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得一铜质炮弹壳,口径7.5cm,高11cm。壳体上镌刻着,“讨龙之役歼敌于化城,我军第四军阵地在城北之南津塔,此管退炮筒即拾于阵地者敬赠,隐渔清玩并志纪念,民国七年四月念五日 魏邦平识。”弹壳底部刻有德文 **K Rupp A.G(即克虏伯公司)、1910(炮弹生产日期)、三环标志(公司LOGO),还有不知其意的B,45等字符。
民国元年(1912)三月,袁世凯攫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实行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次年3月20日,袁派人暗殺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发动讨袁战争,史称“二次革命”。在广东主要是讨伐龙济光的斗争。龙济光(1866-1925),民国西南军阀,字子诚,云南哈尼族人。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被镇压后,清廷为加强广东统治,将其调入广东,镇守广州。武昌起义后,龙投靠袁世凯,夺取了广东政权,任命为广东镇抚使,授陆军上将衔。
整个讨龙之役,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护国讨袁期间,广东各派军阀、护国军与龙济光的斗争。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去,段祺瑞任国务总理。龙即致电表示恭贺。段给他安排广东督军兼署巡按使的职位。龙、段勾结,遭到广东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立即发出讨龙号召。7月,滇桂护国军和广东民军发动进攻,龙部败退。7月6日,北京政府任命陆荣廷为广东都督,朱庆澜为省长,任龙济光为两广矿务,以保存实力。10月,龙率余部退守琼州(今海南岛)后,继续扩充部队,企图卷土重来;第二阶段,1917年7月,孙中山等由上海南下广州,组织和领导护法运动。段祺瑞为镇压南方革命,源源不断地调动北洋军进入湘、川。躲在琼州的龙济光,亦加紧组训部队,企图进攻广东大陆。11月8日,段任命龙为两广巡阅使。龙即通电两广督军取消自主,并宣称由他节制两粤水陆军警。不久,他亲率2万余人在阳江一带登陆后,向广州方向推进。护法军政府讨龙军经3个多月作战,于1918年4月击败龙军,龙弃军逃往北京。
魏邦平(1884—1935),原名帮屏,别号丽堂,广东香山(中山)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09年毕业回国后,清廷赐予马兵科举人,充任广东督练公所编译员,后又任广东讲武堂教官。民国后先后任广东都督府陆军司长、参谋长、陆军第二师第三旅旅长、广东水上警察厅厅长等职。1916年参加讨伐龙济光,战争结束后任护国军第五军总司令兼广东省警察厅厅长和省警务处处长。1918年兼任广州市督办,任内拆卸市内城基,开辟马路。1919年在广州镇压“五四”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任粤军第三师师长。1921年任西江总指挥,率部参加援桂之役。在1922年粤军全部班师回粤后,第三师驻防广州。孙中山任大总统时,委魏邦平任广州卫戍司令。1923年孙中山再次任命魏邦平为讨贼联军总司令。1925年魏邦平涉嫌参与刺杀廖仲恺案,被国民政府派兵围攻其寓所,魏邦平早发觉,及时出走。嗣后二年遇廖夫人何香凝于邮船,魏邦平就涉嫌廖仲恺谋杀案当面向何香凝表示道歉。1931年唐绍仪任中山县长时委魏邦平为公安局长,同年陈济棠委他为军垦处处长。魏邦平对这两次任职均婉辞不就,后定居于香港。1935年患病回广州就医,因医治无效去世。1936年,中华民国广东省政府为表彰魏邦平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广东的贡献,将古镇、曹步、海州三乡合并,通称为“邦平乡”(今古镇镇)。
讨龙之役第二阶段,龙济光所部在阳江闸坡银树登陆之后,广东督军莫荣新、省长李耀汉立即组织讨龙军,派马济为讨龙军第一军军长,林虎为第二军军长,刘志陆为第三军军长,魏邦平为第四军军长。经过激战,护国军各部协同一致,进迫化县城,将驻在化县城中的龙济光部重重围困。龙济光见大势已去,即命令所部组织火力分为四路突围,返回海南。
从上述的史料可以看出,该炮弹壳为第二次讨龙之役战场遗留物,战争刚结束魏邦平即获赠该炮弹壳,并在1918年4月25日,亲笔在其外壁书写了得到该炮弹壳的经过,经刻工刻完后,作为笔筒转赠号隐渔的人,文中所提“化城”,为现在茂名市化州县。受赠人“隐渔”,经检索发现陈宝琛、何香凝有赠送其书画作品。隐渔即渔隐,名曹允文(1875-1950),江苏无锡人,民国诗人、学者、编辑,任教于北京大学,著有《渔隐诗抄》《花萼书集》等著作。弹壳生产厂家为德国克虏伯公司,克虏伯为著名的军火制造商,为清末我国各军队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各海岸炮台基本是其提供的大炮,对近代军事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各大楼宇随处可见的蒂森克虏伯高端电梯,就是该公司的产品。
