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共绘“十四五”聚力建设泾河源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回顾“十三五”,泾河源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市、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想事谋事、干事成事,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脱贫攻坚如期摘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党的建设纵深推进,泾河源镇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


  “十三五”期间,泾河源镇始终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注重转型升级,经济硬实力稳步攀升。“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由2.54亿元增加到3.52亿元,同比增长38%;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21元增加到9723元,同比增长56%。始终坚持精准脱贫,全镇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1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累计减贫1361户6287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7.4%下降到2020年的零,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始终以脱贫富民为第一抓手,聚焦区域发展,辐射带动力连续突破。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大“水、路、房”和廣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二是产业脱贫成效突出。通过各项扶贫措施,脱贫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脱贫主渠道作用日益明显。三是干群关系不断融洽。坚持在一线转变干部作风,驻村帮扶、进村入户,解难题、促发展,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改善了干群关系。始终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持续积能蓄势,发展支撑力不断夯实。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推动产业提档升级。致力做好金融扶贫,拓宽资金来源。共协调3家银行,加大金融贷款和“扶贫保”力度,全镇13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办理3至5万元扶贫贴息贷1123户,贷款金额共计5112.56万元,金融扶贫覆盖率达到82.51%,有力夯实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致力调整产业结构,夯实致富基础。全镇13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100%,草畜、苗木、中蜂、劳务4个产业的57户,3个产业的639户,2个产业的573户,单个产业的92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切实做到产业扶持政策对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致力发展集体经济,巩固基层组织。积极采取农村土地有偿合作、村村联营、村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镇1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增加村级积累,夯实基层堡垒经济基础。
  “十三五”期间,泾河源镇始终以改善民生为第一追求,加大财政投入,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了危房改造、环境治理、安全饮水等一批民生工程,社会养老、基本医疗、低保、就业创业等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五年来,泾河源镇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凝聚了发展的“大气场”。全面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硬化村内巷道46.9公里,通村公路4.5公里;完成危房改造2009户;全力抓好泾河源镇平价综合农贸市场、给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新建100平方米镇综合文化站、18个家门口服务站和党群服务中心,对白吉、上秦等11个村部进行维修。配合完成S25高速服务区、县委党校、全民健身馆和11人制足球场迁建等重点项目建设,镇村面貌进一步靓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建设幸福泾河源推进乡村振兴


  奋斗历经艰辛,经验弥足珍贵。“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五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五年。我们现在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是一个愈进愈难、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站位全局、主动担责,团结一心、积极作为,奋力为实现全镇“十四五”发展美好愿景作出应有贡献。今后,将重点抓好“五个泾河源”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产业升级,建设富裕泾河源。紧紧围绕特色种养、生态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定位,全力以赴调结构、拓领域、壮产业。以“四个一”林草示范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以调整用地结构为抓手,通过荒山造林一批、市场销售一批、苗圃精品培育一批等有效手段,继续加快“三棵松”去库存步伐;以推动“泾源黄牛肉”育养加销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核心,推进肉牛产业向绿色优质、高端高效方向发展。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加销体系,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切实夯实群众致富的产业基础。
  坚持改革创新,建设开放泾河源。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泾河源镇区位优势,完善功能设施,抓好功能配套,不断提高城镇的宜居性、舒适性、便捷性。着力提升城镇环境品质,把好山好水好风景融入城镇,以城镇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坚持人文赋能,建设文化泾河源。抓好旅游宣传、品牌打造、软环境提升和基础设施改善四个关键,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旅游小镇的发展方向,借助六盘山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城镇文化品质,打造绿色生态、全域旅游、红色文化特色,让城镇更具文化底蕴。
  坚持生态引领,建设美丽泾河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幸福农家“123”“塑形”和乡风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铸魂”两项工程,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处理、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美和百姓生产生活美,全力创建环境优美村镇。
  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泾河源。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准确把握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积极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全面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G
  (作者单位:泾源县泾河源镇)
  责任编辑:徐树雄
其他文献
2020年以来,全区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部署要求,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时代重任统领自然资源工作,主动担当新使命,奋力展现新作为,以真抓实干、务实苦干、创新能干的生动实践谱写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信赖核心、紧跟核心、维护核心,凝聚先行区建设的政治力量。自然资源厅党组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期刊
期刊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底气,是经过百年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是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科
期刊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919年,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
期刊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我们翻天覆地地改变过地球上的许多东西,并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但有两个字一直以来最难搬动,它们就是“苦”与“穷”。世界至今动荡不迭,多数皆因这两个字而起。  西海固这样的“苦瘠甲天下”之地真的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搬掉“苦”与“穷”这两个字?  人类的这一世界难题考验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然而,世界上第一个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苏联没能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
期刊
誓言如铁,承诺如金。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凝聚起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将脱贫
期刊
2021年2月,同心县预旺镇贺家塬村驻村第一书记丁海燕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当地广大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咱丁书记当之无愧!”丁海燕是怎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记者深入基层、走近贺家塬村老百姓中,问题就有了答案。“办法总比困难多”  顺着宽敞的柏油路一直往村里走,马路两边红顶白墙的砖瓦房鳞次栉比,每栋房屋的顶上都安装着太阳能板……在新建的村部,记者见到了刚从村民家回来的丁海
期刊
4月27日,在2021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动员大会上,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银川供电公司”)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和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银川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团结一致,率领全体干部职工艰苦拼搏、开拓进取、积极发展,先后荣获了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中央企业先
期刊
镇北堡镇昊苑村村民忙着采摘葡萄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在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全力推进产业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打造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做大做强紫色产业;发展特色枸杞种植,小枸杞红了村民好日子;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民宿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一个个特色产业让每个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手里有活,兜里有钱,这就是我心中的小康生活”  春节刚过,王军又
期刊
宁夏中小学校:聚力“四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抓牢立德树人,上好党史学习“思政课”。坚持把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大情景式、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力度。  挖掘红色资源,上好党史学习“历史课”。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坚持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好党史学习“活动课”。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民俗文化、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