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坷坷 风雨兼程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e3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特兰蒂斯号推迟发射!再次推迟发射!再推迟一天发射!推迟降落……
  这算是一次成功的太空飞行吗?
  
  摇摇欲坠的大西洲
  
  阿特兰蒂斯的传说在西方几乎人人皆知。在远古有一块文明高度发达的大陆
  大西洲,或称为阿特兰蒂斯。后来.在一次不明原因的灾难中,大西洲在一夜之间,沉入海底,远古文明就此永远消失
  


  国际空间站就像一块文明高度发达口。空中岛屿 国际空间站距离地球表面354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目前质量约200吨,建成之后总质量将达到454吨。从展开面积上看,空间站完全建成后.将达到1 10米宽、88米长,大概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尺寸。人类许多方面的科技成果,部将用于空间站建设,这座“岛屿”是名副其实的科技文明之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国际空间站距离完工还相差太远。自从1998年被送入轨道后,空间站一直命运多桀,其中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无法正常保障,经常要拆东墙补西墙、美国的一位航天员曾经就此打了个比喻:你正在空地上修建一座房子,手持电锯切割材料。这个时候,整个施工现场的电力突然中断了。为了维持电力供应,你也许要把电锯上的电源拆下来,凑合着装到发电机上,让现场的照明得到保障。而你继续盖房子的计划不得不暂时停下来。
  这个场景就是过去8年中,空间站里的航天员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只有几个太空舱和支架,只有最起码的几名机组人员在维持其运转,食物、氧气部比较短缺、诸多困难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电力问题。有了充足的能量,才能维持空间站的正常运转,进而继续建造空间站。
  为了拯救摇摇欲坠的大西洲一国际空间站,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9日23时发射升空,这是它的第27次太空飞行。
  
  三次太空行走
  
  阿特兰蒂斯号此次任务的编号是STS-115,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航天飞机首次执行空间站建造任务、这次的任务很繁杂,因此航天员不得不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而且每次两人,有人还要执行两次行走任务,这在太空任务中实属罕见。
  


  在阿特兰蒂斯号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机组成员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他们首先在站内操纵空间站的机械臂,把一套巨大的结构组件安置到已有的组件旁边,并通过遥控,将固定这一结构组件的4个螺栓拧紧。在经过地面分析,认为航天飞机的隔热板没有损伤后,北京时间9月12日17点,曾经参加过3次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约瑟夫坦纳和首次参加太空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海德马里斯特凡欣-皮珀走出空间站,开始了第一次太空行走在6个多小时的工作中,他们在新安装的结构组件之间铺设动力和数据电缆、这套组件是此后安装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支架,除了提供电力外,它还能为空间站提供数据和通信服务。
  一天之后,任务专家丹尼尔·伯班克和史蒂文麦克莱恩结伴出行,开始第二次太空行走他们的工作承接第一次太空行走的工作,把一个“太阳阿尔法”旋转接头的外部保护装置逐一打开,然后把该设备安装到新的结构组件的中间。这个旋转接头大约三米宽,形似四轮结构,它能够保证组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旋转中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从而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为空间站提供电力。经过这次作业,新的太阳能电池板已经处于准备启动的状态。这次太空行走持续了约7个小时,安装工作顺利完成。
  9月15日,机组航天员休整了两天后,执行第一次太空行走任务的约瑟夫坦纳和海德马里斯特凡欣-皮珀再度走出空间站,开始原定计划中的第三次太空行走,进行前两次的扫尾工作两个人首先在新的结构组件上安装了一个散热器.为了保证太阳能电池板正常工作,散热器是不可或缺的部件。然后,两名航天员回收了空间站外一些科学实验用的原料,并用一根新的电视天线更换了原先组件上的一根旧天线、此外,两人还进行了一些空间站外的维修保养工作。最后一次太空行走也持续了近7个小时。
  经过前后20个小时的太空作业,航天员们把17.5吨的扩建结构添加到国际空间站上,特别是将采集能量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安放就绪,为空间站的长期运转打下了基础从阿特兰蒂斯号此次的任务完成上看,这应该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旅程
  不过,这次飞行碰到的大大小小的麻烦,也令美国航宇局哭笑不得。
  
