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塔法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ni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六的黄昏,跟老婆在使馆区的马路上散步。远处一只麻灰色的老猫在栅栏里的枯叶间嗅着什么。
   “穆斯塔法!”我用一种特别设计的腔调叫了一声。
   那只麻灰色的猫应了一声,朝我跑过来。
   “它认识你!”老婆惊叫道。
   “我们一直在喂它。”
  
   穆斯塔法是我给它取的名字。
   因为利比亚使馆和约旦使馆就坐落在这条马路上,利比亚使馆还开办了一个小学,收的应该是阿拉伯世界里跟利比亚比较友好的几个国家的孩子。每到中午我们散步的时候,也正是学校放学的时候,家长们开着各种黑色的汽车来接他们。
   阿拉伯人的名字好取,来来回回总是那么几个,倒腾着来。
   “你信不信?我叫一个名字,肯定有孩子答应。”我对一同散步的连政说。
   连政还似乎有些不信。别不信,我说,那些男孩子的名字无外乎穆罕默德、阿里、尤素夫。
   一天我们故意问一孩子:“尤素夫在哪儿?”那孩子朝使馆里一努嘴,表示还没出来。
   穆斯塔法就住在这条马路上。因为阿拉伯世界的原因,我们给这只猫取了这么一个穆斯林名字。
   前两年,马路两端没设防,人们可以随便经过,不少附近工作的白领们端着猫粮来做善事。我们也喂,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食堂放大餐的时候,我们才带些好吃的给它。近两年,为了防恐,马路两端设了门,没证件还进不来,喂猫的人就少了,我们就只好吃饭的时候也得想着它。
   要是哪天食堂吃鱼了,我们会特意向食堂要个塑料袋,走到熟人桌前,开始为穆斯塔法化缘:替穆斯塔法谢谢各位大姨大姑,不吃的鱼头请放在这个袋儿里。
   虾也是穆斯塔法的最爱。有时候,我们收集了一大盒虾皮,就看它埋头苦吃,连谢谢我们都来不及。平时,它也是很有风度的,先谢谢我们,喵喵叫两声,跟着我们先来回走几步,然后才凑到食物前闻闻,也不急着吃,只是等我们走远了,才凑过去慢慢地吃,这斯文劲儿比猪强。不过,只有虾皮和鱼头,让它忘了“克己复礼”。
   猫在所有我们熟知的动物里,是最爱干净、最体面的动物。比如,它要坚持每天都用猫爪洗脸,自己掩埋排泄的秽物。不像狗,逮着个突出物,比如汽车轮胎,就抬起后腿酣畅一番。这一方面说明猫有猫品,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依然没有完全被奴化,仍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这些喜欢思索的人类:所有的动物对自己的“形象”都有一番设计,有时候是为了防身,有时候是为了适应环境,很多时候可能是为了吸引异性,可能还有更高层级的东西,比如为了尊严和面子。这得留待动物学家去好好研究了。
   初见穆斯塔法的时候,还是三年前。它形容干涩,毛发杂乱,一副病容,站在路边的树叶间,身体的前半部分往后收缩,警戒地听着我们的议论。
   “是个病猫。”老张判断。
   给穆斯塔法带了几次吃食后,它对我们的戒备心稍有松弛。叫它一嗓子,它也弱弱地喵一声,以示回应,依然是一副病容的样子,缓缓地在草叶间搜寻着什么。
   一段时间,穆斯塔法消失了,十多天不见踪影。
   “没活下来”,我们都这么判断。
   突然一天,一只小猫出现在放食盘的地方。小猫的毛色跟穆斯塔法一样,只是更鲜亮,有松鼠的花纹。小猫毫无戒备心地跟着我们,叫声清亮,要吃的。这时候,我们才发现,穆斯塔法是一只母猫,它是休产假去了。
   生产后的穆斯塔法身体更弱,叫声更软,但是精神状态似乎好些了,对我们的戒备心也弱了很多。听到我们呼唤它的阿拉伯名字,它一边应着,一边迎上来,在我们行进的路上来回扭着麻花地走着S,表示着对我们的欢迎和信任。
   我们带的东西更多了,特别是吃大餐的时候,动不动就弄一大塑料袋鱼刺、鱼头。第二天一看,啥也没有留下,盘子似乎被舔过一样,干干净净。
   其实,这条路上除了穆斯塔法母子,还有好几只猫。
   一只黑的大个子,长得粗壮有力,眼睛蓝黑色,非常警觉机敏。我们给它取了一个独裁者的名字:萨达姆。萨达姆对这个名字不认账,它毫不理会我们的呼唤,永远跟我们保持彻底安全的距离。
   还有一只金黄色的大猫,身体比萨达姆还粗壮,只是它不像萨达姆那样野性十足,而是一副养尊处优的样子,蹲在约旦使馆外的墙头上,十分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们叫它“穆罕默德”。我们叫一声,它冷淡地一龇牙,发出短促的信号,清晰地表达它的优越感。
   还有一只浅黄色的貓,是标准的中国大黄猫咪。估计它是穆斯塔法的大孩子,我们给它取名玛利亚。玛利亚出落得一个大姑娘的样子,性格温顺,毛色淡黄明亮,黄白间杂。玛利亚很少露面,估计正是谈恋爱的年纪,不会久居一地的。
   除了喵星人,这条马路上还住着很多的鸟,灰喜鹊、花喜鹊、乌鸦、八哥、鹩哥、麻雀,还有好几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它们也来分享穆斯塔法充足的食物,帮着践行“光盘行动”。
   我们不是真正的爱猫一族,只是利用散步之便,顺带着给猫带些吃食,也因此跟另外一种生灵建立了某种联系,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它们的生存状态。
   显然,穆斯塔法是一只典型的猫,它有猫科动物的所有品行,并不是我们认为的一只孱弱的病猫。一次,我们带了好吃食,可是不见猫影,就叫了一声“穆斯塔法”,只见从20米外的围墙上,“嗖”的一声,一个麻灰色的身影从两米高的墙洞里一跃而下。
   星期一的中午,是穆斯塔法惯常的在我们面前撒欢儿的时候。估计是周末没人喂,这时候,我们带来的食物便成了“雪中送炭”。穆斯塔法在我们身前身后一纵一跳地跑着。
   猫应该也能表示感谢,不然的话,它为什么要那么纵跳着在我们面前跑呢?它肯定是在表示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愫。
   不过,大部分时间,穆斯塔法还是显示着它的稳重和淡定。有时候好几天不露面,让巴心巴肝地提溜着一大袋子鱼头的我们显得十分落寞;有时候虽然它就在眼前,但是对我们带的吃食并没有显示出必要的热情和感激,甚至有点冷漠。这让我们很受伤。
   “猫是奸臣!”老张说。
   在食堂里,不少同事也这么说。
   狗肯定是忠臣,但猫是奸臣吗?穆斯塔法是吗?
