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肖培东老师说:“杨绛先生的《老王》,是一曲淳朴人性的颂歌,还是一段精神灵魂的拷问。是一腔情感收支不对等下的自责,还是一则正义良知反思中的呐喊。”这段文字给了我极好的启示。于是,我站在“文化教学”的角度,抓住文中的“愧怍”,让学生去理解老王和杨绛一家的善心和善行;去感悟杨绛先生这样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省;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自我,激发他们去关注乃至帮助现实生活中的弱势人群;以期完成这一经典篇目的文化透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文化主题:正直心灵的痛苦自省。文化意义:唤醒;反思;关爱。
教学目标:
1.咬文嚼字,理解老王和杨绛一家的善心和善行。
2.知人论世,体悟作者的“愧怍”之情,体察智者的人文关怀。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关注并帮助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愧怍”,引导学生反思,关爱弱者。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的“愧怍”之情,体察智者的人文关怀。
教学方法:圈点批注、读写结合、小组讨论、资料助读等。
教学准备:
教师——《老王》相关背景资料、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等。
学生——①熟悉学案内容:生字词语,作家作品,相关背景;②一个练笔本。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绛”眼识人——“绛”语思愧—“绛”心比心。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扬州是一座用文人笔尖滋润出来的城市。在她临近的无锡,也是佳人如玉、琼花似雪、文人荟萃。比如著名的学者,作家杨绛先生就生于此。今天,我有幸能和一样富有灵性的你们一同走进她的文字,去触摸她的内心世界。
二、“绛”眼识人
(一)“绛”眼看老王
1.老王哪些地方不幸?
(1)收入低,没有保障。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2)身体方面残疾。“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3)家庭缺乏温暖,关怀。“有个哥哥,死了,有兩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4)社会的排斥。“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2.这个不幸者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1)老实厚道。“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2)善良淳朴。“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3)知恩图报。病重送香油鸡蛋。
(二)“绛”眼看自己
1.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幸运的人”指谁? ——杨绛
2.这个“幸运的人”一家都为老王做了些什么事?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我”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他大瓶鱼肝油。
(3)老王再客气也付他应得的报酬。
(4)三轮改平板,关切地询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3.你认为当时的杨绛一家真的“幸运”吗?
不是的。结合作者一家在文化大革命的遭遇以及文章中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可知他们并非幸运的人。
三、“绛”语思愧
1.杨绛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
你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可以找到杨绛“愧怍”的原因?请你勾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并批注你的体会。
(1)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2)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3)“我也不懂,没多问。”
小结:“我”没理解老王的真心真情;情感收支不平等;我对老王的关爱不够。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境况,你认为杨绛有没有必要“愧怍”?为什么?
应该,她对老王还不够好。
不该,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3.“几年过去了”,杨绛为什么还要写《老王》大谈“愧怍”,她的目的是什么?
(PPT出示:杨绛写完《干校六记》,把稿子给我看了一遍。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作于心。)
杨绛先生之所以写《老王》,与钱钟书的这段话大有关系,那么,愧怍的矛头也自然应该指向“旗手、鼓手、打手”们。但杨绛先生却绝不肯说,她只忏悔自己。“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是一位智者“正直心灵的痛苦自省”。以自我忏悔的方式,提醒文革中的忏悔健忘者。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在于唤醒。
四、“绛”心比心
学了本文,你从杨绛先生身上感悟到了哪些人性的光辉?请拿出你的练笔本,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老王 杨绛 唤醒
不幸 同情 反思
善良 愧怍 关爱
肖培东老师说:“杨绛先生的《老王》,是一曲淳朴人性的颂歌,还是一段精神灵魂的拷问。是一腔情感收支不对等下的自责,还是一则正义良知反思中的呐喊。”这段文字给了我极好的启示。于是,我站在“文化教学”的角度,抓住文中的“愧怍”,让学生去理解老王和杨绛一家的善心和善行;去感悟杨绛先生这样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省;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自我,激发他们去关注乃至帮助现实生活中的弱势人群;以期完成这一经典篇目的文化透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文化主题:正直心灵的痛苦自省。文化意义:唤醒;反思;关爱。
教学目标:
1.咬文嚼字,理解老王和杨绛一家的善心和善行。
2.知人论世,体悟作者的“愧怍”之情,体察智者的人文关怀。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关注并帮助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愧怍”,引导学生反思,关爱弱者。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的“愧怍”之情,体察智者的人文关怀。
教学方法:圈点批注、读写结合、小组讨论、资料助读等。
教学准备:
教师——《老王》相关背景资料、教案、学案、教学课件等。
学生——①熟悉学案内容:生字词语,作家作品,相关背景;②一个练笔本。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绛”眼识人——“绛”语思愧—“绛”心比心。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扬州是一座用文人笔尖滋润出来的城市。在她临近的无锡,也是佳人如玉、琼花似雪、文人荟萃。比如著名的学者,作家杨绛先生就生于此。今天,我有幸能和一样富有灵性的你们一同走进她的文字,去触摸她的内心世界。
二、“绛”眼识人
(一)“绛”眼看老王
1.老王哪些地方不幸?
(1)收入低,没有保障。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2)身体方面残疾。“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3)家庭缺乏温暖,关怀。“有个哥哥,死了,有兩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4)社会的排斥。“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2.这个不幸者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1)老实厚道。“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2)善良淳朴。“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3)知恩图报。病重送香油鸡蛋。
(二)“绛”眼看自己
1.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幸运的人”指谁? ——杨绛
2.这个“幸运的人”一家都为老王做了些什么事?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我”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他大瓶鱼肝油。
(3)老王再客气也付他应得的报酬。
(4)三轮改平板,关切地询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3.你认为当时的杨绛一家真的“幸运”吗?
不是的。结合作者一家在文化大革命的遭遇以及文章中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可知他们并非幸运的人。
三、“绛”语思愧
1.杨绛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
你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可以找到杨绛“愧怍”的原因?请你勾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并批注你的体会。
(1)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2)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3)“我也不懂,没多问。”
小结:“我”没理解老王的真心真情;情感收支不平等;我对老王的关爱不够。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境况,你认为杨绛有没有必要“愧怍”?为什么?
应该,她对老王还不够好。
不该,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3.“几年过去了”,杨绛为什么还要写《老王》大谈“愧怍”,她的目的是什么?
(PPT出示:杨绛写完《干校六记》,把稿子给我看了一遍。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作于心。)
杨绛先生之所以写《老王》,与钱钟书的这段话大有关系,那么,愧怍的矛头也自然应该指向“旗手、鼓手、打手”们。但杨绛先生却绝不肯说,她只忏悔自己。“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是一位智者“正直心灵的痛苦自省”。以自我忏悔的方式,提醒文革中的忏悔健忘者。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在于唤醒。
四、“绛”心比心
学了本文,你从杨绛先生身上感悟到了哪些人性的光辉?请拿出你的练笔本,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老王 杨绛 唤醒
不幸 同情 反思
善良 愧怍 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