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与若干年前相比已经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和进步。然而,大多数高校对于公共计算机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早期阶段,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该文详细分析了公共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和弊端,探讨并提出了符合目前形势的课程设置新思路和教学改革的新想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实践结论表明,新的方法和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3-7514-02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和丰富的今天,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对计算机运用的熟练程度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工作团队,甚至是一个公司或者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高效运作和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和接受计算机教育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受众,理所当然应该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较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我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都设置了公共计算机课程,目的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过去的若干年来,大学计算机公共教育对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和能力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然而,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推广,如今的大学生在进校之前与之前相比,已经具备了一定了计算机使用能力和水平,而且加之计算机技术淘汰快、更新快的行业特点,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与此不符的是,大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置陈旧、教育模式和理念滞后、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不及时导致了如今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作为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该及时的改进或者制订新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模式。该文主要探讨了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和弊端,分析并提出了符合目前形势的课程设置新思路和教学改革的新想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新的方法和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适应性和扩展性,能够满足新的教学环境需求。
  1 现存问题和弊端
  1.1 教学体系缺乏层次化
  这个问题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以我校为例,每一届的本科生均来自全国各地,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性的差别,直接导致了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全国所有地区的高考科目都是统一的,但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不同于高考科目,对地域的敏感程度很大。比如,来自偏远山区的和来自大城市的学生都会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但是偏远山区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肯定远远不如大城市,甚至有些地域在此方面是零基础。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后,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表现出相当的差异。
  然而,大多数高校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是统一设置,没有考虑到该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缺乏针对性。这样简单的教学体系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计算机课程的开设缺乏新意,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另一方面,基础特别差的学生会觉得跟不上学习进度,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和学习。
  1.2教学方式缺乏扩展性
  大多数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分为两部分: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沿用了多年。在前几年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计算机设备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但现在已经表现出不太适应当前要求的弊端。
  计算机公共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点就在实践二字上。大多学校普遍采取的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形式上将理论和实践区分开来了,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反映,理论课上老师讲的内容太多太快,当时还能听明白,但事后就很快忘记了,等到再上实验课自己动手操作的事后,完全相当于重新学习。而有的同学反映,如此简单的内容根本不需要专门的时间讲解,直接操作就可以了。总之,理论课程学习是事倍功半的,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反而实验环节却显得严重缺乏和不足。近年来,一些学校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但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从根本上看到问题的实质。以我校为例,前几年只是简单的减少了理论课时,相对增加了实验课时,而在课程的内容分层和形式多样上没有作任何改变。并未从本质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所以效果仍不明显。
  1.3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
  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应该是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甚至延续到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但当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学校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计算机基础和简单的程序设计课程。一方面,课程门目非常少,另一方面,从时间上看,一年的学习之后再没有设置计算机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因此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很多学生特别是偏文科的学生在此后的大学生活中再次系统学习和运用计算机技能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实际上是让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当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之后,却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
  2 提出的改革策略
  2.1 丰富和完整层次化的教学体系
  一方面,从教学模式上面着手。打破此前简单统一的课程设置,进一步提高分级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采取内容可变,时间可变,形式可变的可扩展性教学应对机制。