  责任编辑 张 哲
其他文献
外婆没有见过春天。她的眼睛生来不见光,不知道春天的样子。   外婆想象不出世界的颜色,在她的印象里,春天的颜色是叽叽喳喳的,冬天的颜色是呼呼的,春风的颜色是叽昂叽昂的。狗的颜色是悠长的,鸡鸣的颜色是白色的。一年四季,各种各样的颜色,在外婆的耳朵里上跑下窜。颜色悠远飘忽。鸡鸣五更天,狗吠十里地。村庄的颜色,在外婆的耳朵里,一点一滴地做着记号。几十年来,做着各种比对。   村庄的春天,是在外婆的颜
期刊
白狐rn清明时节,一夜罕见的鹅毛大雪,把野马山捂了个严严实实.雪不化,麦子也就无法种下去.小屯子的人憋了一冬,早就急着要干点什么了.rn天亮时,独眼王炮肩扛着“撅把子”①,
期刊
期刊
1rn当我快步走进办公楼里时,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我在双海市殡仪馆工作十八年了,早就习惯了每天闻着消毒水味开始新一天的工作.rn我的一只脚刚刚跨上楼梯,就听到一阵
期刊
只要是碎舅来,不管是下午还是深夜,母亲第一句话总是问他“吃了没”?母亲从没换过别的词,她似乎也不打算换。为此,刚升小学三年级开始上了几天作文课的弟弟,从炕上爬起来,当着碎舅的面纠正母亲:“妈,你能不能讲点逻辑,这三更半夜的问碎舅吃了没,到底指的是明天的早饭还是今天的晚饭?”母亲顺手会砸向弟弟一些物什:“给你的逻辑。”有次,母亲手里拿着顶门杠,刚给碎舅开门还没放下,要不是碎舅反应快将顶门杠抓住,母亲
期刊
柳萌先生离开我们四年了.rn四年的光阴,岁月轮转,晨昏交替,日子像秋天的落叶铺满一地,我依然没有能够把这一份忧伤安放.它是一眼苦涩的泉,会在不经意间汩汩冒出不尽的思念,淹
期刊
六七月,群芳谢尽,却正是北京槐花盛放的日子。   今年雨水多,往往一场骤雨过后,槐花打落一片,如筛过的黍米,细细簌簌、密密匝匝铺满一地,浅白、微绿、轻黄砌在一起,合着零星碎雨,透着清雅的香,实为盛夏北京一道胜景。正如郁达夫盛赞的,京城“最有味儿”的:“仲夏落雨,槐花儿开放的时节。当风舞槐花之时,似漫天飞雪,美了这世间。”   民间有“槐落三度”之说,而北京槐花起落至少有两度。只不过,那些赶趁三
期刊
1  付吉贤要动钱。  按说,可以绕过柳忠林。偏偏,柳忠林这人,不好绕。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有些时候,他想绕;有些时候,他不想绕。比如,能够提上常委会的,就不想繞。尽管柳忠林十二分的不同意,连县政府常务会也拒绝上。付吉贤有的是办法,直接上常委会好了,十一个常委,事先协调协调,还形不成决定?形成了决定,你柳忠林敢不办?  柳忠林当然不会硬顶,包括拒绝上县政府常务会,软拖,有的是办法。付吉贤也有的
期刊
感谢我的影子  这么多年始终陪伴着我  从未对我的脚踝说累  感谢镜子  感谢它的诚实  和狮子般耐心的等待  感谢“祖国”这个称谓  即便使用某种可怕而危险的语言  我也愿意用祖先发腐发白的骨头起誓  我对她的爱是如何深沉  从北方到南方的路 从西方到东方的河  所有发霉的早晨与生锈的黄昏  你包含有我已经使用和将要使用的所有语词  你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且是每一个人  感谢美酒与劣酒  让我偶
期刊
《信使》是铁凝奉献给我们的短篇新作。友谊与尊严,是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女主人公李花开对友谊和尊严的守护,惨烈悲壮,石破天惊。“要么死得更快,要么活得更好。”这是属于不向生活低头的句子,也是进入整部小说的密码——是什么力量让李花开如此决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硬是从房顶一跃而下?读了这篇小说,你不仅会为李花开的壮举,也会为铁凝作品所隐含的力量深深感动……  四月的这个下午, 空气清透,雾霾不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