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闻学开设综合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传媒界技能型人才紧缺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虽然新闻传播教育在各个高校,无论是综合型院校还是专业型院校早已经普及,但是新闻传播类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专业技能差、技术单一、动手能力弱、上手快却后劲不足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新闻传播学的本科教育必须在实践技能与理论融合的问题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开设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图书编辑等相关的实训课程。笔者在本学期担任报纸综合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本文将结合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谈谈报纸综合实训的情况。
二、报纸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
(一)模拟报社,实战体验
报纸实训课程是新闻传播系为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及《新闻报道策划》等课程配套设计的仿真实训课程,采用模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院报》形式,根据培养“全媒体”人才的教育理念,针对新闻系相关专业本科生而设置的专业实训课程。涉及报纸制作的策划、采访、编辑、制版、发行等各个环节。本学期预计完成三份4版的报纸,从中训练学生掌握报纸制作的各个环节。针对这门课程,我们初步的构想是完全模拟社工作流程:课程按照选题策划会-记者采访一记者完成稿件一编辑审、改稿一编前会定稿一排版,版面设计——校-二校-定稿,签付印一出版发行。每周2课时的课上环节以“两会三讲三培训”贯穿始终,“两会”即选题策划会,编前会;“三讲”即三份报纸个阶段的讲评,包括期初讲评、采写讲评、编辑讲评;“三培训”包括当期编辑组版培训、当期编辑组版培训、当期版面设计培训,各环节互相衔接,构成整个课程体系。
另外,为了完全模拟报社真实情境,我们按报社的职能部门将学生分为新闻采访部、策划部、要事协调部、发行部等部门,推选出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任主编和副主编、推选出文字功底较强的同学任新闻中心主任和各班责任编辑,有美术功底的任美编、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同学任发行部主任。最后,班级35名同学,按自己兴趣和专业技能情况,各就其职,选出主编副主编各一名,各版责编共4名,新闻中心负责人4名、美编4名,发行部主任3人,其余同学分配到各班任记者,负责采访和写作。整个流程设置,人员配备全部仿真,让学生在实践中模拟报社真实情境。
(二)给学生中充分空间和自由,我的报纸我做主
实施课程综合化实训,首先学生要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要预见到该解决的实际问题等要点。而具有开发性的设计更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发挥余地。所以我们的实训报社团队全部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角色分配,完全尊重个人喜好和个人能力。
在报纸的设置上,我们也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自由。最初,我们的预设是仿照《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院报》模式,以其子报名义出版。所以我们第一期报纸大量参考了院报办报的方针和理念,立足校园生活,关注校园动态,服务学生为宗旨,将报纸设置成四版。一版要闻版,关注校园内外时事大事,设固定栏目《南广扫描》,以校园新闻动态为主;《瞭望》,关注校园内将要发生的事情,预告性新闻为主;《时事速递》,关注校园外新闻事件,国际动态;《南广大事记》为校庆五周年所设立的栏目,做连续性报道,记录南广成长中的大事。二版为学业与就业,发布学生学习及就业信息为主,设固定栏目《考试ing》,内容以近期学生将面临的考试为主:《创业板块》,以故事性文章为主,选取学生中创业题材为内容;《淘金者》发布勤工俭学信息及兼职信息,引导学生自力更生,锻炼能力。三版核桃林,选取和学生校园相关的内容,以服务学生为主,设立固定栏目《淘淘巷》,发布旧物商品买卖类的相关资讯;《YOUAND ME》,发布交友信息,增强同学之间的联络;《澧水》,刊登学生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七嘴八舌》,评论类栏目,关注校园内外热点话题;《人物素描》,每期刊登学生中有特色的校园明星。四版七彩校园,关注校园文体方面动态,既可发布资讯,也可作相关专题,每期选取文体方面一个有特色的内容作深度报道。
整个报纸的版式内容全部由学生自设,将学生平分四组,每版由一组同学负责,全部得采访、策划、稿件编写均由本版独立完成。学生还热情极高地为报纸出谋划策,设计出独具特色本报报徽、各版logo、第一期发刊词,还为本报取名《南窗》。随着办报环节的有序进行,学生的热情已被充分调动起来,想法也越来越多,灵感越来越富创意,最后也逐步摆脱了最初的模仿校报,再接下来的第二期他们做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开始将自己喜爱的美食、旅游、时尚、文化等内容加入报纸,我们的实训报渐渐偏向资讯,也渐渐有了新闻纸的味道。
