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摸鱼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l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浑水摸鱼”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计,原意是指:当敌方混乱无主时,趁机乱中取利。“浑水摸鱼”之计来自渔民的智慧,渔民把水弄浑浊了让鱼儿晕头转向,能更方便地摸到鱼。学生进入课堂的时候头脑不是空白的,而是带着他们对这个世界懵懂的认识,这些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正确的科学前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错误的科学前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阻碍作用,它使学生难以运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用科学的思维研究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时候,头脑中实际上带着原来的一系列的认知和科学前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错误的,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起着干扰作用。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科学概念之前,其头脑往往是一片混乱的,各种观念交杂在一起,是一潭“浑水”。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自己头脑中的“浑水”里摸到“鱼”——建立起清晰的科学概念呢?
  一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在学习某个概念之前,头脑中就已经存有一定的、属于他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想法。这些先入为主的观点、想法,往往会对后续同一主题的学习产生干扰。当新学习的概念与他们先前存有的“概念”相冲突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一股抗衡的力量,两相冲突之下,就会对学习的进程和成果有所不利,这便是学生头脑中的“浑水”。
  这些学生先入为主的“浑水概念”,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往往是不正确的,因而“浑水概念”又被称之为迷思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应用他们的迷思概念来解释或判断一些事情,他们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经历真实的探究过程和认知冲突,有效建构起科学概念,就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教师“教”的科学概念舍弃,继续坚持自己的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这一潭“浑水”究竟有多“浑”呢?
  我们在和许多成人交谈时会发现,他们会认为植物是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实际上,他们大多在中学学习过植物是自己制造养分的;当问及光是白天行进的速度快,还是晚上行进的速度快时,许多人相信光在晚上行进的速度较快。还有,类似电是在灯泡内被用完的、我们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这样的观点比比皆是。有学者在研究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前,相信一公斤的铁比一公斤的棉花重,也相信闪电可以帮助发电。在教师教学时,学生接收到与原有认识完全不同的信息,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理论与思维模式,往往选择性地忽视所遇到的矛盾。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往往不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教学时没有及时修正他们的错误概念。或者知道学生有学习困难及迷思概念的存在,但不知道如何通过教学改进或矫正。
  因此,教师需要经常应用一些测评方法来诊断学生的迷思概念,掌握“浑水摸鱼”的一些技巧,检测为何学生会发展出与正确科学知识不吻合,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迷思概念,再对症下药。
  二
  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而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带着对世界的一些认识到教室里来的,了解他们的原有认知结构是教学的起点。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课本以及教师,各种媒体以及丰富的社会生活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中早已得到证实。学习者原有的学习经验是进行新的建构的基础,其内容的科学与否和知识之间的关联情况对新的建构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教师该如何了解学生,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呈现出来呢?
  “头脑风暴”是一种适用于全班性活动的“浑水摸鱼”策略。我们可以就某一特定问题或思想,由学生或者教师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看法。提出的问题应围绕某一个主题,以便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想要学习什么,通过本阶段的教学可以学习到什么,需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等。
  为了让学生很快适应“浑水”,并能够摸到“鱼”,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事前了解“头脑风暴”策略的一些活动规则:
  想到了就表达出来,对错不是最重要的——不要怕水浑。
  注意倾听别人的各种想法——浑水中一定有鱼。
  不要对别人的想法做不必要的评论与批判——不要继续搅浑水。
  试着将你的想法与其他人的想法建立联系——想办法感受到鱼的踪迹。
  “头脑风暴”这种“浑水摸鱼”策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从中发现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和学习倾向等;另一种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一个场景,或者用一张照片、一个词语等让学生随意提问,在全部提问结束以后,允许其他学生参与讨论。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其他学生的回答,推测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水平。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一节研究蜗牛的课上,一位教师采用了“浑水摸鱼”策略,以发现学生关于蜗牛原有的知识结构情况。
  师:为了把蜗牛饲养好,我们要经常给蜗牛喂食,那么,你估计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生:我想蜗牛可能是吃菜叶的。因为我是在青菜叶上捉到蜗牛的,我发现青菜叶上还有蜗牛的屎呢。
  生:蜗牛喜欢吃草、树叶等绿色的东西,因为我发现草丛里的蜗牛最多,树上也有。
  生:我觉得如果给蜗牛喝牛奶更好,它一定会被养得白白胖胖的。
  生:我在书上看到蜗牛有很多牙齿,那它会不会啃萝卜呢?
