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自利的人,给他天下的万分之一,要他一万根毛都是可以的。只是那样的好机会,哪里会经常有呢
  
  
  孟子把力辟杨、墨作为一生的大事业。一方面,有想法而无体系的人,每需要辩论的对手,来澄清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看稷下学宫的巨子,半是后世所谓的道家者流,便知当时异见的流行程度,已令正人君子忍无可忍。“异见”是从孟子的立场上说,他看到孔子的智慧被无知无识的人们冷落,杨、墨之言反倒充盈天下,气得死去活来。“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为了和杨墨作战,孟子把门槛锯掉一寸,说只要批评杨墨,就算是投名状,立刻入伙,成为圣人之徒。
  
  杨朱著名的主张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听到这一句,不只孟子,就是普通人,也难免动了肝火。您想啊,我们都时刻准备着给别人好处,又时刻指望着从别人那里得点好处,若按杨朱的主张,又向哪里放惠,又从哪里得济?杨朱的一派,后人总结其为“贵生重己”,重己便轻物,贵生便不以事功为意。他以为人的生命是自己的,并且,他是无灵论者,认为生命只有一次。那么,这惟一的东西,无论是财富、权力,都不值得拿来交换;因为那些事情,会伤身害性,如果交换,相当于砍头求帽——这显然是极端的主张,与常识不符。常识是,生命就是生活,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平衡,尽管不完美,却不能火冒三丈地执其一端,追求利益不等同于交易生命,而让渡一些自由往往是必要的。
  
  杨朱的话,实在是有感而发。比如他把追求利益当成伤害本性的事,就和当时的局面有关。战国诸子所持观点不同,但没有一个人认为当时的社会状态可以接受。成千上万的学者,不约而同,从各个方向围攻社会,有点令人吃惊。近代政治学家曾想象集中的权力出现之前是什么样子,在人各自为生、彼此之间尚无任何协议的时候。先秦的一些学者则宣布那种状态——如果真曾有过——简直就是理想世界。这种想法,从现实倒推而来,本身是幼稚的,但杨朱和其他许多人,没有儒者那种经济的壮志,又怕多歧亡羊,惹不起躲得起,似乎是最简单的选择。当时两大学派,儒和法,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管理民众,使之为国家所用,一个要临之以威,一个要贿之以仁,杨朱这批人则只唱反调,专门研究不为大人君子所用的理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就是一种反调。法家说,你给君主出力,君主给你好处。杨朱摇头;儒者说,只要你归仁,就能摊上一个好皇帝,过上又高尚又幸福的生活,杨朱也摇头。像一个拗孩子,打定主意不做一件事,給他糖也不要,给他果也不要,你把全世界给他,他也不要。人或称之为“极端个人主义”,有点误解。杨朱主张的价值,在于它是个人主义在理论上的发生点,不在于实际的方针。人的生命属于自己,是最简单也最经常被忘掉的道理,因为有那么多力量致力于让大家想不起这个道理,而且总是成功——看看战国诸子,谁笑到最后?
  
  孟子以为杨朱的主张,使人无异于禽兽。如果把杨朱主义当成社会理论,孟子是对的。至于背后的道理,孟子装作看不见,本来他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忽视那个道理。在另一方向上,韩非则直截地说杨朱这种人该杀,因为就算是一匹上等好马,赶他他不肯向前,勒他他不肯停步,让他往东他往西,留着有什么用?倒把别的马都教坏了。君主悬设良田美宅,高爵厚禄,就是要换得人们去给他拼命,杨朱轻物重生,怎会给官家拼命?如果尊礼这样的人,大家都学坏了。
  
  韩非也说得不错。同属杨朱一派的,有一个叫子华子的人,认为“迫生不如死”。“迫生”就是悲苦的生活,听说旧社会人多悲苦,按子华子的主张,岂不要视死如归?看来,杨朱的主张,无论如何不能化为治术,即便没有儒法的交攻,也迟早式微。它的影子,倒也存在,却变成了另一种姿态。和杨朱主张接近的,还有一个叫詹何的人,有人问他如果一个人身在江海,心存魏阙,那可怎么办。他答以重生,重生则轻利。那人又说,如果实在做不到,老是惦记着名利呢?他说,如果实在约束不住自己,就一点也不要约束,尽管放纵,怎么舒服怎么来,才是不害生。中国式的享乐主义有一千种道理,这是其中之一。
  
