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协同开展继续教育的机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石油行业目前人才培养的急迫形势,继续教育已成为石油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则可充分发挥双方资源及能力优势的合力,这符合中国石油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切合实际、高效可行的教育模式。因此,亟须探索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协同开展继续教育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协同优势”效应;构建良好的继续教育机制,提高人才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石油高校;石油企业;继续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3-0109-(04)
  
  党的十七大把“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摆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所以,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需,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石油高校应该发挥学校优势,积极参与,通过与石油企业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大力推进石油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推动石油企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使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协同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联合开展石油企业人才的继续教育是指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开展石油企业人才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现代教育观在石油教育中的一种体现。它是培养双方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上寻求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培养双方的环境及师资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石油企业人才素质的持续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
  现代化石油企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可以通过石油高等教育完成知识的传授;而能力和素质的真正提升不是单纯靠石油高校培训可以解决的,还需经历由石油高校学习到石油企业的生产实践,再由石油企业的生产实践到石油高校深造这样多次反复锻造锤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必须通过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协同开展继续教育来实现石油企业人才的复合性和创新性教育。
  目前,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协同开展继续教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石油高校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石油企业找上门来要求合作,双方共育人才的观念不强;二是继续教育的内容陈旧、落后,多以岗位培训为主,学历教育及其他类型的培训较少;三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对象,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育模式欠灵活;四是双方各自教育资源的优势发挥得不够,形成的合力不大,人才培养的资源协调效应较弱;五是石油企业的生产任务很重,很难抽调大批员工到石油高校进修、学习,而石油高校走出去到石油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主动性不够。因此,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协同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难度较大。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许多石油企业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工作,但由于内部教育资源匮乏,开展继续教育力不从心。石油高校作为“巧媳妇”正等米下锅,石油企业就自然成为石油高校的主攻高地。这就使探索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协同开展继续教育机制显得十分重要。
  
  二、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协同优势”效应
  
  石油高校教育与石油企业教育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而非单纯的教育与实践关系,二者作为石油生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共同的规律。双方都为石油企业生产力的生成而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发挥着石油教育和生产实践的作用。因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它们的合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可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主体力量上的优势
  石油高校不乏基础理论上的师资队伍,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背景是他们的优势,但他们在实际操作及新设备的应用中还缺少经验,因而他们在实践上缺少实际指导经验。石油企业不乏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长期的生产实践使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与环境应变能力,但由于石油科技知识的迅猛发展,以及当前由石油市场形势的变化而带来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使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成为了必需,而且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教育的脱节也造成他们在理论知识上与实践操作的脱节。因此,加强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的教育合作,通过合力共育人才,使石油高校的学员到石油企业进行实践训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从而有利于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石油企业也应不断把一些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送到石油高校,通过继续教育使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以及相关高科技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个人技能和用科学方法管理企业的能力。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应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与能力上达到高度的统一,即通过双方的合力获得人才继续教育的“协同优势”效应。
  
  (二)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共同承担继续教育的任务,可以集聚二者在培训上的优势
  石油高校的培训强调接受知识的自我选择及自主能动性,具有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创新的能力。而石油企业的培训则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力求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严格遵守生产规律,充分运用生产技术,以培养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生产技术的运用与知识的学习一样贵在创新,石油行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人才复合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而教育任务单一的第一任职培训很难完成这种复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人才使用过程中企业对其开展后续性教育,从而达到各种知识与能力的完美结合。在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两种不同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既具有自我创新能力又能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因而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应联合起来共建石油企业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形成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承担继续教育任务,集聚二者在培训上的优势,这就能较好地适应新时期石油行业发展的需要。
  
  (三)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联合开展继续教育有利于实现能力素质的综合
  石油企业如何更好地发展在于它的领导,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两种素质:一是胆略,二是方法。胆略主要靠生产实践锻炼,而方法却只能靠学习才能实现。胆略亦是经验的象征,要靠实践积累来形成,石油企业的培训重在生产实践中培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它可以培养企业家的胆略;而方法则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高科技手段,石油高校的培训可以培养企业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及手段。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要求企业的领导和各类人才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即胆略与方法的统一。这就要求石油高校教育与石油企业教育相结合,通过两种学习途径的结合实现素质与能力的综合。
  
  三、构建良好的继续教育机制,提高人才的整体效益
  
  (一)在观念转变上,双方要树立共育人才的观念
  石油企业已进入国际化经营阶段,对外合作不 断扩展,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要求人力资源战略的配合,人才是企业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资源,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因此,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要树立共育人才的观念,要注重对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石油企业要确保选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到石油高校接受继续教育,而石油高校则应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很快适应石油企业的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对工作时效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石油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增强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观念。此外,在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还应树立双主体观念,把石油高校和石油企业作为继续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教育体系上,石油高校和石油企业在联合培养人才中应构建合理的复合与创新知识内容培训体系及多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形式
  继续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内容一定要新,一定要超前,否则就会“穿新鞋走老路”,落后于时代。这就要求石油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并认真研究国际国内石油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追踪石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综合考虑石油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因此,在教育体系上,石油高校和石油企业应构建合理的复合与创新知识内容培训体系及多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形式。首先,要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方面的内容作为教育的重点,既要充分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又要体现它的前沿性和国际性,突出“复合性”和“创新性”的特色,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其次,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注重技能内容体系的建设,知识只有与技能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提高受训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再次,人才继续教育机制还要构建能力培养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参与生产实践使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最后,石油高校要贯彻“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根据石油企业发展的需要,整合双方的教育资源优势,开设本科、专科、专升本、二学历本科、二学历专科、研究生课程进修、在职培训等多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推出一系列高级研修班、培训班,覆盖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石油化工、机电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法律、外语等多个领域,通过举办各类进修班、培训班,为石油企业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三)在教育层次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对象,继续教育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建立适应的模式
  开展人才继续教育应针对受教育人员的所学知识,增强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石油高校继续教育应以现代教学设计程序理论为指导,加强培训知识内容的针对性,针对石油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员科学的思维能力及宏观把握能力。在中国培训教育中,流行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教学设计程序,该程序既适用于一门课程和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又适用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其主要步骤是:确定教学目的—阐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选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实施教学计划—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修正。石油高校要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程序理论,针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对象,在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设计与优化,建立脱产培训与半脱产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等教育模式。大庆石油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具有吸引力的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即把学历教育的课程安排在培训期间完成,以使学员在培训期间就能学完学历教育的全部课程,待学员取得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后,就可按规定的学制取得学历。2007年,大庆石油学院通过成人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大庆油田和大港油田开办了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四个专业的优秀市场化用工及子女合同工本、专科学历教育培训班,为油田生产一线培养了380名急需人才。这种办学模式深受石油企业及广大职工的欢迎,使培训学员既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又获得了本、专科学历文凭。
  
