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污泥处理高负荷有机含油废水的形成过程及特性探究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d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内接种絮状物质,以实际高负荷含油废水为探究对象,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OLR)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分析了OLR对颗粒污泥粒径、生物量、微生物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组成的演化规律,探究了OLR影响颗粒污泥对化学需氧量(COD)与溶解性油类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当进水OLR由0.5 kg/(m3.d)升高至3.0kg/(m3.d)时,颗粒污泥混合液总悬浮固体(MLTSS)增加至9.2g/L,污泥体积指数(SVI30)下降至61.6 mL/g,颗粒污泥粒径主要集中于0.8~1.2 mm,占比约40.2%.此外,OLR影响颗粒污泥内EPS组分,随进水OLR升高,颗粒污泥内蛋白质(PN)与多糖(PS)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但PN含量显著提高.当OLR为3.0kg/(m3?d)时,颗粒污泥对COD和溶解性油类的去除效率最高,并分别为92.3%和79.5%,显著高于其他OLR.本研究结果为处理含油废水快速培养颗粒污泥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以水中的2,4-二氯苯酚(2,4-DCP)为目标污染物,比较了多种方式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效果,探讨了碱热活化过硫酸钠氧化降解水中2,4-DCP的影响因素及自由基降解机理.结果表明,相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机吊装是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由于盾构机和履带吊自重比较大,对履带吊性能、吊装场地要求高。文章以福州滨海快线盾构机吊装为背景,对吊装半径、履带吊吊装设备的选择、吊装场地冲切承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盾构机吊装施工在满足可行性及安全性的前提下,控制了吊装施工的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采用高温聚合有机物前驱体的方法,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制得类石墨型氮化碳(g-C3N4)粉末,采用水热法制得Ce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 CeO2/g-C3N4复合光催
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并分别氯化改性.以甲基橙和苯酚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实验;随后引入电化学和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对该催化剂及其反应
开发了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型催化剂.将纳米Fe3O4@MOF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电芬顿处理,考察了Fe3O4@MOF投加量、渗滤液初始pH、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
文章以戴云山一号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4个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铁路隧道浅埋下穿河道时,在不同拱部加固及支护措施下的洞周围岩及地表变形。研究得到:对河道区段,无拱部加固措施时,采用短管棚超前支护无法保证围岩的有效固结,管棚将会扭曲,威胁施工安全;采取拱部加固措施时地表沉降变化较大,且地表沉降在加固范围内呈现弯月形,隧道拱顶沉降变化较小,且若采用短管棚超前支护,拱顶沉降变化会有一定波动,采用长管棚时则变化较为平缓;拱部加固措施采用拱盖+侧梁的形式比仅采用拱盖形式更为安全但变化不大;拱部加固措施越强,则隧道向内变形
以磷钨酸(PTA)和SiC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比例PTA的PTA-SiC光催化剂.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
采用聚酯无纺布(PET)作为支撑层,利用相转换法在PET表面制备聚乙烯醇(PVA)或PVA-SiO2活性层,得到了PVA/PET复合膜与PVA-SiO2/PET复合膜.考察了2种复合膜的过滤性能和污染行为
选用两种国产纳滤膜NF1和VNF2进行除氟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原水pH、操作压力、进水F-浓度、温度以及腐殖酸的浓度对纳滤除氟截留率以及膜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VNF2膜
以甘蔗渣为原料,KOH为活化剂,SnCl4?5H2O为修饰剂,采用微波法制备了SnO2/活性炭粒子电极,对其进行了表征,使用线性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分析了粒子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以4-氯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