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遵义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建立了专业化的学生档案工作队伍,选择恰当的建档时间,明确心理档案内容的来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数据采集,科学谨慎的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最后整理资料,装订入档,初步建立了遵义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以期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作出贡献,并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出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档案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31-01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智能的发展,而且影响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以往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在使用SCL-90量表对某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上[2],实际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的比较少见,具体到遵义市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也鲜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并分析心理健康档案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着重在对遵义市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以了解遵义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为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以期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出一定贡献。
但由于各中学学生人数众多,心理档案要想做到客观、系统、适用,而且具有持久性,必须选择专业人员建构专业的建档队伍,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时机确定心理档案的具体内容,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1 建立专业的建档队伍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成功建立,离不开科学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就要求从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都是不够完善的,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建立一支较强的专业建档队伍是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所必须的。为此,我们举办了多场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帮助相关人员深入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在把握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专业疏导;此外,我们还重点为其讲述心理建档的相关知识,以确保遵义市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顺利完成,并为其储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专业的建档队伍。
2 选择恰当的建档时间
中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我们认为新生入学中期进行测试比较合适,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应该已经了解与适应新的环境;而部分同学的不适问题也可能初露端倪,此阶段测查就可以在问题尚未明朗化、严重化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测试前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让其了解心理建档的意义。在本次建档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三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作为我们的建档对象,选择了本学期中期作为我们的建档时间。
此外,我们还要清楚地意识到处在发展阶段中的中学生,其身心发展特点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中学生心理档案不是一次性的心理调查结果的历史记录。我们应持续跟踪、敏锐地发现问题,要定期、不定期地更新心理档案内容,加强对学生心理档案的补充和完善。
3 确定心理檔案的内容,多方位综合搜集资料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一定要适合中学生的发展,并且尽可能全面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因此,中学生心理档案不仅要涉及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还要包括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具体如下。
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背景资料,以及学生在校状况。具体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在校学习状况、家庭生活环境、个人专长”等等用以帮助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诊断。
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普查的测试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心理状态资料的搜集,包含心理健康状况,心智发展水平,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以及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在此阶段最为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在此次建档过程中我们选取了更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心智发展水平主要考察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可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进行个别测试,也可以采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和卡特尔团体智力测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应着重考察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于1991年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可以很好的反映与学习活动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至于个性特征的测验,大多采用卡特尔个性测验16PF和CPQ来建立学生的个性特征资料。在此次建档过程中,针对心智发展水平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我们主要是在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一部分进行定性考查,采取学生自评、相关教师及父母印证的方法,力求省时省力高效地取得有效信息。
学生咨询记录,包括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交流的文字记录,建议及反馈等信息,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心理异常或疑似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加入学生家长意见等。只有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档案,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
4 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教育对策
在采用多种方法搜集了学生资料后,就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解释,并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教育培养上的建议。
对心理测验所获得的定量资料,相关人员要按照测验所提供的评分标准及其常模进行客观公正的统计分析,并与其他定性资料进行统合,共同解释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仅要描述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可能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价,最为重要的是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围绕如何发展能力、培养创造力、优化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以及指导升学或就业等方面来提出教育培养建议或辅导策略。
5 整理资料,装订入档
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电脑软件式,文本式又有档案袋和专项卡片两种方式。电脑软件的形式,可以减少差错,防止资料丢失,保证资料管理的准确规范、安全可靠,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次建档我们采取的是文本式,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专属的档案袋,档案袋中包含学生填写的各种心理健康档案调查表和测试表、学生咨询记录以及教育培训建议等等。心理档案建成后,由专人保管,切实做到严格保密。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7.
[2]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41(1):69-78.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档案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31-01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智能的发展,而且影响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以往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在使用SCL-90量表对某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上[2],实际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的比较少见,具体到遵义市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也鲜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并分析心理健康档案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着重在对遵义市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以了解遵义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为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以期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出一定贡献。
但由于各中学学生人数众多,心理档案要想做到客观、系统、适用,而且具有持久性,必须选择专业人员建构专业的建档队伍,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时机确定心理档案的具体内容,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1 建立专业的建档队伍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成功建立,离不开科学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就要求从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都是不够完善的,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建立一支较强的专业建档队伍是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所必须的。为此,我们举办了多场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帮助相关人员深入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在把握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专业疏导;此外,我们还重点为其讲述心理建档的相关知识,以确保遵义市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顺利完成,并为其储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专业的建档队伍。
2 选择恰当的建档时间
中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我们认为新生入学中期进行测试比较合适,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应该已经了解与适应新的环境;而部分同学的不适问题也可能初露端倪,此阶段测查就可以在问题尚未明朗化、严重化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测试前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让其了解心理建档的意义。在本次建档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三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作为我们的建档对象,选择了本学期中期作为我们的建档时间。
此外,我们还要清楚地意识到处在发展阶段中的中学生,其身心发展特点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中学生心理档案不是一次性的心理调查结果的历史记录。我们应持续跟踪、敏锐地发现问题,要定期、不定期地更新心理档案内容,加强对学生心理档案的补充和完善。
3 确定心理檔案的内容,多方位综合搜集资料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一定要适合中学生的发展,并且尽可能全面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因此,中学生心理档案不仅要涉及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还要包括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具体如下。
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背景资料,以及学生在校状况。具体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在校学习状况、家庭生活环境、个人专长”等等用以帮助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诊断。
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普查的测试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心理状态资料的搜集,包含心理健康状况,心智发展水平,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以及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在此阶段最为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在此次建档过程中我们选取了更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心智发展水平主要考察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可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进行个别测试,也可以采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和卡特尔团体智力测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应着重考察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于1991年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可以很好的反映与学习活动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至于个性特征的测验,大多采用卡特尔个性测验16PF和CPQ来建立学生的个性特征资料。在此次建档过程中,针对心智发展水平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我们主要是在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一部分进行定性考查,采取学生自评、相关教师及父母印证的方法,力求省时省力高效地取得有效信息。
学生咨询记录,包括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交流的文字记录,建议及反馈等信息,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心理异常或疑似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加入学生家长意见等。只有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档案,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
4 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教育对策
在采用多种方法搜集了学生资料后,就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解释,并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教育培养上的建议。
对心理测验所获得的定量资料,相关人员要按照测验所提供的评分标准及其常模进行客观公正的统计分析,并与其他定性资料进行统合,共同解释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仅要描述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可能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价,最为重要的是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围绕如何发展能力、培养创造力、优化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以及指导升学或就业等方面来提出教育培养建议或辅导策略。
5 整理资料,装订入档
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电脑软件式,文本式又有档案袋和专项卡片两种方式。电脑软件的形式,可以减少差错,防止资料丢失,保证资料管理的准确规范、安全可靠,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次建档我们采取的是文本式,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专属的档案袋,档案袋中包含学生填写的各种心理健康档案调查表和测试表、学生咨询记录以及教育培训建议等等。心理档案建成后,由专人保管,切实做到严格保密。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7.
[2]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41(1):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