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916579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尽其用应永久坚持
  颜福林
  盛斯才先生主张“物不可尽其用”(本刊2016年12期),把意思说反了。只有物尽其用方可有物可用。物尽其用理念应永久性坚持。这倒也不是如盛先生所说是传统文化的“正学”,那时“地大物博”,浪费点没啥。“物尽其用”最早见于耿可贵之《孙中山与宋庆龄》:“为了使我们苦难的祖国挣脱专制枷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尽其通……”辛亥革命时期还“地大物博”着呢,这是具有远见的提法。如今已经面临资源匮乏的压力,岂可不物尽其用。
  盛先生说到的抗生素滥用,正是物未尽其用,浪费掉了。冬虫夏草有抗病抗衰老作用,但滥用不仅未能物尽其用反而有害,一体衰女孩父亲买冬虫夏草给她吃,“吃一个月双肺被痰堵死”,差点出人命(2016年12月13日《武汉晚报》)。公款吃喝盛行那会,有图有真相,满桌的山珍海味没动几筷子就成了“厨余”,80%以上未尽其用,多可惜啊。官员的奢靡之风下渐于民,物不尽其用现象随处可见。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任重道远,需要消耗海量的资源,有些资源还需进口,而人口红利也渐次消失,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尤为必要。节流,是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总成本。即使“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了,那也还是要物尽其用。
  马茹花般带刺的美
  梁勤学
  马茹,极普通的灌丛植物,满身锐刺,性以荆刺为伍,其貌不扬,不入雅园,然生命力抗逆性特强,花更美丽飘香。质贵自尊自重,甘做山野草木的卫士,有胜鲁迅先生所称的蔷薇。
  2002年一天,我沿途看着一蓬蓬马茹花到县城办事,仍是顺便去了书店,在一家小书店里发现一本《杂文月刊》,看了上面几篇文章,具有长刺开花的马茹风骨,马上买下。
  结识了《杂文月刊》,便就渐增杂文瘾,一发不可收拾。买刊不便,就到邮局正式办理订阅,至今13年从未间断。读刊,继而学写,2003年写了一篇《仅只说用词》的千字杂文习作,恰逢当年《杂文月刊》第5期刊登人民文学作家网全国文学大赛征文启事,就试将稿件投去,竟还获得优秀奖,应邀赴京参加了文学研讨会。此后又有了二十余篇杂文习作获省级或国家级奖,被采用或入选,近年来间
  或也有“豆腐块”见刊于《杂文月刊》。不会忘记,是《杂文月刊》引领我走上了读写杂文之路的,启步就在那个马茹花开的季节。家人不解,一见我拿起《杂文月刊》,就唠叨那东西能吃你就别吃饭,又说那就是你的命。然我则想,她不能吃,可比饭食更重要;她不是我的命,可没了她,命里就少了多少有意思的事。
  随手拿起一本《杂文月刊》2015年4月原创版,篇篇佳作,最推吴营州老师的《也谈“杂文”》。吴老师对于杂文,坚持的是其风骨其精神其神韵其思想性不可缺。吴老师长期编辑《杂文月刊》,他们治刊就是这样坚守不渝,这也是《杂文月刊》不断增强生命力、深受全国广大读者欢迎的一条根本经验所在。
  我对《杂文月刊》的偏爱,正是她有如马茹花般带刺的美。我深信她定若铮铮铁骨的强者,挺立下去,越办越好。
  看不出有何“相似”
  许传海
  《杂文月刊》2016年11期原创版所载徐迅雷先生《救灾一景何其相似乃尔》一文,列举了三个“相似”的“救灾一景”。我读后,觉得这三个“一景”并不“相似”。
  作者所举第二个“一景”是某镇“一位中层干部下乡视察台风重灾户时,遇到一片积水地,就让60多岁的村支书背进并背出灾民家”,因而被免职;所举第三个“一景”是某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在救援现场怕弄脏自己的名牌皮鞋,叫下属干事背其蹚过水坑,因而被免职。这两个“一景”确是“相似”,两个干部被免职都不冤。但所举第一个“一景”与后两个“一景”有“相似”之处吗?请看作者描述的这“一景”:某县教育局计财科长包序威,“跟领导去受灾现场,途径一片较大的水洼地时,恰遇保险公司人员在现场定损,他们中有两人扶了包序威一把,‘其实就借力抬了一把,大概四五秒,没想到被拍了。照片上了网,引起轩然大波,’”包序威因此而被免职。用不着多费笔墨分析,这“一景”与那两个“一景”并无“相似”之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包序威認为自己很冤。假如换成我,也会觉得很冤的,因为我无论如何也躲避不开这突如其来的一扶,等我反应过来,这“四五秒”的扶了一把早就做完了;况且,被他人主动扶了一把,自己何错之有!但徐迅雷先生说:“然则,很冤吗?那可不见得。”认定他是咎由自取,不冤,于是就将其与后二者相提并论了。我以为甚为勉强。徐先生甚至还将此“一景”跟“干群关系”“工作作风”联系起来,说他“一失足成千古恨”,是“不记取”“前车之鉴”,这就更有点离谱了。
