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一眼千年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卫风·木瓜》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一场友谊,若随着时间流逝,信任和默契从不曾衰减,那番永以为好的情谊,便是人这一辈子在兜兜转转中几经锤炼,依然能够相信的那部分真。
  暑假里,中学同学兴致勃勃举办了一次聚会,可惜没有时间到场,却被聚会的各种照片、视频轮番混炸了好多天。那些天忍不住时不时地回忆起从前,有多少少年如今变了模样?有多少记忆埋在时光的深井里,如果不碰便永远也不会醒来?又有多少青春的友谊散落在了天涯?那些人中有曾经以为会永世为好的发小,曾经一起分享少年心事的小知己,曾经意气相投的铁杆,那些年曾经以为铁箍一般的友情,以为坚如磐石的心志,后来都被时间投放到遥远的过去里,纵然如今信息便利,期间和一些人经过寻寻觅觅又接上了头,但到底敌不过时空隔阂之下的疏离,再往后就变成了囤在朋友圈里的情怀,不逢紧要事宜,便是问候请安也免了。
  友情,是极具时效性的情感。当一个人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停变换,时过了境迁了,曾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义便会被沥干水分,再难保持曾经的饱满鲜活,而那些经过岁月风剥雨蚀之后依然守在原地、能够不离不弃跟随自己多年的友情,一定是生活给人的至真馈赠,是为投缘。
  我总觉得是友谊扩大了我的心理疆界,是友人的情深为自己构建出更多安全的边界,因为有那样的边界在,对世界的心虚不知不觉减少了几分,对未知与陌生的惶恐也会减弱几分。因为真挚的友情是这样的:如果你需要时它在,义无反顾地在,你不需要时它也在,不露声色地在。拥有这样的友谊,会让人的底气也厚重起来,不免生出有何惧哉的豁达来。
  每个人一路走来都会伴随着不断的失去,走着走着,很多熟识会被留在原地,很多相识会变成历史,彼时的友谊,能够一路尾随到此时的,真的不多,如果保有了便有了“一眼千年”的意味。很像我们用手紧紧攥住沙子时,最终留在手心里的那几粒,它是历经很多次可能会溜走的排列组合幸存下来的。
  那些从结交起就再没有放下过,不管彼此身在何处,不管落魄与发达,没有被时间覆盖,也没有被地域隔断的友情,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就是纯粹地“合适”,是在彼此心里都觉得无论怎么安放它都是“合适”的,这种信任,可能谁都没有说起过,但是都做到了,是为不舍的情谊。
  看电影《少年的你》时,看到陈念和小北面对经验丰富的警察核对口供,彼此笃定地选择了他们的约定,并没有被大人们诱供成功,那一段儿细想非常令人感怀。那种坚定,在我们的一生中,实属不可多得。无论发生了什么,你既能确定对方不会变,还能确信自己也不会变,这样的情感它是爱情也好,友情也罢,终究不易,尤其在成年人再也不肯天真的世界里,辜负往往更符合人性。所以,如果有一些友谊经过岁月沉淀之后,稳妥妥地始终伴随在自己身边多年,抵抗住了时间和外力的侵扰,那已经成为很高级的信任,哪怕平时没有很热切的联络,没有日日殷勤的问候,也没有无边无际的你来我往,但是你相信的,那份情谊它在,无论你奔走多远,它不会散落至天涯,只要需要,它就会出场。那就是我们想要的小确幸无疑了。
  有的友情,大约用《传奇》里的歌词来形容也是贴切的,“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感谢相遇,感谢缘分,感谢那一眼,從此我们老有所依,彼此珍贵。
  人人都渴望得到“友谊”,它是一份“永以为好”的情谊,是无论人间沧桑,还是世事艰难,几经锤炼之后依然可以依赖的“信任”。友谊是一种很高级的信任,这份“情深”,会让我们在光怪陆离的生活中构建出心灵安全的边界;这份“情深”,会让我们在甚嚣尘上的生活中保持厚重的人生底色;这份“情深”,会让我们在平庸世俗的生活中保留天真的赤子情怀。日本作家北野武说:“友谊就是单方面地为他人付出,而不是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我喜欢那个家伙,如果我知道他有了麻烦,我就想帮他。”这就是友谊——“你需要时它在,义无反顾地在;你不需要时它也在,不露声色地在”。无私的友谊,让我们一眼千年,不惧风雨!