  另一方面,丰富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程,应该采取多门课程同时展开,必修和选修同时存在的学分标准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2.2 设计丰富灵活的学习形式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多样的,关键是如何整合这些手段以达到最优的配置。如前所述,我校的计算机教学主要分成两个部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实验课堂的教学。对于大多数的院系,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采取1:1的课时分配。理论课堂教学采用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教学。但是由于多是大教室,学生人数比较多,教学互动严重不足,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实验课堂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但入前面介绍的,由于理论课堂的效果远远不够,所以导致实验课堂的效果也受到影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并不能对所有的操作都得到实践训练。所以显得实验时间远远不够。   通过详细研究和制订学习方案,我们提出了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有机结合,灵活分配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将所有的学习场地都设在机房。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教师有足够的灵活性根据课堂的情况分配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重,甚至可以精确到每次课上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时间分配。这样,就不必在拘泥于理论课课时和实践课课时的死框框。而是需要多少理论讲解就安排多长时间讲解,需要多长时间进行操作训练就安排多长时间给学生实际操作。更为重要的是,这样能够保证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在学生听取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后,可以马上自己动手进行练习和巩固,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同样是相同课时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程度是远远好于以前的教学模式的。
  2.3 建设教学的长效机制
  我们研究和设计了一套完善的跟踪教学体系,从而能够建立起计算机学习的长效机制。避免了以前学生只能在大学一年级可以系统接触计算机学习,而在其后的大多时间内无法系统学习计算机的尴尬局面。采取的方法是:(1)设计大学计算机学习的必修学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完成计算机的若干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大一基础学习的有效巩固和补充。比如,学生在高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选择必须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这样既是对大一学习的巩固,也是对新的技能的进一步学习。从而使得计算机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区间。(2)开设丰富的计算机课程。不再仅仅是保有两门计算机课程,开设多品种、多门类、多层次的课程系列。让学生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3)有效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将教师的课件、实验项目等内容直接上传网络,如果学生有需要可以下载使用。并且可以和教师在线讨论问题。这种形式使得学习不再是局限于课堂,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计算机,充分运用了计算机学习的特点。
  上述长效机制,可以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始终处于不断巩固,不断更新的状态。为学生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对计算机运用能力的需求打下扎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我们提出的改革方案已经实行了两年,从实际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反映在:1)学生的主动性高明显提高,以前的被动接受学习逐渐转换为主动学习。2)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促进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3)高年级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覆盖面逐步扩大,多平台、多渠道的学习跟踪机制使得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有更多的实际应用平台去运用计算机技能,从而极大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当然,我们的改革方案仍存在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实现多元化、立体化的改革方式,培养更具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开榜. 不断创新的中国计算机教育还要科学地向前发展[J]. 计算机教育, 2009(16).
  [2] 鲍洁. 新时期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前沿动向[C]. 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计算机基础教育部分)综述, 2013(7).
  [3] 许新. 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探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2).
其他文献
羽虱是一种终生寄居于宿主体表,但对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较差的昆虫,其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躲藏在羽毛上或毛的基部,因为羽毛的温度、湿度很适宜于羽虱的发育和繁殖。
肾盂肾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肾盂、输尿管、膀胱的化脓性炎症,常因肾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其它一些化脓杆菌感染所致,故又称为红尿病。临床上以肾区疼痛,频尿,排尿
针对免疫入侵检测系统误检率高的缺陷,根据疫苗提升免疫能力的特点,将疫苗原理应用于免疫入侵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疫苗原理和遗传算法的混合入侵检测器模型。该机制可以提高
[摘要]本文立足于符号学的基本观点,拟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的角度探讨贾宝玉的人生变化。认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十六字真言不仅是《红楼梦》整部书的关键,也是贾宝玉人生的缩影。而贾宝玉人生起伏的四个阶段,又分别对应了隐喻、转喻、提喻、反讽四个修辞格,四体演进关系即是贾宝玉人生变化的关系。本文希望从一个新的符号学视角来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  [关键词]贾宝玉;符号修辞;四体演进 
[摘要]纸质文物从某一方面反映着我国的发展历史,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需要更好地保护。由于纸张自身的材料特征,再加上储藏环境的影响,纸质文物会由于很多原因而出现腐坏和破损的状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博物馆纸质文物库藏“五防”措施,更好地保护纸质文物。  [关键词]博物馆;纸质文物;“五防”措施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纸质文物的保护就是加大力度进行管理,即防火灾、防盗窃、防人为破坏等主要工作。但在社会
寺沟口地点位于太平镇柳咀行政村沟沟自然村茹河北岸的二級台地上。分布范围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50米,面积约45000平方米。重点区在茹河与蒲河交汇处的二级台地上,分布在冢子山脚下。197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掘出土石制品8件,化石和石器埋藏于灰绿色沉积土中,北石窟文管所拣到的标本有蒙古野马、鹿等,采集到的打制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刮削器等。经贾兰坡教授考察断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遗存。现为市级
笔者从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在五里亭活禽市场工作中,所遇到鸡的疾病主要为: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喉气管炎,并根据鸡的发病原因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经过观察和了解,
期刊
[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养老模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社会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并对其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依然存在着人员数量极少、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得不到公平对待等一系列职业发展困境。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是我国社会化养老的重要力量,要解决好养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养老服务人才。只有采取有效的激励措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其所拥有的高速、快捷的计算能力被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中,与此同时,对计算机算法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便出现了分布式计算和
摘要:单片机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几年来兴起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与PLC技术课程一样,都作为电子电工新技术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推广应用。而且它与PLC技术课程一样,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将单片机课程纳入专业课程的时间不久,出现了很多学生学不好单片机技术,老师在教学方面也缺乏经验,出现了学生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老师也无法做出正确引导。这导致了单片机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