  保护绿色植物,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郑来福
  拿到《杂文月刊》2015年11期原创版,第一眼看到封面漫画《绿地》,心里很震撼。城市到处是高楼,就剩这块小小的绿地,不久的将来也要盖上高楼大厦,三台推土机已经开过来,预示着这块绿地悲惨的命运。
  我所在城市号称“绿城”,这个称号是源于城市道路两旁的高大树木、绿化带和众多的绿地、公园。但是近几年车辆增加,道路堵塞严重,从去年开始,市里两条主要道路的绿化带已经铺成了道路,有的路段甚至还把路边的树木砍了铺成了路。路倒是宽了,但是由于没有绿化带,快车和慢车混在了一起,交通更加混乱了。市内最大的公园前些年被挖去一角盖成了酒店。道路两旁有些商家为了自己方便故意把树木整死。还有不少树木栽上不久就死了,也没有再补载,就这样市内的绿色越来越少。
  城市发展太快,市区的资源开始不足,就向城郊发展。大片的庄稼地现在“种”上了高楼大厦、商场楼堂。乡村不再是乡村,而是“城中村”。
  绿色植物是人類的朋友,如是这个朋友消亡,人类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因此,保护绿色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文章的可贵在于有独特见解
  郭明进
  贵刊2016年第8期《他从来都不合时宜》一文,使我对《革命寻思录》这部书,有了一些粗浅认识:这是一部对若干问题有独特见解的书,哪怕是探索性的见解,都是值得我参考和学习。
  我一直认为:文章不论长短,关键在于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就十分可贵。没有独特见解,人云亦云,不论长短,是抄袭或变相抄袭,都不值得学习和参考。若看了它,除了浪费时间,也许还会从中中毒。
  骗子骗人
  靠“热心和气”及宣传
  佚 名
  近读《杂文月刊》原创版11月上刊登的《骗子利用的是什么?》一文,联系到本地一些实际情况,受益匪浅。
  秦泽忠先生是受“服务者”的热心、和气而受骗。我们这里也有许多老年人因为“服务者”的热心、和气而受骗。有些老人购买“保健品”就是这样。“服务者”宣传保健品的好处时,说得天花乱坠,让人听了信以为真,而且这些保健品都是有“批号”的,看起来很是可信。老年人购买时,“服务者”还亲自为你找出租车送货上门,车费还不要你出。吃这些保健品一年要上千元甚至数千元,作用怎么样?我本人就买了数千元,吃了几个月,效果却说不清,因为它不是药品。
  老年人是常常受骗的群体。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对“新生事物”没有青年人敏感,识别能力也差。此事是应该有人管管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多地重视,狠狠打击这种骗子。
其他文献
读贵刊2016年7月(上)杨十郎先生的《“空穴来风”辩正》,当时就想与杨先生商榷,可素宁先生在8月(上)捷足先登,只好作罢。今又在10月(上)见到杨用《扫清汉语奥吉亚牛圈》一文,来反驳素宁先生,更想借贵刊“各抒己见”。  素宁先生给杨指谬的依据是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该书系国务院责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集当代中华语言学众多精英之心血,历经60年,先后6次修订而成。曾多次获得各种国家级奖项
期刊
团团转 曹开翔  因人而异 康林  生活感情 于昌偉  打水 何影  扎根 侠名  二手烟 姚万俤  难以消受 康斯坦丁(比利时)  擦拭 穆萨(土耳其)  水啊!水 巴斯克(巴西)  長在一起了 侠名  偷窥 皮德斯特鲁普(丹麦)
期刊