(三)尊重规律,课上拾遗,课下强化
实训课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是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整合,也是一个立竿见影看到教学成果的极好尝试。最初,我们对实训课的教学目的有过这样的设想,即通过综合实训增强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对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基本功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采访、写作、编辑、发行各新闻业务环节,为后期课程学习打基础、帮助学生积累和收集实训成果,促进学生就业。从目前实训课的教学成果和反馈可以看出,实训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采访、写作、编辑、发行各新闻业务环节,掌握各个环节工作流程,更主要的是将新闻专业技能综合应用的同时,暴露了许多从前新闻理论课和专业课学习的不足之处。
原则上,实训课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老师起到的是一个管理、指导的作用。但随着大家拿到选题,开始进行采访、写作,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比如学生联系不到采访对象,就会自动放弃;采访遇到困难就会改换选题,还有同学采访时不去和采访对象面对面地交流,单单靠发邮件,让对方回答问题。这样便暴露出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一种新闻职业素养,缺乏拼的精神,也暴露出,在学习采访课程的时候太流于表面,实际经验不足,没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另外,在写稿时,我们的学生常常只顾自己的完成稿件,第一期报纸要做一个关于学校足球比赛的专版,可当学生们完稿把整版内容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就显得散和乱,有的写学校足球,有的介绍欧冠比赛,有的还在推荐耐克运动服。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在新闻策划上还没有组稿的意识,不懂得怎样设计专版的稿件搭配。所以这时在为他们具体阐述新闻组稿,就显得很必要了。还 有,我们的报纸常会出现一些学校的会议型新闻,我们学生在写这类稿件时,导语常常机械简单,配图甚至是缺乏新闻点的与会人员集体照。这反映出学生不懂得利用图片传达新闻,不能更好地理解图和文的关系。所以这时候,适当请来专业新闻摄影教师补充新闻摄影的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所以,实训课不能是单单的讲,也不能是孤零零地练,要边讲边练,要让学生在做报纸中学新闻,课上拾遗知识点,课下强化训练,这样才能让教学显得更有果效。
三、直面困难、不断探索的实训课
近一个办月的实训课程,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热情依然,可我深知这是一个由冰到火的过程,从开始的热情高涨,到后来进入实战时大家面对时间的紧迫,任务的艰巨,人人都承受了不同从前的压力。因为现在要像体育远动员一样,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所以抱怨开始出现,推辞开始出现,也让我们渐渐觉得实训课是一个不断出现新问题、又不停地让我们绞尽脑汁、群策群力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1 实训课同新闻类相关专业课的衔接与设置
我们学生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专业课程与实训无法衔接的困难。因为参加报纸实训的两个班级分别为07新闻班和06传播学(转本)班,一个班级仅开设了半学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另一个班级是刚学习新闻不足一年的转本班。他们还没有系统的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排版等专业技能,所以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尤其在排版时,很多学生无法在短时期内学会飞腾软件的使用,四个美编也是夜以继日的钻研,最后排出的版面,虽大体成型却不乏瑕疵。所以,在今后的报纸实训课程开设中,我们一定要做好整体的课程规划,从大一入学开始的新闻专业学习就要着手,采访、写作、编辑、摄影、策划、实训,让这些课程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实训课程才能游刃有余的推进。另外,也可以在开设综合实训课程的同时开设相关的业务基础课程,可根据实训的需要设置另一门课程,边学边练,也会有理想的效果。比如本学期为报纸实训配搭了新闻业务基础这门课程,一个练,一个学,二者相得益彰,互相推进。
2 有重点的训练效果更好,理想的实训是垂直的,有层次的
