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之困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的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的确,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了,人们在追求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在探索着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试想通过这种新的模式来彻底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现状,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生力军。课程更新的滞后问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从课程改革入手。只有推进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高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也为今后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由此,新课程改革也应运而生。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最先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已经有七年了,许多省、市都有较丰富的改革经验。重庆市的新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市的新课程改革也迫在眉睫,从今年秋季开始已全面铺开,各地的新课标培养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我区暑期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已接近尾声,听了专家们的演讲,笔者受益匪浅。
  1 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影响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
  随着教育的发展,现行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益突出。以前听到的教育大省,教育大县,都是以高考成绩作为评比的唯一标准。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宣传高考状元,政府或企业单位出多少奖金奖励这些“佼佼者”,这就直接推动了教育的应试行为。又如有些政府对学校的评比,就是以高考上重点线人数多少来确定排名和奖励,若考上清华、北大这些名校,则奖励学校几百万元,最终造成“优秀”教师往那儿挤,“优秀”学生往那儿考。前一段时间出现的高考大移民,就是例证。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需要以特定的师资力量以及物质基础为支持,倘不具备这样的力量和基础,实施就会受阻。譬如,时下的许多评价案例会建议师生在网上交流,或者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运用条件充分的实验室的情况下进行,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不具备这种条件的地区、学校、教师、学生们的望洋兴叹。如果有些建议竟然让绝大部分的实践者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那就只是无的放矢了。当然,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和政策倾斜更是造成农村学校严重落后的主要原因,而政府的行为起着关键作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如果没有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支持,势必造成新一轮的教育混乱局面。作为学校的校长,不得不按政府领导下达的升学指标办学,老师不得不按校长下达的升学指标执教,而一线教师也只能以应付的教学形式推进新课程改革,实则仍是应试教育。本次只从培训教师的层面去推行改革,不但改革的效果得不到保证,还有可能招致新一轮不公平教育制度的出现。
  2 新课程改革不应只是教育系统内部改革,而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这几年来,并没有看到社会上出现大量对改革成果的高度评价,而且在教育系统内部也是热论不断。为了这次改革,有的省市居然一拖再拖,不愿改革;笔者认为,不是那些省市不愿求进,而是考虑到改革的难度和意义孰重孰轻,改革的代价和效果,成本和效益是否合算,似乎还没有让人们觉得是非做不可的事,做了一定会好吗?部分学者对以前的教材仍有高度评价,因此改革的必然性受到挑战。这次虽然教委很重视,但对社会需求来说,似乎可有可无;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更像不关他们的事。在这些社会大众面前没有表现出很好的效果或成才压力之前,谁都不愿涉入这个漫长的征途之中。
  3 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性,是阻碍改革推行的重要原因
  虽然,许多走在新课程改革前列的省市,他们的考试制度及评价体系很明确;但在我们这里,大家都还有点迷茫。在这次新课程改革培训之初,许多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本质的问题,“高考变不变?” “怎样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还是以综合能力表现为主,评价学生谁更科学也没有定论。如今,在高考改革未明朗的前提下,严厉推行教学和课程改革,好像只是教育工作者们的一腔热情,而非社会的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虽然教师能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但考试制度在那里明摆着,在新课程的考试形式还没有出台之前,又有多少教师能真正放下应试而搞素质教育呢?虽然教师应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但评价体系的不明确,就决定了教师在改革路上能行多远的问题。
  4 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改革的效率和成果
  现在最后几个参与改革的省市,刚好是西部几个比较落后的地区在推行。前几年,在教育系统内稍有能力的人士,有的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或去企业搞经济,有的直接到东部沿海城市去从事教育,还有的青云直上提拔走了。现在留存下来的教师,教育教学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普遍受到质疑。远的不说,就拿这次培训的作业来说,有些教师根本就没有真正思考过题目内容,而是利用网络这个资源优势,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事,而且有些还是优秀作业呢?现在有学校流传的一句话是“会教书的都去搞管理、当领导,不会教书的留下来锻炼和深造。”虽然不尽是这样,但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对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下转第16页)(上接第11页)
  5 学生对改革的不知情、不了解、不配合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难题
  改变教学观念,先从老师抓起,这无可厚非。虽然老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操作者,而实际上,学生才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如果这次改革没有学生的参与,将只能停留在理想的层面上。学生如果没有感觉到自己因改革而得到好处,他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去支持这种改革、跟进这种改革、配合这种改革,如果课程改革只依耐于老师的业务素质,则这种改革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教师负重前行,学生逍遥自得,家长冷面处之,改革的结果就可想而知。教育问题不只是教师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
  当然,学生如何看待这次新课程改革,这是教育改革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教师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程改革必须具有统一性、规范性,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形成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的世界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等单维目标的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然而这一切都必须是学生与教师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艰臣任务。
  总之,改革都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只有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教师地位的提高,社会对改革的参与才是这次改革成功的有力保障。虽然我对这次的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充满信心,但毕竟想到了以上种种原因,还是会有诸多疑虑,希望能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不管怎样,既然坐上了改革这条大船,我必将倾注自己的心血来支持这次改革,为这次改革多宣传,多鼓气。最后,祝愿新课程改革取得最大成功!
其他文献
在平面超声场中,由于菲涅尔和夫朗和费衍射,不管在近场区还是在远场区都形成强度的非均匀分布。在垂直于超声束的轴的截面上,强度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由于超声的生物效应的研
我们龙桥大队地处太湖之滨,紧靠苏州市郊。全大队共有8个生产队,1,357人,水稻田1,043亩,历史上是一年稻麦两熟。 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指引下,我们大队广大贫下
本文介绍了一种色彩丰富、快速简便的流场图形显示技术,具有八色十五区段的显示能力。以快速响应的组合式总压探头对流场中不同截面作高密度扫描,可以得到用不同颜色显示的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生的自律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生的行为特点,再介绍了培养初中生自律能力的意义,最后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自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自律能力是学生在接受教育以及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条件,又是决定学生以后是否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更好成绩的前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一、北大渠大队土壤基本特点北大渠公社位于焉耆盆地新三角洲中下部,北、西与农二师二十二团农场接壤,南临开都河,东抵博斯腾湖,地势较为平坦,略有起伏.而北大渠大队正处公
设计预补偿器 K(s),使G(s)K(s)或其逆实现对角优势是多变量乃氏阵列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本文叙述有关算法及其数学推导过程,并结合实例表明算法的实用性。 The design of
阿勃是我国目前大面积上种植的重要小麦良种,系1956年自国外引入,开始推广后,由于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锈性都很好,深受广大贫下中农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四川、云南、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探讨其在RA疾病活动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究脑恢复早期患者偏瘫侧上肢经过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变情况及观察偏瘫上肢康复治疗过程中正中神经F波参数变化规律,探讨运动功能恢复与肌电F波之
从1958——1962年进行的16次试验,行距(9.4—27寸)株距(2.3—18寸)对NC—2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缩小行距与缩小株距增加植株数量的增产效果是一致的。 各年各处的试验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