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一样的苹果》阅读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在苏联一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直到翘起的小胡子中出现了一根根令他叹息的白毛。
  ②像往常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在黑板上飞快地画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苹果,然后让孩子们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临摹。
  ③米哈朵夫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孩子们画的苹果简直可以拿到莫斯科去参加展览。
  ④他的目光落到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画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⑤米哈朵夫压住火气问孩子:“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我看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告诉老师,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上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的苹果。他是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⑥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意味,他终于忍不住地咆哮了。“两棵树长成了一棵树,只结了一个果子,然后死了,那么——”他“嚓”一下撕掉了那页像梨的苹果的画,“你就必须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⑦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⑧米哈朵夫使出老师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一招,他把尤里卡赶出了教室。要么你拿出你所说的那种苹果,要么你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画出黑板上所有的苹果,否则,你就再也不要进教室上课了。
  ⑨如他所料,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画得都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⑩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他发现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快地抖动了。他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语,烦躁地跺脚挥手。可是,无论他的手挥得怎样有力,总也赶不走缠在他脑袋中的像梨的苹果。无论他多么不愿意,那些泪渍早已像一块苦涩的盐斑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
  {11}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的苹果。他来到护林员家里,但这位昔日的护林员也只是听儿子说过在森林里吃过一个像梨的苹果。护林员没有见过那个苹果。
  {12}迎着风雪,米哈朵夫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到处询问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一封封信像雪片一样飘走了,但一点儿回音也没有。
  {13}米哈朵夫的小胡子越来越白了。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他痛苦极了。终于有一天,米哈朵夫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1000千米外的莫斯科。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他把尤里卡的画和这个梨苹果的故事一起交给了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这位伟大的园艺家突然疯了似的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1000千米路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整整喝完了两瓶伏特加酒后,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的苹果。”
  {14}米哈朵夫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三个秋天过去了,米丘林一点消息也没有。突然有一天,教室的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匆匆闯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梨苹果。
  {15}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一口气画了大大小小十几种苹果:“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16}尤里卡画好的梨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
   (选自《读者》,耿青/文 ,有改动)
  
