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与现代企业精神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与现代企业精神的统一,反应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是企业的制度基础,现代企业精神则是企业的灵魂,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与现代企业精神之间是统一的。本文从开拓创新与激励机制中的人本思想、爱岗敬业与绩效考评中的人本理念、团队协作与团队建设中的人本风格方面进行了分析。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和现代企业精神的统一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拓创新与激励机制中的人本思想
  
  企业的任何创新都要靠人去实现,离开了人,任何创新都无从谈起,创新必须以人为本。因此,要注重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企业要舍得投资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把培训看作企业发展战略来抓。现在国际上提出来要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实际上是在强调要非常注重创新的投资,为了使员工拥有很好的创新理念就必须要加大员工的学习投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重两个观念的转变:一是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一些企业中的管理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即企业发展的后劲,不愿对员工进行培训投入,认为这样会增加企业成本,减少生产资金,或者是因为培训之后要在长时期内才能见到效益,而在现任领导的任期内看不到培训投资效益,怕影响任期政绩和经济效益而不愿投资。也有一些管理者虽然进行投入,但却不给员工留出培训时间,其结果不仅浪费了资金,又未达到培训效果。员工要切实认识到学习培训对自身素质提高、技能提高以及创新思维挖掘的重要性,改变培训仅仅为了文凭,为了升职的片面看法,使学习培训不流于形式。
  2、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工作环境有益于员工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首先,企业应为员工提供较好的工作硬件环境,其中包括工作条件、机器设备、实验器材等,这是开发创新的物质基础。即在经济上对员工的开发创新予以支持。其次,还要为员工提供健康的工作软环境,其中包括领导水平、人际关系、制度建设、文化氛围等。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对于任何一种创新理念都应该尊重,同时还应该采取各种方式给以激励。也就是说,凡是在理念上有创新的员工和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实践中有建树的员工,都应受到应有的尊重,而且应该在各方面给他们以很大的激励。对于尚未完善和成熟的创新思想,应鼓励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决不能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因为创新意识的核心是不因循守旧,甚至往往要打破常规,所以创新一开始不可能规范,甚至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正因为不规范,创新与规范性的某些做法及原则就可能会发生磨擦,这时就特别需要对这种创新理念的尊重。任何事物的创新都是从开始不完善发展到最后完善的,而只有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加以修正和补充才能最后得到完善。因此,要形成领导支持,员工想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新局面,从而推动企业全方位创新。
  3、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我们的企业是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不只是管理者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随着主人翁地位的确立,员工会把企业的事作为自己的事看待,把企业的发展和自己的生涯相联系,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对企业的重要性,促进员工更多地为自己的决策和行动负责。通过参与,可使员工自身价值和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定位,根据自身的能力服务于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是一种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可使每个员工力所能及,人尽其才。在合适岗位上,员工创新意识便会迸发而出。
  4、确保员工经济利益的实现。在当今社会,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既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而且是以经济人为基础和出发点,作为经济人必然有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对人们来说依然是沉重的负担,尚未成为第一需要,人们参加劳动是为了瞻养家庭,更好满足个人及家庭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企业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若能兼顾职工的经济利益的实现,自然会对员工的创新思维及理念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员工的经济利益主要体现在薪资,各种物质奖励,社会福利和保险等方面,如果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满足员工经济利益的实现,将会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坚定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自信心。就奖励而言,除了对员工的具体工作业绩进行奖励外,更应注重对员工创新活动予以奖励,除了精神激励,也应实行不同层次的物质奖励。因为创新带来企业的发展,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便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进行创新思维的活动。
  
  二、爱岗敬业与绩效考评中的人本理念
  
  1、企业通过绩效考评,可了解员工素质和能力所达到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员工,要求对自身不足进行改进,否则待岗,它对员工就会形成外在压力,尤其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为了不失去工作机会,留住岗位,员工就会爱岗敬业,员工就会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从而带来企业效率的提高。
  2、通过对员工素质和业绩的考评,会促使那些考核优良的员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进一步增进。因为他们会感到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能力得到了承认,工作中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从而精神愉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绩效考评对员工的外在压力便会转化为员工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内在动力。员工主体自觉性得到提高,爱岗敬业、敬业进取的精神和责任心油然而生。
  3、绩效考评作为员工调动、升职、提资的主要手段,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更加爱岗、惜岗、敬业进取。通过绩效考评,可以考核员工是否适合现有的工作岗位,即在现有的工作岗位能力能否完全体现出来。若能力不能得到充分施展,工作中就会产生失落感,进而对工作失去兴趣,对自己的能力也会产生怀疑。久而久之会形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暴自弃的心理,也就谈不上爱岗敬业。对于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的员工,可以通过观察和考核,根据特长进行横向工作调整,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对于企业的每个员工而言,升职提薪是他们职业生涯中一个具体目标,升职提薪不仅是个人荣誉社会地位的提升,更重要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能力的承认。以前职工职位的升迁薪酬的增加,多是靠个别领导的发现,主观性强,难以服众。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公开、公正、公平的科学民主的考核升迁制度。使员工感到升职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由此,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创造激情,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加倍努力地工作。
  
