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陆地面积1392平方公里,总人口67.5万人,现有小学42所,初中27所,在校生5.2万人,幼儿园85所,在园幼儿1.3万人。近年来,荣成市深入落实威海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强化措施,凸显公平,进一步巩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促进了全市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科学、均衡、快速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一、加速资源优化,
坚持农村教育在均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重视并优先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与突破口。荣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研教育,破解发展难题,加速优化农村教育资源。
一是坚持优化学校布局。“十一五”以来,荣成市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撤并农村小学29所、初中1所,提高了学校集约化、规范化水平。2012年,随着石岛新二中与崖头新实验中学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城区学校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区与农村之间的招生界限将彻底打破,全面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二是推进“幼小”一体化发展。全市始终坚持小学和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幼小”一体化发展思路,先后迁建了东山、崂山、滕家、埠柳4处农村完小,使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50%,同时使全市镇(街道)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一体化比例达到30%。
三是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自2010年以来,荣成市拨付专款2100多万元,完善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装备,进一步提高各类专用教室和电教、图书等的管理使用水平。2012年计划投入资金3100万元,为全市中小学购置音体美器材5.1万套件、综合实践设施1.8万套件、桌椅750套、图书16.5万册等设施设备,完成新实验中学、斥山完小等10所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使全市标准化学校建成率达到100%。同时,做好第二实验中学、世纪小学、府新小学、幸福街小学这4所学校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准备工作,为迎接省教育厅的检查验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化资金投入,
突出民生工程在均衡发展中的保障作用
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家长最放心的地方,2009年以来,荣成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一是推进校舍安全工程。荣成市优先规划学校建设用地,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扩建了12所中小学校。2010年又投资2.3亿元,启动了新二中、新实验中学、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工程和幸福街小学等学校的扩建工程。同时,集中对成山等7所中小学进行平房修缮加固、地面硬化和操场修整,完成修缮加固任务2.1万平方米,实现了办学条件的提级升位。
二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荣成市完成了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新建综合科技大楼建设和内部装修工作,同时完善内部设施,更新活动项目12个,新开发活动项目15个,将每期的学生容量由250人扩展到400多人,满足了更多学生参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
三是全面落实普惠政策。荣成市启动了教育系统“爱心无限、温暖人生”活动,资助师生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和贫困者115人,发放救助资金33.4万元,完善了内部关怀救助机制。同时,制定优惠政策,从“妥善安排入学、特别关注爱护、规范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入手,使全市1.3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与当地孩子同等待遇,都能上起学、上好学。
三、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力量在均衡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改革。2010年,荣成市推行高职中副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义务教育阶段法人校长竞争上岗制。
二是实施城区教师支教制度。荣成市将106名没有农村任教经历的城区教师分四年安排到农村支教。目前,已经有两批共58名教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传播理念,交流方法,带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此外,荣成市重视对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名课程团队工作室建设,组织教师们到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邀请“1751”工程专家来荣成讲学,不断提升“四名工程”人选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是完善城乡学校联谊制度。全市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联谊校、联片教研工程,建立了市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捆绑考核机制,在校际间形成了“互学互进争一流、齐头并进扩影响”的新格局,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注重统筹推进,
努力促进全市学前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推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抓好示范引领。市政府以幼教示范镇和示范园的创建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在威海市政府奖励基础上,又对2009年、2010年创建示范镇的中心园分别给予12万元、10万元的奖励。2011年,荣成市财政局、教育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对按规划完成创建任务的乡镇新建幼儿园奖励50万元。教育局还于2011年3月份组织了全市学前教育现场观摩活动。在政策激励和典型引领下,各镇纷纷投入资金、加大力度,近三年学前教育总投入达4800万元,共创建了6所“威海市农村学前教育示范镇”,13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其中农村省级示范幼儿园占总数的54%。2012年,全市又有4所镇中心园参评示范镇,2所幼儿园参评省级示范园,并有20所幼儿园参加示范园复评验收,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荣成市坚持“学区中小学、幼儿园统筹安排”的原则,选拔148名适合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到中心园任教,使镇中心园公办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不断改善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待遇。政府拨款为所有农村非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办理了社会保险,逐年提高工资待遇。专任教师工资达到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以上,其他教职工工资达到威海市城镇职工工资标准。市财政每年还投入10多万元,组织骨干幼师外出学习或聘请专家来荣成培训6次以上,参训幼师达5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幼师专业素质。
三是抓好联谊教研。荣成市制定实施《荣成市城乡园联谊活动方案》,精选9所市直省级示范园作为联谊主体园,与农村幼儿园、私立园结成联谊单位,形成9个大教研组,发挥了示范园的教育资源优势。近几年,全市每年开展同课异构、区域活动观摩、档案管理指导等联谊活动30多次,受益幼师达600多人,实现了园际之间的资源共享。
四是抓好规范管理。荣成市严格学前教育机构审批准入制度,每年联合公安、物价、卫生等部门对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环境设施及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并于11月份对全市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年检,对不合格幼儿园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于非法办园的,坚决予以取缔。由于措施到位,全市无一所非法幼儿园。教育局每年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各种安全知识培训班,重点抓好幼儿用车安全以及卫生保健、防火防震、反恐防暴等知识培训,积极组织各种安全演练。建立了幼儿园安全防范网络,为所有幼儿园都安装了可视监控设施,配备专职保安180余人,并为所有幼儿办理了接送卡,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
