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成人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半数人认为托熟人求职最有效;六成用人单位称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越来越多的数字表明,大学生就业状况令人堪忧,甚至有人重新提出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最近,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比去年增加了75万,增长率为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
这意味着,将有近6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
——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另类求职
女大学生粘上热门专业男生
在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里出现了一些十分另类的求职广告,一些冷门专业的女大学生为了寻求的一份理想的工作,和一些容易找工作的男大学生突击谈起了恋爱,以“借船出海”的方式找工作。
即将毕业的帅哥们注意啦:
你们好!
我们是XX学院大四优秀的女孩,现有意与你们做到资源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如能帮我们与你们一起解决工作问题者,请发E-MAIL ,有意愿者到时可电话联系和面谈(酬金可以面议)。工作志愿:市场营销、广告、公关、管理等,相信我们的才华依托于你们的力量,必能互放光芒。
这是一则别有“创意”的招聘广告,在各大高校宿舍楼下、公告栏里张贴了许多这样的广告,吸引了许多高校硕士等更高学历男士的普遍关注。记者随即在兰州市一些高校采访时了解到,像上面这样的“广告”在校园里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一些学生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随后,记者以毕业生的身份跟小林(化名,贴广告的女大学生)取得了联系,她说,钱不是问题,只要能帮她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可以考虑能否确定恋爱关系。当记者问起为什么这么做时,她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记者说,形势所逼,女生就业难啊!无奈之下才这样做的。小林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现在许多单位举行工科专项人才招聘会时纷纷表示:单独的女生求职不予考虑。只有在有男生签订就业协议的条件下,才可以考虑接受由这位男生“推荐”的一位女生。在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对职位的要求明确注明只要男性,或者男性优先。据该校一位机械专业的男生透露,自己班上的好几名女同学都是由男朋友或男同学给“带”走的。
花点钱买些证书包装自己
一些将毕业的大学生为找份好工作,开始想方设法“贴金”,较突出的就是给钱做假证。据笔者调查发现,只要给五元钱,高校周边的复印店就可造一张以假乱真的各种荣誉证书。
为了探个究竟。笔者假装为求职的大学生,到高校旁边的的一家复印店,问:“老板,要找工作了,可我没什么证书,你这里能不能做?”
老板说:“可以,我们什么都有,你要啥?”,他随手从纸堆中抽出一张印有××同学名字的奖学金证书。老板说,只要用同样的字体,把记者的名字贴上去,再复印一遍就可以了。
记者又问:“有没有彩色,我要盖鲜章的那种。”
老板请来一年轻人,打开电脑。在电脑中,记者看到有四级六级成绩报告、学生成绩单、优秀学生干部证书、优秀志愿者证书及各种荣誉证书的扫描件,且全是彩色的。
该年轻人用Photoshop软件将××同学二等奖学金证书上复制后,将记者名字换上,将名字和底色精心修改了一番。不到十分钟,一份彩色假奖学金证书完工了,上面的鲜章清晰可见。老板说:“成绩单、四六级报告单我们都可做,5元一张。”
记者随后走访了大学城的几所高校,在周围的复印打字店里,老板皆称有此业务,且每到这时,生意升温。
大四毕业生小刘透露,毕业生做假证书,见怪不怪,这种现象早已存在且很普遍,因为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到学校来查,“为了找好工作,我们学校一个班,竟冒出四个班长。”
深圳市某公司招聘人员胡女士称,作为用人单位,他们非常相信毕业生自己递交的材料,一般不会去学校查。
求职也递个名片
“您好,这是我的名片,有事请和我联系!”千万别误认为这是职场“老江湖”的开场白,在今年刚刚拉开序幕的大学生求职战中,自我介绍时先递上个性十足的名片,成为不少应届毕业生的新潮流。
学中文专业的小谢在名片上印上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但最突出的是他的头衔: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校园集邮协会会长。小谢告诉记者,从2005年12月起,各类招聘会和用人单位就正式开始招收应届大学生了,想要在人山人海的求职大军中让“伯乐”一眼相中,还真得花点心思。过去有学生在简历上打主意,动辄几十页的彩色打印纸,或者刻录好的光盘,但招聘者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仔细看,投出去的简历往往石沉大海。而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各种优势印在小小的名片上,既打眼又有新意。
