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的许多诗里都蕴含着哲理和禅机,这也许跟他长年学佛有关。苏轼热心佛学,结交了一些僧人,其中有个叫佛印的,和苏轼来往很多。苏轼从佛印那里受到了很多启发。
有一次,苏轼觉得自己读了许多佛经,对佛法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于是写了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在夸耀自己的修为境界。前两句意思是说,人们对佛陀顶礼膜拜,佛陀是天上的天,他的恩泽普及大千世界。后两句则说自己也像佛陀那样,“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也就是称赞、讥讽、毁谤、荣誉、利益、衰老、困苦、快乐。“我就像佛陀庄严安详地坐在紫金莲台上一样,这八样东西都不能让我有所动摇,都不能影响我的心情。”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佛陀,实际上,也在写自己达到了超然的境界。
写完之后,他把诗装在信封里封好,让书童送到对岸的归宗寺去给佛印看。他觉得这次佛印肯定会对他大加称赞的。想到这他就坐卧不安,一直站在楼台上眺望江面,盼着书童的船回来。终于,书童回来了。
苏轼急忙迎上去问:“佛印怎么说?”
书童说:“他没说什么,只是在你的诗下写了几个字,叫我拿回来。”说着,他把那封信交给苏轼。
苏轼打开信,只见诗的下方写着两个大大的字:放屁。他不禁火冒三丈,立刻雇船过江去找佛印。没想到,佛印早已吩咐人说今天不见客。苏轼一听更火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奔佛印的居所。到门口时,见房门掩着,举起手刚要敲门,忽然见门上贴着一张字条,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立刻醒悟到,是自己错了。原来,佛印那字条的意思是说:你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可是区区“放屁”两个字,就让你心急火燎地跑过来找我评理,怎么能说自己达到了超然的境界呢?
除了喜欢和佛印开开玩笑,聊聊佛法禅理,在生活中,苏轼也爱从小事中琢磨出哲理来,并体现在他的诗作中。比如这首关于弹琴的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讲了一个关于弹琴的道理:演奏出一支动听的乐曲,单有琴不行,单有指头弹也不行。更进一步去想,它还包含了关于艺术创作的道理:弹琴不难学,有指头的人都会弹出声响,可为什么有的人弹奏出的乐曲好听,有的人弹奏的乐曲难听呢?
赏读报告单
谁也不能单独存在
苏轼在弹琴的过程中,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说琴声发自琴本身,那么把琴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如果说琴声是发自手指,为什么离开琴的时候手上就发不出琴声?琴是怎么发声的呢?从科学角度讲,用琴能演奏音乐,不光靠琴本身,还需要人的指头弹动,敲击琴弦,产生振动发声,再加上人的演奏技巧,才能奏出美妙的乐曲。
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万事都互相联系,相辅相成,这是天地间的规律。
有的事物之间联系密切,谁也离不开谁,就像琴,如果没有手指的弹奏,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件而已。而有些即使看起来相反的事物,其实也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比如白天和黑夜,对于人类来说同样缺一不可。
和同学相处也是这样,有些同学之间性格相似,爱好相同,这就有共同语言,容易玩到一块儿去。而性格完全不同的同学,也能成为好朋友,因为彼此可以互补,发挥各自的特长,而且因为两个人差别明显,还能更容易地从对方身上看清楚自己,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
写作启示录
多问几个为什么
“大康,你知道古代的五弦琴有哪五个音吗?”阿牛考大康。
“这还不简单?五音是宫、商、角、徵、羽。这可难不住我。”大康得意地说,他最近才加入了音乐兴趣小组。
“那你知道,琴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吗?”
“这……”大康挠挠头,这道题难住了他。
“等你学了声音的知识就知道啦,琴之所以能发出声音,靠的是振动。”阿牛向大康显摆自己的学习成果。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却不了解声音的原理,大康有点不好意思。阿牛安慰他:“别自责啦,这道题连大诗人苏轼也做不来呢。”
“你怎么知道?”大康吃惊地问,“难道你会穿越,亲口问过苏轼吗?”