  三、团队协作与团队建设中的人本风格
  
  企业实际上是一个众多员工相互分工协作的群体,因而分工协作的状况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综合效益。而团体协作精神的充分发挥则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基本保证。那么,如何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和在团队建设中体现人本管理的风格呢?
  1、企业要制定出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是把人们凝聚在—起的奋斗方向,在对目标认知与共识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坚强的组织和团队精神。企业若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好象黑夜中的一片孤舟,使人们迷失方向,偏离企业正常发展轨道,削弱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除了有明确目标外,目标的制定还必须合理,即要符合企业实情,市场需要,又要满足大多数员工的利益要求,否则目标难以实现,员工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为了努力做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在制定组织目标时,应当尽可能广泛吸收员工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上下一致,团结协作形成共识,这样制定出的目标,将更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将有利于团队精神建设。
  2、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运作越来越系统化、精密化,它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起系统、科学、民主的企业管理制度,这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单纯凭经验办事,靠拍脑袋决策的传统方式是绝对要失败的。所以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制度,使管理工作和人们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一个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就无法形成井然有序、纪律严明、作风强硬的团队精神。
  3、加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工作单位,共同的工作目标,共同的经济利益,要求企业上下之间、左右之间要相互沟通,这种沟通,将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在培养企业团队精神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关注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适时地调解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矛盾,以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来融洽员工关系,倡导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人际交往,反对人际交往中的派性和庸俗的人际关系学。努力营造一个到处充满关爱、信任、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塑造企业团队精神。
  4、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最终追求的是整体的合力、凝聚力和最佳整体效益。所以,必须树立以大局为重的全局观念,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将个人、部门、眼前的追求融入到企业的总体目标和长远目标,从自发地遵从到自觉地培养团队精神,最终达到企业的最佳整体和长远效益。
  5、加强团队建设实验,真正建立一支团队组织。团队精神并不是团队,团队精神建设并不能完全取代团队建设,因为团队的具体作用是团队精神不能完全取代的,所以企业中一些具体的特殊任务,还需要团队来完成。团队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群体,它是由于志趣、技能、工作关系上的共同目标而自愿组合并经企业领导者认可的一个群体,团队的目标是和企业组织目标完全一致。在团队中,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因而也和企业目标一致,团队成员有强烈的归宿感,有无私奉献的品质,有富于创新的精神,有一专多能的技能,有团结协作的作用。正因为团队成员有如此特征,所以,团队将具有超过一般组织群体的战斗力,一定可以较好完成多种特殊的或者重大的任务。团队建设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所以,这是团队发挥特殊作用的关键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按照团队建设的要求去组建团队,而不是形式上组建,但没有团队精神,这种团队仍是一个普通的群体。
  (作者单位: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企业要想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傲立于经济的潮头,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种竞争的趋势不仅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产品价格的竞争。因此,我国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只能通过挖掘内在潜力,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来实现。建筑企业必须牢牢树立起成本管理的理念,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是
随着互联网的家喻户晓,人们的消费和购物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电子商务的模式也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下,企业的顾客关系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怎样才能在新的环境下提升顾客关系管理的效率是企业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一、顾客关系管理内涵及其作用    1、 顾客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最初是由Gartner Crou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之所在,更是我们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成绩的政治保障。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时俱进的工作品质密不可分,直接影响到员工个人才能在工作中的发挥程度。在新形势下,如何给每一个员工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和空间,如何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是我们每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用创新的思维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
社团性、法人人格性、营利性几乎是所有公司法原理公认的公司的三大属性。公司的社团性等传统公司理论已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而一人公司的出现对这些传统的公司理论形成了挑战,如何重新分析和判断这些理论的价值功能?如何整合这些理论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突破这些理论的传统束缚?是关系到证明对一人公司的承认,不仅仅是法律出于适应经济实现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一人公司的存在具有法理上的合理性,完全可以纳入公司法的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生产和交易的社会化,公司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突显出来.企业原来单纯的经济性越来越向经济性与社会性并存的方向发展,使企业成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现实生活中,阻碍其长足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除其自身存在的初始积累不足、起步水平较低、投资盲目性较大、企业制度不规范、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外,就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软环境而言,还存在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因此,笔者针对积极创建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软环境,进行一些思考。    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创建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认识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经营的失败,违法经营情况的发生,会计信息的失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产权关系不明晰。产权制度改革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团队组建是创业团队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创业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通常有两种起源模式,一种是“领袖创业者”(lead entrepreneur)模式,另一种是“群体”(group)模式(Timmons,1979)。前者指,某一人首先有了一种创业设想或者仅仅是想开创新企业的冲动,接着他把这种想法或设想告诉其他几个有某种关系的人,如,朋友、亲属、同事等,并吸收他们作为创业团队成员,创业团队因此而形成。
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它贯穿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始终。通过调研以及对许多企业经营成败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产品销售管理和产品制造质量管理。”客车生产也是如此。  随着我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物流和客运时代,客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旅游部门先前进口的一部分客车,现在已到了更新的年限;新开通的高速公路,由于采取封闭的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它与会计造假不同,会计造假是一种蓄意欺骗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  盈余管理是在一定的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因此必然要受到所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而是与企业的各相关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