北师大外语系的小周告诉记者,一般说来,学生的求职名片最突出两个部分:校名和头衔。他解释说,如果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名片的显眼位置印上学校名称,没准能让“嫌贫爱富”的招聘者第一眼就注意到,求职效果会更好。而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认为,印上头衔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实力。“对于毕业生而言,如果是学生会干部就最好。”
但小周表示,无论是校级还是系级的学生会,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当上的,这时候为了多一个头衔,不少学生就会想出别的办法。小周透露,目前在一些学校,大大小小的社团可能多达上百个,一般而言,如果能坚持下去,基本上到大四都能混上个“部长”、“副部长”的级别,在名片上加个头衔不成问题。
有人提前找饭碗
“‘四眼’前几天找到了一份文秘的工作,这两天就要提前离校了。”
“‘大象’这两天要走,她联系的那所学校有教师宿舍……”
虽然离毕业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为了能够顺利的就业,不少人已经提前行动起来。
冯雪(化名)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2006年大学毕业,但是2005年的11月份,她已经成功地成为呼市某单位的文职人员。
冯雪的提前就业,刺激了她的许多同班同学,在她工作之后,又有三四个同学也都成功地找到了工作,用他们的话讲,叫“笨鸟先飞”。“我们这一批人如果都赶在毕业时找工作,那该多难,哪有那么多职位等着我们去,而且我们没有工作经验,在应聘时也没有优势,所以只能早做准备。”
——早做准备的人似乎成了幸运的一类人!
有人已是小老板
“大二的时候,我摆过小摊卖过羊肉串,大三的时候我自己开了个火锅店,大四的时候,我又开了一个舞厅,我准备在毕业后,继续把这个舞厅办下去。”22岁的八十三(化名)是沈阳市某高校大四学生,说起他的“创业史”,可谓是“历史久远”。在上大二时,他发现许多和他一样爱玩的同学们都喜欢在晚上去吃烧烤,但是每次出去都找不到合口味的东西。
“为什么咱们不去试试?那东西又不难。”他叫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买原料、找场地、练手艺,两天之后,在离他们学校不远的一个小饭店门前,八十三的烧烤摊开业了。“虽然累点,但也是小有收获,所以后来我才有本钱去开火锅店、开舞厅。”
——大学生创业已屡见不鲜,确实有那么一拨人通过创业发大了。
有人选择先嫁人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再说我现在连个工作都找不到,所以我想,毕业了,我差不多也该去嫁人了。”
小许是北京一所大专院校大三的学生,说起了毕业找工作的事,她也谈了自己的打算。
“我家在石家庄,我男朋友也在石家庄工作,所以我毕业了不可能留在北京工作。嫁人只是一个缓冲阶段,以自己的学历,回到石家庄去做个中学老师也就差不多了。”小许说。
——不论你是本科还硕士、博士,婚姻是任何人都不可逃避的,婚姻是你一生幸福不幸福的最大平衡因素。
有人选择继续充电
在求职的人群中,总会有一些人因不愿面对现实而留下来,考研的、读博的,还有一些专升本、上成人本科的,用他们的一句话讲就是:“我还想读书。”
“外面的世界真复杂,外面的人真累,为了逃避外面的一切,我选择留在校园里。”在清晨五点钟、凌晨一点钟,那些看了就让人疲倦的身影在自习室里守候着、艰苦着、执着着。
“既然别人能考上,那我也应该试一试,最起码若干年后我不会后悔。”赵丽萍(化名)是武汉某大学化工系的学生,考研是她今年的奋斗目标,不管怎么说,拥有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希望她能走过那一座细又窄的独木桥。
——时世变化太快,本科生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工作又不好找,不论是为了逃避现实而考研,还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大家都表示支持或者认可吧。
有人不知所措
有充满希望的,就有充满失望的。
在南昌某学院附近的一个网吧里,记者见到了在网上连续冲杀了两关的“孤狼”(网名),在CS局域网中,很多人都认识他,他是个CS高手,不少人都过来跟他取经,可谁又知道,他只是借助那一阵阵虚幻的枪声,来消磨他心中的郁闷。
“宿舍里面八个人,找工作的找工作,学习的学习,像我这种既不想学习,又找不到工作的人,只能在这里(网吧)泡着。”这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道。
——无论什么现象,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这样的人,我没话可说了。
越来越多的数字表明,大学生就业状况令人堪忧,甚至有人重新提出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最近,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比去年增加了75万,增长率为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
这意味着,将有近6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
——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另类求职
女大学生粘上热门专业男生
在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里出现了一些十分另类的求职广告,一些冷门专业的女大学生为了寻求的一份理想的工作,和一些容易找工作的男大学生突击谈起了恋爱,以“借船出海”的方式找工作。
即将毕业的帅哥们注意啦:
你们好!
