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校本研训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着新课程改革,以校为本的研训一体化模式逐步形成,有效的校本研训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动器。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校本研训活动流于形式或内容缺乏连续性等等,使其校本研训活动开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不相适应。本文结合实际,从校本研训工作开展易出现的四种现象入手,谈谈“以校本研训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校本研训 专业成长 现象
  
  学校研训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学校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我们惊喜的看到校本研训使教师角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得以真正转变,变教书匠为学者型,向专业成长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校本研训中存在的不足,如:校本研训活动流于形式、研训内容缺乏连续性等等,一些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并不相适应,为此,我谈谈几种现象及相对应的措施。
  
  一、改变校本研训工作“无厘头”的现象
  
  古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确定科学的研训目标和制定一套合理的研训规划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部分研训工作缺乏明确目标和详实可行的规划,组织者经常是想到什么,就进行什么,缺乏发展目标引领,缺乏长远的打算,往往是无厘头地开展研训工作。即使有目标,所制定的研训计划也未切实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来规划,形成目标和规划两张皮的现象。我认为,要想让校本研训工作有序开展,逐见成效,应以发展目标为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研训规划。也就是说,校本教研必须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要从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校本研训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规范教师教学常规行为等。正如区教育局所提倡实施目标教学的理念一样,我认为,对于教师的培训实质上也是一种长效“教学”,其“教学”活动应以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为引领,该目标的确定要结合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课程改革对教师的需求等方面,有总目标、阶段目标,体现目标的阶梯性和系统性。围绕发展目标设计相适应的、详实的研训规划,使其为发展目标服务,为实施研训活动提供保证。
  
  二、改变校本研训过程“蜻蜓点水”现象
  
  首先,教师专业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而日常开展的校本研训活动很容易走“蜻蜓点水”的误区。理想的认为,教师某种教学能力的提高,单靠听一次讲座、一次研讨、一次反思就得以发展了,造成活动的开展缺乏一种连续和系统性。就拿“如何备好课”这一主题来说,目的是提高老师备课、研究教材的能力,认为仅搞了一次研讨活动,一次教案设计竞赛就能提高教师备课水平,至于如何抓备课,从哪些方面入手,抓到什么程度,如何验收,都没有详细的实施步骤,使校本研训活动似蜻蜒点水未能及其实质,培训断层,缺乏一种连续性。
  其次,多头培训,内容繁多,造成“营养过剩”。自研训一体化模式形成以来,各级各培训部门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每期都安排了大量的培训研讨活动。教师除了教学,会经常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而每一级的培训,研训侧重点都不同,内容上缺乏统一性,造成培训内容繁多,面对这么多的“培训大餐”,我们的老师应接不暇,没有选择,也来不及消化,更来不及思考,呈现了“营养过剩”的现象。我一直认为,教师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反思与不断实践,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面对各种培训研讨活动,只会加重了教师思考的负担,阻碍教师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深度,除疲于应付,草草写反思之外,更多的是泛泛而谈,未能达成共鸣,看似教师全面发展了,其实效果不佳。倘若学校、区、市培训思路、侧重点大致统一,在某一段时间内,着重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一个问题,或全力提升教师某一项教研能力等,不仅利于教师把握课改的方向,而且突出了研训工作的重点。
  
  三、改变校本研训成果未用于实践的“脱轨”现象
  
  研训为提升教学服务,教学为研训提供实践平台,校本研训与教学实践是紧密相连的。“教学问题即研究主题”, 现行校本研训能够立足于课堂教学,围绕教师教学的困惑、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系列活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研讨活动中的共同总结的实施建议,是否真的用于实际教学中了呢?能从实践中来,却未能用于实践中去,将失去了研训的实际意义,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我们在研讨的有效性作业这一问题时,大家通过实践总结了较好的经验,如进行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奖励办法等,可是在操作过程中,有一部分老师并未实施,原因是比起传统的布置统一作业来说,分层作业的操作性相对要复杂一些。既然是好的方法,是需要一个推广的过程,那么,教导处可以在监督、评价方面加大力度,促使分层作业的方法用于实践,而且为有效教学服务。
  
  四、改变校本研训主体“消化不良”的现象
  
  当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所需,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训活动时,当我们绞尽脑汁探寻一种新的研训手段时,不能忽略了教师主动性、内驱力才是教师成功的关键因素。 “外因还需内因起变化”,即便再“精美”的研训大餐,但教师是被动的接受,事后不思考,不用于实践,没有内化的过程,“营养”不能“消化”,何能为自身“成长”提供“养料”呢?那么研训永远都只能“浮”在表层。如何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急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期待科学的教师评价体制。在学校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已获得小学高级职称的老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需求并不积极,现行评价体制阻碍了教师自身发展的主动性。以下是摘自《谈现代教育制度下教师队伍的建设》的一段话:“每年年度目标考核,分数高的确定为优秀,其余人员基本上为称职。……这种模糊的考核方式,不能区分出教师之间劳动‘质’的差异,客观上就抑制了教师的发展和创新。如果制定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及系数,将这种评价结果细化,分为不同的等第和级别(一级一等、一级二等……),使评价结果更加清晰,既能充分体现教师之间质的差异,又能使教师能够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努力的目标。……另外,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期给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评定,学校也应该在每一年给每一位教师给出中肯的评语,让老师知道学校认可了他哪些方面的成绩,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这种新的评价体制若能实现,定能激发教师求进的激情。
  其二,期待学校的关注和鼓励。学校的骨干老师、活跃于各种竞赛的老师总是受着校长的青睐,学校会把更多的展示机会、学习机会给予这些本身要求上进的老师,这样只会造成学校队伍建设的两级分化,好的更好,不好的仍旧如此。我认为,学校应一碗水端平,关注每位老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在为骨干老师搭台子的同时,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略缺自信的老师,达到培训的均衡性。学生爱听表扬,其实老师也如此,倘若老师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注,在取得小小成绩的同时,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她将获得“成长”中的快乐,从而激发了老师内在的潜能,激发其获得成果的欲望,达到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
其他文献
<正>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是中医学治疗失眠的经典名方,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肝血不足,血不养心之证。笔者在临床运用此方加
为探讨右归丸治疗家兔肾阳虚证前后生化指标及皮质醇的变化规律.采用羟基脲复制家兔肾阳虚证模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观察右归丸对模型家兔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皮质醇的
为减轻创业指导老师的工作负担,并及时自动地跟踪和考核学生创业业绩,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J2EE开发了一个系统,本文就JAVA定时任务在创业业绩考核平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对创
李德新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在慢性肝炎的治疗方面,颇有心得,兹整理介绍如下.1 体用兼治以柔肝先生治疗肝病极为重视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认为肝位居
<正> 1 药物性大疱性皮炎胡某,男,4岁,1993年4月29日初诊。因可疑癫痫样发作自2月12日试服苯巴比妥。3月1日发风疹伴低热。3月9日起高热、全身皮疹。于3月12日经我院皮肤科确
我院自1997年4~11月在全厂两次停电检修期间,对380例急性氯气吸入病人应用中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预防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并从1997年后把该药做为我院用于治疗预防氯气吸入中毒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病,一般分色素减少性或脱失性和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以黄褐斑、白癜风、黑变病、雀斑的发病率最高.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合理运用
本文阐述了石油的社会地位,石油危机的产生以及石油与经济的关系以供同行参考。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嘈杂、灼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口、咽、喉、气管等组织损害.本病与中医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汽车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高职院校开始设立汽车类专业,《机械基础》是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高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