到目前两期报纸的实训中,我们期望是在每期中都有重点的训练学生的某项技能,比如第一期偏重采访与写作、第二期偏重新闻策划,第三期偏重版面设计。但是最后结果往往不是我们预期的那样,因为学生从前期课程的安排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专业技能,几期下来这些技能在不断地学习训练中得以升华,但是弱项在几期的训练后依然捉襟见肘,比如排版和版面设计。因为他们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这门课程,而实训课的课时有限,时间预定严格,我们的培训都是有针对性的指导,还达不到系统的学习,这就让学生在各项技能的掌握上总是存在某一项的严重短腿。而且往往是一个班级的普遍现象,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报纸的运作进程。所以我们从经验中总结来看,最好的实训模式是一种垂直的,全方位的,让学过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二年级学生负责采访与写作,让学过报道策划和排版的三年级学生负责新闻策划和排版。以此类推,实训可循环进行。对大二学生而言,今年我们是记者,明年我们就是编辑,这样的训练才能真正有效而且长久。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的还会遇到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3 整合新闻资源,为实训课程提供保障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遇到很多的困难,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自身就是我们的学生自己专业技能的不足让他们在实践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但是暴露问题的目的就是我们确立下一步教学的目标,所以出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但是我们的学生也遇到了很多实际的困难,如采访时很多老师同学的不配合,因为实训还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前期的宣传还不充分,我们记者以实训报的身份去采访时常常让自己觉得底气不足,有些校园重大问题实训报记者去采访时很容易就被回绝了,因为校园其他有影响的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的记者都纷纷来过,导致实训报记者在采访时常被委婉回绝。这说明我们在新闻资源共享上还要进一步尝试。另外,在排版时,我们的机房也存在着机位不够,上机时间紧张导致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所以实训课程是一个模拟实践的课程,它确确实实地需要我们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全方位支持。
学期过半,我们实训报的第三期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虽然问题会有、困难会不断出现,但是学生们依然热情高涨,这也让我尤为欣慰。希望三期报纸全部印刷出版的那一天,我们拿到的是三份沉甸甸的新闻纸,凝聚着这么多人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那一刻所有的困难和忐忑将变得微不足道。
随着现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传媒界技能型人才紧缺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虽然新闻传播教育在各个高校,无论是综合型院校还是专业型院校早已经普及,但是新闻传播类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专业技能差、技术单一、动手能力弱、上手快却后劲不足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新闻传播学的本科教育必须在实践技能与理论融合的问题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开设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图书编辑等相关的实训课程。笔者在本学期担任报纸综合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本文将结合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谈谈报纸综合实训的情况。
二、报纸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
(一)模拟报社,实战体验
报纸实训课程是新闻传播系为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及《新闻报道策划》等课程配套设计的仿真实训课程,采用模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院报》形式,根据培养“全媒体”人才的教育理念,针对新闻系相关专业本科生而设置的专业实训课程。涉及报纸制作的策划、采访、编辑、制版、发行等各个环节。本学期预计完成三份4版的报纸,从中训练学生掌握报纸制作的各个环节。针对这门课程,我们初步的构想是完全模拟社工作流程:课程按照选题策划会-记者采访一记者完成稿件一编辑审、改稿一编前会定稿一排版,版面设计——校-二校-定稿,签付印一出版发行。每周2课时的课上环节以“两会三讲三培训”贯穿始终,“两会”即选题策划会,编前会;“三讲”即三份报纸个阶段的讲评,包括期初讲评、采写讲评、编辑讲评;“三培训”包括当期编辑组版培训、当期编辑组版培训、当期版面设计培训,各环节互相衔接,构成整个课程体系。
另外,为了完全模拟报社真实情境,我们按报社的职能部门将学生分为新闻采访部、策划部、要事协调部、发行部等部门,推选出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任主编和副主编、推选出文字功底较强的同学任新闻中心主任和各班责任编辑,有美术功底的任美编、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同学任发行部主任。最后,班级35名同学,按自己兴趣和专业技能情况,各就其职,选出主编副主编各一名,各版责编共4名,新闻中心负责人4名、美编4名,发行部主任3人,其余同学分配到各班任记者,负责采访和写作。整个流程设置,人员配备全部仿真,让学生在实践中模拟报社真实情境。