我们是XX学院大四优秀的女孩,现有意与你们做到资源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如能帮我们与你们一起解决工作问题者,请发E-MAIL ,有意愿者到时可电话联系和面谈(酬金可以面议)。工作志愿:市场营销、广告、公关、管理等,相信我们的才华依托于你们的力量,必能互放光芒。
这是一则别有“创意”的招聘广告,在各大高校宿舍楼下、公告栏里张贴了许多这样的广告,吸引了许多高校硕士等更高学历男士的普遍关注。记者随即在兰州市一些高校采访时了解到,像上面这样的“广告”在校园里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一些学生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随后,记者以毕业生的身份跟小林(化名,贴广告的女大学生)取得了联系,她说,钱不是问题,只要能帮她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可以考虑能否确定恋爱关系。当记者问起为什么这么做时,她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记者说,形势所逼,女生就业难啊!无奈之下才这样做的。小林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现在许多单位举行工科专项人才招聘会时纷纷表示:单独的女生求职不予考虑。只有在有男生签订就业协议的条件下,才可以考虑接受由这位男生“推荐”的一位女生。在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对职位的要求明确注明只要男性,或者男性优先。据该校一位机械专业的男生透露,自己班上的好几名女同学都是由男朋友或男同学给“带”走的。
花点钱买些证书包装自己
一些将毕业的大学生为找份好工作,开始想方设法“贴金”,较突出的就是给钱做假证。据笔者调查发现,只要给五元钱,高校周边的复印店就可造一张以假乱真的各种荣誉证书。
为了探个究竟。笔者假装为求职的大学生,到高校旁边的的一家复印店,问:“老板,要找工作了,可我没什么证书,你这里能不能做?”
老板说:“可以,我们什么都有,你要啥?”,他随手从纸堆中抽出一张印有××同学名字的奖学金证书。老板说,只要用同样的字体,把记者的名字贴上去,再复印一遍就可以了。
记者又问:“有没有彩色,我要盖鲜章的那种。”
老板请来一年轻人,打开电脑。在电脑中,记者看到有四级六级成绩报告、学生成绩单、优秀学生干部证书、优秀志愿者证书及各种荣誉证书的扫描件,且全是彩色的。
该年轻人用Photoshop软件将××同学二等奖学金证书上复制后,将记者名字换上,将名字和底色精心修改了一番。不到十分钟,一份彩色假奖学金证书完工了,上面的鲜章清晰可见。老板说:“成绩单、四六级报告单我们都可做,5元一张。”
记者随后走访了大学城的几所高校,在周围的复印打字店里,老板皆称有此业务,且每到这时,生意升温。
大四毕业生小刘透露,毕业生做假证书,见怪不怪,这种现象早已存在且很普遍,因为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到学校来查,“为了找好工作,我们学校一个班,竟冒出四个班长。”
深圳市某公司招聘人员胡女士称,作为用人单位,他们非常相信毕业生自己递交的材料,一般不会去学校查。
求职也递个名片
“您好,这是我的名片,有事请和我联系!”千万别误认为这是职场“老江湖”的开场白,在今年刚刚拉开序幕的大学生求职战中,自我介绍时先递上个性十足的名片,成为不少应届毕业生的新潮流。
学中文专业的小谢在名片上印上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但最突出的是他的头衔: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校园集邮协会会长。小谢告诉记者,从2005年12月起,各类招聘会和用人单位就正式开始招收应届大学生了,想要在人山人海的求职大军中让“伯乐”一眼相中,还真得花点心思。过去有学生在简历上打主意,动辄几十页的彩色打印纸,或者刻录好的光盘,但招聘者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仔细看,投出去的简历往往石沉大海。而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各种优势印在小小的名片上,既打眼又有新意。
北师大外语系的小周告诉记者,一般说来,学生的求职名片最突出两个部分:校名和头衔。他解释说,如果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名片的显眼位置印上学校名称,没准能让“嫌贫爱富”的招聘者第一眼就注意到,求职效果会更好。而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认为,印上头衔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实力。“对于毕业生而言,如果是学生会干部就最好。”