  后世的人,一想起来就批评杨朱的“一毛论”,说给他天下他都不换,太自利了。其实一个自利的人,给他天下的万分之一,要他一万根毛都是可以的。只是那样的好机会,哪里会经常有呢。童话里说,森林里有许多光溜溜的动物在行走,很不体面。它们的毛,并不是一起拿去换天下了,而都是一根一根地给拔走的。■
  
  刀尔登:诗人
  
  
其他文献
伴随着投资计划的落实与投资规模的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将大幅上升;推动消费内需则有赖于民生政策的出台    《财经》记者 霍侃 王长勇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在即,宏观经济议题或许从未像现在这样牵动人心。    公众期待着在“两会”上求解诸多关键问题:已经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如何落实?它们能否帮助中国经济渡过难关?未来还会出台怎样的“保增长”政策?“保增长”的
期刊
此次金融海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周期性波动,而是结构性震荡,应对症下药。中国有条件率先走出衰退,但改革、调整的任务艰巨    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给2008年打上了历史性的标记。进入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开始显现,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去杠杆化”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动荡过程,并将成为2009年市场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    对每个企业而言,此次危机和衰退是一部最好的教材,我们都为此付出了学费。但
期刊
元宵夜的火灾,亦使公司化运作和新址建设中的“黑洞”端倪渐显    《财经》记者 欧阳洪亮 罗昌平    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下称央视新址)大火发生半月之后,指向渎职侵权的调查已获新的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北京市公安局采取措施。    2009年2月9日晚8时20分左右,农历元宵之夜,央视新址因其工作人员擅自雇用烟花公司违规燃放A类烟花,导致北配楼起火并持续近六个小时。事故导致一死七伤(参见《财
期刊
如果“重审批、轻监管”的现状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审批权再次调整后的项目环评仍难逃有名无实的尴尬    《财经》记者 张瑞丹    2月24日,中国环境保護部(下称环保部)终于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版本的直接审批和委托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目录。    此时,距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下称《环评分级审批规定》)正式实施,只有不足一个星期。1月16日,经过数
期刊
一审被判极刑,首都机场集团原董事长正在秦城监狱等待生死攸关的二审开庭    《财经》记者 罗洁琪 于宁      首都机场集团原董事长李培英在受查近两年后,日前被山东济南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极刑——“死刑立即执行”。    2月10日,一审判决结果公布,法院认定李培英犯有受贿罪和贪污罪: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且具有索贿情节,判决死刑立即执行;贪污罪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鉴于其贪污赃款已全部
期刊
尚德在政府的帮助下挺过一轮危机,但市场瓶颈并未打开。能否摆脱补贴依赖,克服技术和成本的局限,将决定中国“光伏巨头”的未来    《財经》记者 宫靖 季敏华 陈竹    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纽约交易所代码:STP,下称尚德)董事局主席施正荣来说,正在过去的这个冬天,无疑是他回国创业以来最感寒冷的。    就在20天前,施正荣一手创立的尚德登上美国《财富》杂志2月号的封面,被称为“中国新太阳
期刊
轰轰烈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所支付的巨额财政补贴,是推动商业可持续的催化剂,还是诱发道德风险、挤出市场行为的铺张浪费?    《财经》记者 陈慧颖 李微敖    在过去两年间,作为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农业保险的试点范围扩展到16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覆盖了中国全部的粮食主产区。2008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10.7亿元,同年农业保险赔款70亿元。上述数据均比2007年翻了一番。   
期刊
2009年第一起特大矿难,发生在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百万吨零死亡率”安全纪录、在瓦斯治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国有大矿    《财经》记者 朱弢 王和岩    77人死亡,1人失踪,114人受伤——2月22日凌晨2时20分左右,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当晚,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赶赴古交市,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宣布成立国务院事故调
期刊
我们之所以能赢得“冷战”并非只因为我们的军事实力,我们获胜的原因还来自我们的经济活力以及思想的耐受力。21世纪,如果通过对石油的依赖向恐怖分子和独裁者提供资金,我们将毫无安全可言。如果我们不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毫无安全可言。除非我们在年轻人身上投资并要求他们回报美国,否则,我们将无法成就美国伟大的承诺。     我们现在应该制定创造就业机会和机遇的新政策——一个建立在教育和能源、创新和基础设施
期刊
《食品安全法》建立了风险评估机制、召回制度、标准的统一等制度,但未对食品监管体制作根本性的改革    《财经》记者 叶逗逗      “三聚氰胺”阴影尚未消散,“瘦肉精”恐慌却又袭来。至2月19日,广州市“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病人数增加到70人。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神经已经无比脆弱,食品安全不啻为最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之一。    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