  生:我觉得蜗牛饿了什么都吃,我就是这样。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我们准备怎样证明蜗牛是吃这些食物的?你认为需要准备什么和准备怎样做?
  生:我們只要准备各种食物给蜗牛吃就行了,如果剩下什么,就证明它不吃这种食物。
  生:我反对!要是蜗牛不饿,一样也不吃怎么办?你也能说这些食物蜗牛都不喜欢吃吗?
  生:我有办法。可以先把蜗牛饿几天再给它食物,它就会吃要吃的食物了。
  师: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试一试,蜗牛饿几天是不会死的。我们给蜗牛喂食物时,是一样一样试着喂给蜗牛呢,还是将食物一起喂给蜗牛吃呢?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合理?   生:我觉得一起喂给蜗牛比较科学,因为如果你给了它树叶,它吃饱了就不会吃其他东西了。
  生:我认为一样一样地喂比较好观察,我们能直接观察到蜗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生:我们可以把食物一起放在蜗牛的周围,看它往哪种食物上爬,吃哪种食物。
  生:那不一定,我们吃饭时,在桌子上放一大堆菜,你肯定是吃你最喜欢吃的,你平常也喜欢吃的菜可能现在就不吃了,因为这里有更好吃的菜。我想,这样试的话,蜗牛也可能像我们一样挑食,不能正确看出蜗牛平常吃什么。
  师:那就不好判定了。没关系,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办法先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改进。现在,教师这里有一些食物,同学们可以选择,也可以自己准备。请你们观察后做好记录,下次交流。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头脑风暴”的活动情境,采取“浑水摸鱼”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正式探究前通过“头脑风暴”说出或画出他们对蜗牛的一些原有认识。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对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就有了大致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测量,就能顺利地摸到“鱼”。
  三
  “浑浊的水”中往往隐藏着一条“大鱼”。教师让学生把想法画出来,往往可以发现“鱼”的踪迹,画画是“浑水摸鱼”策略中一种有效呈现学生观点的方式,特别适宜于低年级、文字语言掌握不多以及擅长绘画的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概念有些是不科学的,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说出来或者画下来,可以让教师了解他们有哪些错误的概念,有利于引导他们通过探究消除错误观念。有一些知识,画出来比说出来、写下来生动得多,也准确得多。
  例如,在《种子》单元的学习中,一位教师问道:“大家都见过花生米,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你能试着把它画出来吗?”于是,学生动手画起来:有的画的里面麻麻点点,说那里面盛着营养成分;有的画的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的,中间有一个小芽,说是花生米发芽就是从那里长出来的;还有的是一块一块的,说营养成分是分开来储存的……从学生的绘画中,不难看出他们有关种子的概念之“水”很浑。教师也惊喜地发现,原来学生的想象力是那么丰富,他们的脑子里储存着那么多的东西——“鱼”很多。教师完全可以而且也应当在他们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随后的探索中会发现,小芽不是长在中间,而是长在上部的,这样的探究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又如,在《认识液体》一课中,教师请学生猜测将油倒到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并请他们将预测的结果画下来。有一位学生画了两幅图:第一幅图中,先放水,再放油,油是漂在水上的;第二幅画是先放油后,再放水,这时油沉在水的下面。教师请他来解释一下,这位学生回答:“油比水轻,所以先放水时,它沉不下去,会漂浮在上面。但是,当先放油时,水把油压在下面了,油就漂不上来了。”也有同学在绘画中将水和油混合起来了,说“油溶在了水中”。这样,教师就非常清楚地了解到,有些学生对油在水中的状态存在着误解,需要在教学中设计适当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学生来说,绘画是提出新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有创意、有趣味的方式,也是对学生用非语言形式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挑战。有些学生不习惯绘画,他们对自己的绘画技巧没有信心,教师应当向他们说明,绘画的目的是表达观点,而不是创作艺术画。
  四
  提问也是教师使用“浑水摸鱼”策略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明确浑浊的“水”中“鱼”的位置。在传统教学中,提问好像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是处于接受提问、需要对教师的提问做出一定回答的被动地位,他们天生的好奇心被忽视,提问能力被低估。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头脑中总是装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却因为没有机会质疑,久而久之,便不敢发问,后来就连探索的兴趣也逐渐被磨灭了。曾经有位教师说过,“小学生进来的时候是问号,出去的时候是句号,他们已经没有了提问的勇气,也不会提问题了。这不是教育中很可悲的事情吗?”问题是创造的开始,发现问题就是寻找发展的空间,没有问题的学生一旦离开教师的问题引导,就不知道如何学习了。这样,思维的活跃性、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发展也被人为地压抑了,如何去谈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质疑、提问,一方面可以给教师一个了解学生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关心天气》单元时,一位教师提问:“关于天气,你們想了解一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如同在浑浊的水中投入一块大石头,学生立即活跃起来:
  “我想知道天为什么会刮风、下雨?”
  “我想知道雨后为什么会有彩虹?”
  “我想知道科学家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我想知道雨、雪、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我想知道云彩是怎么回事?”