(二)给学生中充分空间和自由,我的报纸我做主
实施课程综合化实训,首先学生要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要预见到该解决的实际问题等要点。而具有开发性的设计更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发挥余地。所以我们的实训报社团队全部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角色分配,完全尊重个人喜好和个人能力。
在报纸的设置上,我们也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自由。最初,我们的预设是仿照《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院报》模式,以其子报名义出版。所以我们第一期报纸大量参考了院报办报的方针和理念,立足校园生活,关注校园动态,服务学生为宗旨,将报纸设置成四版。一版要闻版,关注校园内外时事大事,设固定栏目《南广扫描》,以校园新闻动态为主;《瞭望》,关注校园内将要发生的事情,预告性新闻为主;《时事速递》,关注校园外新闻事件,国际动态;《南广大事记》为校庆五周年所设立的栏目,做连续性报道,记录南广成长中的大事。二版为学业与就业,发布学生学习及就业信息为主,设固定栏目《考试ing》,内容以近期学生将面临的考试为主:《创业板块》,以故事性文章为主,选取学生中创业题材为内容;《淘金者》发布勤工俭学信息及兼职信息,引导学生自力更生,锻炼能力。三版核桃林,选取和学生校园相关的内容,以服务学生为主,设立固定栏目《淘淘巷》,发布旧物商品买卖类的相关资讯;《YOUAND ME》,发布交友信息,增强同学之间的联络;《澧水》,刊登学生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七嘴八舌》,评论类栏目,关注校园内外热点话题;《人物素描》,每期刊登学生中有特色的校园明星。四版七彩校园,关注校园文体方面动态,既可发布资讯,也可作相关专题,每期选取文体方面一个有特色的内容作深度报道。
整个报纸的版式内容全部由学生自设,将学生平分四组,每版由一组同学负责,全部得采访、策划、稿件编写均由本版独立完成。学生还热情极高地为报纸出谋划策,设计出独具特色本报报徽、各版logo、第一期发刊词,还为本报取名《南窗》。随着办报环节的有序进行,学生的热情已被充分调动起来,想法也越来越多,灵感越来越富创意,最后也逐步摆脱了最初的模仿校报,再接下来的第二期他们做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开始将自己喜爱的美食、旅游、时尚、文化等内容加入报纸,我们的实训报渐渐偏向资讯,也渐渐有了新闻纸的味道。
(三)尊重规律,课上拾遗,课下强化
实训课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是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整合,也是一个立竿见影看到教学成果的极好尝试。最初,我们对实训课的教学目的有过这样的设想,即通过综合实训增强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对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基本功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采访、写作、编辑、发行各新闻业务环节,为后期课程学习打基础、帮助学生积累和收集实训成果,促进学生就业。从目前实训课的教学成果和反馈可以看出,实训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采访、写作、编辑、发行各新闻业务环节,掌握各个环节工作流程,更主要的是将新闻专业技能综合应用的同时,暴露了许多从前新闻理论课和专业课学习的不足之处。
原则上,实训课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老师起到的是一个管理、指导的作用。但随着大家拿到选题,开始进行采访、写作,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比如学生联系不到采访对象,就会自动放弃;采访遇到困难就会改换选题,还有同学采访时不去和采访对象面对面地交流,单单靠发邮件,让对方回答问题。这样便暴露出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一种新闻职业素养,缺乏拼的精神,也暴露出,在学习采访课程的时候太流于表面,实际经验不足,没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另外,在写稿时,我们的学生常常只顾自己的完成稿件,第一期报纸要做一个关于学校足球比赛的专版,可当学生们完稿把整版内容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就显得散和乱,有的写学校足球,有的介绍欧冠比赛,有的还在推荐耐克运动服。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在新闻策划上还没有组稿的意识,不懂得怎样设计专版的稿件搭配。所以这时在为他们具体阐述新闻组稿,就显得很必要了。还 有,我们的报纸常会出现一些学校的会议型新闻,我们学生在写这类稿件时,导语常常机械简单,配图甚至是缺乏新闻点的与会人员集体照。这反映出学生不懂得利用图片传达新闻,不能更好地理解图和文的关系。所以这时候,适当请来专业新闻摄影教师补充新闻摄影的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所以,实训课不能是单单的讲,也不能是孤零零地练,要边讲边练,要让学生在做报纸中学新闻,课上拾遗知识点,课下强化训练,这样才能让教学显得更有果效。
