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德黑兰“巨鼠”说起……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由于鼠患猖獗,人鼠之间俨然已经演变成为了一场战争。据估计,德黑兰现有大约2500万只老鼠,而且这些老鼠最大能够长到40厘米,且极具攻击性。面对“巨鼠”肆虐,人们先是投放化学药剂加以扑杀,但不久老鼠就出现抗药性。无奈之下,当地成立了一支由10名狙击手组成的“精英狙鼠队”,这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利用安装了远红外线夜视镜的狙击步枪,本着“看见一只消灭一只”的精神,迄今已取得赫赫战功。
可是,老鼠的数量虽在下降,但存活下来的老鼠却变得更加难以对付。它们似乎产生了某种基因突变,体重已经猛增至大约4~5千克,体形甚至比一般的家猫还要大,就连捕鼠器都装不下。有人认为,巨鼠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辐射或者化学品影响的结果,难道电影《酷斯拉》中的科幻剧情会成为现实吗?
其实,“巨鼠”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曾出现大小和猫差不多的老鼠,危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来捕捉老鼠,但都被老鼠吃掉了。后来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极富智慧和斗争经验,才终于取得了胜利。人们一直认为,故事中所述的大得像猫的老鼠纯属夸大,谁能料到它却在今天的伊朗得到了证实。
身怀绝技的老鼠
在伊朗肆虐的老鼠其实就是最有名及最常见的老鼠之一——褐家鼠,也叫沟鼠、大鼠、挪威鼠、大家鼠、白尾吊、粪鼠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鼠科、鼠属。
褐家鼠属于世界性分布,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场所几乎都有它的踪迹。它们体型粗壮而长大,成年鼠一般体长15~25厘米,体重220~280克。
褐家鼠行动敏捷,行动时多沿墙根壁角。可在水平或垂直的电线、绳索、暖气管、电缆线上行走,也可在表面粗糙的砖墙上笔直向上爬行。成年褐家鼠可跳高度达77厘米以上,向外向下跳跃距离达2米以上。它是游泳好手,不论是在水面或水底游泳都极为擅长。它会潜水捕鱼,也可轻易潜越厕所的反水弯。
褐家鼠听觉敏锐,对超声波尤为敏感。它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声波,进行社群通讯和定向。不过,它的视觉极差,不仅不能分辨颜色,而且视觉成像不清晰,但对光的刺激十分敏感。在黑暗中行走时,它总是以触须和一侧体毛触及墙侧面或地面,借触觉刺激来定向。它的记忆力较好,警惕性高,在活动期间遇到惊扰,立即隐避,对环境的变化更是很敏感,如遇新出现的物体,即使是食物也常回避一段时间,产生所谓新物反应。它的嗅觉也极为发达,可以通过排出的尿液、生殖腺分泌物,在活动范围内留下标记嗅迹,建立一定势力范围,并根据这些嗅迹分辨家族成员和寻找配偶。
褐家鼠食性广而杂,能吃任何可食用的东西以及许多不可食用的物品,诸如蜡烛、肥皂、木材、铅片、铝板、塑料、橡胶、沥青、砖块以及不太坚固的混凝土等等。这是因为它们啃咬能力极强,门齿锋利如凿,咬肌发达。在食物困难时,褐家鼠可残杀同类,甚至向人和其他动物进攻。
褐家鼠不仅繁殖率高,而且适应性很强,可在-20℃左右的冷库中繁殖后代,也能在40℃以上热带生活,甚至在核爆炸之后的小岛上,仍发现有褐家鼠存活。
“挪威鼠”,走全球
褐家鼠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挪威鼠。关于褐家鼠来自挪威的说法非常普遍。1769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贝克恩霍特给褐家鼠定的学名就是“挪威鼠”,因为他也相信这个物种是在1728年经由挪威船只迁移到英国的。
褐家鼠其实起源于亚洲的温暖地区,特别是俄罗斯和蒙古的一些地区。18世纪初,褐家鼠从它们的起源地出发,随着人类活动及城市化的扩展,蔓延到了西伯利亚,并且在1727年游过了伏尔加河进入了欧洲西部。在那里,它们又借助人类的海上运输扩散到世界各地,其到达美国的时间为1775年。
有趣的是,虽然褐家鼠的起源地就在我国北方邻近的地区,但我国的褐家鼠却是从东南亚一带由外轮传入的。目前,我国只有西藏地区可能尚无褐家鼠的分布,但随着铁路的延伸,褐家鼠必然遍布全国。
如今,地球上只有北极圈、南极大陆和一些海岛等很少的一些地方没有发现褐家鼠的踪迹。褐家鼠已经成功地适应了人居环境,成为一种伴人动物。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西南部,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鼠岛”。这座火山岛上曾生活着大约4000多万只角嘴海雀、小海雀和海燕等海鸟。大约在1780年,一艘日本船只在海上失事,船上的褐家鼠游到了这个渺无人烟的小岛上,开始疯狂捕杀各种鸟类以及它们的鸟蛋、雏鸟,以前曾经动听的鸟叫声就此消失。这种鼠患的发生并不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世界上不少海岛都有因老鼠成灾而酿成的悲剧,很多在岛屿上生活的海鸟、爬行动物等的灭绝也都与老鼠有关。