杜教授大作《艺苑重光》书里也记载有“方立之于天坛拾得反张勋复辟之战所遗留之上海制造局七生五弹壳,大如缸头,请先生作铭其上以为笔筒之用,由张寿丞刻成。”可见在民国时期,将炮弹壳作为笔筒也是一件风雅之事。
民国元年(1912)三月,袁世凯攫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实行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次年3月20日,袁派人暗殺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发动讨袁战争,史称“二次革命”。在广东主要是讨伐龙济光的斗争。龙济光(1866-1925),民国西南军阀,字子诚,云南哈尼族人。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被镇压后,清廷为加强广东统治,将其调入广东,镇守广州。武昌起义后,龙投靠袁世凯,夺取了广东政权,任命为广东镇抚使,授陆军上将衔。
整个讨龙之役,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护国讨袁期间,广东各派军阀、护国军与龙济光的斗争。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去,段祺瑞任国务总理。龙即致电表示恭贺。段给他安排广东督军兼署巡按使的职位。龙、段勾结,遭到广东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立即发出讨龙号召。7月,滇桂护国军和广东民军发动进攻,龙部败退。7月6日,北京政府任命陆荣廷为广东都督,朱庆澜为省长,任龙济光为两广矿务,以保存实力。10月,龙率余部退守琼州(今海南岛)后,继续扩充部队,企图卷土重来;第二阶段,1917年7月,孙中山等由上海南下广州,组织和领导护法运动。段祺瑞为镇压南方革命,源源不断地调动北洋军进入湘、川。躲在琼州的龙济光,亦加紧组训部队,企图进攻广东大陆。11月8日,段任命龙为两广巡阅使。龙即通电两广督军取消自主,并宣称由他节制两粤水陆军警。不久,他亲率2万余人在阳江一带登陆后,向广州方向推进。护法军政府讨龙军经3个多月作战,于1918年4月击败龙军,龙弃军逃往北京。
魏邦平(1884—1935),原名帮屏,别号丽堂,广东香山(中山)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09年毕业回国后,清廷赐予马兵科举人,充任广东督练公所编译员,后又任广东讲武堂教官。民国后先后任广东都督府陆军司长、参谋长、陆军第二师第三旅旅长、广东水上警察厅厅长等职。1916年参加讨伐龙济光,战争结束后任护国军第五军总司令兼广东省警察厅厅长和省警务处处长。1918年兼任广州市督办,任内拆卸市内城基,开辟马路。1919年在广州镇压“五四”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任粤军第三师师长。1921年任西江总指挥,率部参加援桂之役。在1922年粤军全部班师回粤后,第三师驻防广州。孙中山任大总统时,委魏邦平任广州卫戍司令。1923年孙中山再次任命魏邦平为讨贼联军总司令。1925年魏邦平涉嫌参与刺杀廖仲恺案,被国民政府派兵围攻其寓所,魏邦平早发觉,及时出走。嗣后二年遇廖夫人何香凝于邮船,魏邦平就涉嫌廖仲恺谋杀案当面向何香凝表示道歉。1931年唐绍仪任中山县长时委魏邦平为公安局长,同年陈济棠委他为军垦处处长。魏邦平对这两次任职均婉辞不就,后定居于香港。1935年患病回广州就医,因医治无效去世。1936年,中华民国广东省政府为表彰魏邦平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广东的贡献,将古镇、曹步、海州三乡合并,通称为“邦平乡”(今古镇镇)。
讨龙之役第二阶段,龙济光所部在阳江闸坡银树登陆之后,广东督军莫荣新、省长李耀汉立即组织讨龙军,派马济为讨龙军第一军军长,林虎为第二军军长,刘志陆为第三军军长,魏邦平为第四军军长。经过激战,护国军各部协同一致,进迫化县城,将驻在化县城中的龙济光部重重围困。龙济光见大势已去,即命令所部组织火力分为四路突围,返回海南。
从上述的史料可以看出,该炮弹壳为第二次讨龙之役战场遗留物,战争刚结束魏邦平即获赠该炮弹壳,并在1918年4月25日,亲笔在其外壁书写了得到该炮弹壳的经过,经刻工刻完后,作为笔筒转赠号隐渔的人,文中所提“化城”,为现在茂名市化州县。受赠人“隐渔”,经检索发现陈宝琛、何香凝有赠送其书画作品。隐渔即渔隐,名曹允文(1875-1950),江苏无锡人,民国诗人、学者、编辑,任教于北京大学,著有《渔隐诗抄》《花萼书集》等著作。弹壳生产厂家为德国克虏伯公司,克虏伯为著名的军火制造商,为清末我国各军队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各海岸炮台基本是其提供的大炮,对近代军事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各大楼宇随处可见的蒂森克虏伯高端电梯,就是该公司的产品。
杜教授大作《艺苑重光》书里也记载有“方立之于天坛拾得反张勋复辟之战所遗留之上海制造局七生五弹壳,大如缸头,请先生作铭其上以为笔筒之用,由张寿丞刻成。”可见在民国时期,将炮弹壳作为笔筒也是一件风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