三、直面困难、不断探索的实训课
近一个办月的实训课程,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热情依然,可我深知这是一个由冰到火的过程,从开始的热情高涨,到后来进入实战时大家面对时间的紧迫,任务的艰巨,人人都承受了不同从前的压力。因为现在要像体育远动员一样,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所以抱怨开始出现,推辞开始出现,也让我们渐渐觉得实训课是一个不断出现新问题、又不停地让我们绞尽脑汁、群策群力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1 实训课同新闻类相关专业课的衔接与设置
我们学生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专业课程与实训无法衔接的困难。因为参加报纸实训的两个班级分别为07新闻班和06传播学(转本)班,一个班级仅开设了半学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另一个班级是刚学习新闻不足一年的转本班。他们还没有系统的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排版等专业技能,所以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尤其在排版时,很多学生无法在短时期内学会飞腾软件的使用,四个美编也是夜以继日的钻研,最后排出的版面,虽大体成型却不乏瑕疵。所以,在今后的报纸实训课程开设中,我们一定要做好整体的课程规划,从大一入学开始的新闻专业学习就要着手,采访、写作、编辑、摄影、策划、实训,让这些课程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实训课程才能游刃有余的推进。另外,也可以在开设综合实训课程的同时开设相关的业务基础课程,可根据实训的需要设置另一门课程,边学边练,也会有理想的效果。比如本学期为报纸实训配搭了新闻业务基础这门课程,一个练,一个学,二者相得益彰,互相推进。
2 有重点的训练效果更好,理想的实训是垂直的,有层次的
到目前两期报纸的实训中,我们期望是在每期中都有重点的训练学生的某项技能,比如第一期偏重采访与写作、第二期偏重新闻策划,第三期偏重版面设计。但是最后结果往往不是我们预期的那样,因为学生从前期课程的安排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专业技能,几期下来这些技能在不断地学习训练中得以升华,但是弱项在几期的训练后依然捉襟见肘,比如排版和版面设计。因为他们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这门课程,而实训课的课时有限,时间预定严格,我们的培训都是有针对性的指导,还达不到系统的学习,这就让学生在各项技能的掌握上总是存在某一项的严重短腿。而且往往是一个班级的普遍现象,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报纸的运作进程。所以我们从经验中总结来看,最好的实训模式是一种垂直的,全方位的,让学过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二年级学生负责采访与写作,让学过报道策划和排版的三年级学生负责新闻策划和排版。以此类推,实训可循环进行。对大二学生而言,今年我们是记者,明年我们就是编辑,这样的训练才能真正有效而且长久。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的还会遇到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3 整合新闻资源,为实训课程提供保障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遇到很多的困难,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自身就是我们的学生自己专业技能的不足让他们在实践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但是暴露问题的目的就是我们确立下一步教学的目标,所以出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但是我们的学生也遇到了很多实际的困难,如采访时很多老师同学的不配合,因为实训还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前期的宣传还不充分,我们记者以实训报的身份去采访时常常让自己觉得底气不足,有些校园重大问题实训报记者去采访时很容易就被回绝了,因为校园其他有影响的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的记者都纷纷来过,导致实训报记者在采访时常被委婉回绝。这说明我们在新闻资源共享上还要进一步尝试。另外,在排版时,我们的机房也存在着机位不够,上机时间紧张导致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所以实训课程是一个模拟实践的课程,它确确实实地需要我们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全方位支持。
学期过半,我们实训报的第三期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虽然问题会有、困难会不断出现,但是学生们依然热情高涨,这也让我尤为欣慰。希望三期报纸全部印刷出版的那一天,我们拿到的是三份沉甸甸的新闻纸,凝聚着这么多人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那一刻所有的困难和忐忑将变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