为了恢复“老鼠岛”的自然生态环境,美国科学家于2008年秋天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灭鼠行动。他们希望采取直升机空投老鼠药的办法,一举将这座岛上的褐家鼠斩草除根,尽管有人指出这是在浪费钱财,也有人担心从空中播撒灭鼠剂带来的副作用。不过,他们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知道这个灭鼠行动的效果,因为即使岛上所有的褐家鼠死光了,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其本来面貌。
褐家鼠变身实验鼠
褐家鼠还以实验动物的身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100多年前,美国生物学家利用近亲老鼠进行交配繁殖,培育出首批近交系鼠,这标志着现代实验鼠的诞生。
由于近交系鼠遗传基因几乎完全相同,因而遗传突变导致的生物影响十分明显,它们很适合科学家开展相关研究。近交系鼠很容易发生自然突变现象,突变的后果是它们容易患肥胖症或免疫系统缺陷等,这无疑能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这类病症产生的原理。可以说,实验鼠为解除长期困扰人类的病痛带来了光明。
实验室用的大白鼠是褐家鼠的白化变种,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在,全世界每年用于各种科学研究的实验鼠超过2500万只。随着生物医学研究需要,现在全世界已培育出100多个近交品系。未来,这些实验鼠还将帮助人类不断揭开疾病和基因研究领域的更多谜底。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灭鼠不等于“消灭老鼠”,把鼠类“斩尽杀绝”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因为大多数鼠类都是其天敌的主要食物,如果灭尽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褐家鼠等鼠类只有在形成一定密度之后才能造成危害,只要将其种群控制在一定的密度之下,便不会形成危害。所以,“灭鼠”的任务实际上应该是指有效地控制鼠害,想方设法地消灭鼠类中的过剩部分,使鼠害不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人们必须采用生态方法,从长远着手,保护褐家鼠的天敌,并约束人类自身行为,才能逐步恢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责任编辑】庞 云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由于鼠患猖獗,人鼠之间俨然已经演变成为了一场战争。据估计,德黑兰现有大约2500万只老鼠,而且这些老鼠最大能够长到40厘米,且极具攻击性。面对“巨鼠”肆虐,人们先是投放化学药剂加以扑杀,但不久老鼠就出现抗药性。无奈之下,当地成立了一支由10名狙击手组成的“精英狙鼠队”,这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利用安装了远红外线夜视镜的狙击步枪,本着“看见一只消灭一只”的精神,迄今已取得赫赫战功。
可是,老鼠的数量虽在下降,但存活下来的老鼠却变得更加难以对付。它们似乎产生了某种基因突变,体重已经猛增至大约4~5千克,体形甚至比一般的家猫还要大,就连捕鼠器都装不下。有人认为,巨鼠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辐射或者化学品影响的结果,难道电影《酷斯拉》中的科幻剧情会成为现实吗?
其实,“巨鼠”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曾出现大小和猫差不多的老鼠,危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来捕捉老鼠,但都被老鼠吃掉了。后来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极富智慧和斗争经验,才终于取得了胜利。人们一直认为,故事中所述的大得像猫的老鼠纯属夸大,谁能料到它却在今天的伊朗得到了证实。
身怀绝技的老鼠
在伊朗肆虐的老鼠其实就是最有名及最常见的老鼠之一——褐家鼠,也叫沟鼠、大鼠、挪威鼠、大家鼠、白尾吊、粪鼠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鼠科、鼠属。
褐家鼠属于世界性分布,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场所几乎都有它的踪迹。它们体型粗壮而长大,成年鼠一般体长15~25厘米,体重220~280克。
褐家鼠行动敏捷,行动时多沿墙根壁角。可在水平或垂直的电线、绳索、暖气管、电缆线上行走,也可在表面粗糙的砖墙上笔直向上爬行。成年褐家鼠可跳高度达77厘米以上,向外向下跳跃距离达2米以上。它是游泳好手,不论是在水面或水底游泳都极为擅长。它会潜水捕鱼,也可轻易潜越厕所的反水弯。
