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退神童”看父母教育观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es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媒体曾经报道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位研究生,因为考试得零分、做研究不会写论文等学习问题,被劝退学了。
  但他在此之前曾被称为神童。从两岁起,他就被母亲曾学梅施以独特的教育,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了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退学以后,他开始调整自己,踏上社会,寻找工作,恋爱结婚,养育孩子……一步步地拥有了正常美好的生活。
  而在他被中科院劝退,陷入失学、羞愧、沮丧的困境,最需要安慰、鼓励与适应时,一直以他为骄傲的母亲,竟然脸色陡变,由什么家务也不让他做,甚至给他一口口喂饭的“慈爱”母亲,变成了凶狠无情、喊出了“你去死”的母亲,她甚至指着一所学校的大楼,让儿子去跳楼,指着公路,让儿子去撞车。
  什么样的母亲会有如此的行为呢?
  曾学梅只接受过中学教育,是一位普通的商店职工,她将心血和期望倾注到了儿子身上。儿子被劝退后,不再成为她的骄傲,反而成了她回避的话题,她便感觉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心中生出了强烈的怨恨,并且把这种怨恨发泄到了儿子身上……从这些行为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有着多么狭隘、偏执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正是她的这些观念导致了不良的教育观念与对待孩子的极端态度。
  “神童”被退学后,我走访了中科院他的一些老师、同学,他们比较中肯地认为,“神童”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他的生活能力,而是他的学习方法与知识结构,他是很聪慧的,但对小学、中学的很多知识,他都只是会背记一些概念和机械地做题,而很少理解深刻的原理,因为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过,缺乏全面、坚实的基础知识,又没有很好地领悟各种原理,所以他难以进行逐渐高深的研究学习。这就像没有打好坚固的地基,是盖不成高楼大厦的。这与他母亲急功近利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在我这些年的家庭教育调查、研究案例中,不乏这样的父母和孩子:
  有的父母,让两三岁的孩子光着柔弱的身子在冰天雪地里奔跑;让本应该接受正常小学教育和与同伴尽情玩耍的孩子去学琴、练体操。
  有的父母,让刚会咿呀学语的孩子背诵他们一点都不理解的《百家姓》《三字经》,只为了夸耀孩子的能力。
  还有一些父母,把尚未成年的孩子送去异国他乡留学,不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更需要家庭生活中亲情的养育与传承。
  这些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实现他们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与生活愿望的工具。他们自己人生观念、价值观念是偏执、错误的,这些偏执与错误,导致了不良的家庭教育。
  这些父母忽视了每个孩子的发育、成长都遵循着基本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并且他们身心能力的开发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感情以及与人交往、处理生活中的事情等等,而不单单是某一方面的技能。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发现,几乎所有身心健康,生活美好,事业成功的孩子,在他们的教育上都幸运地会遇到好的引路人,有的是父母,有的是老师,有的是他们的朋友,有的可能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特殊环境。而所谓“失败”的孩子则一般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粗暴者、偏执者、不快乐者、有劣行者所导致的。他列举了下面几种孩子早期遇到并且影响了他们生活的人,让我们也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属于孩子遇到的哪一种父母?
  1.对教育不懂而又缺乏同情心的父母
  2.对孩子成长急功近利的父母
  3.严厉而刻薄的老师
  4.凶猛而无知的同学
  5.俗气、愚昧又贪婪的父母
  6.已经变坏的兄长
  7.长年不得志、内心阴暗的老师
  8.粗暴、武断的长辈
  9.有遗传的精神变态家庭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娇嫩、可爱的小天使,可以说,他们的命运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引导与决定的(就是基因,也是由父母给予的)。所以,父母可以是物质生活贫穷的,但不能没有家庭生活的快乐、温暖、亲爱;可以是劳碌、艰辛的,但不能怨恨他人、贪婪不义;可以没有读过很多的书,但不能不通情达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
  改变孩子的根本,在于改变父母。人生百年,不要逼着孩子过早地成长、过早地失去童稚与快乐。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亲,如果了解、认识到孩子身心的成长是遵循着基本的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到美好的生活不只是要靠技能,更要靠身心健康,靠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事物蕴含情理的领悟,他们都会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观念,真正地爱孩子和养育他们,给予他们坚实、有序与快乐、美好的人生基础!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
