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眼球的生理反应文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开会,结束的时候,却突然闯进一个特精神的小伙儿。这个小王,他是来做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的。
  他什么都没拿,就一台黑色笔记本电脑,讲话声音很响亮,面对一群职业教师,却一点儿都不发憷。讲座互动性很强,先是举手统计谁家有车,然后立刻抛出一个问题:汽车着火了怎么办?接着告诉你钻石戒指划窗户是最靠谱的选择。这种抖包裹的方式我们也常用,可以搞得一片欢乐。但随着一段视频的播放,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那是前两年成都公交车着火事故的现场,一辆冒着黑烟的汽车里传来绝望的哭喊声,烟雾升腾,声音却越来越微弱,最后只剩下火苗燃烧发出噼啪声;一个女子突然跌跌撞撞地出现在画面里,似乎刚刚逃生,却一下就晕倒在马路上。这还只是一个开端,视觉恐怖持续升级,被毁容的少女,半分钟不到一个房间就全部烧毁的火灾实验,三个被困火灾现场的少女走投无路一个接一个跳楼。
  小王不断恐吓我们,他的意图很明确。其实我已经有些明白他想干什么了,却根本无法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讲座当间儿,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真糟糕,竟然没有人接听。
  讲座结束是一个问卷,关于小王的讲课效果,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一个赞,下面还有一个小表格—欢迎订购消防器材。这个嘛……
  趁人不注意,我买了两个烟雾报警器。
  我急匆匆跑回家,检查了一遍家里的防火安全,这才定下心来。小王可真够狠的,我记得他讲课时曾提到在某大学讲座,弄得一个老师恨不得抱着灭火器睡觉。
  遭到家人的嘲笑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如何中招。就在当天上午,我还和学生讨论照片的煽情作用。《巴黎竞赛画报》有这样一句广告词,他们称自家媒体是“文字有分量,照片有冲击”( the weight of the words ,the shock of the photos )。把照片的作用归于冲击,我颇有微词,可这正说着呢,视觉冲击力就来了,简直无法抵挡。我充分体验到什么是眼球的生理反应。这种直观的信息,将你一下子就拽进现场,那些画面仿佛都在说,它是真的,真实发生的,就在你面前,你看到了,你也在经历。
  刺激眼球,黄色小报深谙此道,常拿凶杀现场明星偷窥给眼球加佐料。但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观看这件事儿,更多时候还是大脑做主,眼球活得很隐忍。
  做认知研究的心理学家早就说了,别把人眼和镜头做比喻,这完全是一种误导。眼球获得的直觉信息,很快就会被知觉压制,视觉一出生就是聪明的,为了生存的需要,大脑在眼球里装了个平衡仪,让我们无论怎样都能得到恒常的认知—动态平衡、色彩平衡,对形状和大小的稳定认知。
  等到摄影师举起相机,眼球恐怕就更理智了。专业摄影师们,请想想看,有多少时候,你按下快门是因为扑面而来的视觉在冲击你的眼球呢?
  就在摄影师用镜头(而不是眼睛)拍照片的时候,印象派画家却关闭了大脑,尤其是它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全然陶醉在大自然对眼球的刺激之中。他们专注体验光线,云彩和水,看它们的反光,闪烁以及碎裂。法国政治家乔治·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对莫奈的花园发出感慨:“莫奈的画室延伸到户外,四周各种鲜活的颜色刺激着他,出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其兴奋的眼球不断地转动,这是对眼睛极好地锻炼。”①
  而另一位评论家则更直接:“莫奈只是只眼睛,但那是多么了不起的眼睛啊!”②
  现实进到眼睛里导致的片刻失衡,那美妙的感觉,不但印象派画家在追逐,甚至也是科学家做研究的引子。
  回到上世纪初,德国乡间一列火车上, 马科斯·韦特墨 (Max Wertheimer)坐在里面,哐当当晃动的车厢里,他朝外张望,看到灯光一个个划过,原本静态的灯光,竟然如同霓虹灯一样闪烁起来。这瞬间的炫目让他跳下火车,买了一个叫走马盘(zoetrope)的玩具继续观察,并对“似动视觉”展开探索,他最终和学生一起开创了格式塔心理学派。
  如果马科斯的眼球不是在一瞬间产生生理反应,如果他没有赶在知觉到来之前拥抱灿烂灯光导致的视觉失衡,恐怕就不会有下面的研究,车站的灯光将很快就被大脑调节成平衡状态,只剩下一个理所当然的现实。
  聪明的视觉也会被聪明所误,有时你会无奈地发现,受大脑严密控制的眼球,它看到的世界是多么有限。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每个人眼睛里都有一队小矮人,热火朝天地工作,把倒转的影像放正,将各种形状对位,方的归方的,圆的归圆的,眼球王国的秩序就此形成。但假使我们勒令小人集体休假,会有什么状况发生?