讀贵刊今年3月(上)芳薇的《金鸡复唱——我的“银发观”》深有同感。日月如梭,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免不了要青丝变白发的。“记得当年骑竹马,转眼便成白头翁”,时间对人是平等的,无论是帝王将相、高官显贵、豪商巨富,还是布衣庶民、贩夫走卒、才子佳人,都无法抗拒这一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为之写诗著文,扼腕叹息飘然而至的白发。李白曾有千丈白发之愁,高堂明镜之悲。唐代诗人高蟾也有“人生莫遣
期刊
杂文一直在寻求新的出路,力图创新,最近读到的两篇杂文,坚定了我对杂文的信心。  读《不亦快哉》快哉复快哉  读李增录先生的《现代版〈不亦快哉〉》(本刊2016·10·上),快哉复快哉!我一个劲地拍大腿,不停地自言自语:杂文原来可以这样写!  李先生开篇给文章戴上了一顶文雅的帽子——提到金圣叹的33则《不亦快哉》,提到梁实秋仿金之体例写的11则《不亦快哉》,这给自己操刀《不亦快哉》找到了源远流长的颇
期刊
没有什么是不能放手的。或许是入情太深,用心太重,有些东西我们觉得一放手就会天塌地陷,沒法活了,其实未必,这个世界上没有啥玩意儿是不能放手的,所差别的无非是主动还是被迫放手罢了。楚霸王舍了天下,柳三变轻了功名,李叔同弃了家室,沈从文离了文坛,姚明别了篮球,李娜扔了麦克,地球该咋转还是咋转,无非给后人留了一段谈资罢了。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失恋了,还会有新相好;老朋友断了
期刊
到参加工作了,才深深怀念起在过往的20多年時间里,我其实是生活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众多亲戚的爱的襁褓里和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中。认识“压力”这个词,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它的含义。有升学压力吗?没有啊,智力中等偏下的学生只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很容易地就上了高中进了大学,何况我的智力不在中等以下。多么欢乐的20多年啊,天真烂漫,胸中有诗,有远方。  甫一踏进社会,内心的欢乐就开始被稀释,无缘无故的焦虑,毫
期刊
一個小男孩天生腿有残疾,只能整天坐在轮椅上。一天,他痛苦地问妈妈:“上帝为什么让我不能走路,是上帝不爱我吗?”  “当然不是,我的孩子。”妈妈答道,“我们每个人在上帝眼中都是苹果,有的特别饱满和新鲜,所以,上帝就忍不住咬了一口。孩子,你就是那只特别受到上帝喜爱的苹果啊!”  聰明妈妈的聪明回答,将孩子的心灵引上了一条自信、仁爱而又懂得感激的道路。
期刊
雪花之白,白得纯粹。雪花之白可以说是悦目之白。它配得上“赏心悦目”这四个字。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诗中有这样一句:“我君临苍穹,像难解的司芬克斯;我把雪白心跟天鹅之白相融”。波德莱尔用雪白来自喻,他让我们看到:在他心灵的原野上,大自然和天鹅之间构成了一种极致的美丽与和谐。应该说,任何人眼里,白天鹅都是美的,它从静态到动态,从形体到色泽,从温柔的步履到飞翔的姿影,无不流溢出无与伦比的美丽。“雪白心
期刊
1881年,杰出的文学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临终前在词薄上写着他的一段名言:“……人们称我为心理学家,不对,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即描写人的心灵全部深度。”这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针对一些人对他的作品的误读的矫正,也是对自己的作品明晰而深刻的评价。他的小说描写的是人的心灵的全部深度,他的书信也是来自心灵的全部深度。  一生处于贫困之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近四百封的书信中,除过临终前两三年的几十封
期刊
东汉时,谯县有个赵太守,平素贪婪成性,作恶多端。一次病重在床,请名医华佗为其治病,华佗为他开了这样的一付药方:本是无赖赌徒,现居太守宝座。酒囊饭袋称雄,拍马溜须为途。拈花惹草成瘾,草菅人命无数。搜刮民脂民膏,不义之财致富。此官丧失人性,衣冠禽兽不如。判你千刀万剐,也是死有余辜。送上猛药一帖,看你吐是不吐!赵太守听完夫人读的药方,气得火冒三丈,只觉胸中热血翻滚,“哇” 的一声,将腹中淤血吐了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