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也有许多相关观点,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语文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下面,笔者浅谈一下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析词品句渗透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课文中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段落,即“文眼”,有层次地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就要抓住“笑”一词引导学生分析。“笑”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十次之多,孔乙己两次出场都是在笑中走来,又在笑声中走去,特别是第二次来酒店是在人們的笑声中坐着用“手”走出来的,这是多么令人同情而可怜的人物。文中却用“笑”来为他做背景,可见封建制度对人们毒害之深,当时的人们又是多么麻木。这样以笑写悲更见其悲。这样从“文眼”入手挖掘出社会根源,使学生认清封建社会,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社会。
  二、指导朗读渗透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者思想感情可以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分析来领会,但是借助朗读来体会则更加具体可感,因为朗读是以声音作为载体把思想感情“物质化”了,对学生来说更直接更好接受,甚至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学生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如教学《苏姗·安东尼》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段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语段是:“法庭斗争”的辩护词。该生读得声情并茂。教师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现在再请他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时表情怎样,哪轻哪重……再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读。该生再读后,教师并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学着也开口读读这些话,结果学生也“喊道”“大声疾呼”慷慨陈词,振聋发聩。最后,教师又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至此学生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这位女性大无畏的气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的过程。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从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讨论争鸣渗透法
  对课文质疑必然伴随着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争鸣,而这样的思想碰撞正是把阅读引向深处的过程。如,上《愚公移山》一文,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愚公行为的“智”与“愚”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愚公面对的是工程浩大的两座巨山,路途遥远、工具简陋、人手少、移山计划可能会中断”,认为搬家更明智。有的则认为愚公贵在有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所必须大力提倡和积极发扬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是“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叶圣陶语),让学生“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从心里头说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不至于跟别人‘说长道短’”。在这样的讨论争鸣中,学生拨云见日明白了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讨论争鸣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得到了升华,既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又树立了学生的人生观,奏响了“文道合一”的乐章。
  四、知识迁移渗透法
  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文本之意、教授之意与学生所悟之意有机地串联起来,用简洁的课堂语言让课堂气氛活泼生动,让学生融入情景,投入感情地展开思维,达到“形散”与“神不散”的和谐统一。如《海燕》一课,当教师在讲析“愁”和“烟”所牵连的情感关系时,首先让学生谈对“愁”和“烟”的印象。学生所谈都是很表象的直觉,教师巧妙地引导,导出了“魂牵梦绕”一词,紧接着启问:“愁”和“烟”这一特点与什么东西相似?要求举出例句。学生思路一下打开了,有的答“麻”,如“剪不断,理还乱”;有的答“丝”,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师再提示“水”,学生随即答出“抽刀断水水更流”。这时老师一收,问:作者身居海外,愁什么?如烟的思念是什么?学生豁然开朗:这是绵绵地思念故乡,思念祖国的强烈爱国主义感情,于是,一堂课就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迁移自然地达到对主题的理解,对学生的德育也水到渠成了。
  五、言行感染渗透法
  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大大增强了,他们并不是对教师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而是特别注意在日常工作、学习的实践中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并从教师身上选取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可以具体地告诉学生如何想问题、如何行动、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事业。教师正是通过教学过程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言传”,还表现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身教”。“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所以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学生才会对教师发出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信任和敬佩,从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随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这正如俄国教育者乌申斯基说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是象油与水似的游离状态,截然分开,而是如水乳交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GPS导航定位设备测试的现状、GPS导航定位设备测试系统设计以及GPS导航定位设备测试和评估方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复习课是以整理所学知识、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有别于练习课,更有别于新授课。它一方面所要关注的是“整理”,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另一方面所要落实的是“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之目的,是学生对以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上市企业发展的好坏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它在提供就业机会、改善民众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改革开放政策持续推进
<正>台湾推进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1.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法律体系。台湾当局在台湾科技创新中始终扮演着引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推行一系列政策法规
<正>采取"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及致富能人担保"形式,既有效解决了单个农户不能提供有效抵质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困难,又降低了银行放贷成本和信贷风险,实现了地方政府、
超疏水性是指材料表面有显著的疏水、脱附、防粘、自清洁等性能。一般认为水滴与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材料表面即为超疏水表面。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
我比著名作家王跃文大十几岁,二十多年前他大学毕业,分在县政府当秘书,我在县广播站做记者,当时我和他都是风华正茂的文青,他视我为兄长,工作之余常来广播站玩。那时他就很爱
本报讯 “今天来南湖公园垂钓的游客还真不少。我来这里一是为了散心,再就是钓几斤鲜鱼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昨日,家住沭阳县南湖公园附近的宋大姐对笔者说。$$“全国休闲农业
报纸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句。历来论析颇多,或认为其是治经方法,不拘泥于烦顼的章句和训诂之学;或说这为治学态度,不在枝节问题上钻牛角尖
火星是除了月球之外,人类热情最大、探测和尝试登陆任务次数最多的外星球,也是最有希望、最有条件让人类首先登陆的行星. 从最早一次失败尝试,即1960年10月10日苏联发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