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相当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对学好初中化学关系很大。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而达到化学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灵活地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重要。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学法不当,效果自然不好。教学实践表明,学好化学基本概念的关键是把握好“读、讲、练、评”四环节,这样才能加深对每一个概念的理解,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读要准 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概念
1.读准概念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如“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读的时候要重点突出画线部分的内容。要突出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多少不影响元素的种类。如C原子:有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有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但他们的质子数都是6个,所以都属于碳元素。
2.读准概念的外延内涵及前提条件。如“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前提是化合物,条件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又如“溶解度”的概念: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其一,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
二、讲要精 精讲多问,重在点拨
1.精在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由金刚石、石墨组成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要抓住关键字“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除了教材中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对比实验,如将纸张撕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的灰,灰不是纸,生成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提问:久放的红薯发霉变臭了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变化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很显然,发了霉、发了臭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肯定是化学变化。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抓住其发生变化的本质。
2.精在点拨概念的正反两方面。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至于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精在剖析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克;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学生往往容易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甚至同金属的导电性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中的误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能被称为电解质的物质(1)一定是化合物;(2)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3)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如NaC1晶体虽然不导电,但(1)它是化合物;(2)NaC1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NaC1是电解质。而NaC1溶液和Cu丝虽然都能够导电,但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单质,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能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练要活,活在习题的多元性,能够举一反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如:在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后练习(1)在下列成语中,本意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木已成舟。显然,ABD都没有新物质生产,只是改变了形态,是物理变化,而C是由铁矿石及铁炼成了钢,生成了新物种,是化学变化,故选C。(2)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给一杯自来水加热,没有沸腾前水中就有很多气泡逸出,B灯泡通电发光,C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形成紫红色溶液,D煤油燃烧形成明亮的火焰和黑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ABC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产生黑烟(主要成分是碳)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D。
如:在学习了元素的概念之后练习(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D):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2)人体摄取的碘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目前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供消费者选用,这里的“碘”是指(A):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E单质。
如:在学生学习了“酸”、“碱”、“盐”这三个化学概念之后,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我就列举出大量关于“酸”、“碱”、“盐”的化学式,让学生自己来辨析,哪个是“酸”、哪个是“碱”、哪个“盐”;再列举出大量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让学生自己组合,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该物质是“酸”、是“碱”还是“盐”。
四、评要实 让查缺补漏落到实处
对学生的练习检测要落到实处,对学生练习检测中出现的错误的点评要抓住关键,要评中有练,评中抽问,让查缺补漏实实在在。如评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C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D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通过提问分析讨论得出:AB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C说法错误,因为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也可能是分子或离子,故选C。
一、读要准 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概念
1.读准概念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如“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读的时候要重点突出画线部分的内容。要突出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多少不影响元素的种类。如C原子:有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有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但他们的质子数都是6个,所以都属于碳元素。
2.读准概念的外延内涵及前提条件。如“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前提是化合物,条件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又如“溶解度”的概念: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其一,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
二、讲要精 精讲多问,重在点拨
1.精在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由金刚石、石墨组成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要抓住关键字“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除了教材中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对比实验,如将纸张撕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的灰,灰不是纸,生成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提问:久放的红薯发霉变臭了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变化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很显然,发了霉、发了臭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肯定是化学变化。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抓住其发生变化的本质。
2.精在点拨概念的正反两方面。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至于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精在剖析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克;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学生往往容易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甚至同金属的导电性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中的误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能被称为电解质的物质(1)一定是化合物;(2)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3)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如NaC1晶体虽然不导电,但(1)它是化合物;(2)NaC1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NaC1是电解质。而NaC1溶液和Cu丝虽然都能够导电,但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单质,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能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练要活,活在习题的多元性,能够举一反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如:在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后练习(1)在下列成语中,本意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木已成舟。显然,ABD都没有新物质生产,只是改变了形态,是物理变化,而C是由铁矿石及铁炼成了钢,生成了新物种,是化学变化,故选C。(2)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给一杯自来水加热,没有沸腾前水中就有很多气泡逸出,B灯泡通电发光,C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形成紫红色溶液,D煤油燃烧形成明亮的火焰和黑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ABC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产生黑烟(主要成分是碳)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D。
如:在学习了元素的概念之后练习(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D):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2)人体摄取的碘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目前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供消费者选用,这里的“碘”是指(A):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E单质。
如:在学生学习了“酸”、“碱”、“盐”这三个化学概念之后,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我就列举出大量关于“酸”、“碱”、“盐”的化学式,让学生自己来辨析,哪个是“酸”、哪个是“碱”、哪个“盐”;再列举出大量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让学生自己组合,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该物质是“酸”、是“碱”还是“盐”。
四、评要实 让查缺补漏落到实处
对学生的练习检测要落到实处,对学生练习检测中出现的错误的点评要抓住关键,要评中有练,评中抽问,让查缺补漏实实在在。如评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C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D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通过提问分析讨论得出:AB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C说法错误,因为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也可能是分子或离子,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