  螺栓,又是讨厌的螺栓
  
  自从工业时代开始以来,小小的螺栓就在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上担当重任,虽然它不起眼,但却贡献很大在阿特兰蒂斯号此次任务中,小螺栓不止一次地让人们心惊肉跳。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原本在8月27日发射升空,可是在8月19日,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技术人员不得不对航天飞机进行紧急检修,因为他们发现,航天飞机主通信天线的四个固定螺栓中有两个长度过短,容易在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时松动并脱落,这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抢修工作从18日开始,到20日才完成 卸下一枚螺栓也许只用一分钟就够了,但是技术人员却先要在六层楼高的平台上搭建起脚手架,进入航天飞机的货舱,然后再更换主通信天线的螺栓由于此时阿特兰蒂斯号已经被送上了发射台,处干等待发射的垂直状态,因此工作平台架设难度很大技术人员必须侧身躺在工作台的一块狭窄的踏板上,才可以够到并更换出了故障的螺栓主通信天线的作用是在航天飞机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传输图像和其他关键数据更换好螺栓后,技术人员满意地发现,更换后的螺栓能很稳固地固定主通信天线。
  这个螺栓技术问题在25年前阿特兰蒂斯号制造之初就存在了,幸运的是,自从阿特兰蒂斯号服役以来,二十几次往返地球与太空之间,螺栓并没有给太空航行添麻烦,因而美国航宇局发言人特蕾西—杨对外宣称,此次维修是“预防性措施”,并不是弥补什么重大问题.不过是让航天飞机更加安全而已。在不影响发射的情况下,提高安全系数总是没错的。
  不仅在地面上找麻烦,小螺栓还演出了太空惊魂的剧目。在第一次太空行走时,约瑟夫·坦纳在固定一颗3.8厘米的带有弹簧的螺栓时,垫圈脱落。螺栓和弹簧从搭档海德马里·斯特凡欣-皮珀的头顶飘走,掠过空间站的支架,消失在视野之外。坦纳对这颗螺栓的潜在威胁有点担心,他说“我只是希望那颗螺栓立刻落到地球上,不要掉进任何至关重要的接合处。”
  就在螺栓逃跑一天后,第二次太空行走中,又一颗螺栓故伎重施,也溜走了在太空行走进行到约两个小时的时候,航天员麦克莱恩向地面报告,旋转接头外部保护装置上的一个螺栓丢了,也许飘到了茫茫太空里。
  不过对于这些逃跑的螺栓,美国航宇局的官员们倒不太在意。毕竟太空垃圾已经很多,再多一两颗螺栓也无妨。其实即 便是螺栓可能造成一定的威胁,航天员其实也是束手无策的,在太空中出动所有人员,去追捕一颗螺栓,未免太浪费人力物力了。我们只能遥祝这些螺栓“太空旅行愉快”,并希望它们永远别回来和空间站或航天飞机来一次紧密接触。
  
  都是闪电惹的祸
  
  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给空间站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使空间站采集太阳能供电的能力提高1倍。在安装了两块新型的电力采集太阳能电池板阵后,空间站所有的零件都各就各位,变成了一个长久工作的系统有了电,一切都步入正轨。借用前面的比喻,现在施工现场里已经不缺电了,照明供电已经恢复正常,于是我们可以把电锯的电源从发电机里拔出来,重新还给电锯,继续修建房屋。一切都能正常运转了,当然,前提条件是,空间站里不再出现设备的失灵或损坏。
  航宇局兴师动众,要为空间站送去电,却有一些电不请自来,闯下大祸。
  