褐家鼠听觉敏锐,对超声波尤为敏感。它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声波,进行社群通讯和定向。不过,它的视觉极差,不仅不能分辨颜色,而且视觉成像不清晰,但对光的刺激十分敏感。在黑暗中行走时,它总是以触须和一侧体毛触及墙侧面或地面,借触觉刺激来定向。它的记忆力较好,警惕性高,在活动期间遇到惊扰,立即隐避,对环境的变化更是很敏感,如遇新出现的物体,即使是食物也常回避一段时间,产生所谓新物反应。它的嗅觉也极为发达,可以通过排出的尿液、生殖腺分泌物,在活动范围内留下标记嗅迹,建立一定势力范围,并根据这些嗅迹分辨家族成员和寻找配偶。
褐家鼠食性广而杂,能吃任何可食用的东西以及许多不可食用的物品,诸如蜡烛、肥皂、木材、铅片、铝板、塑料、橡胶、沥青、砖块以及不太坚固的混凝土等等。这是因为它们啃咬能力极强,门齿锋利如凿,咬肌发达。在食物困难时,褐家鼠可残杀同类,甚至向人和其他动物进攻。
褐家鼠不仅繁殖率高,而且适应性很强,可在-20℃左右的冷库中繁殖后代,也能在40℃以上热带生活,甚至在核爆炸之后的小岛上,仍发现有褐家鼠存活。
“挪威鼠”,走全球
褐家鼠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挪威鼠。关于褐家鼠来自挪威的说法非常普遍。1769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贝克恩霍特给褐家鼠定的学名就是“挪威鼠”,因为他也相信这个物种是在1728年经由挪威船只迁移到英国的。
褐家鼠其实起源于亚洲的温暖地区,特别是俄罗斯和蒙古的一些地区。18世纪初,褐家鼠从它们的起源地出发,随着人类活动及城市化的扩展,蔓延到了西伯利亚,并且在1727年游过了伏尔加河进入了欧洲西部。在那里,它们又借助人类的海上运输扩散到世界各地,其到达美国的时间为1775年。
有趣的是,虽然褐家鼠的起源地就在我国北方邻近的地区,但我国的褐家鼠却是从东南亚一带由外轮传入的。目前,我国只有西藏地区可能尚无褐家鼠的分布,但随着铁路的延伸,褐家鼠必然遍布全国。
如今,地球上只有北极圈、南极大陆和一些海岛等很少的一些地方没有发现褐家鼠的踪迹。褐家鼠已经成功地适应了人居环境,成为一种伴人动物。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西南部,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鼠岛”。这座火山岛上曾生活着大约4000多万只角嘴海雀、小海雀和海燕等海鸟。大约在1780年,一艘日本船只在海上失事,船上的褐家鼠游到了这个渺无人烟的小岛上,开始疯狂捕杀各种鸟类以及它们的鸟蛋、雏鸟,以前曾经动听的鸟叫声就此消失。这种鼠患的发生并不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世界上不少海岛都有因老鼠成灾而酿成的悲剧,很多在岛屿上生活的海鸟、爬行动物等的灭绝也都与老鼠有关。
为了恢复“老鼠岛”的自然生态环境,美国科学家于2008年秋天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灭鼠行动。他们希望采取直升机空投老鼠药的办法,一举将这座岛上的褐家鼠斩草除根,尽管有人指出这是在浪费钱财,也有人担心从空中播撒灭鼠剂带来的副作用。不过,他们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知道这个灭鼠行动的效果,因为即使岛上所有的褐家鼠死光了,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其本来面貌。
褐家鼠变身实验鼠
褐家鼠还以实验动物的身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100多年前,美国生物学家利用近亲老鼠进行交配繁殖,培育出首批近交系鼠,这标志着现代实验鼠的诞生。
由于近交系鼠遗传基因几乎完全相同,因而遗传突变导致的生物影响十分明显,它们很适合科学家开展相关研究。近交系鼠很容易发生自然突变现象,突变的后果是它们容易患肥胖症或免疫系统缺陷等,这无疑能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这类病症产生的原理。可以说,实验鼠为解除长期困扰人类的病痛带来了光明。
实验室用的大白鼠是褐家鼠的白化变种,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在,全世界每年用于各种科学研究的实验鼠超过2500万只。随着生物医学研究需要,现在全世界已培育出100多个近交品系。未来,这些实验鼠还将帮助人类不断揭开疾病和基因研究领域的更多谜底。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灭鼠不等于“消灭老鼠”,把鼠类“斩尽杀绝”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因为大多数鼠类都是其天敌的主要食物,如果灭尽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褐家鼠等鼠类只有在形成一定密度之后才能造成危害,只要将其种群控制在一定的密度之下,便不会形成危害。所以,“灭鼠”的任务实际上应该是指有效地控制鼠害,想方设法地消灭鼠类中的过剩部分,使鼠害不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人们必须采用生态方法,从长远着手,保护褐家鼠的天敌,并约束人类自身行为,才能逐步恢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责任编辑】庞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