“不需要会穿越,苏轼的一首诗里说啦:‘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你看,声音从哪儿来,苏轼不是也没搞明白嘛。”
“原来是这样,看来苏轼虽然很会写诗,但在科学上的水平跟我差不多嘛。”大康感觉轻松了不少。
“不过苏轼虽然搞不懂琴声从哪儿来,却能写出一首富有哲理的琴诗,这就比你大康高明了。”阿牛说。
“这倒是,人家是文豪嘛。”大康说,“不过我好像得到了一个启发。”
“什么启发?”
“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从何说起?”阿牛有些摸不着头脑。
“想想看,苏轼虽然不了解琴的发声原理,却能写出与此相关的好诗,这都是因为他懂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大康侃侃而谈。
“琴放在琴匣中自然不出声,光有一手弹琴的技巧,却没有琴,也弹不出美好的乐曲,这都是人人皆知的事情,然而只有苏轼捕捉到了这些现象,并把它们呈现在诗里,这都是因为他在弹琴时思考了琴声从哪儿来这个问题。”
“对,我们每周都上音乐课,也常听演奏,可每次写作文时,都抱怨没话可写,原来都是因为缺乏好奇心,想不出新的问题。”阿牛感慨地说。
“是呀,写作文离不开思考,可思考是从问问题开始的。换句话说,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写起文章来自然也就容易了,起码不会为写什么犯愁。”大康说。
“对,下次我听完音乐会,也问问为什么,写一篇《声音来自哪里》。”
“你这可不是好奇爱问,而是拾人牙慧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再问问别的‘为什么’。”
“别的‘为什么’?”
“对呀,比如说你去听音乐会,单从乐器上说,一场音乐会上有哪些乐器,它们的声音都分别是什么样儿的,有哪些区别,都是怎样演奏的……问题太多了。问得越多,你对音乐会的了解就越深入,越具体,这样写起作文来,还会犯难吗?”
有一次,苏轼觉得自己读了许多佛经,对佛法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于是写了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在夸耀自己的修为境界。前两句意思是说,人们对佛陀顶礼膜拜,佛陀是天上的天,他的恩泽普及大千世界。后两句则说自己也像佛陀那样,“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也就是称赞、讥讽、毁谤、荣誉、利益、衰老、困苦、快乐。“我就像佛陀庄严安详地坐在紫金莲台上一样,这八样东西都不能让我有所动摇,都不能影响我的心情。”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佛陀,实际上,也在写自己达到了超然的境界。
写完之后,他把诗装在信封里封好,让书童送到对岸的归宗寺去给佛印看。他觉得这次佛印肯定会对他大加称赞的。想到这他就坐卧不安,一直站在楼台上眺望江面,盼着书童的船回来。终于,书童回来了。
苏轼急忙迎上去问:“佛印怎么说?”
书童说:“他没说什么,只是在你的诗下写了几个字,叫我拿回来。”说着,他把那封信交给苏轼。
苏轼打开信,只见诗的下方写着两个大大的字:放屁。他不禁火冒三丈,立刻雇船过江去找佛印。没想到,佛印早已吩咐人说今天不见客。苏轼一听更火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奔佛印的居所。到门口时,见房门掩着,举起手刚要敲门,忽然见门上贴着一张字条,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立刻醒悟到,是自己错了。原来,佛印那字条的意思是说:你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可是区区“放屁”两个字,就让你心急火燎地跑过来找我评理,怎么能说自己达到了超然的境界呢?
除了喜欢和佛印开开玩笑,聊聊佛法禅理,在生活中,苏轼也爱从小事中琢磨出哲理来,并体现在他的诗作中。比如这首关于弹琴的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讲了一个关于弹琴的道理:演奏出一支动听的乐曲,单有琴不行,单有指头弹也不行。更进一步去想,它还包含了关于艺术创作的道理:弹琴不难学,有指头的人都会弹出声响,可为什么有的人弹奏出的乐曲好听,有的人弹奏的乐曲难听呢?