  8月25日下午,肯尼迪航天中心突遭雷电袭击,雷电击中了发射台顶部的雷电保护装置上附着的一根金属线。美国航宇局官员勒罗伊凯恩对外界说,这是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架遇到的最厉害的闪电,其强度是普通闪电的3倍。尽管没有迹象表明有任何系统受到损坏,为了慎重起见,技术人员还是对航天飞机及地面设备进行了检查。此时,天气也转坏,26日的天气预报显示,27日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场周围的天气不容乐观,天气影响发射的可能性高达60%。于是,美国航宇局官员不得不干26日宣布,推迟原定于8月27日下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时间至少一天。
  到了8月28日,一个叫做“埃内斯托”的热带风暴逼近了墨西哥湾,将强烈影响肯尼迪航天中心附近的天气。虽然按计划发射升空不受风暴影响,但是在航天飞机升空后,“埃内斯托”热带风暴将袭击得克萨斯州,航宇局的工作人员将被迫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撤离到休斯敦的控制中心,这样,地面人员就无法对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工作和货物装卸工作提供支持。于是,美国航宇局被迫再次宣布,暂时取消发射计划。29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被撤下发射台,以躲避热带风暴“埃内斯托”。
  就在航天飞机运往总装大楼的途中,当地实时的热带风暴预报称,风暴可能减弱了,美国航宇局当即决定让运输车辆调头返回发射台。这个命令事后看来,是非常明智的,因为这时进行准备发射的工作,已经是最后的时机。一般航天飞机被安放在发射台后,大约需要8天的准备时间才能发射升空,也就是要在9月6号左右进入发射状态。如果再耽误几天,发射时间就将和联盟号飞船的飞行时间发生冲突,发射计划只能取消。
  


  没有人愿意把航天飞机这个庞然大物安上又撤下,并拖来拖去,也没有人喜欢冒险在最后一刻启动发射计划。造成这些不利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8月25日那道从天而降的闪电由于闪电的光顾,航天飞机发射计划推迟,于是赶上了热带风暴因此,谈起这次任务中的电,真让人又爱又恨。
  
  日夜兼程,风雨无阻
  
  总体上看,阿特兰蒂斯号经历了一次麻烦不断的旅程除了前面提到两次推迟发射外,9月6日本来是发射的好天气,技术人员却又发现燃料箱所用的电池中有一个失灵,使加注燃料的工作无法进行,航天飞机的发射只得再度推迟。在执行完太空任务准备返航8寸,一个神秘的物体从在轨道中飞行的航天飞机上脱落下来由于几年前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是由于一块泡沫塑料板脱落,击中机翼产生裂缝而机毁人亡,美国航宇局高度重视这个脱落的物体,让航天飞机推迟降落直到经过检查,确定航天飞机的隔热系统没有脱落什么部件,也没有遭到损害后,才开始执行返航操作。
  这次阿特兰蒂斯号重返太空,又是相当幸运的,本来预定于8月27日发射升空,发射窗口从8月27日至9月13日,到最后一刻,终于如愿升空。自从哥伦比亚号失事到阿特兰蒂斯号发射之前,只完成了两次航天飞机飞行,而且部是以检验航天飞机改进部分,提高飞机安全性为目的这次阿特兰蒂斯号发射,标志着国际空间站修建工作的真正恢复,整个太空作业进行得非常圆满。
  


