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诊治食管腺瘤一例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70岁,因上腹不适数月于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26 cm见一大小约0.5 cm半球形息肉样隆起,考虑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平素无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转我院。入院后检查血肝肾功、肿瘤指标、血细胞分析、甲状腺功能、肝炎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HIV抗体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复查胃镜(与上次检查间隔1个月余)于距门齿25 cm处食管壁见一0.8 cm ×1.0 cm 的广基隆起性病变(图1),表面黏膜光滑,色泽正常,触之滑动感不明显,超声微探头探查见黏膜层不均质的偏低回声结节(图2),考虑食管黏膜下肿物性质待定,行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肿物,过程顺利(图3),术后病理结果示食管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多个腺体扩张,部分腺体衬双层细胞,伴乳头状增生,间质为淋巴组织,见淋巴滤泡形成,形态类似腮腺的淋巴乳头状囊腺瘤(Warthin瘤)[1](图4),免疫组化结果提示:AE1/AE3、CK7、CEA在腺上皮及肌上皮均表达,P63、SMA在肌上皮表达,考虑:食管腺或异位唾腺来源的乳头状囊腺瘤,部分上皮增生。因食管腺瘤较为罕见,我院病理科请日本老年病院食管病理专家Takubo远程会诊,意见为:食管腺瘤(乳头状涎腺腺瘤或浆液性囊腺瘤)。目前随访1年,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一般情况尚可,胃镜复查未见明显异常。

其他文献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对我国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事业起到了很大的规范和推动作用。随着技术和观念的进步,内镜清洗消毒有了新的进展。参考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指南及共识意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我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专家共识。
期刊
胃内异物以胃柿石多见,胃柿石是一种植物性结石,在胃酸的作用下,食物中的鞣酸与胃黏液蛋白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再在果胶和树胶的共同作用下将柿子皮、植物中的纤维等黏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胃柿石。胃柿石患者可继发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和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1-2]。目前认为胃柿石患者需要进行早期治疗,一般治疗方法有服用药物、激光碎石、胃内机械碎石和手术等。其中,胃镜下机械碎石多采用柿石勒除
期刊
患者男,26岁,主诉大便带血半月入院。患者3岁时开始出现皮肤、黏膜、牙龈、鼻腔自发性出血,20多年来均在当地医院诊治,经止血处理后出血停止。因出血不严重,未行正规诊治,亦未能明确出血原因。1年前开始出现大关节红肿、疼痛,1个月前检查发现关节腔积液,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予抗风湿中药(方剂不详)治疗。患者服中药后,关节疼痛症状好转,但半个月后出现便血,呈暗红色,停用中药后,便血停止。患者近1个
期刊
EUS以及EUS-FNA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胃食管、结肠以及胰腺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在胸腔内既往主要用于发现食管病变及对病变进行分期,此外 EUS还可以发现食管外疾病,如纵隔肿瘤或脓肿、淋巴结肿大、结核等,并对这些疾病行EUS引导下的诊断和治疗。近期我们为1例患者成功实施了EUS引导下纵隔脓肿穿刺冲洗术,现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
期刊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EVL )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EVL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为哌替啶组( A组)、丙泊酚组( B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C组)。记录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镇静评分( Ramsay评分),内镜操作和麻醉时间,医生满意度,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术后24 h随访有无术中知晓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B、C组术中Ramsay评分分别
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目前经内镜息肉切除方法主要包括普通活检钳钳取、热活检或圈套器高频电息肉切除术、EMR以及ESD。冷圈套器切除息肉类似于采用普通活检钳直接钳取切除息肉,与传统息肉切除术区别是切除息肉过程中未使用高频电流。为了进一步评价冷圈套器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应用特点等问题,现将我院行内镜下冷圈套器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H-EUS)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胰腺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或组织病理学及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与CH-EUS诊断比较,评价CH-EUS诊断胰腺癌的准确度,并分析CH-EUS在不同胰腺肿瘤中的图像特点。结果共76例患者入选,平均年龄(53.1±14.2)岁,其中胰腺癌35例,局灶肿块型炎症2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
目的 :探讨发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术后胰腺炎( PE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34例接受ERCP诊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史、重大疾病史等基本信息以及术前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检查结果,详细录入ERCP术中操作、术中诊断、并发症以及术后处理等情况,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手段分别寻找PEP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矩阵
食管贲门良性狭窄多因腐蚀性损伤、手术后狭窄、食管外器官或肿物压迫、食管炎等原因引起,其中以化学性狭窄最为严重,另外食管癌放疗引起的食管狭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目前胃镜下探条扩张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治疗重度狭窄仍有一定困难,稍微操作不当极易引起出血、穿孔,甚至发生纵隔气肿、脓肿等严重并发症。黄斑马亲水导丝在临床上运用于ERCP较多,亦有报道用于疏通输精管狭窄、损伤尿道插管以及动脉造影等
期刊
大肠癌全球发病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位列恶性肿瘤第2、3位,在全球范围内2008年新发病例达120万,同期死亡病例超过60万[1]。在我国,大肠癌亦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统计发病率为29.44/10万,死亡率为14.23/10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和第5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随着大肠癌筛查逐步推行,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得以及早诊断和处理,患者预后有所改善;近年来大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