赏读报告单
谁也不能单独存在
苏轼在弹琴的过程中,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说琴声发自琴本身,那么把琴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如果说琴声是发自手指,为什么离开琴的时候手上就发不出琴声?琴是怎么发声的呢?从科学角度讲,用琴能演奏音乐,不光靠琴本身,还需要人的指头弹动,敲击琴弦,产生振动发声,再加上人的演奏技巧,才能奏出美妙的乐曲。
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万事都互相联系,相辅相成,这是天地间的规律。
有的事物之间联系密切,谁也离不开谁,就像琴,如果没有手指的弹奏,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件而已。而有些即使看起来相反的事物,其实也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比如白天和黑夜,对于人类来说同样缺一不可。
和同学相处也是这样,有些同学之间性格相似,爱好相同,这就有共同语言,容易玩到一块儿去。而性格完全不同的同学,也能成为好朋友,因为彼此可以互补,发挥各自的特长,而且因为两个人差别明显,还能更容易地从对方身上看清楚自己,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
写作启示录
多问几个为什么
“大康,你知道古代的五弦琴有哪五个音吗?”阿牛考大康。
“这还不简单?五音是宫、商、角、徵、羽。这可难不住我。”大康得意地说,他最近才加入了音乐兴趣小组。
“那你知道,琴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吗?”
“这……”大康挠挠头,这道题难住了他。
“等你学了声音的知识就知道啦,琴之所以能发出声音,靠的是振动。”阿牛向大康显摆自己的学习成果。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却不了解声音的原理,大康有点不好意思。阿牛安慰他:“别自责啦,这道题连大诗人苏轼也做不来呢。”
“你怎么知道?”大康吃惊地问,“难道你会穿越,亲口问过苏轼吗?”
“不需要会穿越,苏轼的一首诗里说啦:‘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你看,声音从哪儿来,苏轼不是也没搞明白嘛。”
“原来是这样,看来苏轼虽然很会写诗,但在科学上的水平跟我差不多嘛。”大康感觉轻松了不少。
“不过苏轼虽然搞不懂琴声从哪儿来,却能写出一首富有哲理的琴诗,这就比你大康高明了。”阿牛说。
“这倒是,人家是文豪嘛。”大康说,“不过我好像得到了一个启发。”
“什么启发?”
“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从何说起?”阿牛有些摸不着头脑。
“想想看,苏轼虽然不了解琴的发声原理,却能写出与此相关的好诗,这都是因为他懂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大康侃侃而谈。
“琴放在琴匣中自然不出声,光有一手弹琴的技巧,却没有琴,也弹不出美好的乐曲,这都是人人皆知的事情,然而只有苏轼捕捉到了这些现象,并把它们呈现在诗里,这都是因为他在弹琴时思考了琴声从哪儿来这个问题。”
“对,我们每周都上音乐课,也常听演奏,可每次写作文时,都抱怨没话可写,原来都是因为缺乏好奇心,想不出新的问题。”阿牛感慨地说。
“是呀,写作文离不开思考,可思考是从问问题开始的。换句话说,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写起文章来自然也就容易了,起码不会为写什么犯愁。”大康说。
“对,下次我听完音乐会,也问问为什么,写一篇《声音来自哪里》。”
“你这可不是好奇爱问,而是拾人牙慧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再问问别的‘为什么’。”
“别的‘为什么’?”
“对呀,比如说你去听音乐会,单从乐器上说,一场音乐会上有哪些乐器,它们的声音都分别是什么样儿的,有哪些区别,都是怎样演奏的……问题太多了。问得越多,你对音乐会的了解就越深入,越具体,这样写起作文来,还会犯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