  (四)在教育资源上,石油高校和石油企业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共享
  石油高校具有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条件好、办学和教学管理制度完备、科技资料储备丰富、科技信息量大等办学优势,可建立继续教育理论教学基地。石油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有一批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为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中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同时还有丰富的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资源,可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这样既能建立继续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又能建立网络和远程教育基地。因此,石油高校和石油企业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教育资源共享,尤其要建立一支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与学校以理论见长的教授相结合的“双师资型”教师队伍。组织教学时,理论教学侧重于选在学校,与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侧重于选在企业,并充分发挥“双师资型”教师队伍的作用,这既可节约经费,又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效益。目前,大庆石油学院利用办学优势建设了功能齐全的继续教育大楼,建筑面积为13679平方米,是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石油石化类人才培训中心;同时,大庆石油学院利用石油企业的教育资源在大庆、吉林、辽河、新疆等油田建立了25个校外教学基地,与其开展长期的继续教育合作,每年为其培训各类技能和管理人员3000余人次。
  
  (五)在教育形式上,要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继续教育形式
  石油企业大都远离市区且处于较为偏僻的地方,生产任务又很重,很难抽调大批员工到外面培训。因此,石油高校应根据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在继续教育形式上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大庆石油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最为有效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继续教育形式。“请进来”就是石油高校利用校内教学资源,与石油企业合作,把企业员工集中到学校进行脱产集中培训,发挥校内教师、管理人员和继续教育基地的作用进行封闭式教学管理;“走出去”就是石油高校要主动与石油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发挥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和继续教育基地的作用,同时学校也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企业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方便了企业和学员。
  
  四、实施联合继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落实好“训用一致,先训再用”的原则
  要健全继续教育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系统配套的石油企业继续教育制度体系,使继续教育工作与员工的岗前培训制度相结合。落实好“训用一致,先训再用”的原则,使培训与使用一一对应,建立继续教育学分制,进入员工档案,最终实现与员工的职级待遇挂钩。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监督机制
  目前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之间开展的联合继续教育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培养对象的定位上没能把他们融入统一的管理之中,因而在管理体制上也没明确各自的责任,对选送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只注重培训的过程与时间而不看重培训的质量,这使许多人员不能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所以,在对学员培养质量的审核中要变“过程时间审核法”为“终极质量审核法”,这样才能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此外,还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高度统一,不仅要保证人才培养方面的正确性,还要确保培养人才上的高效性。这样才能激发人才在学习及实践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从而有利于教育监督机制的良好运行。
  
  (三)加强双方的信息沟通
  石油企业大都远离市区且处于较为偏僻的地方,与石油高校的信息沟通显得极为重要。双方间信息的沟通是形成继续教育合力的关键,只有信息开放才能形成资源共享。同时,开放的信息系统也有利于双方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继续教育中的问题。通过信息系统达到软硬件管理建设上的协调一致。在交互、同步、高效的基础上形成双方资源的合力,从而达到一种人才培养的资源协调效应。
  面对中国目前教育现状及石油行业目前人才培养的紧迫形势,继续教育已成为石油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各自的优势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则可充分发挥双方资源及能力的优势,这符合中国石油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切合实际的、高效可行的教育模式。
  
  责任编辑:夏畅兰
其他文献
在之前 20 年全球航空业呈快速发展趋势,机场的商业模式与运行方式经历了多元发展。各国不断摒弃传统旧规则, 引用新科技、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运输量的大幅度增长,同时也丰
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前者是指将现成的建筑部件和建造配件运送到工地后来进行现场的装配和拼接的技 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群大众欧冠对于时间、资源是越来越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与煤电联营发展成为了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促进我国电力 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为了促进风电光伏发电能够更好地在时代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地处长江下游经济发达区域,享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该局的内部市场化改革为探索长江航道工程单位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拉动经济需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 影响因素多,工程建设总投资往往容易突破设计额。为保证项目立项,减
作为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的声名很大程度上缘于其对大众文化与传媒的论述。霍尔坚持左翼马克思主义立场,试图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的霸权思想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生100周年之际,认真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感到十分亲切,倍受教育和启迪。刘少奇同志关于“革命者在革命斗争中的主观努力和修养,对于改造和提高革命者自己,是
针对省道公路工程当中路面施工管理现状,例如路面施工变更次数较多、路面施工难度比较大、缺乏完善的施工 管理机制等,进行合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加强省道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管
2009年9月25日,交通运输部徐祖远副部长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亲切地将中国引航员形容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这是交通运输部领导对中国引航员60年成绩的充分肯定和鼓励,更
当前我国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所以这也带给修建高速公路上的桥梁桩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针对于岩溶 地区,因为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十分负责混乱,不但地形陡峭而且坡陡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