  ⒈第{13}段中加点的“令人尊敬的痛苦”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写到了尤里卡的泪渍,你怎么理解这两处“泪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文中多次描写米哈朵夫老师的胡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园艺家最终培育出了梨苹果,当看到梨苹果时,米哈朵夫老师的胡子会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封丘县黄陵镇二中 徐嘉青/设题)
其他文献
从我家到最近的银行,要经过一个垃圾堆,那里是路人掩鼻而过的污秽地,却是拾荒者的天堂。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在那里看到一位天使。  她大约5岁模样,眉目清秀,纵是满身尘土也掩不住她眼中的灵气。然而不幸得很,这小天使却是跟着父亲在拾荒。看着她在垃圾堆上欢快地走动,我的心就沉了一下,多乖巧的女孩,却陷在贫困生活里,若给她换一对父母,穿上名牌童装,她必定会变成真正的人间天使。  我路过此地,是因为我要去取钱。
期刊
了解、理解、谅解    时值2月末,窗外已是春光明媚,编辑部的气温却似乎没有升高,纸张、油墨价格的突飞猛涨成为大家心中的冰团。这是我们一想起来心里就最不好受的。自去年以来,纸张、油墨涨价成为出版界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少报刊价格不得不涨,我部编辑的两本刊物坚持没有涨价,直到现在。  一切从读者利益出发,是本刊坚守的立场。如:多年来,《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两刊的定价一直在同类刊物中处于偏低水平;
期刊
有个流浪街头的老婆婆,几乎每天黄昏时分,都会在我家附近一条小巷子边上的一张废弃沙发上坐着、喘息着。灰白头发,胡乱地用草扎着,浑身上下脏得“像苍蝇的家”(我女儿的语言)。我常常会买一个面包或一袋牛奶给她,她总是面无表情地接过去。①开始我有点恼,起码你老人家也得给我一个反应,比如点头或微笑什么的。②后来,我也习惯了,心想如果她反应强烈,又是跪又是谢的,我反而承受不起,反而给自己平添许多压力。我承认自己
期刊
①地处赤道附近的尼日利亚特内雷地区是一片沙漠。这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终年干旱,日夜温差极大,而且天气状况很难预测,几分钟之前还是骄阳似火,转眼间就可能狂风暴雨,有时还夹带着冰雹和风沙。所以,当人们第一次看到矗立在沙漠中的这棵金合欢树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这不过是个幻觉,这广袤的沙海寸草不生,更何况,金合欢树绝对不适应这里的气候。  ②但是这棵金合欢树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树的主干已经
期刊
(1)在那次关于矿难的采访中,我接触到一位被双重苦难击中的中年妇女:瞬息之间,她失去了丈夫和年仅18岁的儿子。  (2)她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孤身一人,一个家庭硬生生地被死亡撕成两半,一半在阳光下,一半在尘土中。  (3)两个鲜活的生命去了,留下一个滴着血的灵魂。悲伤让她的头发在短短几天内就变白了。像过早降临的雪、  (4)一个人的头发可以重新被染成黑色,但是堆积在一个人心上的雪还能融化吗?  (5)
期刊
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种向往,是人生向上的动力。若没了向往,心死了,人和人生就彻底失去了生趣。  文中的一家人处于极度的贫困中,却都充满了对好日子的向往。那位父亲,过年时穷得连一张年画也买不起,却还不忘找来旧报纸,把漏风的泥墙糊一下,用这最简单的办法,给新年添一点点“新意”,这正显示了父亲是个心存向往的人,是个无论如何也不放弃向往的人。孩子们过年时盼着家里能贴上新年画,这小小的期盼里,不也蕴涵着一
期刊
细看之下,图中那棵小树定是很得小男孩宠爱,被其“娇宠惯养”,所以不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你看那“纤纤细腰”,竟如此弱不禁风。小树就像一个久治不愈的病人,站也站不稳,腰身也佝偻着。小主人找来一根树杈,立在那柔柔弱弱的小树旁,充当它的“拐杖”,对它的关爱可谓无微不至了。  看那树杈,分明是早被人弃于一旁的“无用之材”。只因小男孩的一个小小举动,才使它又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它有过被人弃之不顾的遭遇,更
期刊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咏物抒情的作文。  咏物抒情,是一种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外物之中,通过对外物的描写来艺术地表达情感的写法。  很多咏物抒情散文的内在“骨架”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呈现出比较相近的结构形式:引出事物一描叙事物一托物抒情。这种结构,也叫“三层式结构”。  如短文:《海上的航标灯》  你见过航标灯吗?(这一句是第一层,“引出事物”)  海上的航标灯,  站在最远的地方,  
期刊
从这位小男孩的所作所为中,我可以看出,他对小树苗真是呵护有加。我也可以想象出,他在这之前是多么勤快地为树苗施肥、浇水。但是,他没有认识到,这株树苗如此瘦弱不堪、奄奄一息,可能正是由于他施肥、浇水过度造成的。而他犯的更大的错误是,在这种情形下他给小树苗送去了一个“拐杖”,这使小树苗原本就不发达的根系又失去了自主生长的能力。所以就出现了这看似让人吃惊的结果——小树苗干枯了,被连根拔起,被大地残酷地抛弃
期刊
法国有一位批评家说,在当代法国并存着两种文学,一种是“读的人很少,但谈的人很多”,另一种是“读的人很多,但谈的人很少”。莫泊桑的小说属于后一种,即在报刊上很少被人们谈论,却经常出现在读者的书桌上。  莫泊桑(1850—1893)可能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的费康,而不是出生证上的米罗麦尼古堡。他号称贵族后裔,实际上他的祖父不过是复辟时期的一个税务官,父亲则是不务正业、生活放荡的纨绔子弟。莫泊桑的母亲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