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握乡村三生功能水平,揭示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与演变规律是未来乡村规划与发展的基础.基于“三生”空间与土地多功能理论基础,采用多指标综合法与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江苏省2005、2018年45县(市)乡村三生功能大小,各功能之间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类型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 2005~2018年,江苏省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均提升;(2)各县市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各功能间耦合度均为协调耦合;(3)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呈现勉强协调型、初级协调型和中级协调型三类;时间上,由濒临失调型以倒“U”型向协调演进,空间上各县市差异客观存在;三生功能中两两功能状态差异明显,并具有明显的南北差距.未来需加强江苏省乡村绿色生产、绿色宜居等建设,以及统筹规划、缩小南北乡村差距.
其他文献
为研究贵州省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2~2017年MCD12Q2数据和气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省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探讨.结果 显示:(1)贵州省植被生长始期(SOS)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延迟的经向空间分布特征;在各地貌区中,SOS相对较早的是Ⅰ区,而相对较晚的是Ⅵ区.生长末期(EOS)较早的地区相对集中于Ⅱ、Ⅴ、Ⅵ区的西部地区,而较晚集中于V区的东部及北部和Ⅳ的西南部.生长季长度(LOS)偏短的地区集中分布于Ⅲ、Ⅴ区的西部及Ⅵ区,LOS较长的地区集中分布于Ⅰ、Ⅳ区的西部及Ⅴ
碳固持服务能够捕获并固定大气中的CO2,有效地调节气候,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碳排放量与减排压力持续增加,研究区域碳固持服务供需时空动态关系,对合理制定或优化减排目标,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明确区域碳固持供给与需求的内涵及测度方法,在评估2000、2015年碳固持服务供给量的基础上,测度不考虑减排目标、减排30%、60%目标下的需求,利用供需比系数,评价长三角整体、省际间的供需关系.结果 显示:不考虑减排目标下,15 a间长三角地区碳固持服务供需关系趋于紧张
开展城市扩张模拟研究为优化国土空间规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作用.以生态敏感性为基础,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从水土流失、生境、地质灾害和水资源4个方面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研究区开展生态综合敏感性研究,同时基于CA-Markov模型和武汉市3期土地利用数据对该区域2025年城镇用地进行模拟预测.研究成果:武汉市生态综合敏感性中,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区域面积占到研究区的32.52%.基于CA-Markov模型预测出2025年武汉市城镇用地面积将达到1845.00 km2;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通过与生态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20 a来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江西省和湖北省4个县(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调查数据,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生态公益林补偿对生态保护红线区低收入农户有显著正向影响;(2)农户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满意度较高,达到65.81%,但仍存在政策改进空间;(3)生态公益林补偿、收入状况和政策感知程度对生态保护
缙云山位于我国的西南酸雨区,近年来酸雨的酸性和频率越来越高,同时也存在硫酸型酸雨向硫酸-硝酸混合型及硝酸型酸雨转变的趋势.研究酸雨类型的转变对缙云山植被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酸雨受灾区的植被建设和抗酸树种的培育提供基础数据.以缙云山两年生马尾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月的盆栽实验的方法对幼苗进行了3种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和3个酸雨浓度(pH2.5、pH3.5、pH4.5)的处理,并辅以pH值为5.7的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0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
为厘清长江中游各城市群大气环境容量的演变特征,为科学制定适应减缓的政策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1961~2016年气象台站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计算了中游城市群近56 a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结果 表明:近56 a来,中游城市群大气稳定度基本以中性类居多,稳定类次之,不稳定类最少.武汉城市圈中性类频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达到-3.4%/10a,不稳定和稳定类则表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为1.9和1.5%/10a;环长株潭和环鄱阳湖城市圈的不稳定类频率变化均不明显;但中性类频率上升趋势显著
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是威胁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生态压力视角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为研究区,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基础上采用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生态源地,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识别生态压力热点区,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生态源间廊道和生态压力需求廊道,从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 表明:(1)研究区生态源地总面积为25581.4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20%,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浙西浙东等地;生态压力热点区集中
基于课题组在2017年获得的湖北省992个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以生物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使用为例,探讨了生计资本对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意愿的影响,以及多样化非农生计策略在生计资本对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意愿影响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机制,以期寻找影响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意愿的内在驱力,为农村能源消费转型提供一些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生计资本中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是促进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意愿的主要因子.(2)多样化非农生计策略能够在生计资本对农户消费意愿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在自然资本较低但金融资本较高的
针对无人车大曲率转向控制时考虑道路曲率的视觉预瞄策略在非结构化道路难以应用,基于GPS定位导航系统,综合考虑车速、道路弯曲度与预瞄距离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无人车可变序列预瞄策略,并设计了PID型无模型自适应横向控制方法,进而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对控制器几个重要参数的智能调参,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可变序列预瞄策略的无人车能够根据前方道路弯曲度与车速实时调节预瞄距离,且智能调参后的控制器性能优于人工调参,能够确保车辆以较高精度跟踪大曲率路径.
为评估金沙江下游重要替代生境黑水河受人为干扰的实际情况,以2016~ 2018年金沙江下游黑水河鱼类资源连续调查数据,分析了渔获物种群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构建了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体系.研究表明:群落中存在红尾副鳅(IRI=6370)、横纹南鳅(IRI=2418)、短须裂腹鱼(IRI=1285)、前鳍高原鳅(IRI=788)和贝氏高原鳅(IRI=715)等9种优势种,特有物种占比较高,华西区和华南区鱼类区系存在度较高.确定了鱼类总种类数、鲤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植食性鱼类个体百分比、杂食性鱼类个体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