  【文题延伸】友谊的真谛;真正的友谊;高贵的信任……(小引)
其他文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热爱写作,这也得益于读书之繁多。我衷诗词,爱江南一城烟雨的朦胧意境,也叹太白对酒当歌的豪情万丈;我赏名著,为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所伤感,在小王子诉说的爱与责任的故事中成长。偷得浮生半日闲,煮一壶香茗,看雾气氤氲,闻茶香四溢,在自我营造的意境中留连忘返,优美的文字就如茶水一般,慢慢融于我的生活,兀自飘香。“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与阅读使我的生活草长莺飞,繁花似锦,我愿继续捧
千年之后,当苏轼从苦难的夜幕中信步走出,他脸上宁静的微笑和澄澈的目光让黑暗也无地自容,于是刹那间,夜空中似乎闪过了一颗绚丽的流星。  苏轼此生,历经无数磨难,几番被贬,甚至一度入狱。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几乎是把这份坎坷的经历当做了自己的“功绩”。而在我看来,这些苦难确实成就了苏轼,但不是因为苦难本身,而是苏轼面对它的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真题链接】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任流年轮转,世易时移。匠人手里的器物,在光陰中被打磨得精致而鲜活,于一点一滴间改变着人们的认知。  所谓匠人,便是沉迷于事业、专注于内心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细节处便满是匠心。因此,匠心这一文题的开放性很强,可以引申至痴迷、敬业、热爱、打磨、雕琢、专注、看重细节等方面。拥有一颗如磐匠心,才能在人生起伏中返璞归真,醉心钻研,终有所成。
在2018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年仅29岁的美国拉丁裔女孩——寇蒂兹代表民主党击败了共和党籍对手巴帕斯,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女议员。  和其他竞选人不同,寇蒂兹几乎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从出身“草根”到创造历史,她的故事堪称是一部励志大片。  1989年,寇蒂兹出生在纽约的一个波多黎各工人家庭。为了让她获得更好的教育,父母凑钱在富裕的好学区买了套小公寓。寇蒂兹不负所望,一心专注于学业,高中毕业
一个茶杯,当倒满茶水时,茶香四溢,令人忍不住想与之亲近。捧起一杯茶,轻轻一闻,茶香在鼻尖缭绕,这种诱惑难以抵挡。  这就像一个人,腹中满满都是学问时,能散发出一种人格的香。这种香,源于日积月累的涵养,令接近的人忍不住生亲近之心。  可一个人,若是腹中空空如也呢?除了铜臭,再无其他。这样的人,乏味得很。身边聚集的,也多是功利之徒,那些有趣的心灵,见了这样的人,自然是有多远离多远的。人生在世,铜臭会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北宋开国功臣赵普说的。有人听了可能要问:“这《论语》是何等奇书,竟如此神奇?”  《論语》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相当于西方人的《圣经》。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收集编写而成的,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无论时间如何摧残,依旧熠熠生辉,主人公孔子更是一位旷绝古今的传奇人物。  孔子确实是一个神话般的人。先从寿命说起,孔子的生卒年是公元前5
窗外,斜阳一缕;天边,风卷残云。  儿时的回忆,所剩无几。  小时候,光阴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闲时,便坐在床沿,望着窗外。  窗外,不只是大片蔚蓝的天空,不仅有瞬息万变的白云,还有对面铺着红瓦的屋顶。  对面的屋顶上,唯有几只麻雀。  傍晚时分,外公从听评书的茶馆中回来,手中多了个东西,本以为是给我买回来的小吃点心,但这次却是个“活物”——一只鸽子。  这只鸽子是在楼下捡的。不知为何受了伤,翅膀
下雨,在本地方言中称“落雨”,便有雨似珍珠从天上落下来的情状。而这几十日雨下个不停,衬得阳光稀有得近乎奢侈,整座小城数月都在冷雨里泡着,显出一派朦胧模样。  不下雨的间隙,仿佛是叙事诗中简洁的空白,是上一场雨与下一场雨的嫁接,连骨子里也勾连着湿淋淋的水汽。地面低洼处尚且积着浑水,影影绰绰地映着周围的景物,泛着一点幽暗的青色。那青色并不尖锐,有些国画中“瘦”的意味,让人想起江南熬病的才子。空气中含着
【模拟金题】  成长的旅途上,有过许多温暖心房的记忆:亲人的话语暖心彻肺,同伴的目光温柔深厚,师长的微笑将我从失败的泥泞中拽起,书香的熏陶让灵魂圆润有温度……这些关爱、呵护犹如阳光,连同快乐、幸福一起,一直滋养着我们心灵,让我们成长、蜕变、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以“成长路上一直有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思路导引】  文题的中心语“阳光”
我,是一树梅花,在皑皑白雪中悄然绽放。  朋友们说,我不该在这个季节醒来。其实,我比谁都清楚,我也曾犹豫,也曾徘徊:是否要在这个凄冷寂寞的季节里盛开?是否要在这个季节里迎接风霜雨雪的侵袭?但踌躇之后,便是坚定的信念:将自己的花期献给严寒。是的,这是我的决定。在似乎毫无生机的冬日里,我的出现给这个沉寂的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哪怕只有一点红晕、一缕幽芳。  夜里,我望着天上的明月。一树芬芳,远离喧嚣,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