  不知道卖消防器材的小王有没有去过你那里,关于眼球的生理反应,如果想体验,就一定要主动,而不能被动(像我那样)。
  但我说的视觉冲击力绝不是恐怖视觉和镜头的变形与夸张效果。能不能真正犒劳一下你的眼球,比如,暂时切断它和大脑的联系,在一片空白的状态下,感受那一刹那扑面而来的影像。
其他文献
东京的冬日天气晴朗,繁忙的大都市车多人多但空气清新。记者在参观了CP+2012摄影器材展后,又到佳能公司总部访问了照相机、镜头及摄像机等部门的负责人 。  去年是日本二次大战以后遇到最严重挑战的一年,在全球经济不断出现问题的背景下,又接连发生311大地震和泰国水灾,使不少日本企业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现代企业超高的相关度,一旦企业出现停产、减产或物流出现阻滞,整体经济必然受到影响。在这种困难的局面下,
期刊
索尼A7、A7R全画幅微单面世后给人们带来无限惊喜,同样也给单反相机厂商带来不小压力,而索尼在P&E期间推出的A7S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拉回到索尼微单,更低的像素、更贵的售价,它到底有怎样的超强能力?  感光利器  索尼A7S使用约122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Exmor CMOS影像传感器和优化的高速BIONZ X影像处理器,此处理器也同样使用在索尼A7与A7R上。像素上的降低,则在高感光度方面得到了提
期刊
我在美国学的专业是博物馆学,2008年9月,我有幸到洛杉矶的盖蒂研究所实习,实习结束后又被聘为研究助理,一直工作至2010年8月。在这近两年时间里,我全职协助摄影研究员,参与了研究所与中国老照片相关的几乎所有工作。  研究所的摄影藏品是其特殊藏品的一部分,关于其管理我印象最深的可以由以下两个方面来概括。  随时关注业界动态,有目的系统征集,购买与借展并存  自2003年起大规模征集中国老照片,研究
期刊
为持续探索弘扬中华文化,全面展示两岸的社会面貌和人文精神,推动两岸职工交往与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两岸文艺的和谐发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职工交流中心、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主办,福建省总工会、台湾总工会、厦门市总工会、《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承办的“中华情·两岸美”海峡两岸职工摄影大展于2月20日正式启动。  影展征稿历时近3个月,共收到来自各地作者投稿作品19659幅。为了更好地突
期刊
除了参观CP+2012展会之外,“尼康中国媒体参观之旅”成员们还有幸访问了位于日本东京的尼康公司总部和尼康展厅。  中国媒体享受最高礼遇  在尼康总部,来自中国的媒体记者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贵宾待遇——株式会社尼康映像事业部总裁冈本恭幸先生亲自接待了采访团一行并致欢迎词。冈本恭幸介绍说:他此前从来没有接待过任何到访的媒体,此次亲自接待中国贵宾,表明尼康公司以及他本人对于中国市场寄予厚望。  冈本恭幸
期刊
《中国摄影史》(第一卷)中译本与盖蒂研究所馆藏中国老照片的研究论文集《丹青与快门》在出版时间上几乎重叠。这是个有意思的巧合。这几年,中国摄影史这个领域在海内外同时升温,屈指算来,欧美已有十余位西方学者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此项研究,其中不少人也已把这个较新的学术课题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 这次的出版巧合不仅是他们最新研究成果的爆发式的展现,而且还意味着,抛去社会历史学以及东亚研究等并非以图像作为讨论
期刊
2012CES最大赢家当属三星,作为消费电子展“2012年最佳创新奖”的获得者,三星凭借智能一体化产品吸引了全球目光,如果你在以往听说过手机控制家电的故事,那我想三星智能电子产品已经让这梦幻般的故事悄然地进入了你我的现实生活之中。  无线分享  此次三星带来的数码相机多为带有WiFi功能的产品,其中包括WB300F、WB150F、WB850F、ST200、DV300F。与之前发售的带有WiFi功能
期刊
中:你的摄影工作室名字RST Producti-on,是什么意思?  简:我们公司的名字叫RST Production,我们不想简单地做一个个人化的工作室,我们想作为一个团队来为客户服务,Production(合作拍摄)这部分会占我们摄影的很大的比重,前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些外国的摄影师来到亚洲做一个摄影的案子,也会想到找一个当地的公司来合作,我们也会帮他们做Production。  RS
期刊
盖蒂博物馆的机构设置  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海岸大都会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起源于23岁即成为百万富翁的美国石油巨子保罗·盖蒂(J.PaulGetty 1892-1976),他以其洛杉矶宅邸建立的私人艺术收藏于1954年对外开放。1968年他在马里布(Malibu)太平洋海岸公路边的山坡间,盖了一座仿公元1世纪罗马帕皮里庄园的别墅式博物馆,收藏并展示他私人艺术收藏。保罗·盖蒂去世时,遗留巨资于盖蒂基金
期刊
一  2012年了,太阳照常升起,所谓的末日预言,只是玛雅人在历史深处开的一个玩笑。  龙年来临时,一枚设计酷肖大清龙票的新年邮票,在网上引发了沸沸扬扬的争议,又一个关于历史的笨拙玩笑。  岁暮年初,光阴轮回,历史之幽思,徘徊我心。  最是引发我的感慨的由头,是眼见国内一项颇具影响力的新闻摄影比赛,正在走向终结。举办过19届的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评选,到目前还没有任何动静,其历史,或许就此停顿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