其他文献
儿子牛牛很快就要结束幼儿园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和天底下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一样心急如焚,担忧他能否适应小学生活,能否从容地应付拼音、背诵、写字等等各种繁杂的作业,纠结于暑假里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   在纠结了许久之后,我在新买的苹果Plus手机上给他疯狂地下载了一连串的幼儿学习软件:悟空识字、拼音100分、魔力小孩识字、乐乐的数学、美语趣学堂等,让儿子学习。好在这些软件设计者能从幼儿的心理特
期刊
我家的家谱记载着《家训二十则》,其中包括:“和睦乡邻”。其主要内容是:“人生居一处即有乡邻同居,你来我往必须谦恭和让,如兄若弟,凡婚丧之事俱宜各尽其礼,思我祖以忠厚传家,从无好勇争斗,欺凌良善之事,倘有恃血气之强而侮慢邻里者,入祠重责。”家训中包含着中华民族谦和、互助、包容等美德。   我的父母就是遵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的典范。那是1972年的四夏大忙季节,我放学回家,见到我家的邻居在家门前吵闹
期刊
很小的时候,老辈们夸奖我时,经常挂在嘴上的话是“这孩子懂事,像徐家的人”。爸爸妈妈批评我时,经常说的话是“不像样,这样的行为不允许再在我们家出现”。长大了,我才知道,老辈们和爸爸妈妈给我传达的,其实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外婆告诉我,爸爸妈妈的婚姻是当代人嘴里的“裸婚”。他们结婚时,刚参加工作不久,但他们没有向家里拿一分钱,直到生了我,才靠着他们自己的积蓄和贷款买了第一套房子。我问妈妈:“人家都
期刊
家教咨询   我家宝宝从生下来各项能力都很弱,学什么都比同龄孩子慢。人家已经会说话了,他才会咿咿呀呀;人家会背好多唐诗了,他才刚会说话;人家会数到100了,他才会数1、2、3。上幼儿园以后,老师要求小朋友做什么事,他总要愣一会儿才能反应过来。有时老师说了几遍,他就像没听到一样。上课从来不举手,偶尔问到他,都是结结巴巴说没想好。   现在儿子快要上一年级了,我怕他跟不上,就让他在家学写字。人家孩
期刊
推开家门,一片寂静,餐厅的灯发出柔和淡雅的光线,笼罩着这个宁静温馨的夜晚,儿子轻微的呼噜声从他甜美的梦中偶尔传来。  餐桌上放着一杯酸奶,那是我最爱吃的芦荟酸奶,下压一张纸条和一本书,那张洁白的信笺上稚嫩地写着“妈妈,祝你妇女节快乐!我明天给你挤牙膏、洗脚……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一本《莫愁》,让你永远都不愁!”  一本最新《莫愁》赫然放在桌上,散发淡淡油墨香,一阵温暖和感动顿时在心田弥漫开来。我突
期刊
每所幼儿园中,都有“受欢迎儿童”和“不受欢迎儿童”。孩子们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技巧。幼儿园的孩子们喜恶皆形于色,不太会体谅他人。所以,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交不到朋友,逐渐变得自卑,表现为沉默寡言或富有攻击性。所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长从幼儿园时就要重视。  三步训练,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家长们可以将管理学中的“责任界限”“执行力”“双赢思维”等理念应用在对孩子的生活训
期刊
2013年6月21日,南京江宁区某单元楼内,两名幼童被发现饿死家中,其中一个3岁,一个1岁。事发时,她们的父亲正因吸毒服刑,同样有吸毒史的母亲下落不明。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4名儿童服食农药告别人世,其中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5岁,在这之前,母亲因家庭纠纷离家出走,父亲也一直在外打工。   2015年7月12日,山东沂水县一名3岁女童,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近10个小时,发现时已经不
期刊
一  好友芹芹从菜场回来,在微信上讲了她遇到的事:  在豆腐摊前,我遇到一个小女孩,大约两三岁,趁着妈妈和摊主在称豆腐付钱的时候,她用手指戳着自己眼前的豆腐,一下,两下,三下……一块豆腐眼看就要变成蜂窝煤了。我对她说:“小朋友,豆腐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戳的哦。”  我的语调尽量放得温柔,小女孩听后就愣住了,她妈妈和摊主这时也齐刷刷地看了过来。我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的是,她妈妈一巴掌打在小女
期刊
母亲静思是湖北武汉市某医院妇产科医生,女儿符西西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采访静思医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说到符西西的成长经历时,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一个母亲满满的自豪。相比于对孩子学习忧心忡忡的家长,静思医生的感受却是,我做妈妈很轻松。就近入学不择校  因为是医生出身,我认为对孩子来说,全面的营养、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最为重要,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保障。所以,当初为女儿选择小学
期刊
一   三月,树阴下最后一点残雪已化为滋润万物的甘霖。晨起,那透过山坡老橡树直达客厅的耀目的朝阳,总会给人一点错觉:我们告别了冬天的雪景,也就告别了寒冷的日子。   只有抬头看看墙壁上的天气预报,才会发现,耀眼的晨曦,不是温暖的诠释。   在最后一分钟的慌乱中,7岁的女儿背起书包大踏步走向门口。   我在背后喊:还没戴帽子呢?   她头也不回,手已经扶在门把上,从嘴巴里嘟囔出几个字来: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