  “我想知道……”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只是像有经验的渔翁一样,静静地观察,记录问题,而不做任何回答。学生的问题越多,说明“水”越浑,也说明“鱼”越多。学生提完问题,教师仍然像渔翁一样不动声色,请学生来尝试着回答。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回答的情况,教师可以粗略地知道“鱼的位置”“鱼的大小”“鱼的品种”等,即关于天气这一主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以及学生之间的知识背景差异等。然后,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靠船下篙,进行摸鱼活动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下一步的教学。
  提问这一策略也可以采取由学生随意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
  以《我眼中的生命世界》单元的学习为例。首先,教师发给学生一些小纸片,让他们围绕“生命世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大致限制一下问题的数量,如不要超过5个等。)
  “地球有生命吗?”
  “云彩有生命吗?”
  “生命需要哪些基本条件才能活下去?”   “生命是哪里来的?”
  “生命世界里,会动的叫动物,不会动的叫植物吗?”
  “生命都会生病、死亡吗?”
  然后,请学生将自己的问题不记名放到几个事先准备好的“邮箱”里。邮箱没有安排顺序,学生可以将问题放到自己喜欢的“邮箱”里。这一步就是“搅浑水”的过程,各种问题有机地混合在一起。
  接下来,就开始“摸鱼活动”了。请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邮箱”,将邮箱里的问题归类、整理,将重复相似的问题合并起来,将不同的问题分类列出来。分类的严密性与准确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进行分类过程中,可以获得一些分类体验,发展他们将问题归类的意识以及归类的能力。
  请各个小组汇报他们收集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分成了哪几类?教师把重复的问题合并一下,再稍做整理。此时,教师已经摸到了学生头脑中的“大鱼”。
  最后,师生一起依次思考提出的问题,看学生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询问学生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至此,这趟“浑水”中到底有多少“鱼”,有什么品种的“鱼”,教师已经心中有数了。然后,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对于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的内容,调查一下了解到什么程度,有多少学生了解,以便决定有没有必要进行教学。对没有回答出来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哪些可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解决,哪些需要到以后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之后才能解决,哪些可以课下自主研究解决。
  五
  在使用“浑水摸鱼”策略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创设宽松、热烈、民主的讨论环境
  这是高效实施“浑水摸鱼”策略的前提条件,因为要使水“浑”——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需要特定的热烈情境、一定的学习心理的“安全保障”。
  2.允许学生以多种方式表达想法
  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时,有些想法容易转瞬即逝。教师及时发现学生表达想法的愿望,允许他们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是对他们积极思维的一种保护和鼓励。
  3.做好记录
  学生的想法很多,有时也很散,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对于总结他们的想法是很有帮助的,也很有必要。
  4.组织学生有效参与
  在运用“浑水摸鱼”策略时,既要注意让学生的想法及时表达出来,又要有一定的秩序。一位学生表达观点时,教师与其他学生都要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对待学生的发言,要以鼓励为主,不要进行不必要的评价,以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运用“渾水摸鱼”策略时,学生运用“头脑风暴”策略进行了讨论,教师可以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想要知道什么、通过本阶段的科学教学能够学习什么,以及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有成效的教学。
  “浑水摸鱼”策略在课堂上的运用与军事上的运用相反。军事上的运用是故意搅浑水,乘乱取利,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科学课教学中的“浑水摸鱼”不是搅浑水,而是充分暴露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在热烈的讨论中,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浑水摸鱼”策略也能让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在别人发言时保持安静,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素养和技能。所以,“浑水摸鱼”策略不是让学生的头脑更加混乱,而是帮助他们理清思绪,明确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给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本文针对高校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我校在重要时期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方法。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护策略;监测预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给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科学大概念是指在具体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事实和科学事业更为宏观而概括性的认识和观念。科学大概念具有四个特征:(1)是在科学学科中各自具有统领性的明显重要的概念,或是在具体学科知识中起到组织作用的关键概念;(2)帮助理解和研究更复杂的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知识;(3)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相关,或与需要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社会或个人问题相关;(4)通过增加深度和复杂性,能在多个年级中进行持续的教和
