凰”,飞出大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金凤凰”工程率先探索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新路子,树立了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典范。2006年10月,“金凤凰”工程在“第二届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论坛”上被评为“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2008年,荣获成都“魅力新城”大奖。中央、省市领导多次到该地实地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该工程受到新华社、路透社、朝日新闻等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
政府埋单哺育“金凤凰”
针对山区学校校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师资薄弱、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上学难等问题,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初,龙泉驿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多次深入调研,结合山区教育资源的现有条件、长远运行优势、群众调查问卷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了实施“山区初中下山、小学进镇,以学生进城带动父母下山”的“金凤凰” 工程决策,并于2005年2月开始实施。其基本思路是:在龙泉驿区范围内,由政府埋单,推行“初中下山,小学进镇”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让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初中学生直接进入城区一流学校读书,通过“下山进镇”,让山区孩子和城区孩子享受同等的师资、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
为使“金凤凰”工程取得预定成效,区委区政府决定按照“以班示范,分步实施,三年到位”的实施步骤进行。2005年2月,300名山区初中学生作为首批“金凤凰”顺利进入“金凤凰”工程试点学校——龙泉中学示范班就读。入读以来,“金凤凰”学生很快就融入了城区校园生活,学习成绩大幅提高。2006年至2007年,在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金凤凰”们陆续入读其它城区中学。到2007年9月,分散在各城区学校读书的“金凤凰”学生全部集中到新建的“金凤凰”学校——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寄宿学习。
全面助推公平教育
为保障“金凤凰”工程的顺利实施,龙泉驿区区委区政府把全面实施“金凤凰”工程纳入了全区“十一五”规划和为民办实事工程;成立了“金凤凰”工程领导与协调小组,制订“金凤凰”工程发展规划、实施步骤,指挥协调“金凤凰”工程各项工作,落实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责任,确保“金凤凰”工程顺利实施;开通“一元通”公交车,方便“金凤凰”学生周五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按照市级示范校标准新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全面满足山区初中学生进城就读;标准化建设山区中心小学,保障山区全面实现“小学进镇”。
实施“金凤凰”工程所需资金全额纳入区财政预算并及时划拨到位,保障山区学生在不增加家庭负担的前提下享受城区的优质教育;政府给予进城就读的山区初中学生按照每人130元/月进行补贴,并免缴借读费和住宿费,赠送校服;对符合条件的进镇就读的小学生按照每人70元/月标准进行补贴。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金凤凰”工程共选聘优秀教师近200人,通过校际交流、教研组年级组会、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学生享受“一流师资”;通过设立“金凤凰”学生教育科研专门课题,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管理上贯彻“幸福教育”和“感恩教育”理念。以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文明习惯等办法,确保学生享受“一流教育”。
2010年9月,全区5765名山区初中生下山到新建的“金凤凰” 学校——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寄宿就读,使龙泉驿区在全国率先消除了山区初中;同时,4273名小学生进镇寄宿读书,山区全面实现“小学进镇”。
让发展相对缓慢的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进入城区一流的学校读书,让山区小学生进入镇中心小学读书,山区孩子变身为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
蝶变带动城乡一体
数据显示,第一批下山就读的300名“金凤凰”学生中,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273名,升学率比原来山区初中升学比例高出4倍多。2010年中考中,进入全区前1000名64人;2011年中考中,经开区实验中学进入全区前10名2人,全区前100名5人,500分以上21人;实验中学2011级首届高考本科硬上线率54.75%,总上线率62.36%,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最高奋斗任务。
“金凤凰”工程的实施,也对山区农民下山兴业产生了积极效应:“金凤凰”工程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城市文明带进了山区家庭,促进了山区农民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学生下山带动了父母进城,带动了山区家庭融入城市生活。对2840名“金凤凰”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明,701名山区居民迁居城镇,1618名“金凤凰”学生家长到城市就业或创业,158户山区农民对自家土地、林地或房屋进行入股经营。据不完全统计,通过“金凤凰”的带动,山区年收入增加约1301万元。