  到201O年三架航天飞机退役前,航天飞机还将执行15次太空任务,飞行计划的密度很大。而且,这15次太空任务原本是要在28次飞行中完成的,但是由于空间站建设的任务积压太多,至少一半的部分还没有安装,而航天经费又捉襟见肘,所以不得不加班加点,减少飞行次数,增加每次飞行中的工作量,今年12月份,发现号将升空,这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次任务,航天员将进行两次太空行走,分别接通国际空间站一半的电力系统。
  航天员们抱怨说:“给我的活这么多,实在忙不过来了。”太空行走是很危险的,疲劳操作更是危险,但是没有其他替代方案的时候,依然要选择太空行走。有什么办法呢?美国航宇局和国际空间站现在已经处于“华山一条路”的境地,几乎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次失败,就可能让国际空间站的宏伟建设计划彻底破产,空间站变成巨大的太空“烂尾楼”。美国航宇局局长格里芬在2006年6月曾说,一旦不幸再次出现类似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悲剧,他将彻底取消航天飞机的飞行。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每一次前往太空的旅行都将是冒险的远征。从远古人类刚刚懂得制造独木舟,尝试着用小舟沿着海岸线探索,到现在万吨巨轮安全地纵横四海,经历了上万年的时间。人类进入太空,才只有区区几十年的光阴。因此,我们还是把国际空间站的重新开工看成是一次普通的试水吧,海面上总有风风雨雨,我们仍然会扬帆远航。
其他文献
至初赛截止时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5万多人参加了本次“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航天知识大赛”的个人赛初赛。2006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宇航学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进行了本次大赛个人赛复赛的选取工作,腾讯网对选取过程进行了网上直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处处长李君、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以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炜出席并参加了选取
期刊
自1956年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从无到有,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伟大成就,并培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此,2006年6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为配合该套邮票的发行,北京航天城邮电局,特别推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
期刊
受中国宇航学会的邀请,我的外甥卢杰和他的妻子丝婷于2006年10月21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南京和上海进行了访问参观。卢杰曾于1992年来北京参加世界物理学家会议,做过专题报告。因此这是他第二次来中国。丝婷则是第一次。在此期间,我全程陪同并记下了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10月21日下午5点,卢杰夫妇自旧金山飞抵北京国际机场。卢杰接过欢迎的鲜花后高兴地说:“我太太喜欢鲜花的香味,我们要把它带回
期刊
“长征”家族派出的第100位成员顺利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6月1日零时08分,被一场大雨冲刷后的大凉山空气清爽怡人,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如腾龙般一跃而起,拖着长长的橙黄色火焰,直奔天空。一个新的记录随之诞生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向太空出征。    火箭飞行约24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205千米、远地点42123千米、
期刊
火星车遇尘暴探险受阻  由于火星上连日出现大规模尘暴,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运行受到影响,机遇号进入“维多利亚”坑探险的计划也被迫推迟到7月13日以后。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说,火星上这场巨大尘暴始于一个多星期之前,预计至少还将持续一周。由于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都是依靠太阳能工作的,而目前尘暴将太阳直射到火星表面的阳光减少了近90%,这对两辆火星车的运行造成了空前的威胁。机遇号火星车上的电能不断减少
期刊
伴随着熊熊燃烧的火焰,承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发射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拔地而起的壮美瞬间,永远地定格在人们心间。百次发射,圆满成功,举国欢庆。这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全体干部员工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演绎的雄浑颂歌,用“顽强、毅力、忍耐、坚定”的院魂书写的壮丽篇章,用独特的情怀在建院五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向中国航天事业和伟大祖国献上的一份厚礼,从此中国航天的一扇崭新的大门向全世界打开。
期刊
美国宙斯盾反导系统完成第九次拦截试验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于今年6月25日完成一次导弹拦截试验,导弹成功摧毁了一枚正处于飞行中段,并与运载工具分离的靶弹。这是“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成功进行的第9次拦截试验。同时,也是首次由装备“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驱逐舰进行的拦截试验。  包括本次试验在内,目前该导弹防御系统已经进行了11次导弹拦截试验。本次试验也是该导弹防御
期刊
土卫七结构像海绵  卡西尼号探测器2005年9月拍摄到的照片显示,土星最奇怪的卫星之一土卫七充满了孔洞,结构就像一块海绵。土卫七体积不大,最长部分仅有360千米,但它是形状不规则的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形状不规则天体之一。由于土卫七形状不规则、自转混乱、表面多孔,科学家此前曾提出,土卫七可能是从某个较大天体上剥落下来的。多孔结构比较松软,因此陨石在土卫七上留下的痕迹比砸在普通固态
期刊
阿特兰蒂斯号安全返航  6月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执行国际空间站组装任务。阿特兰蒂斯号此行的主要任务是为空间站运送组件,安装一对新的太阳能电池板。飞行中,航天员们通过3次太空行走为空间站安装了新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板。为修理升空中受损的隔热毡,航天员们增加了一次太空行走,飞行时间也从原定的11天延长到了12天。这期间,站上的俄航天员还利用跨接电缆修复了6台出
期刊
世界权威统计机构的一项研究表明:造成国际航天发射故障的原因,其中高达38.5%是由火箭发动机所引起。然而迄今为止,在中国航天发射的故障率统计中,由发动机引发的故障率却是零。这项记录一直被世人视为世界航天史上的一项奇迹。  创造这项奇迹的人,来自陕西西安,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一个被世人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地方。    2007年6月1日,一个让中国航天人骄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