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委、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郝京华  观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理性思维,主要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思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
《看月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白天和黑夜》单元的第四课,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思考“我们看到的月亮有哪些不同”,聚焦问题;二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观察月相变化的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中不断修正并完善观察记录单;三是介绍一些历史上科学家坚持中长期观察实验的案例,让学生在科学史的学习中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坚持做好观察月亮的活动。  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陶行知先生早就通俗易懂地給我们阐述了“手”和“脑”的辩证关系,理清了“做”与“思”的逻辑序列。确切地说,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趋向应是始于“做”,萌生“思”,达成“做”。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教学,最大的的难点就是怎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身体验到玻璃的形变,真实地观察并感受到玻璃的弹性。  难点即为机遇,科学教育的本质就
小学科学中,“地球与宇宙”内容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的现象、事物和规律,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这一内容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学生的初始想法和科学概念之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观察、长周期观测、建构模型、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对自然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相关概念。实际教学中,笔者利用记录单在学生原有经验和实际探究活动之间搭建“脚手架”,有效地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效率。  实地
STEAM教育以一种独立新型的姿态出现在我国中小学中,它承载着点燃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STEAM项目开发并开展STEAM活动,已成为一线科学教师及科技工作者特别关注的问题。笔者从教学目标、基本架构、建议课时、教学准备、实施流程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设计与“投掷器”有关的STEAM项目化活动,希望能为教师开发STEAM项目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搭建项目的基本架
近期,笔者对江苏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沈宁执教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测量力的大小》的第一部分“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教学视频进行了认真观摩,受益匪浅,特撷取三则教学片段进行赏析。  片段一:引导学生估重  师:同学们一定跟爸爸妈妈逛过菜市或超市吧?  生:是。  师:拎过东西吧?  生:拎过。  师:能不能区分出哪一个物体重,哪一个物体轻呢?  生:能。  师:那我要考考你们的手感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数据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现,是科学学习过程中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对于科学教学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要组织学生基于数据展开有效研讨,鼓励学生挖掘数据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数据的处理方法,形成有效的科学结论。  数据呈现的常见问题  1.以个别组的数据代替全班  在实验课堂上,常常能够看到教师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呈现全班的数据,而是用少数几组的数据替代全班的数据。例如,在研究“动滑轮
低年级科学教学是学生接受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科学教学的目标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多少科学知识,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其核心就是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的本质特征,从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关注,帮助他们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对他们科学素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我们同样要聚焦于儿童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