到2011年12月,该工程已投入专项资金2.5亿元,全面实现6235名山区初中生下山就读,全部小学生进镇读书。数以万计的山区学子变身“金凤凰”,飞出大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金凤凰”工程率先探索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新路子,树立了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典范。2006年10月,“金凤凰”工程在“第二届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论坛”上被评为“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2008年,荣获成都“魅力新城”大奖。中央、省市领导多次到该地实地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该工程受到新华社、路透社、朝日新闻等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
政府埋单哺育“金凤凰”
针对山区学校校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师资薄弱、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上学难等问题,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初,龙泉驿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多次深入调研,结合山区教育资源的现有条件、长远运行优势、群众调查问卷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了实施“山区初中下山、小学进镇,以学生进城带动父母下山”的“金凤凰” 工程决策,并于2005年2月开始实施。其基本思路是:在龙泉驿区范围内,由政府埋单,推行“初中下山,小学进镇”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让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初中学生直接进入城区一流学校读书,通过“下山进镇”,让山区孩子和城区孩子享受同等的师资、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
为使“金凤凰”工程取得预定成效,区委区政府决定按照“以班示范,分步实施,三年到位”的实施步骤进行。2005年2月,300名山区初中学生作为首批“金凤凰”顺利进入“金凤凰”工程试点学校——龙泉中学示范班就读。入读以来,“金凤凰”学生很快就融入了城区校园生活,学习成绩大幅提高。2006年至2007年,在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金凤凰”们陆续入读其它城区中学。到2007年9月,分散在各城区学校读书的“金凤凰”学生全部集中到新建的“金凤凰”学校——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寄宿学习。
全面助推公平教育
为保障“金凤凰”工程的顺利实施,龙泉驿区区委区政府把全面实施“金凤凰”工程纳入了全区“十一五”规划和为民办实事工程;成立了“金凤凰”工程领导与协调小组,制订“金凤凰”工程发展规划、实施步骤,指挥协调“金凤凰”工程各项工作,落实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责任,确保“金凤凰”工程顺利实施;开通“一元通”公交车,方便“金凤凰”学生周五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按照市级示范校标准新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全面满足山区初中学生进城就读;标准化建设山区中心小学,保障山区全面实现“小学进镇”。
实施“金凤凰”工程所需资金全额纳入区财政预算并及时划拨到位,保障山区学生在不增加家庭负担的前提下享受城区的优质教育;政府给予进城就读的山区初中学生按照每人130元/月进行补贴,并免缴借读费和住宿费,赠送校服;对符合条件的进镇就读的小学生按照每人70元/月标准进行补贴。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金凤凰”工程共选聘优秀教师近200人,通过校际交流、教研组年级组会、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学生享受“一流师资”;通过设立“金凤凰”学生教育科研专门课题,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管理上贯彻“幸福教育”和“感恩教育”理念。以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文明习惯等办法,确保学生享受“一流教育”。
2010年9月,全区5765名山区初中生下山到新建的“金凤凰” 学校——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寄宿就读,使龙泉驿区在全国率先消除了山区初中;同时,4273名小学生进镇寄宿读书,山区全面实现“小学进镇”。
让发展相对缓慢的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进入城区一流的学校读书,让山区小学生进入镇中心小学读书,山区孩子变身为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
蝶变带动城乡一体
数据显示,第一批下山就读的300名“金凤凰”学生中,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273名,升学率比原来山区初中升学比例高出4倍多。2010年中考中,进入全区前1000名64人;2011年中考中,经开区实验中学进入全区前10名2人,全区前100名5人,500分以上21人;实验中学2011级首届高考本科硬上线率54.75%,总上线率62.36%,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最高奋斗任务。
“金凤凰”工程的实施,也对山区农民下山兴业产生了积极效应:“金凤凰”工程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城市文明带进了山区家庭,促进了山区农民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学生下山带动了父母进城,带动了山区家庭融入城市生活。对2840名“金凤凰”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明,701名山区居民迁居城镇,1618名“金凤凰”学生家长到城市就业或创业,158户山区农民对自家土地、林地或房屋进行入股经营。据不完全统计,通过“金凤凰”的带动,山区年收入增加约13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