但小周表示,无论是校级还是系级的学生会,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当上的,这时候为了多一个头衔,不少学生就会想出别的办法。小周透露,目前在一些学校,大大小小的社团可能多达上百个,一般而言,如果能坚持下去,基本上到大四都能混上个“部长”、“副部长”的级别,在名片上加个头衔不成问题。
有人提前找饭碗
“‘四眼’前几天找到了一份文秘的工作,这两天就要提前离校了。”
“‘大象’这两天要走,她联系的那所学校有教师宿舍……”
虽然离毕业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为了能够顺利的就业,不少人已经提前行动起来。
冯雪(化名)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2006年大学毕业,但是2005年的11月份,她已经成功地成为呼市某单位的文职人员。
冯雪的提前就业,刺激了她的许多同班同学,在她工作之后,又有三四个同学也都成功地找到了工作,用他们的话讲,叫“笨鸟先飞”。“我们这一批人如果都赶在毕业时找工作,那该多难,哪有那么多职位等着我们去,而且我们没有工作经验,在应聘时也没有优势,所以只能早做准备。”
——早做准备的人似乎成了幸运的一类人!
有人已是小老板
“大二的时候,我摆过小摊卖过羊肉串,大三的时候我自己开了个火锅店,大四的时候,我又开了一个舞厅,我准备在毕业后,继续把这个舞厅办下去。”22岁的八十三(化名)是沈阳市某高校大四学生,说起他的“创业史”,可谓是“历史久远”。在上大二时,他发现许多和他一样爱玩的同学们都喜欢在晚上去吃烧烤,但是每次出去都找不到合口味的东西。
“为什么咱们不去试试?那东西又不难。”他叫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买原料、找场地、练手艺,两天之后,在离他们学校不远的一个小饭店门前,八十三的烧烤摊开业了。“虽然累点,但也是小有收获,所以后来我才有本钱去开火锅店、开舞厅。”
——大学生创业已屡见不鲜,确实有那么一拨人通过创业发大了。
有人选择先嫁人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再说我现在连个工作都找不到,所以我想,毕业了,我差不多也该去嫁人了。”
小许是北京一所大专院校大三的学生,说起了毕业找工作的事,她也谈了自己的打算。
“我家在石家庄,我男朋友也在石家庄工作,所以我毕业了不可能留在北京工作。嫁人只是一个缓冲阶段,以自己的学历,回到石家庄去做个中学老师也就差不多了。”小许说。
——不论你是本科还硕士、博士,婚姻是任何人都不可逃避的,婚姻是你一生幸福不幸福的最大平衡因素。
有人选择继续充电
在求职的人群中,总会有一些人因不愿面对现实而留下来,考研的、读博的,还有一些专升本、上成人本科的,用他们的一句话讲就是:“我还想读书。”
“外面的世界真复杂,外面的人真累,为了逃避外面的一切,我选择留在校园里。”在清晨五点钟、凌晨一点钟,那些看了就让人疲倦的身影在自习室里守候着、艰苦着、执着着。
“既然别人能考上,那我也应该试一试,最起码若干年后我不会后悔。”赵丽萍(化名)是武汉某大学化工系的学生,考研是她今年的奋斗目标,不管怎么说,拥有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希望她能走过那一座细又窄的独木桥。
——时世变化太快,本科生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工作又不好找,不论是为了逃避现实而考研,还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大家都表示支持或者认可吧。
有人不知所措
有充满希望的,就有充满失望的。
在南昌某学院附近的一个网吧里,记者见到了在网上连续冲杀了两关的“孤狼”(网名),在CS局域网中,很多人都认识他,他是个CS高手,不少人都过来跟他取经,可谁又知道,他只是借助那一阵阵虚幻的枪声,来消磨他心中的郁闷。
“宿舍里面八个人,找工作的找工作,学习的学习,像我这种既不想学习,又找不到工作的人,只能在这里(网吧)泡着。”这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道。
——无论什么现象,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这样的人,我没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