推进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实施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建好每一所学校,使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 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局
(编辑 陆 燕)
一、加速资源优化,
坚持农村教育在均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重视并优先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与突破口。荣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研教育,破解发展难题,加速优化农村教育资源。
一是坚持优化学校布局。“十一五”以来,荣成市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撤并农村小学29所、初中1所,提高了学校集约化、规范化水平。2012年,随着石岛新二中与崖头新实验中学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城区学校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区与农村之间的招生界限将彻底打破,全面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二是推进“幼小”一体化发展。全市始终坚持小学和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幼小”一体化发展思路,先后迁建了东山、崂山、滕家、埠柳4处农村完小,使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50%,同时使全市镇(街道)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一体化比例达到30%。
三是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自2010年以来,荣成市拨付专款2100多万元,完善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装备,进一步提高各类专用教室和电教、图书等的管理使用水平。2012年计划投入资金3100万元,为全市中小学购置音体美器材5.1万套件、综合实践设施1.8万套件、桌椅750套、图书16.5万册等设施设备,完成新实验中学、斥山完小等10所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使全市标准化学校建成率达到100%。同时,做好第二实验中学、世纪小学、府新小学、幸福街小学这4所学校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准备工作,为迎接省教育厅的检查验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化资金投入,
突出民生工程在均衡发展中的保障作用
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家长最放心的地方,2009年以来,荣成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一是推进校舍安全工程。荣成市优先规划学校建设用地,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扩建了12所中小学校。2010年又投资2.3亿元,启动了新二中、新实验中学、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工程和幸福街小学等学校的扩建工程。同时,集中对成山等7所中小学进行平房修缮加固、地面硬化和操场修整,完成修缮加固任务2.1万平方米,实现了办学条件的提级升位。
二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荣成市完成了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新建综合科技大楼建设和内部装修工作,同时完善内部设施,更新活动项目12个,新开发活动项目15个,将每期的学生容量由250人扩展到400多人,满足了更多学生参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
三是全面落实普惠政策。荣成市启动了教育系统“爱心无限、温暖人生”活动,资助师生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和贫困者115人,发放救助资金33.4万元,完善了内部关怀救助机制。同时,制定优惠政策,从“妥善安排入学、特别关注爱护、规范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入手,使全市1.3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与当地孩子同等待遇,都能上起学、上好学。
三、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力量在均衡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改革。2010年,荣成市推行高职中副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义务教育阶段法人校长竞争上岗制。
二是实施城区教师支教制度。荣成市将106名没有农村任教经历的城区教师分四年安排到农村支教。目前,已经有两批共58名教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传播理念,交流方法,带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此外,荣成市重视对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名课程团队工作室建设,组织教师们到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邀请“1751”工程专家来荣成讲学,不断提升“四名工程”人选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是完善城乡学校联谊制度。全市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联谊校、联片教研工程,建立了市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捆绑考核机制,在校际间形成了“互学互进争一流、齐头并进扩影响”的新格局,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注重统筹推进,
努力促进全市学前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推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抓好示范引领。市政府以幼教示范镇和示范园的创建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在威海市政府奖励基础上,又对2009年、2010年创建示范镇的中心园分别给予12万元、10万元的奖励。2011年,荣成市财政局、教育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对按规划完成创建任务的乡镇新建幼儿园奖励50万元。教育局还于2011年3月份组织了全市学前教育现场观摩活动。在政策激励和典型引领下,各镇纷纷投入资金、加大力度,近三年学前教育总投入达4800万元,共创建了6所“威海市农村学前教育示范镇”,13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其中农村省级示范幼儿园占总数的54%。2012年,全市又有4所镇中心园参评示范镇,2所幼儿园参评省级示范园,并有20所幼儿园参加示范园复评验收,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荣成市坚持“学区中小学、幼儿园统筹安排”的原则,选拔148名适合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到中心园任教,使镇中心园公办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不断改善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待遇。政府拨款为所有农村非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办理了社会保险,逐年提高工资待遇。专任教师工资达到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以上,其他教职工工资达到威海市城镇职工工资标准。市财政每年还投入10多万元,组织骨干幼师外出学习或聘请专家来荣成培训6次以上,参训幼师达5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幼师专业素质。
三是抓好联谊教研。荣成市制定实施《荣成市城乡园联谊活动方案》,精选9所市直省级示范园作为联谊主体园,与农村幼儿园、私立园结成联谊单位,形成9个大教研组,发挥了示范园的教育资源优势。近几年,全市每年开展同课异构、区域活动观摩、档案管理指导等联谊活动30多次,受益幼师达600多人,实现了园际之间的资源共享。
四是抓好规范管理。荣成市严格学前教育机构审批准入制度,每年联合公安、物价、卫生等部门对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环境设施及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并于11月份对全市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年检,对不合格幼儿园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于非法办园的,坚决予以取缔。由于措施到位,全市无一所非法幼儿园。教育局每年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各种安全知识培训班,重点抓好幼儿用车安全以及卫生保健、防火防震、反恐防暴等知识培训,积极组织各种安全演练。建立了幼儿园安全防范网络,为所有幼儿园都安装了可视监控设施,配备专职保安180余人,并为所有幼儿办理了接送卡,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
推进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实施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建好每一所学校,使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 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局
(编辑 陆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