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纵向展开议论(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鱼虫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人们从读书中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人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得智慧和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处学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处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处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一个有机会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勸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作用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读书人是幸福人》
  技法点读
  此片段从“阅读能增加人的经历和经验”“读书更能感化与陶冶人的精神”与“读书更能导向崇高”三个方面,纵向展开议论,层层深入地证明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何为理想?赚大钱、娶美女为理想,博取功名为理想;报效国家为理想,改变世界为理想。但前者与后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前者为“小我”之理想,从个人出发,前进的目的只是单纯地幸福自我,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让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这样的理想并不能完全说错。但可怕的是,人是贪欲的动物,有很强的劣根性,往往获取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以致不择手段。有这样理想的人,在人生的路上遇到岔口时,往往会选择“捷径”。但你知道选择“捷径”,必然承受风险,甚至与自己一贯行事的准则背道而驰。错误往往是在刹那决定的。从刚开始的无心研究,潦草对待学术研究,一直到剽窃他人成果。学术腐败中骇人听闻的“故事”往往是一步之错的层层叠加所带来的严重结果。
  后者为“大我”之理想,这样的理想胸怀的是天下万民,所要改变、所要创造的是惠及万物之盛举。当袁隆平走向田野、俯身土地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而是怎么能让所有中国人吃饱饭。这便是“大我”的理想。一旦怀揣这样的理想前进,他的目光会是坚定的,他的步伐会是沉稳的,他不会因为屡次失败而怯懦地停下脚步。也不会因为急功近利而弄虚作假,因为虚假的成就解决不了真实的问题。只要想到自己的理想,他便会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却又无比的沉重,一切的困难都必须克服,一切的名利都淡如云烟。
  ——《“小我”与“大我”》
  技法点读
  本文指出当下学术界的浮世众生相与道德困境,揭示了理想追求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及其严重危害。作者通过“小我”与“大我”的对比,由小极大,由浅入深,对文章观点作了丝丝入扣、层层递进的剖析,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三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捧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省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护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捧与挖》
  技法点读
  此片段是说“捧”的危害。第一例,“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第二例,“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第三例,“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三个例证之间存在着由范围小到范围大、由个体危害到全民危害程度递增的递进关系。
其他文献
《孕妇和牛》一文,通过写不识字的孕妇艰难描画石碑上的字,来表现孕妇内心对文化知识的尊重,而她之所以尊重文化知识,又是源于她对孩子寄予的厚望,以及对于自己作為孩子母亲资格的自省。小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运用散文化的笔调,营造出一种温馨感人的氛围。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文章着重于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揭示,传达了
期刊
得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撕门牌”事件后,有些不舒服。尽管中文名字的发音对外国人而言确实有难度,但是能因此而将中文名字用这种极端方式否定吗?很显然,外国学生“撕门牌”的行为,是对中文名字的不认同,也是对中文的否定,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极不尊重!  当然,有人认为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件,但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一起“文化歧视”事件。换言之,是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中华文化的不尊重所致。究其根本,为
期刊
单田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语句曾经红遍中国,“单田芳评书”亦曾是彪炳数十年的文化符号。他的新老评书作品总共100余部,覆盖面达到全国530多家电台,收听人数将近7亿。作为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大家,单田芳以其独特的言语品评天下、指点江山,也精彩演绎着自己80年的智慧人生、60载的艺术人生。  单田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他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
期刊
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到过这样一件事:林肯父亲的一处农场里有一座小山,但是布满了许多石头。林肯父亲认为那是连接大山的小石头山,于是拒绝了林肯母亲搬走那些石头的建议。而就在父亲不在的某一天里,林肯母亲与林肯却把那些“小山头”轻易地搬走了,因为那些看似繁多绵延的小石头只是一些孤零零的石头!下面请看一个人的简历:  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丢了,想
期刊
鼓励“内容付费”毫无疑问是应该的。无论从知识產权保护,还是从互联网信息内容优化,“内容付费”都是一个有力的抓手,也必然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毕竟,技术变革让参与者的使用门槛不断降低,当技术工具成为“基础设施”,“内容为王”的价值必然日益凸显。事实上,从微信公号打赏开始,到近年来知乎LIVE等一系列知识分享平台的成功,足以印证“内容付费”的存在价值。  “内容付费”之所以受到青睐,最根本
期刊
我们都在寻找着归宿,夜以继日,不辞辛劳。  ——题记  “老四要把他爹接进大城市去住啦!”这个消息如炸弹一般,顿时引炸了全村人。  村里,有人摸摸自己半白的胡子,带点羡慕地说:“这下老爷子可享了清福了。”有人掸掸衣服上的灰,直起身子:“对呀,要是我家娃儿也像老四一样孝顺就行啦!”  当我老爸(也就是老四)扶着走路略有些蹒跚的爷爷出来时,全村人都带着笑,夸赞爷爺好福气。爷爷穿着新衣服,直直腰板,微微
期刊
朋友前几日悄悄告诉我,她在小区里觅得了一处“雅境”。好奇之余,我凑上去看了看她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也不过是一张石桌、一把石凳,再配上背后的一面已些许脱落的假山石而已。我不解,她的神情却满是向往,她说在这里可以很安静地读书练字,做一些平常很难静下心来去做的事。  我虽一瞬讶异,却也豁然明了了。朋友性格沉静,不喜热闹,这样的环境确实让她远离了平日里无法躲避的喧嚣。于她而言,的确非常适合。  人之一生,遇
期刊
舞娘垂首站在舞台上,身上只穿了一件红绸裙。裙子不长,但裙摆很宽,随意地叠靠在她小腿上,露出洁白的脚踝。  突然,音乐响起。第一拍极重,喝酒谈笑的大汉们惊了一下,看向了立在临时垒起的舞台上的、没化妆的女人。不,说她没有化妆是不准确的。她确确实实拿了黑笔粗粗地描了眼线。这使得她的眼部轮廓格外突出。但是,她闭着眼。  她开始随着音乐起舞。音乐是异国的调子,歌词理所当然的是外文,大汉们听不大懂,只是感到歌
期刊
近年来,江苏卷“现代文阅读”板块选用文体和试题类型相对固定: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内容为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不定期轮换。二是“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2010年以来,江苏卷已连续7年选择“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因可能在于论述类文本思想性、社会性、艺术性、学术性兼具,且具有一定深度;同时,论述类文本相对固定的体例也使考生便于复习和答题。在这些文体中,文艺评论专业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在
期刊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